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性别偏差较大的专业学校里,如护理、幼师等,出现了同性恋倾向现象。学生长期生活在单一性别环境下,大多只与同性同学接触,同性之间交往过密,有部分学生的爱情对象发生了错位,喜欢同性的现象在幼师学校中时有发生。就目前出现在幼师女生中的同性恋倾向问题从来源、现状、成因和解决策略方面做初步探索,希望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这一苦恼。
幼师女生同性恋倾向现状成因解决策略性教育在教育中是个敏感话题,同性恋则更是个危险话题,但我却无法回避。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普通班主任,我遇到不少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2007~2011年本人担任学校小教专业班主任期间,班内有位学生媛媛(化名)二年级17岁时,有一天找到我,和我说:“老师,我好害怕,我是不是同性恋呀?她让我特别感动,对我特别体贴、照顾。”媛媛嘴里的这个她,是我校同年级幼教班的学生。“她追我特别厉害,经常给我买吃的,对我问寒问暖,我冷了给我送衣服,我们一起上学、吃饭、打水、自习,在一起散步聊天。我什么都愿意和她说,她特别能理解我。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同性恋呀?”这种爱情对象的错位是不是就是同性恋了呢?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走出成长中的这一困惑?
一、认清是同性恋还是同性恋倾向
同性恋是性倒错(sexual perversion),特别是性对象倒错(inversion)的一种,是对同性有性冲动。通俗说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著名性学权威金赛博士在1953年提出的假说得到西方社会的赞同,他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一个连续体,绝对同性恋和绝对异性恋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仅为少数,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性恋倾向。同性恋和同性恋倾向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应该随意错误地将学生的同性恋倾向定义为是同性恋。
同性恋倾向是青春期的一种现象。幼师学生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是青春萌动期,她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同性友谊同时,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或爱慕阶段,处于基本单一女生的寄宿环境中,更倾向于和女生交往,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将强烈的感情投向同性。因此就有了同性恋倾向这种现象。
二、探寻同性恋倾向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对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幼师女生出现同性恋倾向、交往过密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受生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个体自身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1.生理因素
从生理上来研究,有遗传、激素、内分泌等生物假说,周江林博士在他的论文《人脑的性别差异和变性的关系》中指出,下丘脑中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也可能造成了性角色的错认。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所以家庭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同性恋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变态植根于童年。无论是谁天生都具有两性的素质,但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是向异性恋发展,还是向同性恋发展,最终由幼儿的经验所决定。
(2)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如果自己是男孩,父母就会喜欢”。从而有意识的在行为上、穿着打扮上刻意将自己装扮成男性,时间久后便出现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混乱, 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行为方式就会男性化,从而发展为同性恋倾向。
(3)家长素质及示范作用。有一对有同性恋倾向的女生,其中一个女孩和母亲关系特别好,反而厌恶父亲,进而厌恶与男性交往。她家庭条件很好,就因为父亲在外面另有情人,这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她认为男人都很坏,最后发展到不愿与周围的男同学交往。这样的“同性恋倾向”和家长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这就是典型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3.成长经历、青春期的特点
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正是“躁动不安”的时期,是心里矛盾、心理冲突的多发期,青春期的萌动,对爱情有朦胧的感觉。
(1)性心理矛盾与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在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性意识等方面存在许多迷惑难解的问题。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大多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见到同性心里砰砰直跳、脸发热、发红?为何我都这么大了发育却没有别人好?为性的问题而产生苦恼、烦躁、自卑、焦虑或抑郁心理。
(2)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学生大多是独生女,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和溺爱,缺乏挫折与失败经验,缺乏应付学校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在处人处事中,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这些因素促使她们很容易对同性产生依赖。
(3)好奇心重,喜欢模仿、尝试。学校里有一对有较严重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每天形影不离,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拥抱,甚至亲吻,其“古怪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强烈排斥与疏远。她们反而认为这样“与众不同”,有个性。
(4)受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青春期的女生很难和异性在一起诉说内心的困惑与心声,转而寻找同性与之交往、亲昵。青少年性心理研究认为,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和产生,少男少女对浪漫性爱充满了渴望和遐想,但又苦于男女交往的不开放和接触机会的缺乏,他们便把自己心中的情愫倾注到气质志趣上相互吸引的同性伙伴身上,在心中暗暗将对方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同性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要比异性容易,轻松方便得多,既不会受到师生的非议,又能排除性格羞怯不善交际的影响。既能享受人生的充实温馨,又能体味到恋爱的浪漫和甜蜜。
4.教育因素
(1)目前我国幼师学校男女生比率严重失调。 从上面某幼师2007年到2011年连续五年的男女生比例表可看出,在幼师里男女生比例是严重失调的。
(2)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初中升入幼师后,学习上的压力骤减,使得学生时间充裕,精力过剩,需要找一些倾诉对象或是精神寄托。
5.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舆论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一批例如李宇春、李准基等中性偶像形象,他们的出现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性别的传统认知。再加上现在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宽容及逐步接受,更加上一些关于同性恋的文艺作品和书刊的渲染,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蔓延,从而也给广大青少年发出了一个错误的性别信号,无形中对同性恋倾向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如何正确对待和纠正同性恋倾向问题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从我国传统性规范与性心理学角度看,绝大多数人包括同性恋者自身都认为同性恋行为是不正常,不合法、不道德、不健康的有害行为,所以大多同性恋者会由于社会的谴责或是不被人们所接受,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罪恶感和羞耻感,精神十分痛苦。为避免学生成人后遭受这种痛苦,我们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还是应当适当干预。
1.家长方面
(1)注重从儿童开始关注孩子性倾向的引领。同性恋倾向现象虽然产生于青春期,但主要成因却存在于儿童期,所以预防必须从童年开始,当发现儿童有模糊和不自觉的同性恋倾向时,就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不可疏忽。
(2)多引导、扩大孩子交流群。若家长发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惊异,更不要责骂,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他们的反叛。
(3)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行为模范作用。家庭和谐、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2.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
(1)在发达国家,学校里都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美国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小学1︰500,初中1︰400,高中1︰350。我国台湾的学校则每10个班配备一名心理咨询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而大陆学校心理咨询才刚刚起步。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学生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互敬、可以互相袒露内心想法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不能有偏见、随意挖苦学生。一个人是否有同性恋倾向,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不能轻易给学生戴“同性恋”的帽子。
(3)可增加学生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较多的社会活动和建立较多的生活兴趣,如做义工,参加群体体育运动等等,扩大孩子的交流群,及时引导他们怎样交朋友,给孩子创造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对帮助学生转移和改变他们的性心理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
3.建立正确的社会传媒舆论导向
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开展全民普及性知识教育,唤醒国民长期受封建禁欲主义思想统治形成的集体无意。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责任感,宣传健康的影视书刊、文学作品。
4.个体方面
(1)丰富个性,拓宽心理。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一个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个体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再加上情感方面的特点,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心理发展的覆盖面就会狭隘。
(2)要思考,要探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讨论,还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
可见,像幼师里发生的同性恋是伪同性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理解、生理发育理解、想了解异性的一种心理认知障碍。虽然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但对信息的认识始终处在外观平面的程度,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是不容易逾越这个认知障碍的。只有综合发挥家长、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多方合力的作用下,通过共同的正确认识、引导、克服下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网络,共同架起一座“爱”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从道德与心理上自觉抵制、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这一不和谐音符的萌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志国.怎样才能改变同性恋倾向.校园生活·社会综合版,2007,(12).
[3]李银河.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6]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74.
[7]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
[8]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4.316.
[9]陈洪,吴运友.中学生心理保健.
幼师女生同性恋倾向现状成因解决策略性教育在教育中是个敏感话题,同性恋则更是个危险话题,但我却无法回避。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普通班主任,我遇到不少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2007~2011年本人担任学校小教专业班主任期间,班内有位学生媛媛(化名)二年级17岁时,有一天找到我,和我说:“老师,我好害怕,我是不是同性恋呀?她让我特别感动,对我特别体贴、照顾。”媛媛嘴里的这个她,是我校同年级幼教班的学生。“她追我特别厉害,经常给我买吃的,对我问寒问暖,我冷了给我送衣服,我们一起上学、吃饭、打水、自习,在一起散步聊天。我什么都愿意和她说,她特别能理解我。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同性恋呀?”这种爱情对象的错位是不是就是同性恋了呢?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走出成长中的这一困惑?
一、认清是同性恋还是同性恋倾向
同性恋是性倒错(sexual perversion),特别是性对象倒错(inversion)的一种,是对同性有性冲动。通俗说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著名性学权威金赛博士在1953年提出的假说得到西方社会的赞同,他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一个连续体,绝对同性恋和绝对异性恋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仅为少数,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性恋倾向。同性恋和同性恋倾向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应该随意错误地将学生的同性恋倾向定义为是同性恋。
同性恋倾向是青春期的一种现象。幼师学生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是青春萌动期,她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同性友谊同时,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或爱慕阶段,处于基本单一女生的寄宿环境中,更倾向于和女生交往,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将强烈的感情投向同性。因此就有了同性恋倾向这种现象。
二、探寻同性恋倾向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对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幼师女生出现同性恋倾向、交往过密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受生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个体自身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1.生理因素
从生理上来研究,有遗传、激素、内分泌等生物假说,周江林博士在他的论文《人脑的性别差异和变性的关系》中指出,下丘脑中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也可能造成了性角色的错认。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所以家庭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同性恋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变态植根于童年。无论是谁天生都具有两性的素质,但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是向异性恋发展,还是向同性恋发展,最终由幼儿的经验所决定。
(2)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如果自己是男孩,父母就会喜欢”。从而有意识的在行为上、穿着打扮上刻意将自己装扮成男性,时间久后便出现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混乱, 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行为方式就会男性化,从而发展为同性恋倾向。
(3)家长素质及示范作用。有一对有同性恋倾向的女生,其中一个女孩和母亲关系特别好,反而厌恶父亲,进而厌恶与男性交往。她家庭条件很好,就因为父亲在外面另有情人,这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她认为男人都很坏,最后发展到不愿与周围的男同学交往。这样的“同性恋倾向”和家长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这就是典型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3.成长经历、青春期的特点
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正是“躁动不安”的时期,是心里矛盾、心理冲突的多发期,青春期的萌动,对爱情有朦胧的感觉。
(1)性心理矛盾与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在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性意识等方面存在许多迷惑难解的问题。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大多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见到同性心里砰砰直跳、脸发热、发红?为何我都这么大了发育却没有别人好?为性的问题而产生苦恼、烦躁、自卑、焦虑或抑郁心理。
(2)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学生大多是独生女,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和溺爱,缺乏挫折与失败经验,缺乏应付学校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在处人处事中,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这些因素促使她们很容易对同性产生依赖。
(3)好奇心重,喜欢模仿、尝试。学校里有一对有较严重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每天形影不离,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拥抱,甚至亲吻,其“古怪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强烈排斥与疏远。她们反而认为这样“与众不同”,有个性。
(4)受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青春期的女生很难和异性在一起诉说内心的困惑与心声,转而寻找同性与之交往、亲昵。青少年性心理研究认为,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和产生,少男少女对浪漫性爱充满了渴望和遐想,但又苦于男女交往的不开放和接触机会的缺乏,他们便把自己心中的情愫倾注到气质志趣上相互吸引的同性伙伴身上,在心中暗暗将对方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同性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要比异性容易,轻松方便得多,既不会受到师生的非议,又能排除性格羞怯不善交际的影响。既能享受人生的充实温馨,又能体味到恋爱的浪漫和甜蜜。
4.教育因素
(1)目前我国幼师学校男女生比率严重失调。 从上面某幼师2007年到2011年连续五年的男女生比例表可看出,在幼师里男女生比例是严重失调的。
(2)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初中升入幼师后,学习上的压力骤减,使得学生时间充裕,精力过剩,需要找一些倾诉对象或是精神寄托。
5.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舆论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一批例如李宇春、李准基等中性偶像形象,他们的出现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性别的传统认知。再加上现在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宽容及逐步接受,更加上一些关于同性恋的文艺作品和书刊的渲染,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蔓延,从而也给广大青少年发出了一个错误的性别信号,无形中对同性恋倾向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如何正确对待和纠正同性恋倾向问题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从我国传统性规范与性心理学角度看,绝大多数人包括同性恋者自身都认为同性恋行为是不正常,不合法、不道德、不健康的有害行为,所以大多同性恋者会由于社会的谴责或是不被人们所接受,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罪恶感和羞耻感,精神十分痛苦。为避免学生成人后遭受这种痛苦,我们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还是应当适当干预。
1.家长方面
(1)注重从儿童开始关注孩子性倾向的引领。同性恋倾向现象虽然产生于青春期,但主要成因却存在于儿童期,所以预防必须从童年开始,当发现儿童有模糊和不自觉的同性恋倾向时,就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不可疏忽。
(2)多引导、扩大孩子交流群。若家长发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惊异,更不要责骂,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他们的反叛。
(3)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行为模范作用。家庭和谐、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2.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
(1)在发达国家,学校里都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美国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小学1︰500,初中1︰400,高中1︰350。我国台湾的学校则每10个班配备一名心理咨询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而大陆学校心理咨询才刚刚起步。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学生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互敬、可以互相袒露内心想法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不能有偏见、随意挖苦学生。一个人是否有同性恋倾向,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不能轻易给学生戴“同性恋”的帽子。
(3)可增加学生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较多的社会活动和建立较多的生活兴趣,如做义工,参加群体体育运动等等,扩大孩子的交流群,及时引导他们怎样交朋友,给孩子创造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对帮助学生转移和改变他们的性心理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
3.建立正确的社会传媒舆论导向
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开展全民普及性知识教育,唤醒国民长期受封建禁欲主义思想统治形成的集体无意。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责任感,宣传健康的影视书刊、文学作品。
4.个体方面
(1)丰富个性,拓宽心理。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一个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个体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再加上情感方面的特点,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心理发展的覆盖面就会狭隘。
(2)要思考,要探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讨论,还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
可见,像幼师里发生的同性恋是伪同性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理解、生理发育理解、想了解异性的一种心理认知障碍。虽然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但对信息的认识始终处在外观平面的程度,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是不容易逾越这个认知障碍的。只有综合发挥家长、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多方合力的作用下,通过共同的正确认识、引导、克服下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网络,共同架起一座“爱”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从道德与心理上自觉抵制、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这一不和谐音符的萌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志国.怎样才能改变同性恋倾向.校园生活·社会综合版,2007,(12).
[3]李银河.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6]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74.
[7]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
[8]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4.316.
[9]陈洪,吴运友.中学生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