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左右,流行一句话:30岁实现财务自由。
同年,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一年,张朝阳36岁,时任新浪CEO的王志东33岁,丁磊29岁。
一时间,似乎所有年轻人都兴奋得无法入眠。每个人都认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是的,即使一无所有,照样可以成功。
李如彬是其中一个。那年,他23岁,还是清华同方的一名网络架构师。
有所不甘的一次创业
李如彬曾在大学里有过兼职家教的经历,他发现,很多父母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斥以重金,却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家教老师。如果能利用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发现某个行业的问题之后,如果配上行动,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李如彬深信这个道理。
时间到了2001年,李如彬联合中国万网的同事金鑫、姚劲波,共同创办了家教信息平台——学大教育。
几经周折,2004年,学大从信息平台转向了线下做个性化学习辅导机构。从此,学大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2010年,学大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其发展也迎来了历史顶峰。那一年,李如彬33岁,可以享受“退休”生活。此刻的李如彬开始渐渐退出管理层。至此,尽管学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线下取得的这份成绩,却离李如彬在互联网上干出一番事业的初心越来越远。
2014年,李如彬37岁。对他来说,创业之心,从未磨灭。而有关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是时候启程了!
2014年5月,宝驾租车横空出世,上线一周便获得500万美元天使融资。
关于二次创业,他说,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为了想在互联网上干一件漂亮事情的初心。
从“没有骗子”开始二次颠覆
在李如彬退出学大教育管理一线的日子,三年多的空闲时间里,他解决了很多个人问题,成家,把父母接到北京,更多地融入到朋友圈子里……
与“退休”之前相比,他看起来气色不错。此刻,一颗不安的心,却在安稳的日子里,暗潮涌动着。13年前,李如彬和互联网擦肩而过。而13年后,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则散发着更大的魔力,让李如彬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它,驾驭它。如果说,当年互联网创业的意义是改造传统行业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意义是“颠覆”二字。
可颠覆什么呢?
一天,在李如彬的车库里,他问学大的创业伙伴姚劲波:“你觉得什么最火?”姚劲波脱口而出:“租车、代驾!”
不谋而合。就像创业路上多年的相携相伴、相互鼓励、相互帮扶一样。
其实,李如彬早就在干这样的事儿了。说到这里,他算是一位资深的“车东”,手底下有20多辆私家车轮番出租。据他观察,有的人竟然愿意每月花上万的租金来租车。他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
车东的亲身经历,也让李如彬比常人更加关注P2P租车的痛点。他发现,很多小型租车公司,服务参差不齐,车弄丢、被骗、被抵押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一个交易各方缺乏信任的行业。
正如当年马云用支付宝解决信用问题一样,李如彬希望能用P2P租车去解决车东与租客之间的不信任问题。这跟他当年希望通过学大信息平台,帮助家长和优质家教资源进行对接如出一辙。
如今,李如彬的梦想,是创建一个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这被他认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尽管李如彬刚刚花了50万元购置电脑捐给了青海的贫困学校,但他深知:一味捐钱,不是慈善的本意。作为一个希望能为社会解决某些问题的人而言,其首要职责是通过创办企业来履行社会责任。
当年的学大,因为其商业模式,注定了不是一个高毛利企业。在李如彬看来,正如沃尔玛一样,尽管毛利率低,却并不影响沃尔玛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提高教学成果,帮助更多的学生成功,才是学大所看重的。而李如彬创立宝驾租车,则是为了创建一个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
信任,就是市场
说干就干,宝驾租车3月份开始启动,5月份就正式上线了。
李如彬把办公地点选在了健翔山庄一栋五层的小别墅里,在外面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居民楼。走到跟前,才可以透过玻璃门,看到“宝驾租车”的字样。
截止到记者采访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宝驾租车已经初具雏形。为了创建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李如彬将征信体系的建设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即使和其他早先成立的P2P租车比起来,宝驾租车的征信体系也是最为严格的。为防止租客使用买来或捡来的他人身份证,租客在登记注册宝驾的时候,本人必须手持身份证,进行拍照。将身份证和人脸进行对照,提高了骗子的违法成本,有效阻挡了一部分骗子。
如果使用假身份证呢?李如彬也早已料到,他将宝驾的征信系统和公安局的身份验证系统打通,来近一步验证身份证的真假。另外,李如彬和中国最大的GPS供应商、当地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共享骗子数据库。如果遇到骗子,就互相进行通知。
当然,除了制度的保障之外,李如彬还通过打分的机制,去鼓励车东和租客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良好关系。如果车东在车里放一瓶水,将车打扫干净。这样的车东将会受到更多的欢迎,获得租客良好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严格的征信系统,宝驾租车吸引了大量的中高端车型,破解了很多租车公司不敢出租20万以上车型的局面。推广初期,李如彬还把姚劲波、戴志康拉来刷脸,留下了姚劲波的宝马X5和戴志康的特斯拉,借助他们的粉丝扩大宝驾租车的影响力。
“电子钥匙”,芝麻开门
在传统租车行业里,租客从预订到指定地点取车,再到最后用车几个步骤之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的意义,恰恰在于为人们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
在P2P租车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的LBS定位系统,能够查找到离租客最近的出租车辆。但是车辆的交接仍然是一个问题。有的租车公司,要求车东把钥匙送给租客。有的稍微高级一些,就把车东的车门改装,在里面安装电子设备,使得租客可以不用与车东直接接触,就可以打开车门,把车开走。 而问题在于,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车门,拆得乱七八糟呢?
尽管李如彬现在的身份,早已不是创办学大教育时那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他坚信,这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应该落到宝驾的身上。如果这件事能成,宝驾将比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节约80%的找车、租车时间,同时也可节约近30%的租车成本。
一次,李如彬偶然发现了一项“电子钥匙”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的运用却是在军用领域。不用钥匙,用随身设备就能打开车门,租客不与车东见面,就能把车开走,这不正符合P2P租车的应用场景吗?这项技术就像为宝驾量身打造的一样!
虽然国外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软硬件的研发成为了巨大的难题。因为电子钥匙这种技术没有民用的先例,车主很少会有这样的需求,厂商的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运用发展。李如彬立马想到和大学联合研发,并寻找到北航汽车学院,清华大学电子学院。大到软件系统,小到零件的形状和模块,都要一一进行设计研发。
一番努力后,产品顺利上线。租客通过手机APP找到附近可以使用的汽车,只要车东和租客达成协议,租客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通过鸣笛寻找车辆,找到车辆后,又可以通过APP打开车门,拧开启动钥匙,便可将车开走。
这一切技术的秘密源于宝驾盒子,只要车东将宝驾盒子插入汽车的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接口,租客就可以实现以上操作。除此之外,通过宝驾盒子,车主还可监控车辆位置以及驾驶情况。
显然,李如彬虽然不是最早进入P2P租车的人,但他却是将P2P租车做得最专业的人。
这种专业的精神特质,可追溯到2004年的学大。学大早期定位为一个家教信息网站。尽管几年来营业额达到数百万,但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学大不能参与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
如何让学大变得更加专业?如何真正帮助到学生?当时,创业三年的学大遇到了发展道路上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学大决定放弃线上,脚踏实地走入线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其独创的个性化教育体系,能够事先对学生进行学科诊断、智力评估以及心理测评。基于这些结果,为学生制定一个个性化辅导方案,然后匹配合适的老师进行教学。
然而,这个转型却面临着来自团队成员的巨大压力。李如彬已经记不清在学大摔烂过多少个笔记本了。不管是合伙人,还是分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人愿意放手。
那一段时间,李如彬在会上讲得最多的话就是:专业!专注!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团队,要想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成为优秀的企业,就一定要提供专业的东西。要专业就必须保证专注,保证百分之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员工听不进去,就跟他急,那是决定公司生死的关键时刻,我一定会跟他争的!”文质彬彬的李如彬,在面临是否专注的抉择下,也如此强硬。
而这一转型,让学大的营业额从最初的几百万跃升至7000多万美元。转型后的第三年,学大迎来了鼎晖2000万美元的注资。到后来学大上市,都证明了专业、专注对一个企业是何等的重要。
这种对于专业精神的自我要求,以“电子钥匙”为契合点被恰当地运用到了他第二次创业的过程里。李如彬认为,专业与专注,这是一个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职业化团队”是最大痛点
反思两次创业,李如彬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如何组建职业化的团队。2012年学大管理团队流失,这让李如彬深刻地感受到了缺乏职业化团队的危机。这同样也是宝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团队成员普遍职业化意识不强,执行力弱,随意性较大。
有一次,一个产品经理推出自己设计的作品,产品经理认为很好,产品总监却不这么认为,产品经理认为产品总监不够专业。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用职业的态度去面对,带来的则是无休止的争吵。
李如彬自然不能让争吵持续下去。后来,他给公司定了一个规矩。解决办法是,不管员工是什么级别,遇到这样的冲突,先相互讲解,相互说服,如果能够说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意见没有达成一致,也必须终止这种无休止的讨论,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决策。即使这个决策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也要去执行,而另外一个人的意见要保留。下一个错误的决策总比迟迟不下决策强。
“往往很多重要的事情,就在那一天,甚至那一秒钟,就已经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李如彬更能明白其中的瞬息万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员工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李如彬笑言,自己不是会打鸡血的领导:“我只是将心比心,尽量为员工提供工作方法上的帮助。”
在员工眼里,画饼吃不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最好的激励,是帮助他们一起来看待问题,研究问题,一起来找对方法,使员工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成长。
有时候,李如彬会和具体的业务团队一起,去寻找该领域做得好的企业,并把这个企业当成参照标杆。并与之分析研究标杆企业的做法,从而基于标杆确立业务的阶段性目标。
比如,在宝驾租车的市场推广期,李如彬就带着公关团队,仔细研究了小米、美团成立早期的对外传播方式,对传播话题、媒介、传播节奏等都做了详尽的分析。
李如彬之所以能在很多事情上给员工以方法上的指导,这在于他在学大创业早期的“走基层”,无论是销售、服务、教学、产品,几乎学大的每个岗位,李如彬都干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如彬对细节也非常敏感。
在李如彬眼里,一些关键性细节,往往会为企业代带来重大的变革。在学大,李如彬异常关注排课系统。排课系统实现之后,学大几乎节省了500个人力。
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如果和初中,高中同学相比,我是活得最好的。”可是,此刻的李如彬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来自山东县城的小子。
李如彬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处的圈子很优秀,充满了奋斗与向上的力量。他一直视姚劲波为自己的榜样,向榜样靠近,也正是李如彬不断向前的动力。
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写着:“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当人还有一颗创业之心的时候,就放手去干吧。无论是一次、两次,还是很多次。管理
责任编辑:陈莉莉
李如彬的杜拉克五问
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是一个连环创业者。我的优势就是比别人多辛苦一点点,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比别人多想一点点。我的座右铭:一切靠自己。
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
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我在宝驾租车,我属于我自己。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三者都是。
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
会有什么贡献?
我应在创业的路上,和战友一起工作。希望未来能够让交通拥堵的程度、二氧化碳排放的程度降低一点点,闲置的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一点点,中国的诚信环境能够更好一点点。
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做真诚的朋友。
我后半生的目标
和计划是什么?
如果真退休了的话,就写小说,可以写创业的很多故事,还有青春年少时的故事。
同年,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相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一年,张朝阳36岁,时任新浪CEO的王志东33岁,丁磊29岁。
一时间,似乎所有年轻人都兴奋得无法入眠。每个人都认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是的,即使一无所有,照样可以成功。
李如彬是其中一个。那年,他23岁,还是清华同方的一名网络架构师。
有所不甘的一次创业
李如彬曾在大学里有过兼职家教的经历,他发现,很多父母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斥以重金,却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家教老师。如果能利用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发现某个行业的问题之后,如果配上行动,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李如彬深信这个道理。
时间到了2001年,李如彬联合中国万网的同事金鑫、姚劲波,共同创办了家教信息平台——学大教育。
几经周折,2004年,学大从信息平台转向了线下做个性化学习辅导机构。从此,学大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2010年,学大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其发展也迎来了历史顶峰。那一年,李如彬33岁,可以享受“退休”生活。此刻的李如彬开始渐渐退出管理层。至此,尽管学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线下取得的这份成绩,却离李如彬在互联网上干出一番事业的初心越来越远。
2014年,李如彬37岁。对他来说,创业之心,从未磨灭。而有关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争夺战愈演愈烈。
是时候启程了!
2014年5月,宝驾租车横空出世,上线一周便获得500万美元天使融资。
关于二次创业,他说,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为了想在互联网上干一件漂亮事情的初心。
从“没有骗子”开始二次颠覆
在李如彬退出学大教育管理一线的日子,三年多的空闲时间里,他解决了很多个人问题,成家,把父母接到北京,更多地融入到朋友圈子里……
与“退休”之前相比,他看起来气色不错。此刻,一颗不安的心,却在安稳的日子里,暗潮涌动着。13年前,李如彬和互联网擦肩而过。而13年后,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则散发着更大的魔力,让李如彬情不自禁想要靠近它,驾驭它。如果说,当年互联网创业的意义是改造传统行业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意义是“颠覆”二字。
可颠覆什么呢?
一天,在李如彬的车库里,他问学大的创业伙伴姚劲波:“你觉得什么最火?”姚劲波脱口而出:“租车、代驾!”
不谋而合。就像创业路上多年的相携相伴、相互鼓励、相互帮扶一样。
其实,李如彬早就在干这样的事儿了。说到这里,他算是一位资深的“车东”,手底下有20多辆私家车轮番出租。据他观察,有的人竟然愿意每月花上万的租金来租车。他隐隐约约感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
车东的亲身经历,也让李如彬比常人更加关注P2P租车的痛点。他发现,很多小型租车公司,服务参差不齐,车弄丢、被骗、被抵押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一个交易各方缺乏信任的行业。
正如当年马云用支付宝解决信用问题一样,李如彬希望能用P2P租车去解决车东与租客之间的不信任问题。这跟他当年希望通过学大信息平台,帮助家长和优质家教资源进行对接如出一辙。
如今,李如彬的梦想,是创建一个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这被他认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尽管李如彬刚刚花了50万元购置电脑捐给了青海的贫困学校,但他深知:一味捐钱,不是慈善的本意。作为一个希望能为社会解决某些问题的人而言,其首要职责是通过创办企业来履行社会责任。
当年的学大,因为其商业模式,注定了不是一个高毛利企业。在李如彬看来,正如沃尔玛一样,尽管毛利率低,却并不影响沃尔玛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提高教学成果,帮助更多的学生成功,才是学大所看重的。而李如彬创立宝驾租车,则是为了创建一个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
信任,就是市场
说干就干,宝驾租车3月份开始启动,5月份就正式上线了。
李如彬把办公地点选在了健翔山庄一栋五层的小别墅里,在外面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居民楼。走到跟前,才可以透过玻璃门,看到“宝驾租车”的字样。
截止到记者采访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宝驾租车已经初具雏形。为了创建没有骗子的租车行业,李如彬将征信体系的建设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即使和其他早先成立的P2P租车比起来,宝驾租车的征信体系也是最为严格的。为防止租客使用买来或捡来的他人身份证,租客在登记注册宝驾的时候,本人必须手持身份证,进行拍照。将身份证和人脸进行对照,提高了骗子的违法成本,有效阻挡了一部分骗子。
如果使用假身份证呢?李如彬也早已料到,他将宝驾的征信系统和公安局的身份验证系统打通,来近一步验证身份证的真假。另外,李如彬和中国最大的GPS供应商、当地租赁公司进行合作,共享骗子数据库。如果遇到骗子,就互相进行通知。
当然,除了制度的保障之外,李如彬还通过打分的机制,去鼓励车东和租客之间建立一种信任的良好关系。如果车东在车里放一瓶水,将车打扫干净。这样的车东将会受到更多的欢迎,获得租客良好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严格的征信系统,宝驾租车吸引了大量的中高端车型,破解了很多租车公司不敢出租20万以上车型的局面。推广初期,李如彬还把姚劲波、戴志康拉来刷脸,留下了姚劲波的宝马X5和戴志康的特斯拉,借助他们的粉丝扩大宝驾租车的影响力。
“电子钥匙”,芝麻开门
在传统租车行业里,租客从预订到指定地点取车,再到最后用车几个步骤之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的意义,恰恰在于为人们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
在P2P租车领域,利用移动互联网的LBS定位系统,能够查找到离租客最近的出租车辆。但是车辆的交接仍然是一个问题。有的租车公司,要求车东把钥匙送给租客。有的稍微高级一些,就把车东的车门改装,在里面安装电子设备,使得租客可以不用与车东直接接触,就可以打开车门,把车开走。 而问题在于,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车门,拆得乱七八糟呢?
尽管李如彬现在的身份,早已不是创办学大教育时那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他坚信,这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应该落到宝驾的身上。如果这件事能成,宝驾将比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节约80%的找车、租车时间,同时也可节约近30%的租车成本。
一次,李如彬偶然发现了一项“电子钥匙”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的运用却是在军用领域。不用钥匙,用随身设备就能打开车门,租客不与车东见面,就能把车开走,这不正符合P2P租车的应用场景吗?这项技术就像为宝驾量身打造的一样!
虽然国外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软硬件的研发成为了巨大的难题。因为电子钥匙这种技术没有民用的先例,车主很少会有这样的需求,厂商的技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运用发展。李如彬立马想到和大学联合研发,并寻找到北航汽车学院,清华大学电子学院。大到软件系统,小到零件的形状和模块,都要一一进行设计研发。
一番努力后,产品顺利上线。租客通过手机APP找到附近可以使用的汽车,只要车东和租客达成协议,租客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通过鸣笛寻找车辆,找到车辆后,又可以通过APP打开车门,拧开启动钥匙,便可将车开走。
这一切技术的秘密源于宝驾盒子,只要车东将宝驾盒子插入汽车的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接口,租客就可以实现以上操作。除此之外,通过宝驾盒子,车主还可监控车辆位置以及驾驶情况。
显然,李如彬虽然不是最早进入P2P租车的人,但他却是将P2P租车做得最专业的人。
这种专业的精神特质,可追溯到2004年的学大。学大早期定位为一个家教信息网站。尽管几年来营业额达到数百万,但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学大不能参与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
如何让学大变得更加专业?如何真正帮助到学生?当时,创业三年的学大遇到了发展道路上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学大决定放弃线上,脚踏实地走入线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其独创的个性化教育体系,能够事先对学生进行学科诊断、智力评估以及心理测评。基于这些结果,为学生制定一个个性化辅导方案,然后匹配合适的老师进行教学。
然而,这个转型却面临着来自团队成员的巨大压力。李如彬已经记不清在学大摔烂过多少个笔记本了。不管是合伙人,还是分公司的管理层,没有人愿意放手。
那一段时间,李如彬在会上讲得最多的话就是:专业!专注!他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团队,要想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成为优秀的企业,就一定要提供专业的东西。要专业就必须保证专注,保证百分之百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员工听不进去,就跟他急,那是决定公司生死的关键时刻,我一定会跟他争的!”文质彬彬的李如彬,在面临是否专注的抉择下,也如此强硬。
而这一转型,让学大的营业额从最初的几百万跃升至7000多万美元。转型后的第三年,学大迎来了鼎晖2000万美元的注资。到后来学大上市,都证明了专业、专注对一个企业是何等的重要。
这种对于专业精神的自我要求,以“电子钥匙”为契合点被恰当地运用到了他第二次创业的过程里。李如彬认为,专业与专注,这是一个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职业化团队”是最大痛点
反思两次创业,李如彬最大的阻碍来自于如何组建职业化的团队。2012年学大管理团队流失,这让李如彬深刻地感受到了缺乏职业化团队的危机。这同样也是宝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团队成员普遍职业化意识不强,执行力弱,随意性较大。
有一次,一个产品经理推出自己设计的作品,产品经理认为很好,产品总监却不这么认为,产品经理认为产品总监不够专业。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用职业的态度去面对,带来的则是无休止的争吵。
李如彬自然不能让争吵持续下去。后来,他给公司定了一个规矩。解决办法是,不管员工是什么级别,遇到这样的冲突,先相互讲解,相互说服,如果能够说通,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意见没有达成一致,也必须终止这种无休止的讨论,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决策。即使这个决策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也要去执行,而另外一个人的意见要保留。下一个错误的决策总比迟迟不下决策强。
“往往很多重要的事情,就在那一天,甚至那一秒钟,就已经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李如彬更能明白其中的瞬息万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员工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李如彬笑言,自己不是会打鸡血的领导:“我只是将心比心,尽量为员工提供工作方法上的帮助。”
在员工眼里,画饼吃不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最好的激励,是帮助他们一起来看待问题,研究问题,一起来找对方法,使员工在圆满完成工作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成长。
有时候,李如彬会和具体的业务团队一起,去寻找该领域做得好的企业,并把这个企业当成参照标杆。并与之分析研究标杆企业的做法,从而基于标杆确立业务的阶段性目标。
比如,在宝驾租车的市场推广期,李如彬就带着公关团队,仔细研究了小米、美团成立早期的对外传播方式,对传播话题、媒介、传播节奏等都做了详尽的分析。
李如彬之所以能在很多事情上给员工以方法上的指导,这在于他在学大创业早期的“走基层”,无论是销售、服务、教学、产品,几乎学大的每个岗位,李如彬都干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如彬对细节也非常敏感。
在李如彬眼里,一些关键性细节,往往会为企业代带来重大的变革。在学大,李如彬异常关注排课系统。排课系统实现之后,学大几乎节省了500个人力。
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如果和初中,高中同学相比,我是活得最好的。”可是,此刻的李如彬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来自山东县城的小子。
李如彬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身处的圈子很优秀,充满了奋斗与向上的力量。他一直视姚劲波为自己的榜样,向榜样靠近,也正是李如彬不断向前的动力。
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写着:“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当人还有一颗创业之心的时候,就放手去干吧。无论是一次、两次,还是很多次。管理
责任编辑:陈莉莉
李如彬的杜拉克五问
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是一个连环创业者。我的优势就是比别人多辛苦一点点,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比别人多想一点点。我的座右铭:一切靠自己。
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
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我在宝驾租车,我属于我自己。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三者都是。
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
会有什么贡献?
我应在创业的路上,和战友一起工作。希望未来能够让交通拥堵的程度、二氧化碳排放的程度降低一点点,闲置的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一点点,中国的诚信环境能够更好一点点。
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做真诚的朋友。
我后半生的目标
和计划是什么?
如果真退休了的话,就写小说,可以写创业的很多故事,还有青春年少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