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的渗透与开展策略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我国推出全新的发展理论,并对国内群众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推广过程中,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及精神瑰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目前呈现出了淡薄的趋势,这将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多样性民族艺术的存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題,需要利用博物馆的服务特征,使其能够有效地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弘扬中国的民族艺术。在节日文化宣传中,与群众做好连接,形成全新的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本文将就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的渗透与开展策略展开讨论,阐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分析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化的原因,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有效的渗透。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博物馆教育;渗透方案;研究分析
  在发展过程中,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博物馆在开展教育项目中,必须明确中国传统节日目前的状况以及处境。并对教育项目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产生相应的重视。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全面的渗透,以保证中国传统节日可以符合宣传基础。在教育项目中,通过合理化的目标完成渗透。目前,我国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其整体的渗透以及开展策略已经实现了较大增长。但其渗透方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要目标。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概述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其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且内容较为丰富。传统节日的组成通常以民族或国家文化、历史长期沉淀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其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文地法等自然文化活动。通过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节日从远古时期便开始发展,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过程,是伟大的文化内涵[1]。目前,我国传统节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分别为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以及最重要的除夕。且二十四节气与自然节气也分别为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在发展过程中,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内包含了丰厚的内涵[2]。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化的重要问题
  (一)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背景发生变化
  在传统节日发展中,我国近年来针对传统节日发展传承的社会背景出现了变化。以往我国依托于农业,因此其具有千年的农耕文明。但在整体进入工业发展的今天,农业文明已失去其自身的价值以及意义,导致与文明相关的节日呈现出了发展困境。传统节日在当代困境现实中,其整体已经形成一种割裂体系。以七夕节为例,七夕节目前包含了乞食、乞智、葡萄藤下听私语(古老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可在葡萄藤底下听到两人的窃窃私语)等环节。但现如今,这些传统文化已被淡忘。目前,我国中国居民在过中国传统节日时,主要的消遣活动为逛街以及吃饭或玩手机、电脑等。中国传统节日缺乏有效的宣传氛围,且在多个洋节文化体系的侵蚀下,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冷落[3]。
  (二)对历史自身的教育重视不足
  在研究分析中,可以得知目前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历史自身的教育出现不足。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且在节日形成时,许多历史人物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具有明显的历史责任体系。在这些节日中,如端午节等,其蕴含了文人雅士的思想以及精神传导。这些精神体系在日后活动中,被后人传颂,形成典故。中国传统节日广为流传且与中国古老文明以及历史人物有密切关联,因此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但近年来,由于对历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历史知识成为了单纯的记忆符号。许多年轻人对节日文化不甚了解,导致传承以及发展中出现明显的架空[4]。
  (三)传统文化节日相对单一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文化较为单一,且明显缺乏精神引导。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体系中,难以激发我国群众的参与性质。与以往节日体系相比,在除夕、春节时,我国各地区大街小巷均是锣鼓喧天的场景,且极为热闹。但在现阶段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我国居民的精神压力较大,导致其无暇投入到重要性的节日活动中。随着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全方面娱乐消遣不再是空谈。多样性的因素导致我国居民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如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活动,将难以激发人们的参与兴趣,导致传统节日文化出现淡忘的问题。
  三、如何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完成渗透
  (一)定期播放相关的文化公益宣传片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要想保证传统文化完成有效发展,就必须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对传统文化融入全新的元素以及符号。并利用我国的引导机制进行引导,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必须开启多样性的渗透原则。充分利用博物馆品牌,从文化、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设置。以多样性的体系,对我国群众进行深刻教育,以保证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进行继承以及发展,谋求全新的突破口。例如,可以定期播放相关的公益文化宣传片。应通过免费开放政策,逐步实施,以保障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无障碍地走入博物馆,并接受博物馆的体系。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深刻要求,以融合更多的发展体系。博物馆的兴起同时亦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渗透提供了更多的便民服务,在节假日中,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利用,为公众播放相关的宣传影片。并利用自有的体系以及宣传机制,可以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给居民提供全新的放松时间,将相应的文化节日以影片的形式进行传递。
  (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可以根据现有的社会问题以及资源等,进行公众教育程度的提升。在后续的教育项目中,可以与科学进行连接,符合自身的资源体系。并且多样性看待问题,以全新的角度与观点进行个性化以及多样化体系的设置。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机构,其必须了解公众的需求,为公众进行有效服务。并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失衡的问题,在特定节日中,可以播放相关的短片,完成提前渗透。并组织讨论小组,针对中国特色节日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等问题进行讨论。保证融合不同观点、不同思想,并促使其在讨论中进行碰撞,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实现有效的传承、弘扬。   (三)建设互动融合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教育,而博物馆自身的职能——亦是教育。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针对于青少年群体,博物馆可以以多样性及自主性的活动,完成内容设置。保证青少年在此平台当中,可以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并充分利用教育平台,举办丰富多样的制度和体系。借助多样性的设备体系,将传统文化以手工、绘画、多媒体、书法等系列全面展示。相比于学校教育的抽象性以及片面性,这种形式更直观、生动。依靠保障节日自身的知识体系,使青少年群体可以更好地吸收以及接受。例如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博物馆可以推出制作彩灯或制作粽子等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参与过程中,为青少年介绍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的由来。并通过后续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粽子、月饼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全面参与。并将相关的节日文化与之连接,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乐趣,享受乐趣,完成乐趣认知。在相关活动体系中,让青少年对历史文化形成尊重、欣赏的特征,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
  此外,博物馆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也可以举办家校共育活动。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而言,中国传统节日内部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节日具有绑定效果,例如除夕所书写的对联亦是利用书法完成。
  因此,針对此类特征,博物馆可以与学校进行连接,让学校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中,将活动与博物馆完成连接。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博物馆与学校打造多样性的精神体系,选择适合的平台。例如,在书法活动中,博物馆可以在一楼设立“书法展示庭”,家长以及青少年可以在该展示庭内,完成书法活动的参与。在参与活动中,青少年自主进行书法文字书写,而家长则统一对不同青少年的文字进行评分。通过家长们的鼓励,使青少年主动完成书法自动书写。随后,对于书法得分最高的青少年,博物馆可以奖励毛笔、宣纸等用具,鼓励青少年更好地参与到后续的活动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通过多样性的展示场所,可以转变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可以更好地完成立体化、人性化的服务,使我国群众感受到文化熏陶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日渐淡薄的今天,博物馆更要发挥出积极作用,回报社会,利用自身的教育职能,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净化、选取。并利用第二课堂的发展机制,进行民族节日的复兴,响应我国号召。在后续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中,可以避免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流失。解决目前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促使我国群众以及青少年可以完成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朝阳. 谈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的渗透与开展[J]. 人文之友, 2020, 006(006):83-84.
  [2] 段佳薇, 李璐璐.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在博物馆教育项目中的渗透与开展[J]. 才智, 2019, 000(016):109.
  [3] 朱巧林, 李慧. 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调查报告[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1):102-103.
  [4] 陈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5):37-37.
其他文献
摘要:当人类刚刚开始对审美进行认知的时候,在古代文明当中雕塑艺术就已经出现,并发挥出其自身的功用。人类的生活根本来说是离不开两种需求的,一种是物质上的需求,另一种就是精神上的需求。随着近几年周口店等多处遗址的发现,种种迹象表明雕刻艺术在中国古陶中就已开始萌芽,当时是作为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接下来雕刻艺术向着完美且实用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传统雕塑;现代雕塑;关系;发展  一、我国的传
期刊
摘要:我国的一直以来的得以依靠的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同时伴随文化而产生的艺术作品也是有诸多种类的,比如我国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以及我国的陶瓷作品等都是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发展,对我国的文化最好的表现者和呈现者,因此本篇文章对陶瓷艺术中的中国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陶瓷在中国文化的作用和陶瓷艺术中对于文化体现遇到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加强中国文化在陶瓷艺术中的体现措施的结论,这样有助继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社会大众愈来愈重视时尚感和美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标准。尤其是在室内设计方面,社会大众更加注重时代元素的融入,主张以新中式的风格作为室内软装设计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风格,一方面能够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推动室内软装设计的创新发展,给人一种新鲜
期刊
摘要: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简化软件设计流程,推动我国软件技术发展。有鉴于此,文中分析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的重要性,探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合理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软件技术;嵌入式;实时软件  嵌入式的实时软件技术有着有效优化计算机软件相关系统、提升软件的实际工作质量、有效改善计算机在软件应用上的适应性和及时性等。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用嵌入式
期刊
摘要:随着地铁交通的飞速进展,在地铁壁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地域文化内容逐渐增多,地铁壁画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随之不断丰富。其中,西安地铁4号线中的地铁壁画既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具现代审美风尚,研究其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对西部城市地铁壁画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安4号线地铁壁画;地域文化;表现形式  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地铁壁画是城市与人们交流的窗口,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城
期刊
摘要:《诗经》中有不少反映征役之苦、征夫怀归、思妇思归的诗作,而在征役思归诗作中出现了不同的植物意象,如杨柳、萱草、采摘物等,诗作通过植物或植物生命形态的变化来表现人的生存状态,将自然界植物的节律与人内心的情感律动结合起来,以此来反映征夫对家园与亲人的思念,反映男儿出征在外,思妇想念丈夫早日归来的情绪。  关键词:《诗经》征役诗;思念;植物意象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上至西周初
期刊
摘要:张家界不仅是国际旅游胜地,拥有世界绝版的自然风光,更是全国革命一类老区,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如何开发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目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张家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的当前发展现状基础上,探寻张家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思路。  关键词:文旅融合;红色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
期刊
摘要:旅游公示语英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旅游景区为例,从实地调研开始,着力分析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成因,指出今后旅游公示语的建设方向和英语专业教学的着力点。  关键词: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英语教学  一、江西省赣州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调研  1.1 调研背景  2018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发表《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一文,赣州市人民政府以此文为基础,制定了《赣州市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提升幼儿教师音乐素养下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模式展开研究,先提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实施价值,然后通过分析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重点论述了几点具体可行的改革发展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创设教学环境、积极开设音乐课程实践内容、丰富乐器教学内容,以此来不断完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内容与模式,并确保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
期刊
摘要:该课题将茶染的研究以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由于色彩的染制是否环保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健康,围绕着染色工艺在不同基材上着色的可能性展开探索,同时借助各种文创产品形式将其中蕴含着的环保色彩语言传播出去,引发更深层面的探索与实践,体现现实生活中茶染色彩的环保性。同时,从美学角度出发,也能加强大众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了解以及唤起大众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  关键词:传统色彩;植物染色;绿色环保  主题调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