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很多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期间,因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未能有效的落实内控制度,经常会出现监督管理职责不到位和项目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创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成效。
關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在遵守国家及省市级相应法规基础上,普遍以部门职能为对象建立起来。正是由于以部门职能为对象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项完整的业务被人为割裂的情况,导致各部门之间与参建单位之间有所推诿,相关领导疲于各种工作协调会的现象。同时,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也存在不够细致具体的情况,甚至有些单位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
(二)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化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普遍缺乏业务流程化的理念,没有对建设项目整个过程进行流程化梳理。例如有些单位对建设前的设计阶段,缺乏设计单位选择的具体流程,或者忽略了设计过程控制,没有引入分阶段审核以及监督设计工作的内控要求。大部分单位对建设后的内控存在普遍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无运行使用后评价阶段,就算在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及工作流程中有明确提到建设项目工作中的最后一项为运行使用后评价,但在整个规定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评价措施及流程。通常建设项目结束后只关注质保期以及缺陷责任确定,质保期完后则整个项目结束,没有开展具体的运行使用评价。
(三)建设项目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未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带入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重点只是对建设的具体操作进行一定的规范,但在建设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宏观风险防范意识是缺乏的,针对一些风险导向下的具体细节问题存在解答不够明确之处。正是由于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才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出现随意性,有些甚至是遇到人员不足时从各个部门临时抽调,而这些新增人员多数对建设项目并不了解,成立的临时性管理部门也就无从管理好相应的项目。
二、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内控制度环境弱化,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目前存在内控环境弱化,内控理念落后的问题。一方面建设项目内部控制不容易被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所重视和接受,主要是因为整个内部控制环境弱化的。从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审核到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等各环节,都应始终贯穿内部控制这根主线。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确保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确保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有监控,将内部控制的作用体现在约束建设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建设项目很注重过程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以国家或行业名义制定了许多相关制度,而在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中都仅仅重视项目的立项,而轻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活动。
(二)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中未引入风险防范意识
建设项目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主要是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每一个环节出现重大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小的影响力。而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未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带入制度建设过程中,重视项目的规模、进度和形象,轻视项目的投资、预算和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处理系统,如风险事前评估体系、风险类别定位体系、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处理体系以及风险预警体系等。
(三)监督管理履行职责不到位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监督意识淡薄的问题。虽然领导层参与了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原因,在工程当中主要起到的是形式性作用,其实质上的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参与建设项目的人员具有临时性,因此专业和经验的匮乏使问题不断突显出来。有些甚至是在人员不足时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在管理方式上也更多是采用计划经济管理手段,缺乏创新管理意识而墨守成规,管理方式非常单一化。
(四)项目信息沟通体系不够完善
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信息沟通显得极为重要,必须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大部分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都未设置对口的信息管理部口,为此在项目建设当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如工程建设人员未将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也未能将收集到的最新数据及时交给其它部门。正是由于信息管理体系缺失造成信息滞后、不准确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建立一套集合信息处理、信息评估、信息采集、信息反馈的系统才能保证沟通的效率性、顺畅性。
三、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政策建议
(一)强化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内控意识及控制职能
建设项目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作为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基建工作的特征及重要性。在安排人员时要考虑到人员是否能够胜任基建工作,同时加强各岗位职责的分工,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对于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采取岗位分离制度,不同人员负责不同的职务而不能存在交叉之处,或者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任务,这是提升内部控制效力度的一个关键举措。因为基建内部控制体系非常庞大、复杂,为此一定要对当中的各个环节予以区分,如此可划分出清晰的职权便于人员工作安排。内部相互牵制乃是相容职务分离的关键要素,也就是说只有获得至少两个人员或两个部门的批准才能开展某项业务,如此达到很好的牵制和监督作用。 (二)逐步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建立在全面评估建设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并以项目建设中风险较高的环节为突破口,主要监控风险较高的资金和项目,并注意该薄弱点,增加审计力度,在较为繁琐的审計条件下从宏观角度进行重点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建设项目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其工作量较大,从工程决策、决算、设计、维修、施工、招标、竣工等涉及财务、造价、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涉及人员也较多,一项完整的项目工程需要财务人员、经济分析决策人员、造价咨询的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的参与,涉及的金额也较大,基建工程资金占有的分量较重,因此整个建设项目面临的审计风险多而且审计量大,需要建立以现代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进行重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审计工作重点前移,保证控制效果更佳。
(三)加强监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的监理制度是必须遵守的一项重大制度,在合同中明确定位了监理的责、权、利,且必须严格履行,职能划分清晰,互不越职,互不推卸责任。合同为监理工程师的权利提供一份有力的保障,当然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属于监理工程师职责内的事情,需要确保监理工作有着舒畅的工作环境,开展工作不受阻碍。但同时单位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需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控制。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兼顾,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计划、实地勘测、绘制图纸、施工、辅助到完工等各个环节。
(四)完善建设项目中信息与沟通体系
单位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强化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可以不断拓展沟通渠道,包括采取座谈会、培训、内部联谊等方式,外加讨论主题等能起到增进部门间沟通及了解的作用,从而让更多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创建一个和谐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信息库,公开各种需求信息,各种信息需要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比如建立施工单位信息库,勘察单位信息库,监理单位信息库,设计单位信息库以及材料单位库等。每一类别的信息都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调查表,需要搜集信息时,就从信息库提取相应的调查表。
(五)完善建设项目后评估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工项目的后评估制度,重点评价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等,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决策及执行相关环节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要予以重视并认真用好建设项目后评估这项重要的管控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其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项目后评估的公开、客观和公正原则上,凡是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决策、设计、监理、施工等业务的机构不得从事该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以保证后评估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冯雪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6(10):30-32.
[2]邬维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9):43-44.
[3]杜福芝.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2):38-38.
[4]傅建英.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会计师,2018(14):49-50.
[5]徐鸫.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中的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257+289.
作者简介:
一作:杨佳星,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学本科,
二作:吴谊,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学本科,
關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建设是在遵守国家及省市级相应法规基础上,普遍以部门职能为对象建立起来。正是由于以部门职能为对象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项完整的业务被人为割裂的情况,导致各部门之间与参建单位之间有所推诿,相关领导疲于各种工作协调会的现象。同时,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也存在不够细致具体的情况,甚至有些单位缺乏相应的内控制度。
(二)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化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普遍缺乏业务流程化的理念,没有对建设项目整个过程进行流程化梳理。例如有些单位对建设前的设计阶段,缺乏设计单位选择的具体流程,或者忽略了设计过程控制,没有引入分阶段审核以及监督设计工作的内控要求。大部分单位对建设后的内控存在普遍缺失现象,主要体现在无运行使用后评价阶段,就算在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及工作流程中有明确提到建设项目工作中的最后一项为运行使用后评价,但在整个规定中没有提及具体的评价措施及流程。通常建设项目结束后只关注质保期以及缺陷责任确定,质保期完后则整个项目结束,没有开展具体的运行使用评价。
(三)建设项目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方面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未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带入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重点只是对建设的具体操作进行一定的规范,但在建设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宏观风险防范意识是缺乏的,针对一些风险导向下的具体细节问题存在解答不够明确之处。正是由于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才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配备上出现随意性,有些甚至是遇到人员不足时从各个部门临时抽调,而这些新增人员多数对建设项目并不了解,成立的临时性管理部门也就无从管理好相应的项目。
二、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内控制度环境弱化,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目前存在内控环境弱化,内控理念落后的问题。一方面建设项目内部控制不容易被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所重视和接受,主要是因为整个内部控制环境弱化的。从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审核到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等各环节,都应始终贯穿内部控制这根主线。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确保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确保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有监控,将内部控制的作用体现在约束建设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建设项目很注重过程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以国家或行业名义制定了许多相关制度,而在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中都仅仅重视项目的立项,而轻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活动。
(二)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中未引入风险防范意识
建设项目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主要是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每一个环节出现重大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小的影响力。而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基本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未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带入制度建设过程中,重视项目的规模、进度和形象,轻视项目的投资、预算和风险。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和处理系统,如风险事前评估体系、风险类别定位体系、风险评估体系、风险处理体系以及风险预警体系等。
(三)监督管理履行职责不到位
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监督意识淡薄的问题。虽然领导层参与了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原因,在工程当中主要起到的是形式性作用,其实质上的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参与建设项目的人员具有临时性,因此专业和经验的匮乏使问题不断突显出来。有些甚至是在人员不足时临时从各个部门抽调。在管理方式上也更多是采用计划经济管理手段,缺乏创新管理意识而墨守成规,管理方式非常单一化。
(四)项目信息沟通体系不够完善
建设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其信息沟通显得极为重要,必须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大部分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都未设置对口的信息管理部口,为此在项目建设当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如工程建设人员未将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也未能将收集到的最新数据及时交给其它部门。正是由于信息管理体系缺失造成信息滞后、不准确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建立一套集合信息处理、信息评估、信息采集、信息反馈的系统才能保证沟通的效率性、顺畅性。
三、攀枝花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政策建议
(一)强化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内控意识及控制职能
建设项目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作为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基建工作的特征及重要性。在安排人员时要考虑到人员是否能够胜任基建工作,同时加强各岗位职责的分工,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对于不相容的职务一定要采取岗位分离制度,不同人员负责不同的职务而不能存在交叉之处,或者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任务,这是提升内部控制效力度的一个关键举措。因为基建内部控制体系非常庞大、复杂,为此一定要对当中的各个环节予以区分,如此可划分出清晰的职权便于人员工作安排。内部相互牵制乃是相容职务分离的关键要素,也就是说只有获得至少两个人员或两个部门的批准才能开展某项业务,如此达到很好的牵制和监督作用。 (二)逐步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建立在全面评估建设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并以项目建设中风险较高的环节为突破口,主要监控风险较高的资金和项目,并注意该薄弱点,增加审计力度,在较为繁琐的审計条件下从宏观角度进行重点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建设项目周期较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其工作量较大,从工程决策、决算、设计、维修、施工、招标、竣工等涉及财务、造价、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涉及人员也较多,一项完整的项目工程需要财务人员、经济分析决策人员、造价咨询的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的参与,涉及的金额也较大,基建工程资金占有的分量较重,因此整个建设项目面临的审计风险多而且审计量大,需要建立以现代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可以进行重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审计工作重点前移,保证控制效果更佳。
(三)加强监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的监理制度是必须遵守的一项重大制度,在合同中明确定位了监理的责、权、利,且必须严格履行,职能划分清晰,互不越职,互不推卸责任。合同为监理工程师的权利提供一份有力的保障,当然也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属于监理工程师职责内的事情,需要确保监理工作有着舒畅的工作环境,开展工作不受阻碍。但同时单位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需要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加强建设过程中的控制。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兼顾,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计划、实地勘测、绘制图纸、施工、辅助到完工等各个环节。
(四)完善建设项目中信息与沟通体系
单位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必须强化建设项目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可以不断拓展沟通渠道,包括采取座谈会、培训、内部联谊等方式,外加讨论主题等能起到增进部门间沟通及了解的作用,从而让更多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创建一个和谐的交流平台,同时建立信息库,公开各种需求信息,各种信息需要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比如建立施工单位信息库,勘察单位信息库,监理单位信息库,设计单位信息库以及材料单位库等。每一类别的信息都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调查表,需要搜集信息时,就从信息库提取相应的调查表。
(五)完善建设项目后评估制度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完工项目的后评估制度,重点评价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项目投资效益等,要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决策及执行相关环节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要予以重视并认真用好建设项目后评估这项重要的管控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其次,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项目后评估的公开、客观和公正原则上,凡是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决策、设计、监理、施工等业务的机构不得从事该项目的后评估工作,以保证后评估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冯雪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6(10):30-32.
[2]邬维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9):43-44.
[3]杜福芝.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6(2):38-38.
[4]傅建英.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会计师,2018(14):49-50.
[5]徐鸫.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中的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257+289.
作者简介:
一作:杨佳星,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学本科,
二作:吴谊,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