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声丈量着人生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播放一条新闻:第九届“新世纪之声·德艺双馨艺术家”胡松华、马玉涛、张继钢……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传进我的耳中:朱晓红!
  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发行,收录了当代50位歌唱家的《中国当代歌唱家作品经典》专辑里,我又惊讶地发现,朱晓红竟然有那么多的荣誉。我深深地感悟到,她之所以能成为德艺双馨艺术家,是因为她用30年的歌声温暖了许许多多基层官兵的心灵……
  
  为一名战士歌唱
  
  2007年临近春节,在东方第一哨,朱晓红早已记不清是多少次踏上边陲的疆土,她用她那真挚的歌声,为战士带来了冬天的温暖。演出结束后,想到哨兵没有来观看演出,她没有惊动任何人,一个人走出屋外,迎着刺骨的寒风爬上高高的塔哨。映人眼帘的那个年轻的哨兵在寒冷中如雪雕一般站立,她被年轻的战士纯真而坚韧的眼神震撼了,那位年轻的士兵也惊讶极了,万没想到她会爬上高高的塔哨。朱晓红一连为他演唱了《不要问为什么?》、《为今天喝彩》等歌曲。严寒冻僵了她的面颊,她依然把最美的微笑面对眼前这位战士,那是她人生中最凝重的演出,尽管观众只有一个人。
  边陲的冬季很冷,即使晴天,一阵漫不经心的寒风吹过,周身的血液也会骤然降至冰点;边陲又很暖,在雪虐风饕的塔哨上,站立在年轻士兵身边,她的心里盛满了感动。
  1988年,朱晓红随军区慰问团到滇南边境慰问演出。他们爬高山,过雷区,钻猫耳洞,每天都要演出八九场。每次离开阵地,战士们都会用歌声跟他们告别:再见,再见,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每个上过前线的人都清楚,这就是生死离别。由于连日奔波,在一次演出中朱晓红发高烧39度,她不顾劝告硬撑着虚弱的身体,连续为官兵唱了4首歌,唱着唱着,便昏倒在“舞台”上。当她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后方医院里。那一年,她25岁。
  
  为一支队伍担当
  
  一曲《问长江》,在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感动亿万人。一夜之间,全国观众记住了朱晓红的名字。
  时光轻轻地飘过2009年,在全军第9届文艺汇演中,朱晓红演唱的《边境的黄昏》再一次摘得声乐表演二等奖。不过这次,她已是文工团歌唱队队长了。
  “边境的黄昏是谁吹响了口琴,好像一只夜莺婉转在白桦林,吹口琴的是一个年轻的士兵。夜风捎走了士兵的祝福,晚安祖国,晚安母亲。”朱晓红将这首歌演绎得壮怀激烈,似一曲出征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代军人的思想情感。
  朱晓红出身艺术世家,母亲田光秀是前进歌舞团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她从母亲那里秉承传统,以昂扬的歌声慰藉了前线官兵的心灵。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老少边穷地区,积极参加公益演出。现在,她已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军高级评委,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如今,朱晓红将自己丰富的演唱技巧无私地传授给了年轻的演员。她任歌唱队队长之后,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现状进行了创新,给每个人都提供展示艺术才能的舞台。在全军第九届文艺汇演中,女声表演唱《辣白菜辣》,以浓郁的东北特色,表达了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真挚情感,满怀激情地赞美了“双拥双支”工作取得新成就的壮丽画卷,获得了集体三等奖,歌队女声参与演唱的坐唱《喜事》获得集体一等奖。
  
  为一生追求畅想
  
  近年来,她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和地区。1991年,她与王刚等人被美国休斯顿市市长授予“休斯顿市荣誉市民”称号。
  在朱晓红的履历表上这样记载:1998年获国家文化部新人新作一等奖、1999年获第五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第一名、1997年获国家文化部歌手比赛“十佳”第一名、1996年、1997年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1996年获第七届“双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三名、歌曲《为了我们的地球》获第八届“广厦杯”中国人口文华奖一等奖。
  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朱晓红用厚厚实实的足迹,丈量着人生每一个凝重的日子。在边防,在海岛、在哨卡,巡逻的士兵会伴随着她的歌声,牢牢地守着祖国的北大门。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