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为拓展广大家长的教育视野,传播先进的教育文化,近日,《创新时代》杂志联合无锡教育电视台与无锡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了“2014无锡市国际教育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陈江辉、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等知名专家亲临现场作专题讲座,并为学生与家长答疑解惑。
陈江辉,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学科特级教师、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等。从教近30年来,陈江辉同志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精神,使他勤学不辍,乐于创新,在普通高中教育这一方热土上辛勤耕耘,以共产党人创先争优的行动书写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
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东方的教育还是西方的教育都正在面对面地走向对方,例如:上海已经连续两次参加了全球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评价;中国的高中课程改革很多都借鉴了芬兰的教育模式以及美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在进行过PISA测试之后,英国的教育代表团也来到了中国,到了上海,了解我们的数学教育,了解我们的备课形式,了解我们的作业批改方式;可以说当今教育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有的时候人们会问:中国的教育应该往哪里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制造?为什么我们对诺贝尔奖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我想,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更需要教育的全球视野。
独立精神的培养
中国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投入了无微不至的爱与关心,但是对于独立精神的培养却又极其缺失。在填报高校志愿的时候,往往同学会去问老师,我400分能不能考这个学校?420分能进这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对此我认为,人生规划应该更多地依据学生个人的个性、特长、爱好以及对祖国的忠诚,因此,在人生规划方面,应该更多地增强中国孩子的独立性。例如自主管理,可能有的学校和家长把学生的时间和生活安排得非常丰富,但是独立个性的培养应该让孩子能够自主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和活动。跟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孩子应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行为,这也正是无锡一中国际部极力倡导并推行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我们鼓励每一个同学大胆质疑、批判,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担当。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选修课和走班制,无锡一中会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同学与家长,这也将构成独立精神的培养。
领导能力的培育
中国有那么多的普通高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学校应该承担国家的精英和领导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我以为领导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让一部分优秀的青年领袖领导他人、服务他人。
关于领导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比如在中学,有团委、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等众多的学生组织,参与其中的同学,他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做一名学生干部,或者组建一个新社团,更多地应该是参与整个管理和服务的过程。比如参与社团竞选或者公益活动等。中学成立学生社团能够跟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来组织、参与及承担,这都是培养领导能力的方式。再比如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同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在无锡一中有很多活动策划会让学生自己来承担,比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关于领导力培养也可以通过课程来训练,比如说模拟联合国和辩论课等,这些课程都将对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带来一定的帮助。
合作意识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可能更多的是在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学习和生活。随着社会全球化我们应该意识到,合作比参与更加重要。关于合作学习,有在日本比较流行的学习共同体,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小组交流等。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学习也好,学校活动也好,除了独立地完成作业之外,更多地应该在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合作与学习。比如说专题作业,在一般独立作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专题作业的形式,让若干人,甚至一个班级为一组进行交流学习。大家所熟悉的研究性学习就是用于合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还有许多实践活动,如春季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无锡一中,学校更多地提倡集体项目和团队竞赛,我们通过阳光伙伴、拔河、跳长绳、合唱、课本剧……让每一个孩子都走上舞台,充分展示他们体育、艺术的才华,这也是合作交流的有效方式。在芬兰,通过混龄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混龄班里,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
西方教育的借鉴
国外的中学教育更多地强调人文教育,比如说心理学、社会学等,不仅科目较多,要求也较高,同时非常规范,他们往往用类似于大学的学习方式来评测,最终的呈现有论文写作以及调研报告,因此,人文教育是国外经典教育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第二是综合学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跨学科学习。比如说钢琴课,可能在一般看来是演奏或者欣赏一首钢琴曲,那么综合学习会更多地把音乐、人文、创作甚至数学统统地糅合在钢琴课里,这就是非常流行的综合学习。
第三是科学教育。国外的科学教育跟国内中学的科学课有所不同,我们的课程目标大多是通过实验来辅助我们学习知识,验证实验居多。然而在无锡一中的A-LEVEL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英国高中课程)和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几乎每节物理、化学、生物课都是先实验后理论,它不仅仅有验证实验,还有面广量大的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和动手实验,这跟国内的科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是课题研究,国内的中学都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最终展现的方式仅仅是一篇研究报告。在国外和无锡一中的国际部,它的科研论文,无论从学术水准还是选题的要求都已经向大学的研究课题靠拢了,他们是真研究。
未来教育的走向
未来教育的走向大概应该在三个方面:一个是选择性,二是多样性,三是综合化。
众所周知,如果身体出了一些状况,可以选医院,可以选专家。但是对于教育来说,目前只能做到选学校,要选班级、老师、课程都很难办。所以,未来的教育就应该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学校、选择班级、选择老师、选择课程,这就是选择性。
那么什么是多样性?目前学校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随着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入,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学习自己想学的任何东西,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多样性的教育。以至于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都将进入高中的教学之中,这就是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的综合化指的是将众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整用于某一项目、主题的学习和研究。比如无锡一中目前正在做的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课程,它不同于以往将学科进行清晰划分,而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每一个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但我认为应该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做更多的关注:第一是体育。这一方面表现为强身健体,它的另一个方面应该表现为勇敢与竞争,表现为敢于拼搏、永争第一的勇气和信心,同样也表现为集体项目的合作意识。第二是艺术。家长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考级,让孩子去做艺术特长生,而是应该更多地让孩子进行左右脑的开发,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艺术的空间很大,不仅仅是音乐,还有美术、合唱、舞蹈、戏曲、设计等,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第三是阅读,俄罗斯和以色列被称为阅读的国度,这些国家的国民因沉浸在满满的阅读氛围中而感到幸福,所以我们也应该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多表达,不断丰富自身的修养与内涵。第四是游学。游学用中国话来讲就应该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天下友”,无论是走国内还是去国外,多种多样的感受、体验和经历都能为孩子更好地步入社会带来帮助。第五是生存能力。简单地说,应该让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以及学会生存,千万不要有了丰富的知识,超强的能力,却无法承受生活压力、无法处理同事关系、无法应对企业危机等。让我们一起更多地在生命、生活以及生存方面为我们的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无锡市出国留学与国际教育专家介绍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
为拓展广大家长的教育视野,传播先进的教育文化,近日,《创新时代》杂志联合无锡教育电视台与无锡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了“2014无锡市国际教育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陈江辉、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等知名专家亲临现场作专题讲座,并为学生与家长答疑解惑。
陈江辉,无锡市第一中学校长,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学科特级教师、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先进个人等。从教近30年来,陈江辉同志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追求卓越、永创一流的精神,使他勤学不辍,乐于创新,在普通高中教育这一方热土上辛勤耕耘,以共产党人创先争优的行动书写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
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东方的教育还是西方的教育都正在面对面地走向对方,例如:上海已经连续两次参加了全球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评价;中国的高中课程改革很多都借鉴了芬兰的教育模式以及美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在进行过PISA测试之后,英国的教育代表团也来到了中国,到了上海,了解我们的数学教育,了解我们的备课形式,了解我们的作业批改方式;可以说当今教育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有的时候人们会问:中国的教育应该往哪里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制造?为什么我们对诺贝尔奖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我想,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更需要教育的全球视野。
独立精神的培养
中国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投入了无微不至的爱与关心,但是对于独立精神的培养却又极其缺失。在填报高校志愿的时候,往往同学会去问老师,我400分能不能考这个学校?420分能进这个学校的哪个专业?对此我认为,人生规划应该更多地依据学生个人的个性、特长、爱好以及对祖国的忠诚,因此,在人生规划方面,应该更多地增强中国孩子的独立性。例如自主管理,可能有的学校和家长把学生的时间和生活安排得非常丰富,但是独立个性的培养应该让孩子能够自主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学习和活动。跟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孩子应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行为,这也正是无锡一中国际部极力倡导并推行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我们鼓励每一个同学大胆质疑、批判,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担当。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选修课和走班制,无锡一中会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同学与家长,这也将构成独立精神的培养。
领导能力的培育
中国有那么多的普通高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学校应该承担国家的精英和领导人才培养的责任。因此,我以为领导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让一部分优秀的青年领袖领导他人、服务他人。
关于领导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比如在中学,有团委、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等众多的学生组织,参与其中的同学,他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地做一名学生干部,或者组建一个新社团,更多地应该是参与整个管理和服务的过程。比如参与社团竞选或者公益活动等。中学成立学生社团能够跟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来组织、参与及承担,这都是培养领导能力的方式。再比如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同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在无锡一中有很多活动策划会让学生自己来承担,比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关于领导力培养也可以通过课程来训练,比如说模拟联合国和辩论课等,这些课程都将对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带来一定的帮助。
合作意识的养成
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可能更多的是在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学习和生活。随着社会全球化我们应该意识到,合作比参与更加重要。关于合作学习,有在日本比较流行的学习共同体,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小组交流等。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学习也好,学校活动也好,除了独立地完成作业之外,更多地应该在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合作与学习。比如说专题作业,在一般独立作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专题作业的形式,让若干人,甚至一个班级为一组进行交流学习。大家所熟悉的研究性学习就是用于合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还有许多实践活动,如春季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无锡一中,学校更多地提倡集体项目和团队竞赛,我们通过阳光伙伴、拔河、跳长绳、合唱、课本剧……让每一个孩子都走上舞台,充分展示他们体育、艺术的才华,这也是合作交流的有效方式。在芬兰,通过混龄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混龄班里,年龄小的儿童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与生活,因而有机会向大龄儿童学习,得到大龄儿童的帮助,减少竞争压力,增多合作的机会。
西方教育的借鉴
国外的中学教育更多地强调人文教育,比如说心理学、社会学等,不仅科目较多,要求也较高,同时非常规范,他们往往用类似于大学的学习方式来评测,最终的呈现有论文写作以及调研报告,因此,人文教育是国外经典教育教学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第二是综合学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跨学科学习。比如说钢琴课,可能在一般看来是演奏或者欣赏一首钢琴曲,那么综合学习会更多地把音乐、人文、创作甚至数学统统地糅合在钢琴课里,这就是非常流行的综合学习。
第三是科学教育。国外的科学教育跟国内中学的科学课有所不同,我们的课程目标大多是通过实验来辅助我们学习知识,验证实验居多。然而在无锡一中的A-LEVEL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英国高中课程)和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几乎每节物理、化学、生物课都是先实验后理论,它不仅仅有验证实验,还有面广量大的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和动手实验,这跟国内的科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是课题研究,国内的中学都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最终展现的方式仅仅是一篇研究报告。在国外和无锡一中的国际部,它的科研论文,无论从学术水准还是选题的要求都已经向大学的研究课题靠拢了,他们是真研究。
未来教育的走向
未来教育的走向大概应该在三个方面:一个是选择性,二是多样性,三是综合化。
众所周知,如果身体出了一些状况,可以选医院,可以选专家。但是对于教育来说,目前只能做到选学校,要选班级、老师、课程都很难办。所以,未来的教育就应该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学校、选择班级、选择老师、选择课程,这就是选择性。
那么什么是多样性?目前学校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随着互联网和教育信息化的推入,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学习自己想学的任何东西,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多样性的教育。以至于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都将进入高中的教学之中,这就是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的综合化指的是将众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整用于某一项目、主题的学习和研究。比如无锡一中目前正在做的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课程,它不同于以往将学科进行清晰划分,而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每一个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但我认为应该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做更多的关注:第一是体育。这一方面表现为强身健体,它的另一个方面应该表现为勇敢与竞争,表现为敢于拼搏、永争第一的勇气和信心,同样也表现为集体项目的合作意识。第二是艺术。家长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考级,让孩子去做艺术特长生,而是应该更多地让孩子进行左右脑的开发,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的提升;艺术的空间很大,不仅仅是音乐,还有美术、合唱、舞蹈、戏曲、设计等,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第三是阅读,俄罗斯和以色列被称为阅读的国度,这些国家的国民因沉浸在满满的阅读氛围中而感到幸福,所以我们也应该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多表达,不断丰富自身的修养与内涵。第四是游学。游学用中国话来讲就应该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天下友”,无论是走国内还是去国外,多种多样的感受、体验和经历都能为孩子更好地步入社会带来帮助。第五是生存能力。简单地说,应该让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以及学会生存,千万不要有了丰富的知识,超强的能力,却无法承受生活压力、无法处理同事关系、无法应对企业危机等。让我们一起更多地在生命、生活以及生存方面为我们的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无锡市出国留学与国际教育专家介绍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