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诱导自主学习式”教法探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为此我采用“诱导自主学习式”教法,旨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关键词:诱导;自主学习;激趣阅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推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而不仅仅充当着“传道授业”的角色。
  “诱导自主学习”既是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基本行为方式;既充分肯定教师的专长和作用在于“诱导”,又明确突出“诱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其间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热爱学习,“诱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自信自觉自修自省,有主意有主见地主动学习“自己的课程”[2]。
  那么,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运用“诱导自主学习式”教法?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应着眼于创造一个探求新知识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将兴趣演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项目三“Word文档的操作”中第三个任务“制作职业健康小报”时,就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高三的同学马上就要踏上社会,各种职业问题会接踵而来,职业健康不容小视,为帮助他们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为不久的将来做好准备,学校准备布置一个橱窗专栏作有关职业健康的介绍并附有实例,以小报的形式展出。你能为此出份力吗?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全校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导入新课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问激趣,诱导阅读
  导入新课后,出示能体现教学目的,遵循知识发展规律,沟通各部分内容间联系,且形式新颖、难易适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阅读提示,诱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抓住疑难问题去探究知识,自觉地进入认识过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阅读情况,巧做课件引出问题,促使学生自学兴趣高涨。例如:在学习项目二“Internet的利用”的第四个任务“创建个人博客”时,可先提出问题:“微博是现今非常流行的一个网络平台,不管是明星大腕还是普通百姓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和粉丝。在网上创建个人博客,可以邀请朋友前来参观,也可吸引陌生人前来造访,同学们你也能创建一个自己的博客并在上面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知识吗?”这样的问题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来可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科学地阅读书本内容。
  三、提疑议论,精讲答疑
  学生阅读教材后,让学生提出自学中的疑问,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本节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具体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展开议论,并在议论过程中,适时设置障碍,制造矛盾,尽可能地导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议论过程中不要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发言抓不住中心的学生,教师应在关键时搭桥铺路,帮助学生扫除思维障碍,然后根据学生议论的结果进行精讲答疑。
  四、诱导总结,加深理解
  通过提疑议论,精解答疑,学生头脑中对本节内容和重点有了初步印象,但整体思路还比较零乱,这时就要充分应用板书或图表,诱导学生在积极动口、动手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发现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五、查漏补缺,练习强化
  教师布置一些经过精选的能紧扣教材、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题型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力完成(上机),不要求每位学生都全部完成,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尽力多做。教师巡视课堂,查看学生做题情况,并解答学生的疑问,也可以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作评价(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以检查教学效果。通过强化练习使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
  总之,“诱导自主学习式”教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它还不是非常成熟,仍处于一个探究阶段,在教学实施环节等方面还有待继续实践和改进。所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完善,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125,114.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采用邮寄问卷、现场采访等方式对风险投资企业高中级管理人员或资深职员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建立了风险投资的人因失误因素结构图。然后利用AMOS4.0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
企业衍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转移机制。本文从企业衍生在转移知识过程中的特殊性出发,把企业衍生的过程分为知识获取阶段、知识转移阶段、知识应用阶段三个阶段,建立基于知识转移
介绍了弧光保护装置产生的背景,分析电弧光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危害。说明弧光保护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通过实例分析电弧光保护装置可在客运专
访谈类节目的僵化与没落,同时伴随着真人秀节目的火爆与疯魔。传统电视媒体在和互联网环境走向竞争、互动、共生、共赢的过程中,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改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侨寓新加坡的福建诗人丘菽园与康有为的交游,主要发生于清末至民初的庚子年(1900)以及庚戌年(1910)前后。近人论丘、康关系,多聚焦于其政治上的交集,而欠缺对他们在文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