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意识的增长看,个体实际上拥有获得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类意识等不同层次意识的能力,随着意识境遇的不同,个体持有的立场也不尽相同。恩格斯一生的精神追求教给我们的是:大量研读和深入生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存在,并超越那些落后的、充满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存在。
恩格斯作为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他身上出现的一个昭示后人的现象,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目标时,人们完全可以超越决定自己出身的社会条件,而选择更有价值的、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社会存在。在恩格斯诞辰二百年之际,分析这一现象的意义,是为纪念。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发现。自从有了唯物史观,人们认识社会把握历史的行动才真正地建立在科学之上。恩格斯通过身体力行的一生,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个人的精神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获取什么样的社会存在,甚至对社会存在持什么立场,则是由人们进一步的认知决定的。二百年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获得长足发展,这个国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此同时,社会阶层也面临严重分化,阶级对立日趋明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尤为严重。1839年,恩格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对工厂主剥削压迫工人的大量事实进行无情揭露;1845年,他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对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给予了详实的描述,经过观察和分析,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对待穷人的方法是令人发指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是非人的,他们没有平静的生活,灵魂得不到安静。经过对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深入了解和与资产阶级现实状况的对比,以及与马克思一起对社会历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恩格斯毅然决然地将精神追求的天平投放在了无产阶级身上。此后几十年,他与马克思并肩战斗,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二、认识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在社会存在面前的自由,只有穷尽认识,才能把握存在;只有超越存在,才能穷尽认识。如果恩格斯仅仅局限于他的出身条件,他的认识自然是片面的受限的(不自由的)。随着他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投身到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实际当中,他也就超越了源于自己出身的社会存在,他关于社会主要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等方面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他也就摆脱了为维持生存不得不依赖自己的出身条件,但在精神上又发现这个阶级的诸多历史局限性而厌恶它时所产生的压抑与无奈。1870年,恩格斯觉得自己的积蓄已经足够可以支持马克思一家的生活时,便马上退出公司,并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抽了出来。恩格斯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总算获得自由了,“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年轻了十岁”。
三、社会存在中有进步的,向前的;有落后的,保守的。选择正确的社会存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地扩大认知范围和实践深度,避免狭隘的视角。考察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一生不难发现,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遇到很多社会存在。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选择变得艰难起来。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螺旋式进阶:如果一个人只是意识到他自身的存在(他自身是惟一的存在,其他都是非存在),那么,他就会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向外输出他的行动;如果他意识到的存在是一个群体,他的意识就会上升到群体的高度,他就会站在群体的立场上处理一些重大关切;如果一个人意识到的是全人类的存在,他就具有类意识,他就会从全人类的立场出发处置一切事变。因此,从社会意识的增长看,个体实际上拥有获得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类意识等不同层次意识的能力,随着意识境遇的不同,个体持有的立场也不尽相同。恩格斯一生的精神追求教给我们的是:大量研读和深入生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存在,并超越那些落后的、充满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存在。此时,我们的选择便与历史的真相和趋势相一致。這时,我们便遵循了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这就是:在把握了现实的社会存在之后,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就会上升为个体意志并转化为行动立场,转而对社会存在发挥能动作用。
作者简介
唐 震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恩格斯作为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他身上出现的一个昭示后人的现象,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目标时,人们完全可以超越决定自己出身的社会条件,而选择更有价值的、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社会存在。在恩格斯诞辰二百年之际,分析这一现象的意义,是为纪念。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发现。自从有了唯物史观,人们认识社会把握历史的行动才真正地建立在科学之上。恩格斯通过身体力行的一生,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个人的精神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获取什么样的社会存在,甚至对社会存在持什么立场,则是由人们进一步的认知决定的。二百年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已经获得长足发展,这个国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此同时,社会阶层也面临严重分化,阶级对立日趋明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尤为严重。1839年,恩格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对工厂主剥削压迫工人的大量事实进行无情揭露;1845年,他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对当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给予了详实的描述,经过观察和分析,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对待穷人的方法是令人发指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是非人的,他们没有平静的生活,灵魂得不到安静。经过对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深入了解和与资产阶级现实状况的对比,以及与马克思一起对社会历史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恩格斯毅然决然地将精神追求的天平投放在了无产阶级身上。此后几十年,他与马克思并肩战斗,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二、认识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在社会存在面前的自由,只有穷尽认识,才能把握存在;只有超越存在,才能穷尽认识。如果恩格斯仅仅局限于他的出身条件,他的认识自然是片面的受限的(不自由的)。随着他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地投身到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实际当中,他也就超越了源于自己出身的社会存在,他关于社会主要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等方面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他也就摆脱了为维持生存不得不依赖自己的出身条件,但在精神上又发现这个阶级的诸多历史局限性而厌恶它时所产生的压抑与无奈。1870年,恩格斯觉得自己的积蓄已经足够可以支持马克思一家的生活时,便马上退出公司,并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抽了出来。恩格斯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总算获得自由了,“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年轻了十岁”。
三、社会存在中有进步的,向前的;有落后的,保守的。选择正确的社会存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地扩大认知范围和实践深度,避免狭隘的视角。考察革命导师恩格斯的一生不难发现,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遇到很多社会存在。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选择变得艰难起来。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总是遵循这样一个螺旋式进阶:如果一个人只是意识到他自身的存在(他自身是惟一的存在,其他都是非存在),那么,他就会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向外输出他的行动;如果他意识到的存在是一个群体,他的意识就会上升到群体的高度,他就会站在群体的立场上处理一些重大关切;如果一个人意识到的是全人类的存在,他就具有类意识,他就会从全人类的立场出发处置一切事变。因此,从社会意识的增长看,个体实际上拥有获得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类意识等不同层次意识的能力,随着意识境遇的不同,个体持有的立场也不尽相同。恩格斯一生的精神追求教给我们的是:大量研读和深入生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存在,并超越那些落后的、充满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存在。此时,我们的选择便与历史的真相和趋势相一致。這时,我们便遵循了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这就是:在把握了现实的社会存在之后,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就会上升为个体意志并转化为行动立场,转而对社会存在发挥能动作用。
作者简介
唐 震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