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入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苦思苦想苦恼苦闷苦心苦熬苦不堪言
横批:“难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模仿和借鉴”在作文写作中的意义和作用。2.在作文写作中的学会“模仿和借鉴”的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为什么要“抄”
我们很多同学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同学们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材料贫乏。很多时候,同学们审完作文题意会发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并不是说同学们不会审题,有的同学甚至对文题的把握很准确,但就是写不出来,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话要讲。究其根源,其实很多同学是因为“胸无丘壑”没有材料。没有做到“胸有成竹”,即使审清题意确立中心,终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洋洋洒洒一泻千里。所以“江郎才尽”之时,难免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于是万般无奈之际仰天长叹一声: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二)语言苍白。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语言苍白无力,不够生动凝练,甚至语句不通、废话连篇、病句满天飞,因此羞于见人,难以下笔。作文没有材料怎么办?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语言优美生动?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没有史料可作文章的佐证?先秦散文、百家学说,难道不见华文美句可作借鉴?处处留心皆学问,“抄”是迅速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手段之一。课改权威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对中学生“抄”作文现象的看法时说过:“我自己也抄过。在文革期间,我被关着受检查,打扫厕所,什么都做。时间难熬,我找了本《西厢记》,用仿宋体全部誊抄了一遍。很有收获啊,以后写诗的时候,《西厢记》里的诗句就浮上脑海了。”
三、“抄”什么
所有你阅读过的、美好的、经典的文章中的名词佳句,记忆生活中感动过你的素材,这都是你的资源,在作文写作中,你都可以把这些资源调动出来为你所用。
认真阅读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的中学生优秀作文或短小精致的美文(如《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这类文章虽然不能和长篇巨著相比,然而它的模仿借鉴价值却比后者大得多。这类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读起来亲切自然,篇幅又比较短小,便于整体把握。课外阅读要加强,课内阅读更不应该放松。整个中学阶段,我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文学作品不下二百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则达三四百篇之多),即使你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些“课内阅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为你建起了一座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灵活驾驭,也能成为你写作的灵感和活水。
作文的素材,一源于生活,二来自阅读。即使是后者,那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没有生活的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没有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就不能开放。要学会对生活的思考,要积累对生活的体验,这样我们才能去“抄”。然而“抄”的前提又必须读,只有通过读文章才能了解佳作的文字好在哪里,才能知道哪些是我们最需要“抄”的地方,才能够根据中心对其进行调配和运用。这就好比素描,有个样子在那里摆着,做起来就顺手多了。通过一定数量的有意识的先阅读后仿写的训练,相信自己的作文完全可能提升一个档次。
四、怎么“抄”
当你通过比较和分析,对作品确有所悟,品出了真味,引起了共鸣,作者的思路如出我心,文段的字句如出我手,甚至估出了高下,觉出了某种缺憾,拿起笔来想去掉白璧微瑕或为之锦上添花,你“抄”文章的境界就进入了较高的层次。“抄”的要义就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教育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一)“抄”构思和立意
“抄”构思和立意,切忌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一定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学不要怕“抄”,不要觉得那是别人的东西,就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一样在“抄”别人的构思和立意。毛主席在一次论述世界形势的时候,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世界上的形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同学们,这句话根本不是毛泽东发明的,它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讲的,是讲大观园里面姐妹们都很有个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毛主席拿过来论述世界形势,用得非常形象,非常恰当。毛主席还有一首著名的诗词写得很好,叫“落花时节读华章”。这句子也不是毛主席发明的。这首诗哪儿来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其实,在中国文学史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甚至“抄”者之句胜过被“抄”者,“初唐四杰”的王勃就是此中高手。他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齐一色”脱化而来的,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句就是“抄”的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之句,但前者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后者。只要“用心”去抄,也能抄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也能抄出华章佳句。
(二)“抄”材料
文章的中心明确以后,需要运用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每个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完全可以把别人文中运用的材料提取出来为我所用。但在运用别人文中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材料是为文章中心观点服务的,必须从属于中心观点,因而材料和中心之间必须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不可张冠李戴。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中心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材料。马马虎虎地选来敷衍充数,似乎也在论证“爱国”的中心,实际上材料和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贴切、不严密的。
如果借鉴别人的材料,但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一考生在写“位置和价值”这一话题作文时,他这样写道:“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放弃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的袁隆平,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徐本禹和袁隆平的事迹报刊电视网络媒体都进行宣传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该考生把它用在文中就恰到好处。
(三)“抄”语言
在文章立意构思确立材料选择之后,能使文章增色生辉的就是语言。好的语言让人赏心悦目,如坐春风;平淡单薄的语言读来味同嚼蜡,让人生厌。如果自己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喜欢背些古诗词、流行歌词或者比较凝练的佳句和材料,哪么,写作时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与题目相关的诗句、歌词、佳句、材料调遣出来,巧妙地放入自己文中进行组合质变,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使文章显得很丰富并增华添彩。“已知知识的重组可引起质变,产生新事物、新概念等”,这是一个被公认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抄语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收集、处理信息、阅读百万字的课外读物与习作的关系?怎样把所读的文章、书籍的有关内容巧妙的引入到要写的文章中去?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要讲的 “组合质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对中学生中学阶段应该阅读的文学篇目和字数也作了相应规定,在习作中要求“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其中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百万字的课外读物都是与习作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写“自己的见闻、记实作文、读书笔记”,当然包括将所读文章、书籍中的内容,片段式的引入自己的文章之中。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根据文章中心把所学知识巧妙引用到自己文中,那么所引的内容在新整合的文章中就有了新意,也产生新作用,更不是所谓的抄袭和套作。
例文:
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从浔阳江头琵琶女的手指上弹出;“杨柳岸,晓风残月”,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
语文,带我们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语文,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
(四)“抄”形式
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大到文体,小到一句话,它的形式可谓千变万化。无论是文学体裁,还是文章结构,甚至修辞,都有可以借鉴之处。但是,适合别人文章的形式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文章的立意,“抄”形式切忌生搬硬套。文章的形式和中心的关系就如同衣服与人一样,合体的衣服就能衬托人,让人光彩熠熠;反之,不合体的衣服尽管勉强能够套在身上,它也会让人觉得别扭。“人靠衣服,马靠鞍。”我们力求文章的完美,应该在写作的过程中用恰当的形式把文章的中心表达出来。例如:按下列句子的格式、修辞和境界仿造一句。
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松,也不是屈身斗屋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颗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
解题思路: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形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二要注意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三要注意句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参考答案:
1.我不是火红的太阳,也不是清凉的月亮,而是深邃天空中的一颗星星,为黑暗的夜空增添一丝光亮。
2.我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红砖瓦房,而是茅草屋,为无家可归的人遮风挡雨。
3.我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也不是山村悠扬的短笛,而是荒茫大漠中的一串驼铃,为勇敢的跋涉者作伴。
总结:
当然,一味模仿固然难成作家,但在成家之前,大概应经历借鉴、模仿这一阶段。希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借鉴与模仿”的方法,在作文写作中做到“踏雪无痕”,最终“踩出自己足迹”。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苦思苦想苦恼苦闷苦心苦熬苦不堪言
横批:“难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模仿和借鉴”在作文写作中的意义和作用。2.在作文写作中的学会“模仿和借鉴”的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为什么要“抄”
我们很多同学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同学们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材料贫乏。很多时候,同学们审完作文题意会发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并不是说同学们不会审题,有的同学甚至对文题的把握很准确,但就是写不出来,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多少话要讲。究其根源,其实很多同学是因为“胸无丘壑”没有材料。没有做到“胸有成竹”,即使审清题意确立中心,终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以洋洋洒洒一泻千里。所以“江郎才尽”之时,难免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于是万般无奈之际仰天长叹一声: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二)语言苍白。我们很多同学作文语言苍白无力,不够生动凝练,甚至语句不通、废话连篇、病句满天飞,因此羞于见人,难以下笔。作文没有材料怎么办?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语言优美生动?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没有史料可作文章的佐证?先秦散文、百家学说,难道不见华文美句可作借鉴?处处留心皆学问,“抄”是迅速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手段之一。课改权威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对中学生“抄”作文现象的看法时说过:“我自己也抄过。在文革期间,我被关着受检查,打扫厕所,什么都做。时间难熬,我找了本《西厢记》,用仿宋体全部誊抄了一遍。很有收获啊,以后写诗的时候,《西厢记》里的诗句就浮上脑海了。”
三、“抄”什么
所有你阅读过的、美好的、经典的文章中的名词佳句,记忆生活中感动过你的素材,这都是你的资源,在作文写作中,你都可以把这些资源调动出来为你所用。
认真阅读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的中学生优秀作文或短小精致的美文(如《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这类文章虽然不能和长篇巨著相比,然而它的模仿借鉴价值却比后者大得多。这类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读起来亲切自然,篇幅又比较短小,便于整体把握。课外阅读要加强,课内阅读更不应该放松。整个中学阶段,我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文学作品不下二百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则达三四百篇之多),即使你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些“课内阅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为你建起了一座丰富多彩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灵活驾驭,也能成为你写作的灵感和活水。
作文的素材,一源于生活,二来自阅读。即使是后者,那也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没有生活的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没有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就不能开放。要学会对生活的思考,要积累对生活的体验,这样我们才能去“抄”。然而“抄”的前提又必须读,只有通过读文章才能了解佳作的文字好在哪里,才能知道哪些是我们最需要“抄”的地方,才能够根据中心对其进行调配和运用。这就好比素描,有个样子在那里摆着,做起来就顺手多了。通过一定数量的有意识的先阅读后仿写的训练,相信自己的作文完全可能提升一个档次。
四、怎么“抄”
当你通过比较和分析,对作品确有所悟,品出了真味,引起了共鸣,作者的思路如出我心,文段的字句如出我手,甚至估出了高下,觉出了某种缺憾,拿起笔来想去掉白璧微瑕或为之锦上添花,你“抄”文章的境界就进入了较高的层次。“抄”的要义就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就教育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一)“抄”构思和立意
“抄”构思和立意,切忌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一定要有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学不要怕“抄”,不要觉得那是别人的东西,就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一样在“抄”别人的构思和立意。毛主席在一次论述世界形势的时候,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现在世界上的形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同学们,这句话根本不是毛泽东发明的,它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讲的,是讲大观园里面姐妹们都很有个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毛主席拿过来论述世界形势,用得非常形象,非常恰当。毛主席还有一首著名的诗词写得很好,叫“落花时节读华章”。这句子也不是毛主席发明的。这首诗哪儿来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其实,在中国文学史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甚至“抄”者之句胜过被“抄”者,“初唐四杰”的王勃就是此中高手。他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齐一色”脱化而来的,他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句就是“抄”的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之句,但前者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后者。只要“用心”去抄,也能抄出自己的个性与魅力,也能抄出华章佳句。
(二)“抄”材料
文章的中心明确以后,需要运用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每个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有限,所以很多时候完全可以把别人文中运用的材料提取出来为我所用。但在运用别人文中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材料是为文章中心观点服务的,必须从属于中心观点,因而材料和中心之间必须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不可张冠李戴。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中心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材料。马马虎虎地选来敷衍充数,似乎也在论证“爱国”的中心,实际上材料和中心之间的关系是不贴切、不严密的。
如果借鉴别人的材料,但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一考生在写“位置和价值”这一话题作文时,他这样写道:“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放弃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的袁隆平,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徐本禹和袁隆平的事迹报刊电视网络媒体都进行宣传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该考生把它用在文中就恰到好处。
(三)“抄”语言
在文章立意构思确立材料选择之后,能使文章增色生辉的就是语言。好的语言让人赏心悦目,如坐春风;平淡单薄的语言读来味同嚼蜡,让人生厌。如果自己有丰富的文学积累,喜欢背些古诗词、流行歌词或者比较凝练的佳句和材料,哪么,写作时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与题目相关的诗句、歌词、佳句、材料调遣出来,巧妙地放入自己文中进行组合质变,会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使文章显得很丰富并增华添彩。“已知知识的重组可引起质变,产生新事物、新概念等”,这是一个被公认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抄语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收集、处理信息、阅读百万字的课外读物与习作的关系?怎样把所读的文章、书籍的有关内容巧妙的引入到要写的文章中去?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要讲的 “组合质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对中学生中学阶段应该阅读的文学篇目和字数也作了相应规定,在习作中要求“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其中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百万字的课外读物都是与习作息息相关的,让学生写“自己的见闻、记实作文、读书笔记”,当然包括将所读文章、书籍中的内容,片段式的引入自己的文章之中。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根据文章中心把所学知识巧妙引用到自己文中,那么所引的内容在新整合的文章中就有了新意,也产生新作用,更不是所谓的抄袭和套作。
例文:
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从浔阳江头琵琶女的手指上弹出;“杨柳岸,晓风残月”,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
语文,带我们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语文,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
(四)“抄”形式
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大到文体,小到一句话,它的形式可谓千变万化。无论是文学体裁,还是文章结构,甚至修辞,都有可以借鉴之处。但是,适合别人文章的形式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文章的立意,“抄”形式切忌生搬硬套。文章的形式和中心的关系就如同衣服与人一样,合体的衣服就能衬托人,让人光彩熠熠;反之,不合体的衣服尽管勉强能够套在身上,它也会让人觉得别扭。“人靠衣服,马靠鞍。”我们力求文章的完美,应该在写作的过程中用恰当的形式把文章的中心表达出来。例如:按下列句子的格式、修辞和境界仿造一句。
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松,也不是屈身斗屋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颗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
解题思路: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形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二要注意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三要注意句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参考答案:
1.我不是火红的太阳,也不是清凉的月亮,而是深邃天空中的一颗星星,为黑暗的夜空增添一丝光亮。
2.我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红砖瓦房,而是茅草屋,为无家可归的人遮风挡雨。
3.我不是都市激越的乐章,也不是山村悠扬的短笛,而是荒茫大漠中的一串驼铃,为勇敢的跋涉者作伴。
总结:
当然,一味模仿固然难成作家,但在成家之前,大概应经历借鉴、模仿这一阶段。希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借鉴与模仿”的方法,在作文写作中做到“踏雪无痕”,最终“踩出自己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