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课堂模式,转变学习观念,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动力.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整体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成长初期,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律能力都不强,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慢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之上的,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探索欲.
一、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又比较复杂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数学知识和技巧外,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动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在数学的课堂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对此,教师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便可以锻炼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
1.小学生没有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不高,在较为抽象的数学学习中,无法仅靠课堂上的练习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因此,课前主动预习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在上课之前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大多数小学生并未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主预习习惯的学生课堂状态不佳,对学习内容不能够完全理解.
2.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听课习惯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输出的知识都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然而因为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无法将精力完全集中于课堂之上,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一些与课堂内容毫无联系的事情,所以他们无法抓住学习重点,甚至无法正确理解学习内容.
3.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
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可能会减弱对以往内容的记忆,自主的复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然而目前小学生中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一的学生会在每天的课程结束后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只有百分之七的学生在每周每月有固定的复习活动.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复习习惯,因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牢固掌握知识.
4.小学生缺少自我思索的习惯
在当前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讲解教学内容,强制学生记忆.学生无法自主思索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在面对问题时不思索、只想依赖他人的习惯.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只有百分之十的小学生会在做完每道数学题后,对这一题进行思索,发掘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而其他學生由于在学习中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缺少对知识的创新理解,思维活动受到限制,思维灵敏度下降.
5.小学生缺少自主记录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困难程度是很高的.在刚接触数学内容时,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问题,需要小学生记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在课堂上记录所有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他们在听课时抄录从教者讲解的内容,做成听课笔记.在做习题时,学生也应该将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查阅.然而经过调查发现,现今,小学生中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会在课堂上和做题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这就说明有大部分小学生不做笔记,他们缺少对课堂中的关键信息和解题中的重要思想的记录.
6.小学生缺失自我控制的能力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自主安排娱乐和学习的时间.然而在大数据的统计之下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自由时间内克制玩游戏和娱乐的欲望,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娱乐和学习的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此,家长应该帮助这一部分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三、小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
1.外在因素
小学生主要受学校和父母的共同管理.然而部分学校和小学生的家长缺少合理配合.小学生缺少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建立良好的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在自我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应共同探讨,找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方案.然而目前小学生的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各科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也存在偏差.
2.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正确的规划,缺少明确的学习方向,而良好的学习方向可以为学生带来足够的动力,因此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明确目标而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而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在学习中又缺少了一些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在家长或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学习质量较差.
四、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1.采用分组合作模式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在学生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等进行有效分组,形成互帮互助的小组模式,引导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包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讨论和合作,经过讨论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解题规律,教师再适时地加入指导,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保障课堂的实效性[1]. 比如在初步学习乘法时,从教者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加法的方式计算,一组用新学习的乘法的方式计算.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题目的计算速度,让学生意识到乘法学习的好处.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探讨,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兴趣产生在学习中,才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在数学上,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数学,他们才能真正进入数学的世界.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分寸,抓住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可以用一些数学游戲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2].
教师可以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除法知识时,可以鼓励小学生点数全班的人数,解决将学生分为四组时,每一小组应该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将实践和学生的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力.从教者不仅可以将知识和学生的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在数学的学习中加入一部分游戏环节.例如在学习加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小木棍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学科上的体现是最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也能让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解答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自如、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而运用数学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为基准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不要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数学知识的图形,而不是将所学的图形直接画在黑板上,讲解冗长的解题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很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受限于教师那些固定的解题方法,不懂的地方越多,就越不主动学习,所以平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3].
比如教师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鼓励学生对比分析将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及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以生活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的原理都来源于实践,教师也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小学生的教导.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的开始,也是基础.教师应多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发现身边更多的数学元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改变畏难心理,让小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遇到一些跟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实践体会.
比如, “菲菲去超市买了4斤西红柿,3斤黄瓜,西红柿每斤2.5元,黄瓜每斤1.5元,问:菲菲一共购买了多少斤?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实际体验,再答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题目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学好数学,发现数学和生活不可分割的联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了解、认识数学.这一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从教者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是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上也要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数学的乐趣和魅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7(18):99-100.
[2]刘玉娟.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神州,2017(22):134-134.
[3]向新龙.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8(8):372-372.
[4]于长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2(32):52-5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处于成长初期,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律能力都不强,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慢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之上的,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探索欲.
一、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又比较复杂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数学知识和技巧外,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动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意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在数学的课堂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对此,教师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便可以锻炼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
1.小学生没有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不高,在较为抽象的数学学习中,无法仅靠课堂上的练习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因此,课前主动预习可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会在上课之前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大多数小学生并未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主预习习惯的学生课堂状态不佳,对学习内容不能够完全理解.
2.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听课习惯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输出的知识都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然而因为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无法将精力完全集中于课堂之上,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一些与课堂内容毫无联系的事情,所以他们无法抓住学习重点,甚至无法正确理解学习内容.
3.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复习习惯
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小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可能会减弱对以往内容的记忆,自主的复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然而目前小学生中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一的学生会在每天的课程结束后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只有百分之七的学生在每周每月有固定的复习活动.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复习习惯,因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牢固掌握知识.
4.小学生缺少自我思索的习惯
在当前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讲解教学内容,强制学生记忆.学生无法自主思索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在面对问题时不思索、只想依赖他人的习惯.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只有百分之十的小学生会在做完每道数学题后,对这一题进行思索,发掘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而其他學生由于在学习中缺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缺少对知识的创新理解,思维活动受到限制,思维灵敏度下降.
5.小学生缺少自主记录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困难程度是很高的.在刚接触数学内容时,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问题,需要小学生记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在课堂上记录所有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他们在听课时抄录从教者讲解的内容,做成听课笔记.在做习题时,学生也应该将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查阅.然而经过调查发现,现今,小学生中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会在课堂上和做题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这就说明有大部分小学生不做笔记,他们缺少对课堂中的关键信息和解题中的重要思想的记录.
6.小学生缺失自我控制的能力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自主安排娱乐和学习的时间.然而在大数据的统计之下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自由时间内克制玩游戏和娱乐的欲望,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娱乐和学习的时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此,家长应该帮助这一部分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三、小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
1.外在因素
小学生主要受学校和父母的共同管理.然而部分学校和小学生的家长缺少合理配合.小学生缺少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建立良好的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在自我学习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应共同探讨,找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方案.然而目前小学生的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各科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也存在偏差.
2.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没有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正确的规划,缺少明确的学习方向,而良好的学习方向可以为学生带来足够的动力,因此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明确目标而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而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在学习中又缺少了一些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在家长或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学习质量较差.
四、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
1.采用分组合作模式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在学生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等进行有效分组,形成互帮互助的小组模式,引导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包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巧设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讨论和合作,经过讨论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解题规律,教师再适时地加入指导,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保障课堂的实效性[1]. 比如在初步学习乘法时,从教者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加法的方式计算,一组用新学习的乘法的方式计算.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题目的计算速度,让学生意识到乘法学习的好处.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探讨,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兴趣产生在学习中,才能更进一步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在数学上,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数学,他们才能真正进入数学的世界.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分寸,抓住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可以用一些数学游戲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2].
教师可以将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人生活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除法知识时,可以鼓励小学生点数全班的人数,解决将学生分为四组时,每一小组应该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将实践和学生的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力.从教者不仅可以将知识和学生的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在数学的学习中加入一部分游戏环节.例如在学习加法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小木棍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学科上的体现是最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也能让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解答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自如、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而运用数学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为基准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不要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相关数学知识的图形,而不是将所学的图形直接画在黑板上,讲解冗长的解题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很多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受限于教师那些固定的解题方法,不懂的地方越多,就越不主动学习,所以平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3].
比如教师在教学“统计图”时,可以鼓励学生对比分析将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引导学生了解统计图及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以生活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数学的原理都来源于实践,教师也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小学生的教导.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的开始,也是基础.教师应多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发现身边更多的数学元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改变畏难心理,让小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遇到一些跟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实践体会.
比如, “菲菲去超市买了4斤西红柿,3斤黄瓜,西红柿每斤2.5元,黄瓜每斤1.5元,问:菲菲一共购买了多少斤?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实际体验,再答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题目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学好数学,发现数学和生活不可分割的联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了解、认识数学.这一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从教者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能力,是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上也要层层递进,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数学的乐趣和魅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7(18):99-100.
[2]刘玉娟.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神州,2017(22):134-134.
[3]向新龙.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8(8):372-372.
[4]于长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2(3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