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色”一词本译自Tonecofor,直译为声音的颜色、声音的色彩,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征,在歌唱艺术中,音色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歌唱音色是在良好音质基础上,演唱者深入地把握音乐作品内容,将发音技巧与内容完美结合,进行科学调控、艺术设计而形成的。歌唱的音色从某种角度来说反映了不同的作品风格、不同时代背景等等。不同作品要求演绎的音色不同,如西洋歌剧与中国民歌,艺术歌曲与歌剧;不同作品音声的色彩还含有不同的情感因素,如兴高采烈的时候,音色就显得明亮圆润;怒不可遏的时候,音色就变得音促声扬;悲痛欲绝的时候,音色又显得灰暗沉闷;深情赞美的时候,音色又变得柔和轻快等,随着情感的转移与旋律的起伏而变化。有时一个“啊”字,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也可以唱出千变万化的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的“啊”来。
对音色进行“美”的评判需要构建审美意识。审美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音色美是与人的审美追求分不开的,音色美是美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体现,是在稳定的气息支持下,充分发挥演唱者共鸣腔体作用,体现出柔中带刚、刚中有柔的声色特点。在歌唱艺术中,需要运用美的声音去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创造歌唱的艺术美。美的声音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意境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因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声音,创造出艺术美。
音色是造型艺术塑造形象的表现工具,不同的音色适合于塑造不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通过声乐作品表达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同时也借用作品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音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到非常主要的表现作用。例如,中国民族唱法中的戏曲京剧中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运用不同的音色加以区分。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其中旦扮演的是女性人物,根据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她们有很多方面的区别,但仅就音色方面也是有明显的分别的,比如正旦、花旦运用假声音色演唱,而老旦则运用真声音色演唱。生行尽管都是表现的男子,但是根据年龄、身份等的不同,在音色的区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老生与小生的音色。由此可见,音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与性格刻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洋美声唱法中也存在这样的区分,一般表现年轻、活泼的女性时多用花腔女高音的音色;表现端庄的贵族夫人多用抒情女高音;表现黑人奴仆,或是中年妇女则多用女中音音色;表现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时,作曲家喜欢男高音小号般明亮的金属音色;表现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的老头,则喜欢浑厚的男中音或男低音音色。歌唱者的歌唱音色尽管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跨度不能太大。不能从女高音过渡到女中音。因此不是所有的人物塑造都能够由一个人完成,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细微的音色变化中表现出跨度不大的不同人物性格。
在声乐演唱中,歌曲的旋律音高、歌唱语言、情感基调都是作曲者通过创作而事先规定的,不能由演唱者任意篡改和自由发挥,而只有音色,是作曲者唯一难以明确的要素。这样,不仅给演唱者留下了相对灵活自由的表现空间,而且也提供了一条可以成就某种特定风格的通道。在声乐演唱中,有的演唱者由于崇拜某个歌唱家而刻意模仿他的音色,这样就抹杀了个人风格的建立。其实每个人的音色从生理上就是不同的,我们学习科学的歌唱方法不是为了获得千人一声的音色效果,而是要挖掘个人极具潜力的,独特的音色特点。歌唱音色的个人特征是我们追求丰富音色的基础,只有有了真正美好的、科学的歌唱个人音色,我们才能运用各种调整手段与自身的审美理想去获得丰富多变的音色表现。
不同的民族的歌唱艺术有着不同的音色特征,无论西洋美声唱法洪亮、丰满、圆润、通畅、流动、高位、深沉、集中、致远,还是中国民族唱法嗓音靠前、明亮、清脆、高亢、甜美。无论是蒙古族长调的独特的颤音音色、还是藏族民歌的真声色彩。无论是中国北方民歌的高亢燎亮、还是南方民歌的细腻婉转,都是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的表现。在演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作品时,都要对歌唱音色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表现歌唱的不同风格。对一首作品风格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好坏。
《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其作者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微观方面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由此可见,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因此,演唱这首歌的整体音色应定位于一种古朴典雅而不失轻盈飘逸的声音,由于歌曲是根据古诗词谱曲,为了通过声音来表现文人的意境和韵味,在歌唱感觉中应加入“品、吟”的韵味,比如唱“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天”时,可模仿古琴按弦时颤动的声音来增强韵味感。
歌唱者应当对声乐作品作整体把握,绝对不要满足于对节奏、调性、语言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应当把这种分析转变成实际的、丰富的、细致的音色变化处理,使它让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我们应当把每首作品作为创造美感和享受美感来进行演绎与探讨,使歌唱艺术变得美妙和有意义。
对音色进行“美”的评判需要构建审美意识。审美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音色美是与人的审美追求分不开的,音色美是美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体现,是在稳定的气息支持下,充分发挥演唱者共鸣腔体作用,体现出柔中带刚、刚中有柔的声色特点。在歌唱艺术中,需要运用美的声音去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创造歌唱的艺术美。美的声音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意境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些因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声音,创造出艺术美。
音色是造型艺术塑造形象的表现工具,不同的音色适合于塑造不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通过声乐作品表达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同时也借用作品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音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到非常主要的表现作用。例如,中国民族唱法中的戏曲京剧中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运用不同的音色加以区分。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其中旦扮演的是女性人物,根据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她们有很多方面的区别,但仅就音色方面也是有明显的分别的,比如正旦、花旦运用假声音色演唱,而老旦则运用真声音色演唱。生行尽管都是表现的男子,但是根据年龄、身份等的不同,在音色的区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老生与小生的音色。由此可见,音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与性格刻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洋美声唱法中也存在这样的区分,一般表现年轻、活泼的女性时多用花腔女高音的音色;表现端庄的贵族夫人多用抒情女高音;表现黑人奴仆,或是中年妇女则多用女中音音色;表现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时,作曲家喜欢男高音小号般明亮的金属音色;表现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的老头,则喜欢浑厚的男中音或男低音音色。歌唱者的歌唱音色尽管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跨度不能太大。不能从女高音过渡到女中音。因此不是所有的人物塑造都能够由一个人完成,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细微的音色变化中表现出跨度不大的不同人物性格。
在声乐演唱中,歌曲的旋律音高、歌唱语言、情感基调都是作曲者通过创作而事先规定的,不能由演唱者任意篡改和自由发挥,而只有音色,是作曲者唯一难以明确的要素。这样,不仅给演唱者留下了相对灵活自由的表现空间,而且也提供了一条可以成就某种特定风格的通道。在声乐演唱中,有的演唱者由于崇拜某个歌唱家而刻意模仿他的音色,这样就抹杀了个人风格的建立。其实每个人的音色从生理上就是不同的,我们学习科学的歌唱方法不是为了获得千人一声的音色效果,而是要挖掘个人极具潜力的,独特的音色特点。歌唱音色的个人特征是我们追求丰富音色的基础,只有有了真正美好的、科学的歌唱个人音色,我们才能运用各种调整手段与自身的审美理想去获得丰富多变的音色表现。
不同的民族的歌唱艺术有着不同的音色特征,无论西洋美声唱法洪亮、丰满、圆润、通畅、流动、高位、深沉、集中、致远,还是中国民族唱法嗓音靠前、明亮、清脆、高亢、甜美。无论是蒙古族长调的独特的颤音音色、还是藏族民歌的真声色彩。无论是中国北方民歌的高亢燎亮、还是南方民歌的细腻婉转,都是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的表现。在演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作品时,都要对歌唱音色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表现歌唱的不同风格。对一首作品风格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好坏。
《枫桥夜泊》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唐代诗人张继的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其作者处在唐代玄宗天宝繁华盛世年间,当时政治局面稳定,老百姓生活安定,而唐宋以来的美学思潮,文人讲求韵味,重视艺术作品中的空灵、含蓄、平淡、自然的美,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微观方面是指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创作意图。诗人赴京科举不第,为排遣心中苦闷心绪,租一小客船泛舟至苏州枫桥镇,于夜半在船舱内突闻寒山寺钟声,不禁有感提笔之作。由此可见,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因此,演唱这首歌的整体音色应定位于一种古朴典雅而不失轻盈飘逸的声音,由于歌曲是根据古诗词谱曲,为了通过声音来表现文人的意境和韵味,在歌唱感觉中应加入“品、吟”的韵味,比如唱“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天”时,可模仿古琴按弦时颤动的声音来增强韵味感。
歌唱者应当对声乐作品作整体把握,绝对不要满足于对节奏、调性、语言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应当把这种分析转变成实际的、丰富的、细致的音色变化处理,使它让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我们应当把每首作品作为创造美感和享受美感来进行演绎与探讨,使歌唱艺术变得美妙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