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列队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绿色草原上,边防五连像是雄鹰飘落的一片白色羽毛,汽车行驶了75公里,在路上颠簸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到达驻地。
  向导车引着我们绕过一个矮矮的山梁,一处整齐的营盘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一座雪白的二层小楼,配着一排精致的平房,一杆火红的大旗,舞动着五颗金黄的星星,在草原之中耀眼而又醒目。刚一下车,就听到了锣鼓之声,只见营门两侧分立着几名战士,他们手持响器,有的竟然敲着洗脸盆,热热闹闹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悄悄地数了数,我们采风团的人倒比列队迎接的战士们多上一倍。一名精干的中年军人,走出营门,向到访的采风团敬礼,稍后得知,他就是这里的最高首长——指导员。
  锣鼓声中我们步入营门,在指导员的引领下走进那座小楼,再一回头,身后竟空空如也,那些刚刚还在敲敲打打的战士忽然之间没了踪影。经指导员介绍才知道,连长和连队的战士们都在边境线上巡逻,列队欢迎的是留守连部人员和炊事班战士。欢迎仪式完毕,他们立即各回自己岗位。
  指导员把部队官兵自种的香瓜、西红柿和黄瓜端到我们面前。这是他们最朴实,也是最受客人欢迎的招待。我们每到部队驻地,官兵们都会端出这些自种的果蔬。它们没有污染,不施任何化肥和农药,是不折不扣的原生态食品。金黄色和火红色的西红柿,碧绿的黄瓜,入口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之极。在品味其甘美的瞬间,竟使人找回了童年的感觉。曾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退化,童年时的味觉享受离我而去,永远不会再有。现在才知道,这感觉许多年来并没有消亡,只是逃离都市,逃离工业化生产,躲到了万里边疆,躲在了战士们的劳动果实里。这是大都市生活找不到的纯正,是现代人难以追回的原汁原味。此时,我反倒可怜起今天的孩子,他们生来就不知道许多食物的本来滋味,以为被化肥、农药和转基因偷换过的味道,就是理所当然的天之所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负效应已经显示出来,发达的科技成果,在欺骗着他们。
  纯正的甘美引导了思想,时光在这里倒流,童年的感觉复萌了童心,而童心才是自由的翅膀,心中的一只雄鹰在草原上起飞了。
  在我们看来,草原是富有诗意的,边防军人的生活更是富有豪情的,但是,这诗意的基座是单调的日常生活,这豪情是以性格的坚毅和耐得住寂寞做基础的。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街市,没有车水马龙的商业区和人口密集的社区,没有玻璃幕墙与摩天大厦。见不到摩肩接踵的人群,连都市中大量的图书报刊也没有。城市的一切这里都没有,心理压力骤然放下,对我们来说,有了一种解放的感觉。但是,轻松之后,却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常年驻守这里的边防军人,我们体会到的轻松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枯燥。这枯燥周而复始,常年积累,挥之不去。对于军人来说,枯燥比战场上的敌人还要顽强。但只有战胜它,才配得上军人的称号。它使边防军人具备了完整的人格,因而,在他们身上凝聚出两种与别处不一样的东西,一个是“刚毅”,一个是“真诚”。这四个字都写在了指导员的眼睛里。
  我们上车了,五连能腾出手来送行的,只有指导员一人。目送大家上车后,他原地立正,以军礼向徐徐启动的车子致敬。这是一个军人的标准军礼,这是一个人的列队,这是最高的礼遇规格。他一点也不亚于天安门广场上向国旗敬礼的军人仪仗队,他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国土的庄严和守卫者的神圣。我们的车子走出了很远,指导员的身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墨绿色的小点,但他依然原地未动,直到和五连驻地一起在视野中消失。
其他文献
12月20日清晨,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上海警备区干事丁绍学和报道员何荣昇早早等候在门口,一脸着急的表情。  去南京路,是昨晚的一个约定。  我匆忙整理好自己,走出招待所大门的瞬间,才发现菲菲细雨已将上海整个城市笼罩。伴着冬日的北风,气温一下子降到冰点,迎面一股冷风猛地袭来,狠狠给了我一个趔趄。我裹紧大衣,不禁对这次活动产生了质疑,心想:即便学雷锋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可他们服务的对象,也不见得冒雨光临
期刊
“信仰蕴含巨大的力量。雷锋对党坚定的信仰鼓舞着我们,他的精神能帮我们树立‘做个好人’的追求。”近日,《雷锋》杂志社编辑人员来到2015年军转干部培训班,讲述雷锋生平和雷锋精神传承。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主任郭义萍说,让雷锋精神进入军转干部培训课堂,不但可以帮学员坚定人生信仰,还能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把雷锋精神传播得更广。  “雷锋是受到身边共产党员的影响,才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并逐步走向伟
期刊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身在四面八方,却心系同一块地方。岁月染白了双鬓,不改儿时的一个承诺。他们尽管有着各自的姓氏符号,却格外珍惜小心呵护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辅导过的学生”。  岁月如烟,雷锋辅导过的学生有一部分音讯渺然。今天,我们陆续刊登雷锋和孩子们当年的一些照片,欢迎朋友和我们一起寻找。  他们或许是你们的父母,或许是你们的邻居,或许是你朋友的朋友----  寻找是为了他们,也是为我
期刊
这两天,随着《老炮儿》的热映,一篇名为《<老炮儿>里,学法人看到的犯罪》的文章在法律界人士的微信朋友圈里疯转,超过5万余人阅读。  借着电影的热乎气儿,记者采访了两位西城法院的刑事审判法官,让法官们说说《老炮儿》里的罪与罚。  罪与罚1  划了人家的法拉利跑车可不会“最多拘留15天”  《老炮儿》的故事从主人公六爷的儿子晓波嗅了官二代的蜜被打,继而报复划了人家的法拉利跑车而起。  六爷坚持用自己的
期刊
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院工程师、博士后导师龙凡将军,是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金质学雷锋荣誉章获得者。2015年7月中旬,他来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与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座谈学习雷锋的体会。借此机会,《雷锋》杂志记者采访了龙凡将军。  记者:您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国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您从小在北京长大。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艰苦的野外勘查工作?  龙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多次选择
期刊
7月流光溢彩,7月激情燃烧。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4周年之际,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首开先河的以人名命名的《雷锋》杂志在北京正式创刊。在《雷锋》杂志成立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本刊编委会常务副主任黄书元同志提出:“我是《雷锋》杂志人,我要带头学雷锋。”黄社长的这句话,在与会同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带着“我要带头学雷锋”的决心,记者到人民出版社采访了黄书元社长。  密切联系实际,把雷锋故事写真
期刊
这是宁夏雷锋的士车队一位的哥发来的稿子。他说从来没给刊物写过稿,这次提笔完全是被“爱与感动”逼出来的。来稿记述全国雷锋的士车队兄妹和社会爱心人士,救助宁夏吴忠雷锋车队队长马俊一家的故事。阅后我们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被感动是因为故事本身,也有来稿字里行间充溢直抵人心的、浓浓的原生态文字和“表情动作”的震撼力。我未作任何处理将原稿刊载,愿与大家一同体悟,爱应该如何表达。  这位的哥名叫尚佰贵,是银
期刊
少年时捧泥土,青年时擎钻塔,退休之后,你们的手在磨刀石上磨出更厚的老茧。因为你们,邻里团结、社会和谐。因为你们,小区的笑声更加灿烂。心和泥土一样质朴,双手和钻塔一般刚强,你们都是“铁老汉”,你们也是老白杨,你们洒下爱的种子,和谐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白杨是新疆最普通的树,它挺拔、坚强、朴质,也不缺乏温和、爽朗和热情。白杨是不平凡的树,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跟油田的石油人一样,每一棵
期刊
自今年6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遭遇暴雨袭击,湖北、湖南、安徽等多省份出现洪水、内涝等灾情,武汉市甚至一度陷入“看海”模式。电视、报纸、网络关于灾情、灾区人民生活、抢险一线战士的报道铺天盖地。前线的灾情到底如何?人民的生活受到了怎么样的冲击?战士们抢险是否辛苦、危险?……随着新闻报道的增多,记者心中也产生了无数个疑问。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带着一探一线究竟的决心,7月8日,记者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期刊
一群满怀爱心  算不上富裕的人  一群同样承受内心苦难  有的也不堪家庭重负的人  却走近他们  揽他们入怀  用自己的体温  为他们传递温暖  用自己的爱  唤醒他们的希望  连绵的大山啊  阻隔了通向外边的路  扼杀了他们的向往  贫穷和苦难压垮了  他们祖辈父辈的腰  同样挤压着他们的心灵  任由外面的世界风花雪月  富丽堂皇  任由阳光照不到的山角  灰暗阴冷  他们生下来  就习惯了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