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活动实践,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使活动实践教学成为各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在活动教学中取得积极的成效成为广大教学者的一大挑战。活动实践在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教学是指由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优良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只有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笔者通过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活动、校园活动、社会活动三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活动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政治知识;思想品德培养
  新课程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安排应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科教材内容为活动的基础依据,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多方面实现学生优秀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践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亲身经历、整合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一活动实践教学方式的提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便纷纷各显神通尝试通过各种形式运用活动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课堂活动、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及其产生的效果。
  一、创设课堂活动,加强实践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和工具,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课堂内容,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活动教学,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分配,每个学生应该是课堂的嘉宾更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和讨论。
  笔者在教授苏人版《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章程中,为使学生更加清楚为什么我国要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将活动课程设为如下:
  1. 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同学展现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各省各市对垃圾的处理情况(第一课时);
  2.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对垃圾问题进行了解(可以身边的垃圾问题为案例),然后选定各组将要研究垃圾问题(第一课时);
  3.围绕各自选定的垃圾问题展开假设,小组内研究出解决方案,写出垃圾处理计划书或者活出处理模式图(第二课时);
  4.教师对各组的解决方案向全班展示并论证,让同学们互相评价各组的成果,最后得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二课时)。
  在这课实践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提出解决问题,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垃圾处理方案都较为可行,真真实实将所学政治知识用到实处,开阔了自己视野,提高了关注身边环境的意识。
  二、参加校园活动,增加活动多样化
  活动内容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活动实践不应仅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课外、校园内,既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校园现象。教师可适当选取学生感兴趣、关心的校园活动,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参与到校园活动中。
  例如,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六课《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教学时恰逢教师节,学校就这个节日开设了“为你最喜欢的老师创造心意卡”活动。笔者利用这个活动对这一课时设计活动如下:
  1.师生关系调查活动。笔者在课前让本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校初中二年级全体同学进行师生关系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自行概括总结;
  2.创作心意卡活动。一句祝福,一句感谢或者一点建议都能够成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天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给自己最喜爱的教师制造教师节心意卡;
  3.学生采访教师活动。每位同学对自己较为中意的几位教师进行采访,最敬爱的教师近距离接触、沟通,并在采访后将亲手制作的心愿卡送给老师,尝试建立现实的和谐师生关系。
  多样化有效的校园活动形式,促进了互信互爱、主动理解、积极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更实现了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目标。
  三、开展社会服务,促使道德践行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内容可以是很广泛的,包括爱心捐助、进行环保、法制等宣传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公益活动等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志愿者奉献他人和社会的精神,感悟人生价值,逐步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教师可结合思想品德教材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服务活动。
  在对九年级第一课《成长在社会》的教学完成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尊老敬老”,笔者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动手帮助老人家打扫卫生、陪老人家聊天、给老人家做饭、为老人家表演节目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深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感悟人生所在价值: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努力发扬优秀文化的传统价值,要懂得以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和社会,身体力行。服务社会的活动实践不仅直接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教学要求,更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
  综上所述,活动实践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在创设活动实践时需把活动内容和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社会要求紧紧结合起来,展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实践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使活动实践课向着更完善、更科学、更实用、学生更乐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芳.提升政治课堂品位提高时政教学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
  [2]卢有爱.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刍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张威兴.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J].思想理论教育,2012(20)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货隆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把先进生本教育理念和我们的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本文认为,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初中地理课堂,首先要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然后要通过巧设引思引发学生的思维,其次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再次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后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文对于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摘 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不断创新高效的教学引导方法,进行有效引导,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教学;进行;有效引导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课改以来,一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希望营造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成了局外人,相反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
本文通过引入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并基于我国1990年12月-2015年1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我国以"一年期贷款利率"和"一年期居民定期存款利率"为代理的名义利率与通货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本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观念中。如何构建生本教育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预习空间、预设课堂出现的可能、抓住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等选点预设,互动生成。  【关键词】构建;生本教育课堂;学生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本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观念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是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如何构
少年恢复性司法模式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创伤修复”为基本目标的调解模式,它代表着一种崭新和科学的少年司法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司法制度和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