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论点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及的。那么,怎么实现呢?考生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
①梦想与理想不同,不用负责的是梦想,要去做、去负责的是理想。
②多元社会不会容不下一个“小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只有“小时代”。纯粹的消费主义和精致的个人主义,最终只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和格局,难以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机遇和风险、拼搏与坚持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世界里同生同息。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如:
①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②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只要假以时日,是可以产生传世之作的。唐代的绝句,五言20字,七言28字,依然产生了许多传世之作,何况140字的微博。
3.切開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如:
①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须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还是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②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如:
①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②对于知识分子来讲,坚守良知不仅需要勇气,在任何环境下,都敢于追求真相,发出独立的声音,还要坚持专业和理性判断,不随波逐流。
二、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拾人牙慧,哪怕是再精彩的例子,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我们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1.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考生都选用了“人”,但有一位考生却选用了“物”,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2.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考生都选用了“熟人”艾森豪威尔,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米”字型步道,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尽显领袖机智。但有一位考生却选用了“生人”拉齐斯,直让人惊叹“亏他想得出来”。
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3.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写作中,许多考生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热事”,但就有一位考生选用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件感念战友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周恩来在翻越夹金山时生病,无医无药,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周恩来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周恩来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三、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理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在论证中应该借鉴一下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凸显高中生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将“一步”生成“两步”呢?操作路径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如: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艺术家而言的。对于我们常人而言,面对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人从中欣赏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赏不到呢?向前面推理,就可探寻出其因在于有没有欣赏美的心态。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生成的原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如:爱之深,责之切。爱得越深,就会要求越严;要求越严,只要符合规律,切合实际,掌握尺度,产生的“正能量”就是发展越快——为人,则走向成熟越快;为学,则登堂入室越快;为事,则建功立业越快。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爱之深→责之切→功之速(生成的发展趋势)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为什么事物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呢?中间还有哪一个进程起着关键作用呢?是“对实情的掌握”。因为,“实情”从“目见耳闻”而来,又决定着判断的正确方向。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目见耳闻→掌握实情(生成的进程)→正确判断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广大考生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及的。那么,怎么实现呢?考生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
①梦想与理想不同,不用负责的是梦想,要去做、去负责的是理想。
②多元社会不会容不下一个“小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只有“小时代”。纯粹的消费主义和精致的个人主义,最终只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和格局,难以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机遇和风险、拼搏与坚持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世界里同生同息。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如:
①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②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只要假以时日,是可以产生传世之作的。唐代的绝句,五言20字,七言28字,依然产生了许多传世之作,何况140字的微博。
3.切開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如:
①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须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还是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②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如:
①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②对于知识分子来讲,坚守良知不仅需要勇气,在任何环境下,都敢于追求真相,发出独立的声音,还要坚持专业和理性判断,不随波逐流。
二、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拾人牙慧,哪怕是再精彩的例子,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我们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1.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考生都选用了“人”,但有一位考生却选用了“物”,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2.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考生都选用了“熟人”艾森豪威尔,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米”字型步道,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尽显领袖机智。但有一位考生却选用了“生人”拉齐斯,直让人惊叹“亏他想得出来”。
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3.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写作中,许多考生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热事”,但就有一位考生选用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件感念战友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周恩来在翻越夹金山时生病,无医无药,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周恩来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周恩来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三、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理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在论证中应该借鉴一下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凸显高中生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将“一步”生成“两步”呢?操作路径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如: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艺术家而言的。对于我们常人而言,面对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人从中欣赏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赏不到呢?向前面推理,就可探寻出其因在于有没有欣赏美的心态。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生成的原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如:爱之深,责之切。爱得越深,就会要求越严;要求越严,只要符合规律,切合实际,掌握尺度,产生的“正能量”就是发展越快——为人,则走向成熟越快;为学,则登堂入室越快;为事,则建功立业越快。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爱之深→责之切→功之速(生成的发展趋势)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为什么事物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呢?中间还有哪一个进程起着关键作用呢?是“对实情的掌握”。因为,“实情”从“目见耳闻”而来,又决定着判断的正确方向。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目见耳闻→掌握实情(生成的进程)→正确判断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广大考生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