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来自西方的现代艺术发展十分迅猛,广告、产品、服装、建筑等无不是现代艺术设计结出的硕果,而且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好评。在人们为现代艺术陶醉庆幸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回归传统,反思传统文化,着力于从民间美术中寻找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因此,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的启示就成了目前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做了新的思考,希望能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
一、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
民间美术是一个民族的劳动群众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是人民大众内心情感的寄托和无声的宣泄,是一切艺术的源头。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它不仅反映事物本身,而且把创作者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融入到作品中。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鱼虫这些简练概括的主观形象通过组合,通过再创作,不仅能给人们以美的艺术的享受,也传递了创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情感。
几千年后的今天,工业社会的到来也催生了一门新型的学科,即艺术设计。从历史上看,艺术设计最初是由传统手工艺发展演化而来的,而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民间美术。无论从审美心态或从创作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都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民间美术是设计艺术的基础,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一脉相承,同宗同源。
民进美术和现代艺术都有审美性,实用性,文化性这几个共性,当然二者还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原发性,而现代艺术具有经济性,高科技性。
二、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在享受现代艺术带来的美感时正在不断地挖掘传统的文化艺术。几千年造就的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现代艺术设计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因素
中国民间美术包括剪纸、刺绣、编织、蜡染、扎染、木版、年画、泥塑以及农民画等艺术样式,具有纯朴的风格、独具个性的形式、深厚的文化深蕴和真挚的审美追求。这种艺术造型细致精微,散发出浓浓的原生态气息。
(二)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从那当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现在,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把这种情感都融入到了民间美术的创作中。他们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来抒发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装饰美感和象征性。
这种象征意义主要包括谐音和喻意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在各地节日风俗,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对人们熟悉的事情进行提炼概括,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比如百合,核桃象征着百年好合;窗帘上绣着的蝙蝠象征着福禄等等。现代艺术创作也吸收了这种象征的表现手法,比如北京奥运会所设计的福娃形象就是融入了藏羚羊、大熊猫、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它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原型中和头饰设计中都应用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图形,展现了中国的灿烂。
(三)对称的美
民间美术在艺术创作中,注重把不规则的事物组织得整整齐齐,把不匀称的形象组织得匀称起来,使自然现象在美术这个殿堂中有一种自然和谐匀称整齐的美。其实这种创作迎合了中国人追求对称的心里特点。这也可以在诗歌、散文、对联甚至中国的语言中找到影子。
现代艺术设计要有市场,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深入一个民族骨髓,成为其不可改变的一部分的文化的根——文化心理。
(四)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化之路
现在科技的发达,及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使得人类的视野迅速扩大,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走民族化之路。首先占世界人口近4分之1的中国人是现代艺术的最大的人群,要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一定要迎合他们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早已蕴藏在民间美术中。其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跟在西方国家之后亦步亦趋,只能是他们文化的简单拷贝,永远无法超越他们,更无法吸引他们的目光,只有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带有自身民族文化的东西,才能受到他们的尊重,同时推广中国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结语
民间美术中实用的科学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材料运用的工巧性、技巧的高明性、装饰的趣味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等都将给现代设计以美感和生机,极大地丰富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而且民间美术仍将持续不断地为现代设计提供养份和动力。所以我们既不能完全弃民间美术于不顾,厚今薄古,也不能限于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无法自拔,缺少现代眼光,不考虑现代人的追求。正确的做法是从民间美术中吸取有用的养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艺方.略论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2]李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绵阳师学院学报,2008(7).
[3]周鸣勇.浅析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J].作家杂志,2012(7).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文化馆)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
一、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
民间美术是一个民族的劳动群众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是人民大众内心情感的寄托和无声的宣泄,是一切艺术的源头。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它不仅反映事物本身,而且把创作者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融入到作品中。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鱼虫这些简练概括的主观形象通过组合,通过再创作,不仅能给人们以美的艺术的享受,也传递了创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情感。
几千年后的今天,工业社会的到来也催生了一门新型的学科,即艺术设计。从历史上看,艺术设计最初是由传统手工艺发展演化而来的,而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的基础就是民间美术。无论从审美心态或从创作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都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民间美术是设计艺术的基础,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一脉相承,同宗同源。
民进美术和现代艺术都有审美性,实用性,文化性这几个共性,当然二者还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原发性,而现代艺术具有经济性,高科技性。
二、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在享受现代艺术带来的美感时正在不断地挖掘传统的文化艺术。几千年造就的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现代艺术设计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因素
中国民间美术包括剪纸、刺绣、编织、蜡染、扎染、木版、年画、泥塑以及农民画等艺术样式,具有纯朴的风格、独具个性的形式、深厚的文化深蕴和真挚的审美追求。这种艺术造型细致精微,散发出浓浓的原生态气息。
(二)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从那当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现在,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把这种情感都融入到了民间美术的创作中。他们用抽象的艺术语言来抒发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装饰美感和象征性。
这种象征意义主要包括谐音和喻意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在各地节日风俗,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对人们熟悉的事情进行提炼概括,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比如百合,核桃象征着百年好合;窗帘上绣着的蝙蝠象征着福禄等等。现代艺术创作也吸收了这种象征的表现手法,比如北京奥运会所设计的福娃形象就是融入了藏羚羊、大熊猫、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它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原型中和头饰设计中都应用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图形,展现了中国的灿烂。
(三)对称的美
民间美术在艺术创作中,注重把不规则的事物组织得整整齐齐,把不匀称的形象组织得匀称起来,使自然现象在美术这个殿堂中有一种自然和谐匀称整齐的美。其实这种创作迎合了中国人追求对称的心里特点。这也可以在诗歌、散文、对联甚至中国的语言中找到影子。
现代艺术设计要有市场,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但不变的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深入一个民族骨髓,成为其不可改变的一部分的文化的根——文化心理。
(四)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化之路
现在科技的发达,及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使得人类的视野迅速扩大,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走民族化之路。首先占世界人口近4分之1的中国人是现代艺术的最大的人群,要受到他们的认可和接受一定要迎合他们的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早已蕴藏在民间美术中。其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跟在西方国家之后亦步亦趋,只能是他们文化的简单拷贝,永远无法超越他们,更无法吸引他们的目光,只有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带有自身民族文化的东西,才能受到他们的尊重,同时推广中国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三、结语
民间美术中实用的科学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材料运用的工巧性、技巧的高明性、装饰的趣味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等都将给现代设计以美感和生机,极大地丰富设计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而且民间美术仍将持续不断地为现代设计提供养份和动力。所以我们既不能完全弃民间美术于不顾,厚今薄古,也不能限于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无法自拔,缺少现代眼光,不考虑现代人的追求。正确的做法是从民间美术中吸取有用的养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艺方.略论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2]李澍.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绵阳师学院学报,2008(7).
[3]周鸣勇.浅析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作用[J].作家杂志,2012(7).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