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物理世界的窗口。物理实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知识等。
实验是物理的生命线,是物理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物理实验是物理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物理新课程改革将物理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物理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1 搞好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才能用好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新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以用易拉罐做成的“水流星”实验:水会不会流出来?按平时的认知,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肯定会往下洒;但从实验的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洒落;当转速渐渐慢下来,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往下洒。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受课堂上限制,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这时,学生实验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除了让他们做好学生实验,还可以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两个演示实验就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教师一个人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做、做好物理实验是比较不错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之后,教师应统一计划,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性等。例如,引导学生进行“纸盒烧开水”“颤动的灯丝”等小实验,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望远镜、指南针等,对已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在学习电学之后,指导学生自制验电器;学完动量之后,自制小火箭;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大胆设想、精心设计、认真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效果。
2 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表达和交流等过程,主动去发现物理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锻炼各种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的物质表面运动时需要的拉力,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测拉力,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在学习“密度”时,也是利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学习效果更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利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物理规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实验、小制作,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使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这样既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更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物理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现代媒体、数字技术的普及则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将会创造出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头戏,实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有的实验可见度差,有的实验时间太长,有的实验极不易做成功……例如,在讲“磁感线”时,“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在传统的实验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设备将演示的实验现象放大,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又如,在讲“焦耳定律”时,“焦耳定律演示器”的可见度差,实验时间还很长,看录像效果也不好。这时可以把实验的录像加以剪辑,再加入适当的声音动画,借助大屏幕投影,效果很好。在做一些实验之前先看一遍该实验的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再动手操作实验就感到得心应手。
现代技术手段不但可以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快更准地得到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节省更多宝贵的教学时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理念之下,物理实验教学必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景象。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搞好实验教学,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人性化、探究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杨介信,张大同.中学物理实验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彭耀.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中学)
实验是物理的生命线,是物理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物理实验是物理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物理新课程改革将物理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物理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1 搞好实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优的目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才能用好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新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以用易拉罐做成的“水流星”实验:水会不会流出来?按平时的认知,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肯定会往下洒;但从实验的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洒落;当转速渐渐慢下来,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往下洒。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受课堂上限制,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这时,学生实验就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除了让他们做好学生实验,还可以把许多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两个演示实验就可以改为学生实验,这样做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教师一个人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做、做好物理实验是比较不错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之后,教师应统一计划,配合课堂实验教学,组织好课外活动。教师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性等。例如,引导学生进行“纸盒烧开水”“颤动的灯丝”等小实验,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望远镜、指南针等,对已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在学习电学之后,指导学生自制验电器;学完动量之后,自制小火箭;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大胆设想、精心设计、认真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效果。
2 创设情境,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搜集分析实验数据、表达和交流等过程,主动去发现物理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可以学到各种技能,锻炼各种能力;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的物质表面运动时需要的拉力,改变小车的质量再测拉力,然后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在学习“密度”时,也是利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学习效果更佳。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利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物理规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实验、小制作,有更大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使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这样既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下的实验教学更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更符合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完善物理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理念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现代媒体、数字技术的普及则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在新的技术平台上,将会创造出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上的重头戏,实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但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有的实验可见度差,有的实验时间太长,有的实验极不易做成功……例如,在讲“磁感线”时,“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在传统的实验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设备将演示的实验现象放大,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观察,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又如,在讲“焦耳定律”时,“焦耳定律演示器”的可见度差,实验时间还很长,看录像效果也不好。这时可以把实验的录像加以剪辑,再加入适当的声音动画,借助大屏幕投影,效果很好。在做一些实验之前先看一遍该实验的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然后再动手操作实验就感到得心应手。
现代技术手段不但可以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快更准地得到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节省更多宝贵的教学时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理念之下,物理实验教学必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景象。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一定要搞好实验教学,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人性化、探究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杨介信,张大同.中学物理实验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彭耀.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