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实行,意味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市场竞争性环节全面放开。”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就像坐了趟过山车。
近日,一份新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方案已起草完成,并递交到国务院。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新电改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有望于近期获批出台。
此前,2002年“大一统”的国家电力公司被拆成“5+2+4”电企新格局,电力“一家人”从此归属、命运各不同。这场改革,拆分了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提出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工业改革方向,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
坚硬的现实是,这场大改革构想仅仅走到主辅分离便戛然而止——政企分开不到位,厂网分开不彻底,主辅分离形成新垄断,输配分开陷入停滞,电网统购统销,电力调度不独立,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不顺畅,电力市场监管乏力。
参与本次电改方案讨论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推动大用户直供电,允许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直接制定电价进行交易,政府将不再制定发电计划。同时,将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配电和售电领域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如果实行,意味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市场竞争性环节全面放开。”
僵局
12年前的改革打破了原国家电力公司集发、输、配、售为一体,垂直运营、高度集中的格局。中国电力体制实现厂网分离,成立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家电网公司以及国电集团、大唐集团等五大发电公司,以及葛洲坝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等四家辅业集团。
改革激发了五大发电企业以及众多地方、外资、民营发电企业多家办电厂的竞争格局。年新增装机量由改革前的2000万千瓦增加到近1亿千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上一轮电改缓解了经济快速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遗憾的是,这次改革只解决了发电侧的多卖家问题,既定的重要改革任务输配分开却没有实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受阻,电价改革滞后,各利益方激烈博弈,电改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
指责声充斥耳郭。发电企业认为电网企业利用交易和调度权利制造了不公平、不公正的电力市场环境。先有煤电“顶牛”造成发电企业亏损导致电荒,随后又出现 “弃风”、“弃光”等新能源并网难及工商企业用电负担过重等问题。电厂诉求调度独立,不受制于电网企业。相反,工商业用电户认为电网独家卖电是垄断,剥夺了选择权,制造了高价。
矛盾直指电网改革滞后,甚至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存在。在2002年后的这十几年内,国家电网公司在原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分部,并大举推动外界争议颇多的特高压电网建设。
这一行为引发原电力部生产司高级工程师蒙定中、原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司长吴敬儒等23名电力老专家直接上书国务院,直指电网垄断,执意建设特高压,被认为是国家电网公司希望通过特高压联网避免将来被按区域拆分的命运。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司长范必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中说,造成这些问题是因为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仍在延续,电力市场发育不足等原因导致。在他看来,发展电力市场,势在必行。
破题
现在,国家电力改革似乎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当前电力改革的关键在于形成多买家多卖家的格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如何实现电力“多买多卖”呢?由于电网是发电企业与用户之间产品传输和市场交易的唯一纽带,所有市场电力交易和输配必须通过电网公司。国家电网通过这个渠道控制了电厂和用户的两端。国家电网的盈利模式和生存之道,也正是中国十多年来电力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在现实国情下,关键是要取消或弱化电网独家买卖电的特权,为发电企业与用户搭建直接交易的“桥梁”。
最新的消息是,新电改方案提出“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发电计划放开,即政府将不再制定发电计划;电价放开,除了输配电价由国家核之外,发电厂和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制定电价进行交易;配电侧放开,新增的配电网,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成立售电公司,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交易机构独立;加强电网的规划。
前述可能的改革,都在破除国家电网公司一家独大的势力。如售电放开意味着未来卖电不是电网公司一家了,而是多家。“未来发电企业,甚至是电商企业都有可能成立售电公司,卖电给用户,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欧阳昌裕说。
这次改革冲击最大的是电网公司。交易独立和售电放开后,电网过去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吃差价营收变成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电网公司上百万的电力营销人员需要分流。
改革对于电厂来看增加了新的盈利模式,可以进入售电端,但是未来可能面临电价压力。
对于用户来说,改革可能导致未来电价上升或者下降,甚至是动态调整,变成了不可预测的因素。
尽管上述方案距离外界期待的电力完全市场化机制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德国的小伙伴们,配售分开是搞电力系统的人才最好的机遇,德国的繁荣电力市场给了你们助力,没有比这个时代机遇更令人激动的创新了,中国正在等着你们去改变。” 9月19日,供职于德国东德电网公司调度中心的廖宇在其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如果政策落实,我现在就回国办售电公司。”
海润光伏总裁杨怀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只要政策允许,他将自建西北至东南沿海的输电线路用以输送西部难以消纳的光伏发电量。而就本次电改方案来看,除了新建配电网外,还很难对社会资本放开。
欧阳昌裕认为,当前中国电力体制依然面临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审批太多、市场监管不到位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未来电力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就像坐了趟过山车。
近日,一份新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方案已起草完成,并递交到国务院。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新电改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有望于近期获批出台。
此前,2002年“大一统”的国家电力公司被拆成“5+2+4”电企新格局,电力“一家人”从此归属、命运各不同。这场改革,拆分了当时的国家电力公司,提出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工业改革方向,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
坚硬的现实是,这场大改革构想仅仅走到主辅分离便戛然而止——政企分开不到位,厂网分开不彻底,主辅分离形成新垄断,输配分开陷入停滞,电网统购统销,电力调度不独立,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不顺畅,电力市场监管乏力。
参与本次电改方案讨论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推动大用户直供电,允许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直接制定电价进行交易,政府将不再制定发电计划。同时,将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配电和售电领域等。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如果实行,意味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市场竞争性环节全面放开。”
僵局
12年前的改革打破了原国家电力公司集发、输、配、售为一体,垂直运营、高度集中的格局。中国电力体制实现厂网分离,成立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家电网公司以及国电集团、大唐集团等五大发电公司,以及葛洲坝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等四家辅业集团。
改革激发了五大发电企业以及众多地方、外资、民营发电企业多家办电厂的竞争格局。年新增装机量由改革前的2000万千瓦增加到近1亿千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上一轮电改缓解了经济快速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遗憾的是,这次改革只解决了发电侧的多卖家问题,既定的重要改革任务输配分开却没有实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受阻,电价改革滞后,各利益方激烈博弈,电改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
指责声充斥耳郭。发电企业认为电网企业利用交易和调度权利制造了不公平、不公正的电力市场环境。先有煤电“顶牛”造成发电企业亏损导致电荒,随后又出现 “弃风”、“弃光”等新能源并网难及工商企业用电负担过重等问题。电厂诉求调度独立,不受制于电网企业。相反,工商业用电户认为电网独家卖电是垄断,剥夺了选择权,制造了高价。
矛盾直指电网改革滞后,甚至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存在。在2002年后的这十几年内,国家电网公司在原五大区域电网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分部,并大举推动外界争议颇多的特高压电网建设。
这一行为引发原电力部生产司高级工程师蒙定中、原水利电力部计划司司长吴敬儒等23名电力老专家直接上书国务院,直指电网垄断,执意建设特高压,被认为是国家电网公司希望通过特高压联网避免将来被按区域拆分的命运。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司长范必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中说,造成这些问题是因为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仍在延续,电力市场发育不足等原因导致。在他看来,发展电力市场,势在必行。
破题
现在,国家电力改革似乎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当前电力改革的关键在于形成多买家多卖家的格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如何实现电力“多买多卖”呢?由于电网是发电企业与用户之间产品传输和市场交易的唯一纽带,所有市场电力交易和输配必须通过电网公司。国家电网通过这个渠道控制了电厂和用户的两端。国家电网的盈利模式和生存之道,也正是中国十多年来电力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在现实国情下,关键是要取消或弱化电网独家买卖电的特权,为发电企业与用户搭建直接交易的“桥梁”。
最新的消息是,新电改方案提出“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发电计划放开,即政府将不再制定发电计划;电价放开,除了输配电价由国家核之外,发电厂和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制定电价进行交易;配电侧放开,新增的配电网,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成立售电公司,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交易机构独立;加强电网的规划。
前述可能的改革,都在破除国家电网公司一家独大的势力。如售电放开意味着未来卖电不是电网公司一家了,而是多家。“未来发电企业,甚至是电商企业都有可能成立售电公司,卖电给用户,给予用户选择的权利。”欧阳昌裕说。
这次改革冲击最大的是电网公司。交易独立和售电放开后,电网过去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吃差价营收变成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电网公司上百万的电力营销人员需要分流。
改革对于电厂来看增加了新的盈利模式,可以进入售电端,但是未来可能面临电价压力。
对于用户来说,改革可能导致未来电价上升或者下降,甚至是动态调整,变成了不可预测的因素。
尽管上述方案距离外界期待的电力完全市场化机制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德国的小伙伴们,配售分开是搞电力系统的人才最好的机遇,德国的繁荣电力市场给了你们助力,没有比这个时代机遇更令人激动的创新了,中国正在等着你们去改变。” 9月19日,供职于德国东德电网公司调度中心的廖宇在其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如果政策落实,我现在就回国办售电公司。”
海润光伏总裁杨怀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只要政策允许,他将自建西北至东南沿海的输电线路用以输送西部难以消纳的光伏发电量。而就本次电改方案来看,除了新建配电网外,还很难对社会资本放开。
欧阳昌裕认为,当前中国电力体制依然面临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审批太多、市场监管不到位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也是未来电力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