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球產业转移推动了中国外贸行业的转型升级,外贸行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但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等方面都与快速发展的外贸行业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不断调整为我国外贸行业发展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 键 词] 产业转移;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14-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三次大规模全球产业转移以后,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已经来临。在这次产业转移中,中国制造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盈利空间难以提升,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二、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认识存在偏差,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课堂知识传授方面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需求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上,高校改革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一是招生制度的影响,现在的招生制度是剥皮式的录取方式,先本科后高职,本科中还存在一本二本,潜意识里已经给考生和家长留下层次越高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就会越好的印象,加之高校专业排名评价体系不健全,并且不对社会公众公开,使得层次高学校招生不愁,缺乏专业改革的动力[1]。二是高校评价指标更多的还在于科研,对于教学不够重视,在考核指标这一指挥棒下应用型本科学校也盲目攀比研究型大学,进一步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现状,不重视人才培养。三是高校的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拨款,本科高校不存在经费紧缺问题,也造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缺乏动力,与地方进行协同创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没有压力和动力。
(二)主观上,高校各级领导主动走出去,通过校企合作改进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之所以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经济转型需要,原因在于学校调研不够,没有很好地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敏锐捕捉市场动态;高校更乐意与和行业政府打交道,对外贸行业里的个体行业缺少关注,失去了学生就业和工作岗位基础,浮在人才培养的面上;在校企合作上鲜有人主动去关注、去做,缺乏校企合作机制或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很多合作流于形式,是面子工程,不能做到双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还没有去行政化,骨子里的官本位思想使得高校的领导放不下架子与企业合作[2]。
(三)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高校师资不能很好地适应外贸行业转型需要
一是从师资引进上盲目追求高学历,却并不要求任何实践经历,结果引进的教师往往具备高学历,且多出身名门,学历层次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但实践应用能力却极弱;而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家受学校制度制约却无法引进。二是在师资培养上,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方面没有相关政策,导致教师不愿下企业锻炼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上因素造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社会效能低,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进而无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导致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理论,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四、建议与措施
(一)转变观念,根据企业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动态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一是加强学习研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这两个文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提供了外贸背景和下一步专业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产业调整规划方向,进行行业统计分析,通过对行业企业数据分析来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同时要学习国家教育政策,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来办学,按照要求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二是加强调研工作,把握行业一线动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外贸进出口结构开始由传统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过渡到高附加值机电和机械类产品,外贸交易市场开始从欧美发达市场向第三世界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传统的以展会营销模式为主开始向依托电子交易平台营销模式转化;这些新变化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注入了新内容、新形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要时刻关注这些新变化,并将这些新变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升级需要。
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技术上,借鉴其他高校,错位求发展。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除了要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外,还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这就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调整时要更多地了解其他学校的专业信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技术上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同时也是为了学习借鉴,错位求发展,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更多体现地方行业特色。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实现共赢
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具备了现实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以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难以找到结合点。现在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素质要求更高,企业仅仅需要从市场招聘人员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并且人才流动加快,和高校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储备人才的渠道。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路径来看,产业层次越高端,就越需要和高校进行合作人才的培养。
二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具备了技术基础。对外贸易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这给校企合作找到了好的结合点。企業可以将外贸部门设在学校,实行“课岗融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外贸岗位和学生理论学习的充分结合。在此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和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设立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根据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一是结合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除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符合两点,首先是培养的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不一定特别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宏观市场分析能力;其次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外贸岗位的工作要求。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定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五类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课程主要是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是为同级学科不同专业相同或相近课程打通设置,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课设置原则上遵循教育部以及外贸行业专业规范要求,为整个外贸行业所需基本技能的支撑课程,专业方向课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增加学生专业学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通过这五类课程相互支撑打造立体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立交桥。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是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关键,需要强大的硬件条件支撑。因此,必须加大学校教学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与企业和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发展与相关企业、行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课内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设计,让学生完成由行业到专业、由专业到岗位、由岗位到能力、由能力到实战的集中实践,通过岗位调研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主干专业课程教师要具备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的双重素养,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渠道,积极从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构建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要不断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形成长效机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蕊来,黄丽萍.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集体经济,2011(16).
[2]余淑秀.浅析电子化外贸人才缺乏与国际贸易专业就业难[J].现代商业,2011(17).
[3]赵晓,陈金保.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来了[J].商周刊,2012(23).
[关 键 词] 产业转移;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14-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三次大规模全球产业转移以后,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已经来临。在这次产业转移中,中国制造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盈利空间难以提升,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二、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认识存在偏差,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课堂知识传授方面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需求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上,高校改革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一是招生制度的影响,现在的招生制度是剥皮式的录取方式,先本科后高职,本科中还存在一本二本,潜意识里已经给考生和家长留下层次越高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就会越好的印象,加之高校专业排名评价体系不健全,并且不对社会公众公开,使得层次高学校招生不愁,缺乏专业改革的动力[1]。二是高校评价指标更多的还在于科研,对于教学不够重视,在考核指标这一指挥棒下应用型本科学校也盲目攀比研究型大学,进一步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现状,不重视人才培养。三是高校的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拨款,本科高校不存在经费紧缺问题,也造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缺乏动力,与地方进行协同创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没有压力和动力。
(二)主观上,高校各级领导主动走出去,通过校企合作改进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之所以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经济转型需要,原因在于学校调研不够,没有很好地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敏锐捕捉市场动态;高校更乐意与和行业政府打交道,对外贸行业里的个体行业缺少关注,失去了学生就业和工作岗位基础,浮在人才培养的面上;在校企合作上鲜有人主动去关注、去做,缺乏校企合作机制或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很多合作流于形式,是面子工程,不能做到双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还没有去行政化,骨子里的官本位思想使得高校的领导放不下架子与企业合作[2]。
(三)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师资,高校师资不能很好地适应外贸行业转型需要
一是从师资引进上盲目追求高学历,却并不要求任何实践经历,结果引进的教师往往具备高学历,且多出身名门,学历层次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但实践应用能力却极弱;而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家受学校制度制约却无法引进。二是在师资培养上,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审方面没有相关政策,导致教师不愿下企业锻炼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上因素造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社会效能低,得不到企业的信任和投入,进而无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导致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理论,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四、建议与措施
(一)转变观念,根据企业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动态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一是加强学习研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要“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这两个文件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提供了外贸背景和下一步专业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产业调整规划方向,进行行业统计分析,通过对行业企业数据分析来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同时要学习国家教育政策,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来办学,按照要求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二是加强调研工作,把握行业一线动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外贸进出口结构开始由传统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过渡到高附加值机电和机械类产品,外贸交易市场开始从欧美发达市场向第三世界新兴市场国家转移;传统的以展会营销模式为主开始向依托电子交易平台营销模式转化;这些新变化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注入了新内容、新形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都要时刻关注这些新变化,并将这些新变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升级需要。
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技术上,借鉴其他高校,错位求发展。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除了要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外,还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这就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调整时要更多地了解其他学校的专业信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技术上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同时也是为了学习借鉴,错位求发展,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更多体现地方行业特色。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实现共赢
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具备了现实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以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难以找到结合点。现在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升级,知识素质要求更高,企业仅仅需要从市场招聘人员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并且人才流动加快,和高校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储备人才的渠道。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路径来看,产业层次越高端,就越需要和高校进行合作人才的培养。
二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具备了技术基础。对外贸易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这给校企合作找到了好的结合点。企業可以将外贸部门设在学校,实行“课岗融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外贸岗位和学生理论学习的充分结合。在此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和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设立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根据社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一是结合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除极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符合两点,首先是培养的人才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不一定特别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宏观市场分析能力;其次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外贸岗位的工作要求。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定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五类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课程主要是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是为同级学科不同专业相同或相近课程打通设置,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课设置原则上遵循教育部以及外贸行业专业规范要求,为整个外贸行业所需基本技能的支撑课程,专业方向课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设置,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增加学生专业学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通过这五类课程相互支撑打造立体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立交桥。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是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关键,需要强大的硬件条件支撑。因此,必须加大学校教学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与企业和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发展与相关企业、行业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设计,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课内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合理设计,让学生完成由行业到专业、由专业到岗位、由岗位到能力、由能力到实战的集中实践,通过岗位调研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主干专业课程教师要具备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的双重素养,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渠道,积极从企业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聘用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兼职教师,构建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要不断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还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形成长效机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蕊来,黄丽萍.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集体经济,2011(16).
[2]余淑秀.浅析电子化外贸人才缺乏与国际贸易专业就业难[J].现代商业,2011(17).
[3]赵晓,陈金保.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来了[J].商周刊,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