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未取得全面成功,部分资产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致使用于公允价值核算的数据难以获得,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空间变大。鉴于此,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中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12-01
1 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这些基础数据由于收集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现行的会计准则所体现的制订理念由原来的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不再规定具体的处理方法,而只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情况,以便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和有用性。但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复合性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是一种多特征的交叉重合,具有非确定性和变动性两大特征。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是假定的,其中现行市價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更多情况下其确定需要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和计算,隐含着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测,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3 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引入了“三个级次”:若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存在活跃市场,其市价即为公允价值;若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负债的报价,则应以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若无类似资产,则未来投资(比如现金流量和盈利)通过折现转化为现值的方法。其中第三个级次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涉及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及对折现率的选择,因其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的不确定性,其合理估计和正确选择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分析
2.1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转变思想观念
多年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技能培训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会计工作中依然沿用规则导向型的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懈怠了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的能力。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没有进行职业判断的意识。而公允价值计量对许多业务的会计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这就赋予了企业和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给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越大,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会计人员仅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要认识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更新思维方式,转变思想观念是当前会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2.2 加强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日益接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处于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会计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此,只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不定期地组织专业培训,使其逐渐适应会计变革的要求。此外,现值估算技术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从业人员应该着重学习和研究与现值估算技术相关的问题。
2.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监管
公司治理结构是健全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公允价值可靠与否的前提条件。从企业外部来看,首先要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有益补充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政府外部监督,通过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修改相关法律中的上市、配股、退市规则,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管体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制度,在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有效约束和监督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促进公允价值的合理、有效运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大突破,同时也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会计职业判断应该从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及不断总结积累职业判断经验等方面来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准及适应复杂会计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军.培养和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J].中国农业会计,2006,(9).
[2]岳曲.浅析公允价值会计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审计月刊,2009,(1).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12-01
1 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
1.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需要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的计量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这些基础数据由于收集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现行的会计准则所体现的制订理念由原来的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不再规定具体的处理方法,而只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更符合实际情况,以便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真实性和有用性。但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如何做出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复合性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公允价值是一种多特征的交叉重合,具有非确定性和变动性两大特征。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是假定的,其中现行市價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更多情况下其确定需要通过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和计算,隐含着对未来的假设和预测,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3 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引入了“三个级次”:若有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信息存在活跃市场,其市价即为公允价值;若在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的资产负债的报价,则应以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若无类似资产,则未来投资(比如现金流量和盈利)通过折现转化为现值的方法。其中第三个级次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涉及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及对折现率的选择,因其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的不确定性,其合理估计和正确选择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分析
2.1 增强职业判断意识,转变思想观念
多年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技能培训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会计工作中依然沿用规则导向型的会计准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懈怠了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的能力。缺乏对经济业务不确定性的判断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处在核算层次,没有进行职业判断的意识。而公允价值计量对许多业务的会计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这就赋予了企业和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给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越大,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会计人员仅靠原有的知识结构必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需要,要认识到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更新思维方式,转变思想观念是当前会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2.2 加强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日益接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处于持续不断的变革之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会计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日益增大。因此,只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不定期地组织专业培训,使其逐渐适应会计变革的要求。此外,现值估算技术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从业人员应该着重学习和研究与现值估算技术相关的问题。
2.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监管
公司治理结构是健全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公允价值可靠与否的前提条件。从企业外部来看,首先要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有益补充的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政府外部监督,通过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修改相关法律中的上市、配股、退市规则,完善信息披露的监管体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企业内部来看,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制度,在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权,有效约束和监督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促进公允价值的合理、有效运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重大突破,同时也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会计职业判断应该从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及不断总结积累职业判断经验等方面来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准及适应复杂会计环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军.培养和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J].中国农业会计,2006,(9).
[2]岳曲.浅析公允价值会计下的会计职业判断[J].审计月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