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柏拉图的诗学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朱光潜所译的《文艺对话集》选取了柏拉图全部对话中最能代表其文艺思想的七篇,读者可从中窥见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大致轮廓和中心观念。文章以此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柏拉图的诗学观念进行简要阐释;同时也立足此书,兼谈朱光潜译本的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诗学观;朱光潜;《文艺对话集》
  作者简介:戴佳文(1995-),女,江苏苏州人,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2
  柏拉图写过近四十篇的对话,其中直接或间接关涉到文艺理论的很多。在这些对话中,柏拉图本人并未出场,而是借助其师苏格拉底的论辩阐发其观念,这致使后人在确定观念阐发者的确切身份时产生了困难——柏拉图的思想在对话中究竟占多少比重。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与文艺理论相关的问题及所作之结论皆较为明确,因此,我们不妨暂且抛却观念阐发者的身份问题,先冠之以柏拉图之名,以便阐释其思想。
  综观柏拉图的全部作品,对诗歌的论述总是出现在一个更广阔的语境,诗歌并没有被视为独立的哲学课题;单独研究柏拉图的“诗歌理论”乃至“诗学”,则容易把它与柏拉图哲学本身割裂开来[1]。柏拉图对话中直接论及诗歌的主要有《伊安篇》,《理想国》第二、三、十卷,《法律篇》第二、七卷。此外,还有零星几处谈论诗人的灵感问题,见于《斐德若》等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所选的柏拉图全部对话中最能代表其文艺思想的七篇,就包含了上述篇目,读者可从中窥见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大致轮廓和中心观念。本文以此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柏拉图的诗学观念进行简要阐释;同时也立足此书,兼谈朱光潜译本的价值。
  一、诗之创生
  对于诗歌的产生,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论及灵感说及摹仿说两种: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摹仿说”体现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灵感说”则体现了文艺才能的来源[2]。
  1.灵感说
  柏拉图在《伊安篇》中首次提出此说,认为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诗歌(艺术作品),是由于神灵的凭附而使之处于迷狂状态。他还借苏格拉底之口,以廷尼科斯的《谢神歌》为例,站在神的立场上论证“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3]。”诗人尚且如此,作为诗人的代言人,诵诗者当然也受神的二次凭附而陷入迷狂,柏拉图进而在对话中提出“磁石效应”——即神力相当于磁石,在此影响下的人都是铁环,其中诗人(艺术家)是第一环,诵诗人一类是起到承接作用的中间环,听众则是最后一环——借此更加形象地论证其灵感说。
  柏拉图在对话中常将“灵感”、“迷狂”、“神灵凭附”、“回忆”与人的认识过程联系起来:“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是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他们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酒神的狂欢[4]。”
  考察“灵感(entheos)”一词,不难发现其与“出神(ekstasis)”、“迷狂(mania)”的含义在希腊语中是相通的[5]。
  朱光潜先生认为,灵感在《斐德若篇》中得到了二重阐发[6],即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灵魂暂借肉体而失去真纯本色,肉体死后,修行颇深的灵魂便可升入真纯世界观尽善美,等到后世再度依附于人时,那人便可依稀回忆到灵魂在真纯世界所见,并将之以文艺创作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个说法是在柏拉图“理式”概念之后提出的,因此我们还可从所谓真纯世界中隐约感受到“理式”世界的存在。
  不管是神灵凭附还是灵魂回忆,所谓灵感都是指非理性支配下的、较为神秘的创作状态,诗歌创作的才能来源由此可见一斑。
  2.摹仿说
  摹仿说的理论基础是理式概念。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以床为例阐释其理式[7],他将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神制造的自然中本有的唯一的床,是“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式,也即床的真实体,其中,神可称作是床的“自然创造者”;第二种是木匠制造的床,这里的制造可以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制作”,木匠便是床的制造者;第三种是画家笔下的床,是摹仿神和木匠制造的产品,因此画家应当被称为摹仿者。在此基础上,柏拉图进一步提出理式世界与客观世界、艺术世界的差别。在他看来,后两者皆是对于理式世界的摹仿,可感知的现实世界到了柏拉图眼中变得感性和不真实。理式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真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对于真理的认知体现出其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
  《理想国》中“一切诗人都是摹仿者”道出柏拉图眼中的诗之本质,按照其理式概念,诗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摹仿,作为“影子的影子”,与代表真理的理式世界隔了三层。朱光潜先生提出,站在哲学家的地位,柏拉图要求的是真知识,而诗画之类的艺术所给人的只是迷惑人的幻相,这从本质上决定了柏拉图对于诗歌的控诉。
  “摹仿”一词源自古希腊语mimesis,自亚里士多德始成为了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核心术语。一个文学作品被理解为对外在现实或者任何被描述为mimesis的方面的再现[8]。“摹仿”一词往往会引起误解,近现代读者会将之理解为对于前人作品的毫无创造性的仿效,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我们可以引入“反映(reflect)”一词: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在现象界的反映,艺术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主观化反映。柏拉图的摹仿说有其局限性,其中之一在于他否认了现实世界能够被具体感知的事实,转而陷入虚无缥缈的境地,这是不可取的。
  二、诗之功用
  前文提到的灵感说与摹仿说,与“效用说”——社会基础上的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一同构成了柏拉图的诗学和美学思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及的美的理式代表着哲学家所追求的“真”,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但却并不是绝对的理想主义,他对于诗歌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实际作用颇为关注。一方面,柏拉图以政治标准来衡量诗歌(文艺)的好坏,认为应当禁止诗人(艺术家)摹仿带有哀怜癖、感伤癖等容易激动情感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利于城邦“保卫者”或统治者的教育,主张将败坏城邦风气的诗歌驱逐出境;另一方面,他依旧站在统治者教育的立场,认为必须监督、强迫他们在诗里“只描写善的东西和美的东西的影象,否则就不准他们在我们的城里做诗”,“防止保卫者们在丑恶事物的影像中培养起来[9]”。
  以上思想皆反映出柏拉图为贵族统治服务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本是贵族出身,他在这里谈文学音乐教育,全是为统治阶级着想。像在许多对话里一样,他对一般平民存着鄙视的态度。这当然由于他的阶级出身和当时的特殊的社会情形。不过他毫不犹疑地主张文学和艺术是政治的一部分,而且必须对社会有益,这个主张却是很康健的[10]。”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朱光潜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可追溯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难发现两者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态度是相似的。柏拉图的哲学一定程度上是为政治服务的,那么能否认为这是哲学家治学的不纯粹之处呢?答案并非是肯定的,我们可参照中国传统儒家所倡导的“入世”观。“学而优则仕”的儒士,到了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不无演变成集思想家、政治家一体的哲人身份的可能。
  三、余论
  柏拉图的诗学观念有一定的创见性,例如他意识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与艺术创作思维在诗歌(文艺创作)中的不同作用:单凭理智无法创作诗歌(文艺作品);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他对于诗歌罪状的控诉遭到了其弟子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明了诗的真实比历史的真实更带有普遍性,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而且诗起于人类的爱好摹仿学习和爱好节奏与和谐的本能,对某些情绪可起净化作用。因此,我们应当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柏拉图的学说。
  与此同时,在研究其诗学观念时,我们还应当采取博观法,注重柏拉图所论之诗与其文艺理论的关系,避免将诗歌孤立开来;同样,在研究柏拉图的诗学观念时,我们也应当将其置于哲学史、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将之与前人后辈,例如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学说进行比较,以发掘其中的特质。
  在《文艺对话集》的中文译本方面,朱光潜先生虽不通希腊文,但其对照多个可靠的英法文译本,择优参考,较为准确地传达了柏拉图原著中的美学思想,书后附上的题解和译后记也颇具学术研究价值;但因受所处时代及所接触资源的限制,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主张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因此,在阅读经典作品译本的时候,读者须在适度参考译文的基础上翻阅原著、查考资料,不可囿于译者的一家之言。
  参考文献:
  [1]张巍. 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柏拉图“哲学”(philosophia)的思想史研究[J]. 历史研究. 2008(01):P 141.
  [2]黄薇薇. 柏拉图诗学思想在中国近50年的接受研究[D]. 四川外语学院. 2007:P10.
  [3]柏拉图著,朱光潜译. 伊安篇.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P9.
  [4]同[3],P8.
  [5]孙博,冯建庆. 柏拉图的灵感说——指向理智的迷狂[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P66.
  [6]柏拉图著,朱光潜译. 译后记.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P355.
  [7]柏拉图著,朱光潜译. 理想国.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 P70-71.
  [8]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P92.
  [9]同[7],P62.
  [10]同[6],P319.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是当时小说创作低谷中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它以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为己任,以一幅幅庸常的生活图景来再现大众的生存境遇,唤起了普通大众的共鸣与喝彩。而池莉的“过日子”似的小说也备受好评,本文以池莉的小说为例,分析了新写实小说冷言不冷心的叙事语言和通俗化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新写实;叙事语言;池莉;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为厘清国际近十年(2010—2019年)K-12领域机器人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选取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ERIC、Wiley数据库的19篇高质量实证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机器人教育主要面对小学生开展小样本、短周期的研究,研究多采用实验与准实验设计,结合问卷调查、测试、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数据,基
我最亲爱的毕业生  三年前,当你们第一次踏进校园  老师的心里就充满祈愿  期盼着你们快速成长  早日象雏鹰飞向蓝天  今天,当你们真的站在了起跑线  老师的心里却充满了不舍、留恋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该学的知识你们是不是都记牢了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实训的技能你们是不是都已熟练  一千多个朝夕相处  校园里留下我们促膝谈心的温暖  一千多个风雨兼程  支撑我们前进的是不离不弃、心灵相伴  你
摘 要:诺里斯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代表。作为“小麦三部曲”中最出名的一部,《章鱼》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广袤无垠的西部大地,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以及积极向上的劳动人民。然而工业化的发展加速了铁路托拉斯疯狂掠夺的步伐,西部画卷风光不再,贪婪自私侵蚀人心,紧随其后的是道德的沦丧和信仰的背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审视自我。从生态视角解读诺里斯的《章鱼》,旨在唤起更多人的生态意识,重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摘 要:咏秋诗是中西方诗歌中常见的诗歌体裁。本文在对刘禹锡《秋词二首》和济慈《秋颂》比较赏析的基础上,对两位中西方咏秋史上的怪才在面临坎坷时保持的乐观豁达的态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中西方诗歌中韵律、意象选取等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咏秋诗;济慈;刘禹锡;对比赏析  作者简介:樊瑾(1992.4-),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
摘 要:多克托罗(E. L. Doctorow, 1931-2015)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擅于从历史中提取文学素材,创作出如《但以礼书》等许多优秀的作品。2005年出版的《大进军》同样将虚构与真实相结合,再现美国内战时期丰富的社会历史。在整部作品中,黑白混血儿珀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相关理论,分析特殊战争条件下珀尔的身份重建和成长过程,反思文化身份边缘人
摘 要:《等待戈多》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对西方剧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希望中的绝望,与绝望中的希望两方面去探讨“等待”的意义。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等待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等待戈多》是著名喜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小说家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摘 要:在古代,藏族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广大人民饱受欺凌与压迫,生活苦不堪言。这使得广大藏族人民无比痛恨奴隶制,无比痛恨压迫者,他们对现状极端不满,渴望出现一位拥有强大力量的“解放者”领导他们挣脱自己身上的枷锁,获得渴望已久的自由。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可以借助神佛的力量来实现,来源于被压迫人民内心深处的呐喊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可以这样说,《格萨尔王传》的创作者就是这些胸怀反抗精
摘 要:近年来,将明星作为卖点的“粉丝电影”逐渐走进观众眼球。随着电影商业化的发展,“明星 粉丝 电影=粉丝电影”这一固定模式正在逐步确立,并呈现出一种新型类型电影的趋势。本文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为例,对“粉丝电影”这一类型进行梳理,分析这一电影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粉丝电影;《小时代》;明星效应  作者简介:丁瑞(1992-),男,汉族,山西省临汾
摘 要:本文主要以艺术真实为理论依据,通过把握其内在规律与逻辑,对《浮士德》全剧的整体构架进行解读,并从中观照其艺术形象在现代性中的价值与意义,旨在阐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张力作用及其二者对人生与生命的意蕴。  关键词:艺术真实;棱镜;现实意义;观照  作者简介:张旸,女,西北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