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Ⅱ)-铍试剂Ⅲ-吐温-80三元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吐温-80存在下,研究了铜(Ⅱ)与铍试剂Ⅲ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9.07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64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35×10^5L/(mol.cm),检出限为0.02μg/mL。10 mL显色液中铜(Ⅱ)在0.06-3.2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铝合金和水样中铜(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4.6%之间,RSD在1.03%-5.20%范围内。
其他文献
研究了纳米纤维素晶体(CNCs)对超滤膜亲水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CNCs对纳米复合膜微观结构、亲疏水性及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Cs复合膜活性层孔隙结构增多;支撑层中膜孔以网状
采用密度泛函U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Ni^+与CS2的反应体系。对其基态^2Ni^+和激发态^4Ni^+与CS2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与振动频率分析,并用内禀
目的:研究蒙药肋柱花水提物对D-氨基半乳糖胺(D-Gla N)和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生理盐水)组、D-Gla N模型(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
目的:对不同产地麻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建立大鼠发汗药理模型,以大鼠发汗量为检测指标,对26个不同产地麻黄的质量进行评价。每个产地麻黄样品取12只大鼠随机分为高、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