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生死与共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一档叫“真情”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一对相爱的恋人,女孩得了白血病,就要接受化疗了,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她的男友没有离开她,而是一心照顾她,希望陪她快乐走过每一天,哪怕时日不多。
  可是有一天,这男孩却一定要离开女孩,对女孩说我不爱你了。女孩很伤心,追问男孩为什么。男孩说,反正就是不爱你了。
  这时,本以为又是一个负心郎的故事,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一个在巨额的医药费面前爱情战败的故事。
  可是在节目现场,在女孩和主持人的一再追问下,男孩终于说出的真实原因,却让他的爱一下子“升华”了。原来男孩也患了重病,而且是癌症晚期,在女孩之前更早地离去是更为可能的事。可是他不想让女孩看到他的离去而伤心,所以就想先和女孩分手,以此达到让女孩忘了他而不会太伤心的目的——尽管女孩始终哭着说:你不是答应我要陪我一起战胜疾病吗?你不是答应我要让我穿上婚纱吗?
  可是男孩仍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节目现场,义无反顾,显得那么无私、伟大,甚至悲壮。
  于是很多观众在开始骂男孩绝情后,又发来短信赞扬他,当然也有希望他能陪女孩一起度过余生的,但就是没有人指责他。
  可是,我却忍不住想指责他:你以为爱情是你想的那个样子吗?你以为爱情就只是奉献吗?你以为爱情就只是给予吗?
  爱情,还有接受。
  爱情不是你想的那样,能给对方健康、快乐就在一起,不能给对方健康和快乐就离开她。爱情,应该是一起走过。
  经常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看到,有很多人突然向对方提出分手,像个忘恩负义的人。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自己得了重病,于是欺骗对方,好像这是一种善意的欺骗。我想说的是,也许这是善意,但不是爱。其实爱很简单,爱就是能看到你,不管能看多久但请让我尽可能看到,直到再也不能看到。
  不只是爱情,亲情也是这样。看到很多小说和电视剧中,主人公得了重病,为了不拖累家人,为了所谓的“长痛不如短痛”,就采取自杀方式——很自私地,把痛苦都留给别人承担。
  我还看过一个节目,一个女孩得了重病,看妈妈每天都为医药费东求西借,而且妈妈还每天到大街上摆摊修鞋,她一度想自杀。但是后来,她说她永远不会自杀了。主持人问她为什么,她说,只因为有一次我在街头看到我的妈妈。
  你看到什么了?主持人问。
  大家本以为她的回答不外乎看到了妈妈的劳累,看到了妈妈的坚强等等。
  但是她说,我除了看到妈妈冻红的双手在修鞋,还看到她的鞋摊旁放着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对羽毛球拍,一样是饭盒。那羽毛球拍是妈妈在没鞋修时和另一个修鞋的阿姨有空打打球的。
  那个饭盒是不是妈妈带的午饭?主持人问。
  不,不是。那里边都是一些黄瓜尾巴,是吃剩的黄瓜尾巴。
  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妈妈不会把黄瓜吃了,给你留下黄瓜尾巴吧?
  不是的,那是我吃过的黄瓜,剩下的黄瓜尾巴她留下来了。
  是妈妈吃吗?
  不是的,她是用来没事的时候往脸上擦一擦,因为黄瓜可以美容。妈妈虽然老了,但是她也很爱美,她也希望快乐地活着。不仅是希望她自己,还希望我。所以我没有权利不好好活着……
  是的,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有一种爱叫奉献,有一种爱叫给予,有一种爱叫逃离,有一种爱叫不拖累。
  但还有一种爱,叫生死与共——这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爱。
  
  (编辑 蓝 忆)
其他文献
有一位雅典贵族青年特别崇拜苏格拉底,梦想有朝一日也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受人尊敬的大思想家。一天,他十分虔诚地来到苏格拉底家求教:“作为一位有名的思想家,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多思多想!”苏格拉底简洁地回答。  成功的秘诀就这么简单呀!这位自以为取到真经的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回到家后,就一头栽到床上,开始“多思多想”起来。  日上三竿,家人叫年轻人起床去外面找点事做做,他懒洋洋地说:“别打扰我思考问
“别碰它,会摔碗的!”  在通往田野的路上,我的手还没碰着一朵淡白的花骨朵儿时,母亲就急切地阻止我,好像生怕我犯下错误似的。记忆里,春天的村庄野花遍布,但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就对这种花如此偏爱。  被母亲倍加呵护的这种花,叫打碗碗花。每年的四五月份,地埂、崖畔、房前、屋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打碗碗花开了的时候,状如喇叭,红白相间,一串串一簇簇的,像春天娴静的女儿来到了村庄。它的花萼极薄,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