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动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错,数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脑思考的结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很聪明,而另一些学生却不那么聪明,除了先天因素外,更主要是后天培养造成的。那些聪明的学生,他们善于联想、归纳、推理、概括、探究,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超群,是他们数学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而那些显得不那么聪明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他们比别人笨,主要是他们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作为学习数学的支点,因而学习数学比较吃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后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包括几个方面: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好数学,都能够学到对他们终身受益的数学品质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这几年新课改的一点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引入新课时创设合适的思维情境
  
  这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若不注意思维情境的创设。师生便不易进入“角色”。创设思维情境我主要从以下几种方式入手:
  1、巧设悬念。提出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一定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比如在教学《黄金分割》这节课的引入时,我利用课件展示展示大量图片,如:绘画上的蒙娜丽莎,建筑上的法国埃菲尔铁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塔;雕刻艺术上的断臂维纳斯,等等。让学生在欣赏这些美丽图片、感受美的同时,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些艺术品或建筑物给人以美的感觉?学生产生疑问的过程就是产生求知欲的过程,而强烈的求知欲正是良好思维品质必不可少的。
  2、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认识很多都是首先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果光靠学生听、思考。有时候是很难理解新知识的。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学生在尝试了探索、发现后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后印象深刻,学习信心倍增,从而能较快地牢固地接收新知识。如在教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这节课时,让学生通过折纸、观察及教师演示更深刻地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二、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同化——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不能被旧知识同化时,要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由此可见,在新课进行中思维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愤”、“悱”意境。愤悱意境,即所谓“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情境。“愤”是欲求明而不得,“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最高,一启则发。其具体做法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旧知识作铺垫,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创设迁移情境,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层层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简约、越层、跳跃。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同化中有顺应,顺应中尽可能先同化。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
  2、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学生在新课学习中有着一定的认知过程,即由“不知到知”的意向、领会过程。由于数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往往掩盖了认知思维的存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认识过程的。而“暴露”过程的本身就显示了较强的思维情境。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达到充分统一。新课进行中暴露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可采用的方式是: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思路的探索过程;向学生展示前人是怎样“想”的,教师是怎样“想”的,从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想”,并帮助学生学会“想”。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法。
  3、利用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数学思维。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并圆满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反证法”时,学生对这个新的证明方式如果单纯地从数学角度去理解的话比较难接受,我就通过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的思维方式:没有从“造”上下工夫。而是从“造”的反面“不造”上想办法,巧用草船借箭获取了足够的箭支。通过这样的故事给予学生启发。从而促进更好地理解“反证”的意义。
  
  三、在练习和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课堂练习的思维情境,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创设思维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性质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直观后抽象,先浅后较深。
  在课堂小结中也要注意创设思维情境,以养成学生善于对所学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由于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或引导学生概括本堂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提纲、图表、图示等较好地创设出思维情境,所以重视课堂小结。创设思维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思维情境,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养成遇事善于思考。并且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小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计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良好发展和数学思想的形成,关系着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学计算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数学思想的成败。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在农村小学中,其陈旧的教学模式已趋向于定式,先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课堂逐步变得“活”起来。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为了追求开放内容而随意补充教材;为了所谓自主学习放弃老师指导;课堂气氛活跃但浮而不实等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教师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实活相济;要追求实而不死。放而有导,活中求新。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数学;课堂;务实;求活;思考    随着新
很多时刻老师和学生都只为了追求分数,追求成绩,简单而粗暴地把数学分离成了“数”和“学”:这里的“数”是指教学双方只是把数学简单的停留在一些数和形上;“学”则是为了得到一定的分数,一切以成绩为目的的盲目学习,殊不知,学习数学,数与学二者之间不能单独分开而存在,不能只要求体现在成绩上,更要体现在实际运用上,知其所以然,必知其所以用,这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如何才能做到不要让数学
随着新课程脚步的临近,中学数学课堂也在进行改革和试验,新教材融进了近现代数学的内容,精简整合传统高中数学内容,在发扬注重双基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基础上,重视现代技术思想对数学的广泛影响,与旧教材相比,内容增多,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难度大为提高,学生从初中阶段形象直观的数学认识,直接面对集合、逻辑、向量等抽象的内容,需要一个从心理到认识理解能力的提高,我校作为一所农村的普通高中,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的发展。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很难引起自身的情感体验,所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就实际工作中的几个环节和方面,谈一下做法和认识。  [关键词]教师;高效;课堂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
小彬和彤彤参加了世界航天署的航天活动,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双胞胎兄妹华华和夏夏的寒假科学实践活动则选择跟随航天实验室的阿T博士专门研究各种类型的卫星。在卫星之旅开始前,阿T博士问他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卫星吗?”华华抢答道:“围绕恒星旋转的就叫作卫星!”“错错错,围绕恒星旋转的是行星,围绕行星旋转的才是卫星!”夏夏赶快纠正了华华。阿T博士听后点了点头,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这趟卫星之旅,探秘的可不是你们
[摘要]学习数学分析的目的除了微积分工具的掌握,还在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分析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分析;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传统的数学分析教学中,主要是讲解定义、定理证明、公式推导和大量的计算方法与技巧等,忽视了训练学生如何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每个班每名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是刺激孩子智力成长的课程. 某些学生暂时落后,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从另一方面讲,则是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法,启迪他们的思维. 面对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使学  困生稳定下来安心读书,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初中数学新课程已经实施几年了,已逐步走人了新课程的轨道。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课程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考试的变化,有着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困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