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師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学生是一个在心理和生理上不断变化发展的群体,所以教与学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常谈常新的热门话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Lindgren, H. C.认为,教和学是心理过程,只有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和技术。然而,以考试成绩论高低的的评价标准,使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注重那些成绩优异的学优生,而忽视了学困生的表现。这就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两种心理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和马太效应。因此,本文结合两种效应的心理学特点,分析了它们对教学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心理效应内涵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缘于《新约·马太福音》,后来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墨顿用来概括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像那些已经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得到了与其科学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的荣誉和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得到与他们的科学贡献相比不适当的较少的荣誉和报偿。通俗地解释,马太效应就是"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使之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它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偏爱重点校,善待高分生;放弃薄弱校,制造学困生,形成"显人才"和"潜人才"的分化与对应,制造了"精神贵族"和"精神乞丐"。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名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依据目前对学生的了解来对学生未来行为或者学习成就而产生的猜测。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雅各布森就教师期望进行了实验探索,并证实对教师期望的提高将会促进学生智力增长。
二、心理效应产生的缘由
(一)教育政策不完善
虽然时下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还是以成绩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为了自己的声誉和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也是把学生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学生家长也往往只看重学校考上多少重点或名牌学校的结果。在这样的影响和压力下,教师不可避免的把注意力转向了学优生,从而在忽视学困生的同时,也往往剥夺了他们应该公平享受的教育学习资源。
(二)师德修养缺失
教育公平是教师树立威信的重要标准,在绩效考核压力和经济利益驱使下,有的老师不能做到教育一视同仁。只关注优秀的和有家长背景的学生,而很少关心学习较差又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甚至还把这些学困生当成影响班级总体成绩的绊脚石。这种严重的教育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关系。
(三)不合理的班级人数分配
优势资源往往是大众追求的对象,教育资源的分享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家长想法设法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重点学校,名师班级。导致班级人数过多。教师的精力和课堂时间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过多的学生,分身乏术的教师也不得不选择了保帅丢卒的策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优生身上,忽略了中间生,抛弃了学困生。使这些得不到阳光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慢慢地成了一朵朵枯萎的花。
(四)没有尊重个体需求差异
教育教学是一名艺术,只有学科知识和满腔热情是不够的,由于学生在智力、心理和特质上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为班级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同学,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往往不能及时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慢慢地就会成为所谓的学困生。最终导致班级成绩两极分化。
三、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
(一)剥夺了后进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
学优生成了老师眼中的优势资源,上课的时候老师的视力范围总是在学优生的服务区内扫描,提问也变成了学优生和老师的交流会,而学困生却成了老师眼中的盲区,一节课讲完也难得几次任课教师的瞬间扫描,更不用说千年不遇的提问了,热热闹闹的课堂上,学困生永远是充当看客的角色。这样本该每个学生公平享受到的时间资源,却被人为的偏爱分配给了学优生。
(二)破坏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总是把学优生当作他们的宠儿,课堂提问的重点对象,自习课上的专职辅导,纪律上的宽容分子,老师之间交流过程中炫耀的资本。但是对学困生的态度总是漠然处之,把这部分学生划进了边缘地带。教师教育的不公平,也使班内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学优生和学困生总是很难融合在一起。
(三)恶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班级内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极大差异,也使那些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学生心里产生极大的不满,在这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班级环境内,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顶着干,让老师们总是感觉到他们是班级内的肿瘤。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挽救,往往会使师生关系进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
对学优生过度偏爱的同时,也使学困生长期处于缺乏关爱和理解、常受批评指责的消极被动的环境中,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慢慢地就会自暴自弃,长期下来就会形成自闭,自卑,偏激的人格特质。然而这两种心理效应不单对学困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对学优生人格的发展也是不完善的。正如温室花朵一样,在"学优生"这个光环下,傲慢自私、麻木不仁等特点都会在这些学优生身上慢慢滋长,这些都不利益学生健康人格的身心发展。
四、积极应对策略
(一)改革和完善教育政策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往往是一好带百好,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会好的。所以在学校中成绩是学生奖惩、老师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价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其弊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形成性评价"这一评价标准,不但重视结果而且也把学习的过程纳入了评价标准。它是对应试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减少教师压力,克服班级两极分化,发挥两种效应对班级的积极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不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
政教要分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学校应该尽心尽力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减少教师压力,让老师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中解放出来,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老师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好教学教研。只有这样,才能让甜蜜的雨露和温馨的阳光洒满教室的各个角落。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由于学生个体心智和性格的不同,所以在学习上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差别,此时更需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确立合理的教育教学措施,改变单一的教学效果测试手段,分层次进行教学测试,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体的评价标准。
(四)进行挫折训练
现在的中学生是90后和00后的新一代,是看着动漫,泡着牛奶,吃着麦当劳长大的,有着与父辈们不同朝气和叛逆,活动更加广泛,心理更加复杂。如何让这些新一代温室花朵能承受起更大的挫折,不仅使家长们绞尽脑汁,也让学校面对更大的挑战,更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经常举行一些有适当难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能享受胜利的荣耀,也能经得起失败的挫伤。
(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信息社会资讯四通八达,不了解网络的老师无疑是新一代的文盲。网络的便捷给老师提供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所以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校园网络和设立班级自由论坛,这样既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也能让每个同学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面进行讨论,让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敢于加入到大家的讨论中来,释放自己的心情,聆听别人的心声。
五、结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班级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和马太效应结合起来,发挥这两类效应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育技能,不断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不断了解掌握心理学知识。进而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提高学生成绩,加强班级内团结合作,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增强师生交流,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和谐班级集体。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福生.马太效应与教育公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7):62.
[3]楼慧心.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6,(2):100.
[4]李茂盛.班主任工作中马太效应的防范[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02:78-79.
[5]清澈小舟.没有孩子是差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
一、心理效应内涵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缘于《新约·马太福音》,后来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墨顿用来概括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像那些已经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得到了与其科学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的荣誉和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得到与他们的科学贡献相比不适当的较少的荣誉和报偿。通俗地解释,马太效应就是"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使之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它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偏爱重点校,善待高分生;放弃薄弱校,制造学困生,形成"显人才"和"潜人才"的分化与对应,制造了"精神贵族"和"精神乞丐"。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名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依据目前对学生的了解来对学生未来行为或者学习成就而产生的猜测。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雅各布森就教师期望进行了实验探索,并证实对教师期望的提高将会促进学生智力增长。
二、心理效应产生的缘由
(一)教育政策不完善
虽然时下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还是以成绩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为了自己的声誉和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也是把学生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学生家长也往往只看重学校考上多少重点或名牌学校的结果。在这样的影响和压力下,教师不可避免的把注意力转向了学优生,从而在忽视学困生的同时,也往往剥夺了他们应该公平享受的教育学习资源。
(二)师德修养缺失
教育公平是教师树立威信的重要标准,在绩效考核压力和经济利益驱使下,有的老师不能做到教育一视同仁。只关注优秀的和有家长背景的学生,而很少关心学习较差又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甚至还把这些学困生当成影响班级总体成绩的绊脚石。这种严重的教育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生关系。
(三)不合理的班级人数分配
优势资源往往是大众追求的对象,教育资源的分享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家长想法设法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重点学校,名师班级。导致班级人数过多。教师的精力和课堂时间资源是有限的,在面对过多的学生,分身乏术的教师也不得不选择了保帅丢卒的策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优生身上,忽略了中间生,抛弃了学困生。使这些得不到阳光的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慢慢地成了一朵朵枯萎的花。
(四)没有尊重个体需求差异
教育教学是一名艺术,只有学科知识和满腔热情是不够的,由于学生在智力、心理和特质上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为班级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同学,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往往不能及时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慢慢地就会成为所谓的学困生。最终导致班级成绩两极分化。
三、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
(一)剥夺了后进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
学优生成了老师眼中的优势资源,上课的时候老师的视力范围总是在学优生的服务区内扫描,提问也变成了学优生和老师的交流会,而学困生却成了老师眼中的盲区,一节课讲完也难得几次任课教师的瞬间扫描,更不用说千年不遇的提问了,热热闹闹的课堂上,学困生永远是充当看客的角色。这样本该每个学生公平享受到的时间资源,却被人为的偏爱分配给了学优生。
(二)破坏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总是把学优生当作他们的宠儿,课堂提问的重点对象,自习课上的专职辅导,纪律上的宽容分子,老师之间交流过程中炫耀的资本。但是对学困生的态度总是漠然处之,把这部分学生划进了边缘地带。教师教育的不公平,也使班内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学优生和学困生总是很难融合在一起。
(三)恶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班级内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极大差异,也使那些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学生心里产生极大的不满,在这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班级环境内,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顶着干,让老师们总是感觉到他们是班级内的肿瘤。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挽救,往往会使师生关系进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
对学优生过度偏爱的同时,也使学困生长期处于缺乏关爱和理解、常受批评指责的消极被动的环境中,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慢慢地就会自暴自弃,长期下来就会形成自闭,自卑,偏激的人格特质。然而这两种心理效应不单对学困生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对学优生人格的发展也是不完善的。正如温室花朵一样,在"学优生"这个光环下,傲慢自私、麻木不仁等特点都会在这些学优生身上慢慢滋长,这些都不利益学生健康人格的身心发展。
四、积极应对策略
(一)改革和完善教育政策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往往是一好带百好,只要学习好一切都会好的。所以在学校中成绩是学生奖惩、老师绩效考核的重要评价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其弊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形成性评价"这一评价标准,不但重视结果而且也把学习的过程纳入了评价标准。它是对应试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减少教师压力,克服班级两极分化,发挥两种效应对班级的积极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二)完善不合理的学校管理体制
政教要分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学校应该尽心尽力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减少教师压力,让老师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中解放出来,缩小班级规模,实行小班教学,老师才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好教学教研。只有这样,才能让甜蜜的雨露和温馨的阳光洒满教室的各个角落。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由于学生个体心智和性格的不同,所以在学习上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差别,此时更需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确立合理的教育教学措施,改变单一的教学效果测试手段,分层次进行教学测试,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体的评价标准。
(四)进行挫折训练
现在的中学生是90后和00后的新一代,是看着动漫,泡着牛奶,吃着麦当劳长大的,有着与父辈们不同朝气和叛逆,活动更加广泛,心理更加复杂。如何让这些新一代温室花朵能承受起更大的挫折,不仅使家长们绞尽脑汁,也让学校面对更大的挑战,更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经常举行一些有适当难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能享受胜利的荣耀,也能经得起失败的挫伤。
(五)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信息社会资讯四通八达,不了解网络的老师无疑是新一代的文盲。网络的便捷给老师提供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所以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校园网络和设立班级自由论坛,这样既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也能让每个同学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面进行讨论,让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敢于加入到大家的讨论中来,释放自己的心情,聆听别人的心声。
五、结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班级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和马太效应结合起来,发挥这两类效应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育技能,不断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不断了解掌握心理学知识。进而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提高学生成绩,加强班级内团结合作,缩小同学之间的差距,增强师生交流,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和谐班级集体。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张福生.马太效应与教育公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7):62.
[3]楼慧心.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6,(2):100.
[4]李茂盛.班主任工作中马太效应的防范[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02:78-79.
[5]清澈小舟.没有孩子是差生[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