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宗羲的寿序文管窥其文章观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宗羲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著作颇丰,所写作品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同时作为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甬上诸学士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黄宗羲的寿序文为切入点,探讨其所阐发的文章观。从黄宗羲的寿序文中所管窥到的文章观有:强调文章的传世价值;倚重古文,轻鄙时文;注重六经对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黄宗羲 寿序文 文章观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黄宗羲作为浙东学派的重要创始人,涉及领域众多,著作颇丰,对浙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黄宗羲的传世文集中,有二十三篇专为他人祝寿所作应酬之文,但他的寿序文与当时文坛流行的这一文体所表达的思想截然不同,并不仅仅为应酬而作。黄宗羲在寿序文中表达了重要的经学、史学与文学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关于黄宗羲的研究蔚为大观,但是对其寿序文的研究却笔耕不均。本文以黄宗羲的寿序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其寿序文所体现的文章观。
  一、强调文章的传世价值
  黄宗羲作为一代文人,极其看重文章的传世功能。在寿序文中用子孙后代有文章流传的事实作为其人品的一项衡量标准。在《按察使副使郑平子先生六十寿叙》中写道:“亡国之戚,何代无之?天荒地老,先生出河西之馆,松菊犹存,敝庐无恙,有子复以文章鸣世,拟之古人,则袁季源庶为近之。季源仕故国同,国亡而遭告讦同,阴行其善于乡又同,得清容以为之子又同。”{1}在此,作者用“有子复以文章鸣世”来表示对郑平子先生的赞扬。后代有文章传世,耀及先祖。作者将其比为宋贤人袁季源,加强了其称赞效果。在《郑兰皋先生八十寿序》中,黄宗羲对郑兰皋的美言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令子登朝,封加翰苑,以故国遗老,羽仪当世,子孙皆有文章,大名为时所宗。”{2}在作者眼中,“子孙皆有文章”成为了郑兰皋扬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黄宗羲对文章传世的重视。
  文章传世,固然重要,但传世之不易,为时人所不识。黄宗羲在寿序文中也表达了文章传世不易的观点:“曾不三十年而事已如此,况欲垂之千百世之远乎?然后知古来之不及数十人者,其传非易事也。”{3}文章传世三十年已属不易,况流传千百世。针对文章传世不易的事实,黄宗羲在序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如何行文,使得其流芳百世。在《寿李杲堂五十序》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夫文章不论何代,取而读之,其中另有出色,寻常经营所不到者,必传文也。徒工词语,嚼蜡了无余味者,必不可传者也。昌黎‘唯陈言之务去’,士衡‘怵他人之我先’,亦谓学浅意短,伸纸摇笔,定有庸众人思路共集之处。故唯深湛之思,贯穿之学,而后可以去之怵之。”{4}若为传世之文章,当思想出色,精湛经营,超乎常人思维,而不是仅限于辞工句美,且无甚文思,读来索然无味。
  二、倚重古文,轻鄙时文
  黄宗羲重视古文,极力崇扬古文的创作,而对明末清初为大多数文人所追捧并创作的时文提出很多批驳意见。黄宗羲以序文为例批驳了时文浮夸的文风。当时古文衰落、时文盛行的一个表现即为序文的流行,尤其为寿序文。黄宗羲认为寿序文为应酬之文,为时人所借用来表夸糜之意,为真正知文者所不屑。正如他在《施恭人六十寿序》中所指:“近日古文道熄,而应酬之所不能免者,大概有三,则皆序也。其一升迁贺序,假时贵之官阶,多门客为之;其一时文序,则经生选手为之;其一寿序,震川所谓横目二足之徒,皆可为之。盖今之号为古文者,未有多于序者也;序之多,亦未有多于寿序者也。其多之所以至于如此者,求文之家,不识古文词为何物,无所差择,不过以为夸多斗靡之资。”{5}古文之道日渐没落,而应酬之文逐渐盛行,失却了古文创作的意旨。黄宗羲也创作了大量的寿序文,但是其所作之文与时人所作区别甚大,“一年之中,寿序恒居二三,盖即藉以序交情、论学术,与今所应征启文词不类。”{6}黄宗羲用寿序文来交友、谈论学术,不失古文之道。
  针对时文糜烂之风,黄宗羲在《万祖绳七十寿序》中侧面点出了其盛行的原因:“场屋习气,不用力古作而更畿易于时文;不订经史本处,而求故事于时文。”{7}由于科举考试之风的影响,时文盛行。时人不惜诬枉情感与事实,作阿谀奉承之时文来求取功名利禄,而对古文用力甚少。正如同作者在《王君调先生七十寿序》中所说,“而先生以为文艺细碎,矫诬情实,求合乎有司,觊得一官,故不为也。”{8}作者在此是赞扬王君调的高风亮节,不屑于作时文来合乎有司的需要而谋求高官俸禄。由此也可见当时人倾向于时文的原因所在。
  时文虽然成一时盛行之风,但是终不长久。黄宗羲在《王君调先生七十寿序》中指出了时文所存在的问题:“嗟乎,物未有久而不穷,穷而不变者。时文之法,行之五六百年,其力竭矣。”{9}时文之法,已盛行多年,其必然走向衰亡,这是事物运行的不二法则。为了加强说明效果,以证明时文之效日渐式微,黄宗羲同时在其他寿序文中援引事例作强有力的论证。《仇公路先生八十寿序》:“(艾)千子以时文为不朽之具,震而矜之,為有识者所笑。”{10}艾千子为当时选家,扬名天下,如今因时文鄙见而为人所笑。“唐宋以诗赋取士,其时甲赋律诗,当不减近日时文之汗牛充栋,今已化为野马尘埃,不知焉往,夫时文亦若是而已矣。然颇疑其久而不变。”{11}作者继而用唐代科举所作诗赋俱已化为尘埃之例来同比今日之时文必将衰亡,不知所终。
  针对时文所存在的弊端,黄宗羲力倡古文。在寿序文中,作者也谈到古文当作何家法。“所谓古文者,非辞翰之所得专也。一规一矩,一折一旋,天下之至文生焉。其又何假于辞翰乎?且人非流俗之文,而后其文非流俗之文,使庐舍血肉之气充满胸中。徒以句字拟其形容,纸墨有灵,不受汝欺也。”{12}黄宗羲认为文字不具有饰伪形容的作用,主张为文应发胸中血肉之气,而不是专攻辞翰。除此之外,作者认为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经历与眼界,学习其能力所能企及的作家。如此才不致成为流俗之文。“盖其身之所阅历,心目之所开明,各有所至焉,而文遂不可掩也。然则学文者,亦学其所至而已矣,不能得其所至,虽专心致志于作家,亦终成其为流俗之文耳。”{13}由此可见,黄宗羲注重生活实践、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为文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作性情所至之文;而不是盲目寻求名家,最终使所作文章流于世俗。   黄宗羲在不同的寿序文中,较为分散地指出了古文之道衰落、时文盛行的事实,并提出时文存在弊端,无法成为流传之文的看法,同时提出对古文写作的诸多看法。于其中表达了自己重视古文,轻视时文的观点。
  三、注重六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黄宗羲工于治经讲学,突出元典的源流作用,主张取源六经,追本溯源。在寿序文中,黄宗羲认为勤习六经有助于改变整体文风。在《陈夔献五十寿序》中,作者对甬上习经之风进行了概述:“今海内皆知甬上,精宗六籍,翱翔百氏,危儒行,标清议,一切夸诞之习击去之。今世夸诞之妄人,累急甬上,终于不可親而止。盖十年以来,所称鲁、卫之士,必在甬上也。”{14}甬上诸弟子攻六经,效仿古人,堪比古鲁卫之士。而文风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甬上诸弟子去夸诞浮糜的文风,正本清源。在《陈夔献五十寿序》中,通经学古对改变文风的作用更为明显。“夔献以一诸生,旅见学宫,揖让于博士之前,有何气力,不及十年而能转浙河东黄茅白苇之风,概使之通经学古。”{15}陈夔献讲学甬上,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浙河东地文风齐一单调之景,改变其学术附丽的状况,扭转根源在于通经学古。
  黄宗羲认为宗六经对个人文章创作也大有裨益,以六经为源,勤习经文,发而为文,乃为雄文。黄宗羲在寿序文中也阐述了相关论点。如《寿李杲堂五十序》:“余久处穷山,饥火所驱,干涉八事,始知今天下另有一番为古文词者,聚敛拆洗,生吞活剥,大言以为利禄之媒,较之启、祯间,卑之又甚矣,盖无以议为也。道不中绝,何意数年来,甬上诸子皆好古读书,以经术为渊源,以迁、固、欧、曾为波澜,其溯而上之于古来数十人者,已非断流绝港矣,而吾友杲堂横厉其间,如层崖束湍,翔霆破柱。”{16}在此,作者首先陈述了当时古文创作,呈现文格卑劣的特点,以求取利禄为目的,丧失古文之道。而甬上弟子宗经好古,直溯古人。李杲堂身处其中,如“层崖束湍”“祥霆破柱”一般,指出了李杲堂以六经为本,进行古文创作,文格高尚,文风清雅。在《范母李太夫人七旬寿序》中写道:“国雯起自东海,与其徒斟酌六经,参攻众论,深明古今治乱之故,溢而为文,非复世人模拟所及,盖浸浸乎未有止也。”{17}黄宗羲对范国雯斟酌六经的行为大加赞赏。其所作之文,以六经为底蕴,内涵深刻,世人难以模拟超越。在《仇公路先生八十寿序》中,对沧柱文名主盟于当时文坛的原因进行探讨,将其归结于沧柱湛心六经:“方今沧柱之名,不下于余所称引诸君,亦以湛心经术,墨守庭诰,故文章风韵,主盟于当世而无愧。”{18}由此可见六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从以上的具体分析中可看出,黄宗羲在寿序文中注入了自己深刻的文学思想。黄宗羲注重立言,认为文章传世不易,主张以思想深刻的文章流传后世;注重古文,认为以求取功名利禄的时文必将衰亡,应选取自己性情所至的作家,学习古文创作;注重六经,推崇六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应勤习六经,追本溯源。
  {1}⑧⑨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第22页,第23页。
  {2}③④⑤⑥⑦⑩{11}{12}{13}{14}{15}{16}{17}{18}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97页,第676页,第676页,第689页,第686页,第692页,第683页,第683页,第672页,第673页,第680页,第681页,第676页,第688页,第683页。
  参考文献:
  [1] 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 方祖猷.黄宗羲长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爱贤.黄宗羲寿序文刍议[J].鸡西大学学报,2014(5).
  [4] 李爱贤.论黄宗羲寿序文的内容及其艺术特征[J].语文学刊,2014(2).
  作 者:车军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8日,正值我国传统的清明时节,在湖南省桂东县的三台山上,爱好和平的人士沿袭历年的习惯为一名二战期间对日空战中牺牲在此的美国飞虎队英雄扫墓。而此时此刻远在太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技协食用菌专家组科技专家胡文华,继“食用菌无菌接种器”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96204061.4)之后,日前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可开放接种的食用菌无菌接种器
幽默风趣,既是我们课堂教学语言追求的一种效果,更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力的教学手段。我们教师不可滥用,要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运用,以达到催化感情、启迪智慧,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祖籍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曹家庄,1913年生。1931年闯关东,到黑龙江省桦南县驼腰子金矿当工人。1933年6月,祁宝堂串联张仲祥等7人发动了反抗日本侵略军的驼腰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指引下,我组(四川省绵阳地区建设局设计组)的设计人员,贯彻“干打垒”精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吸取民间建
抚顺石油二厂石腊连生产的高融点白腊是我国出口产品之一,很受国际市场欢迎。工人同志们为了多出腊,出好腊,决心把石腊产量翻一番。产量要翻一番,氨压机制冷量不够怎么办?大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见证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升起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回忆说“:我站在天安门西南角,领导同志一步步
我国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因此明代佛教也就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毅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
上集1.安得助天主堂大场日东南县财经工作会议正在进行,各区财经分局主任、副主任、各乡分派所所长等财经精英云集于此。财经局长侯逸民,一头长发风中飘洒:“税源,说到底是国
2日湖南常德府辟为商埠。5日中日电报交接谈判破裂,周万鹏回国。6日清政府学部令各省添设法政学堂。9日清政府批准商部奏折,西潼铁路加征土厘作为路股。9日粤督岑春煊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