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琪,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国际网络营销中心执行总监。曾先后在图书出口部日本科、图书出版口中心负责相关业务,并参与负责与美国亚马逊网站合作的网上“中国书店”项目全进程。
科技是社会进步中不容小觑的巨大推手。同样,在书刊行业,不管是纸版产品的排版制作,还是电子书的生产加工,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销售应用,都在越来越多引入新技术应用。可以说,正是科技的不断升级,让书刊行业一改曾经沉闷、老旧的印象,重新成为新的社会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力量。但是,《美国队长》中曾有这样一句台词“打仗靠武器,打胜仗靠人”,我觉得很好地诠释了技术与技能的关系。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否人的主动性就会逐渐淡出行业舞台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冯小刚的电影《温故1942》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当下由于电影宣传的热炒,小说自然也备受关注,相应的版权贸易也会活跃起来。其实,这部小说的日文版早已在2006年的时候已由日本福冈的中国书店出版。我还记得当时我们部门的经理受中国书店川端幸夫社长委托,帮助联系版权事宜的时候,就曾在他的办公桌上看见这本书。那时候我并没意识这本书其后会一路热销:这本书在日本一出版就颇受瞩目,并一度曾在雅虎的访问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然,我也没有想到该书会有今日的关注度,再次作为焦点被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我所缺乏的或许就是川端幸夫社长久浸出版行业所练就的技能——职业敏感度吧。正因为他的远见和坚持,《温故1942》的日文版才能早在2006年就顺利出版并取得销售佳绩,我想这也是他深厚的职业素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位海外客户,每年都会来京参加图书订货会,并铁定会让我带他去万圣或者风入松选一批新书。每次行程一向很紧,但是他都会跟我讲讲他大半辈子跟书打交道的故事。一次在万圣,他忽然让我问店员是不是知道随便哪本书他都知道摆在什么地方、还有多少本,店员很诧异,“当然知道”,不过,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电脑上不是都能查到嘛”。老人家很得意地看看我,颇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店里的我书我都知道”,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头“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事实证明,对于任意一本书,他都准确地知道自己书店是否曾经进过货,知道摆放的位置,甚至知道还有哪些有需求的教授还没有买过。而我在随后的录入订单过程中,发现他所说的新采、补货等情况无一不应验。这种多年浸淫的技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我工作的近十年中,在图书出口领域,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我亲眼见证了这些技术的便捷性,见证了服务能力的提高:从纸质订单传送到电子订单的生成、从纸本目录到各种电子格式的宣传,从图书单品销售到光盘、数据库、在线服务的销售……但有一些东西始终没有变过,那就是在“走出去”的道路上,经验的积累是永远没办法投机取巧的,这些认真和韧劲,恰恰是值得我们在从事中国图书销售的海外客户身上认真学习的。我曾经的工作内容中,有一项是为日本的客户发样书。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也是对于自身技能的考验。因为样书有限,品种却颇多,发错了客户,不光收不到订单,国际邮费也是白白浪费,所以哪本样书发给哪家客户会获取订单也是一种挑战。刚刚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又是查系统记录、又是制分配表、还得看发货日期,忙得不亦乐乎,而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查询、推断、回溯中,我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也了解了每一家客户的订货习惯、特点及方向。所以到了后来,我已经完全脱离了对系统的依赖,能够熟练地为每一家客户发送适合的样书。
前些时候,看到一篇创业文章讲到要颠覆性地通过技术升级改变一个行业,必须要投身其中,我觉得非常朴实而正确。今时今日的书刊行业,以及书刊出口行业,发展还远远不够,但如果不亲自在这个行业中试试水深、撞撞墙,是没有办法知道该如何改变,如何跨越障碍,将未来建设得更好的。我很庆幸我能在这个行业中经历很多挫折与困难,也看到很多希望与坚持,我知道,“走出去”的路很长,还很颠簸,但是在专业人员的设计、施工下,做好每一步规划,打好每一根路桩,相信会有更多的好作品诞生,也会有更多的名作名家被推广到世界各地。我相信,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了能打胜仗的技能人才,出版行业会创造出更多技术与技能的完美结合。
科技是社会进步中不容小觑的巨大推手。同样,在书刊行业,不管是纸版产品的排版制作,还是电子书的生产加工,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销售应用,都在越来越多引入新技术应用。可以说,正是科技的不断升级,让书刊行业一改曾经沉闷、老旧的印象,重新成为新的社会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力量。但是,《美国队长》中曾有这样一句台词“打仗靠武器,打胜仗靠人”,我觉得很好地诠释了技术与技能的关系。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否人的主动性就会逐渐淡出行业舞台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冯小刚的电影《温故1942》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当下由于电影宣传的热炒,小说自然也备受关注,相应的版权贸易也会活跃起来。其实,这部小说的日文版早已在2006年的时候已由日本福冈的中国书店出版。我还记得当时我们部门的经理受中国书店川端幸夫社长委托,帮助联系版权事宜的时候,就曾在他的办公桌上看见这本书。那时候我并没意识这本书其后会一路热销:这本书在日本一出版就颇受瞩目,并一度曾在雅虎的访问排名中上升至第二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然,我也没有想到该书会有今日的关注度,再次作为焦点被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我所缺乏的或许就是川端幸夫社长久浸出版行业所练就的技能——职业敏感度吧。正因为他的远见和坚持,《温故1942》的日文版才能早在2006年就顺利出版并取得销售佳绩,我想这也是他深厚的职业素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位海外客户,每年都会来京参加图书订货会,并铁定会让我带他去万圣或者风入松选一批新书。每次行程一向很紧,但是他都会跟我讲讲他大半辈子跟书打交道的故事。一次在万圣,他忽然让我问店员是不是知道随便哪本书他都知道摆在什么地方、还有多少本,店员很诧异,“当然知道”,不过,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电脑上不是都能查到嘛”。老人家很得意地看看我,颇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店里的我书我都知道”,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头“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事实证明,对于任意一本书,他都准确地知道自己书店是否曾经进过货,知道摆放的位置,甚至知道还有哪些有需求的教授还没有买过。而我在随后的录入订单过程中,发现他所说的新采、补货等情况无一不应验。这种多年浸淫的技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我工作的近十年中,在图书出口领域,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我亲眼见证了这些技术的便捷性,见证了服务能力的提高:从纸质订单传送到电子订单的生成、从纸本目录到各种电子格式的宣传,从图书单品销售到光盘、数据库、在线服务的销售……但有一些东西始终没有变过,那就是在“走出去”的道路上,经验的积累是永远没办法投机取巧的,这些认真和韧劲,恰恰是值得我们在从事中国图书销售的海外客户身上认真学习的。我曾经的工作内容中,有一项是为日本的客户发样书。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也是对于自身技能的考验。因为样书有限,品种却颇多,发错了客户,不光收不到订单,国际邮费也是白白浪费,所以哪本样书发给哪家客户会获取订单也是一种挑战。刚刚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又是查系统记录、又是制分配表、还得看发货日期,忙得不亦乐乎,而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查询、推断、回溯中,我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也了解了每一家客户的订货习惯、特点及方向。所以到了后来,我已经完全脱离了对系统的依赖,能够熟练地为每一家客户发送适合的样书。
前些时候,看到一篇创业文章讲到要颠覆性地通过技术升级改变一个行业,必须要投身其中,我觉得非常朴实而正确。今时今日的书刊行业,以及书刊出口行业,发展还远远不够,但如果不亲自在这个行业中试试水深、撞撞墙,是没有办法知道该如何改变,如何跨越障碍,将未来建设得更好的。我很庆幸我能在这个行业中经历很多挫折与困难,也看到很多希望与坚持,我知道,“走出去”的路很长,还很颠簸,但是在专业人员的设计、施工下,做好每一步规划,打好每一根路桩,相信会有更多的好作品诞生,也会有更多的名作名家被推广到世界各地。我相信,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了能打胜仗的技能人才,出版行业会创造出更多技术与技能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