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解析了科技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发展实践中遇到的科技障碍,而后总结出借助健全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创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明确农业技术的重点、努力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及时将技术转化成实际的生产成果等等这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科技障碍;对策
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转变就是指,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要关注数目是否提升,还要关注质量的不断优化,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整体结构,这就需要,发展农业要建立在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基础上。
一、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一)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所必需的
因为技术落后,导致我国当前有着不科学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农业有着过大的比重,而其他行业诸如服务业和工业有着相对较小的比重。就农作物来讲,分析其结构层面可以发现,优质农作物有着相对较小的比例,而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有着相对较低的种植数量,并且,农产品因为有着较低的附加值,其市场竞争力也难以提升。到2019年,在农业中,种植业占有五成左右,而林、牧、渔三个行业一共才占有近五成,同时,就农业产业来说,农业技术的贡献率不高,仅48%,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值低了33%,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仅为35%。因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致使农业发展实践中,出现农民收入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状况。
(二)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提升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
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5%,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3.3%,可见,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时候,资源紧张是凸显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但是又不集中,土地经营规模太小,致使农业产业的生产率不高,规模效益很难形成,生产实践中,非常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同时,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农业产业的生产能力较低,这也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三)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因为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我国农业生产所用的农药、化肥目前都存在成本高、污染严重、产能较低的状况。比如,在2016年,有六成以上的农药原剂流到水中,水资源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农业排水是污染水资源的三大污染源之一。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再加上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让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增多了,这样的土壤种出来的农产品,味道、口感会明显降低,长期食用这样的农产品,会让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导致人们的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极易生病,甚至是致癌,严重者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另外,这样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会受到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非常严格的限制,这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四)技术创新可以明显提升农业产业的投入产出率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具有相对较低的农产业技术水平,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层面的体现:
一是单产增长速相对较低。近十多年来,就粮食而言,有着相对较慢的单产增速,以玉米、小麦这两种农作物为例,在2019年,玉米的平均单产为360kg、小麦为303kg,和十年前相比,增长了2.9%和20.9%,年均增长率仅为0.29%和2.09%,仅为高产国的33%和45.79%,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二是资源利用率较低。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但农业却占世界的22%,尽管如此,因为农技水平相对较低,也耗費了全球20%的水资源以及33.3%的化肥和农药。
三是农技转化率有待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技有着75(±10)%的转化率,中国农业技术的转化率仅为35(±5)%,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贡献率为70%,中国农业技术的贡献率只有约48%,差距是非常大的。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促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中国科研力量以及教育资源大都聚集于城市,在具体农业产业实践的过程中,技术投资的力度有待提升,农技创新太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缺乏农业技术创新平台,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
国家在建设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时,农业技术平台占的比例较小,在建成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与农业有关的只占10%左右;建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仅有三成和农业相关,虽然中国也有不少科研单位从事农业技术,但是这些科研单位存在各自封闭的状态,彼此交流不多,没法进行优势互补,总体效率不高,在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没有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
(二)经费不足
和农业产业贡献的GDP相比,农业科研经费少(不足农业贡献的GDP的0.5%),这一数值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特别大。在我国,多数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不先进,科研条件非常简陋,试验条件不足、科研力量缺乏,国家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经费太少。
(三)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系统不健全
在我国,九成的农业技术研发力量,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又有近半数的技术研发力量集中在种植业。转化农业技术的创新成果、推广和应用新技术,这些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每年我国有六千多项农业新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是,真正投入到农业产业生产的,不足33%,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难度非常大,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创新的水平不高。同时,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尚未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太大,且没有健全的风险预防制度,这些都是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一)积极健全农业技术创新相关制度,为农业技术创新打好基础
1. 积极健全农业技术创新制度,充分整合各项技术创新资源
在切实增加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挥市场作用,创建政府主导、多元发展的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优化技术机制,成立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者有机融合、协作联手、合理分工、国家优势突出的新兴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虚心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同时结合我国的农业产业实际状况,将这些先进技术进行认真的消化并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技创新体系的成效,借助技术创新,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及整个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政府要在政策方面增加对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
农技创新是一项有着较强探索性的工作,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政府要充分利用积极策略,为农技创新营造一个积极的政策大环境,成立农业技术基金,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鼓励技术含量高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等,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大力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3. 做好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为了促进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农业产业中,需要切实提升农业产业的生产力,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技术氛围,就必须要积极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机制,制定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于保护价值较高的农业技术成果。特别是我国自己研发的农业技术,一定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农业产业的技术附加值更高。
4. 打造技术创新队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一定要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尽可能的吸引、留住技术创新人才,让技术创新队伍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一是要意识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且具有非常高的风险,只有提高技术创新人才的薪资待遇,才能吸引、留下更多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二是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人才管理理念,在评估考核业绩、评价技术创新成果,提升薪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及整个创新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二)明确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点,积极健全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
要清楚知晓世界农业技术发展大趋势,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这两个重点,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荐和农业技术的创新,努力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后再次创新,以此推动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也要积极健全,尽快将农业新技术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模式的改变。一是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增强该系统的公益性,让农业技术进入每家农户,重点扶持农业技术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二是切实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成立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方便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必需的。一是,用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专业水平;二是,技术人员进乡村,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组织各种技术普及、文化教育等相关活动,持续壮大农业技术队伍,做好技术普及工作及农民培训工作,让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延延.敬安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7(33):27-28.
[2]潘幸.試述农村城镇化如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194+196.
[3]李春生,王亚星.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05):159-165.
[4]矫健,唐冲,蒋梅,陈伟忠,康永兴,高云,穆钰.加快推进新疆巴州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130-135.
[5]王凤祥,张伟.农地流转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6):678-682.
[6]杨丹丹.对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1):160.
(作者单位:诸城市桃林镇财政社保服务中心 )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科技障碍;对策
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转变就是指,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要关注数目是否提升,还要关注质量的不断优化,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整体结构,这就需要,发展农业要建立在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基础上。
一、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一)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所必需的
因为技术落后,导致我国当前有着不科学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农业有着过大的比重,而其他行业诸如服务业和工业有着相对较小的比重。就农作物来讲,分析其结构层面可以发现,优质农作物有着相对较小的比例,而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有着相对较低的种植数量,并且,农产品因为有着较低的附加值,其市场竞争力也难以提升。到2019年,在农业中,种植业占有五成左右,而林、牧、渔三个行业一共才占有近五成,同时,就农业产业来说,农业技术的贡献率不高,仅48%,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值低了33%,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仅为35%。因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致使农业发展实践中,出现农民收入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状况。
(二)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提升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
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5%,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33.3%,可见,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时候,资源紧张是凸显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但是又不集中,土地经营规模太小,致使农业产业的生产率不高,规模效益很难形成,生产实践中,非常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同时,技术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农业产业的生产能力较低,这也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
(三)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因为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我国农业生产所用的农药、化肥目前都存在成本高、污染严重、产能较低的状况。比如,在2016年,有六成以上的农药原剂流到水中,水资源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农业排水是污染水资源的三大污染源之一。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再加上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让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增多了,这样的土壤种出来的农产品,味道、口感会明显降低,长期食用这样的农产品,会让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导致人们的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极易生病,甚至是致癌,严重者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另外,这样的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会受到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非常严格的限制,这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四)技术创新可以明显提升农业产业的投入产出率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具有相对较低的农产业技术水平,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层面的体现:
一是单产增长速相对较低。近十多年来,就粮食而言,有着相对较慢的单产增速,以玉米、小麦这两种农作物为例,在2019年,玉米的平均单产为360kg、小麦为303kg,和十年前相比,增长了2.9%和20.9%,年均增长率仅为0.29%和2.09%,仅为高产国的33%和45.79%,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二是资源利用率较低。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但农业却占世界的22%,尽管如此,因为农技水平相对较低,也耗費了全球20%的水资源以及33.3%的化肥和农药。
三是农技转化率有待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技有着75(±10)%的转化率,中国农业技术的转化率仅为35(±5)%,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贡献率为70%,中国农业技术的贡献率只有约48%,差距是非常大的。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促进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中国科研力量以及教育资源大都聚集于城市,在具体农业产业实践的过程中,技术投资的力度有待提升,农技创新太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缺乏农业技术创新平台,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
国家在建设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时,农业技术平台占的比例较小,在建成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与农业有关的只占10%左右;建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仅有三成和农业相关,虽然中国也有不少科研单位从事农业技术,但是这些科研单位存在各自封闭的状态,彼此交流不多,没法进行优势互补,总体效率不高,在关键领域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没有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
(二)经费不足
和农业产业贡献的GDP相比,农业科研经费少(不足农业贡献的GDP的0.5%),这一数值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特别大。在我国,多数农业科研机构,基础设施不先进,科研条件非常简陋,试验条件不足、科研力量缺乏,国家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投入的经费太少。
(三)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系统不健全
在我国,九成的农业技术研发力量,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又有近半数的技术研发力量集中在种植业。转化农业技术的创新成果、推广和应用新技术,这些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每年我国有六千多项农业新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是,真正投入到农业产业生产的,不足33%,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难度非常大,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创新的水平不高。同时,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尚未完全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太大,且没有健全的风险预防制度,这些都是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借助技术创新的力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一)积极健全农业技术创新相关制度,为农业技术创新打好基础
1. 积极健全农业技术创新制度,充分整合各项技术创新资源
在切实增加政府支持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挥市场作用,创建政府主导、多元发展的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优化技术机制,成立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者有机融合、协作联手、合理分工、国家优势突出的新兴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虚心引入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同时结合我国的农业产业实际状况,将这些先进技术进行认真的消化并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技创新体系的成效,借助技术创新,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及整个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政府要在政策方面增加对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
农技创新是一项有着较强探索性的工作,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政府要充分利用积极策略,为农技创新营造一个积极的政策大环境,成立农业技术基金,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鼓励技术含量高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等,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大力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3. 做好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为了促进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农业产业中,需要切实提升农业产业的生产力,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技术氛围,就必须要积极健全农业知识产权机制,制定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于保护价值较高的农业技术成果。特别是我国自己研发的农业技术,一定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农业产业的技术附加值更高。
4. 打造技术创新队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一定要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尽可能的吸引、留住技术创新人才,让技术创新队伍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一是要意识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且具有非常高的风险,只有提高技术创新人才的薪资待遇,才能吸引、留下更多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二是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人才管理理念,在评估考核业绩、评价技术创新成果,提升薪资待遇等各个方面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及整个创新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二)明确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点,积极健全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
要清楚知晓世界农业技术发展大趋势,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这两个重点,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荐和农业技术的创新,努力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强化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后再次创新,以此推动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系统也要积极健全,尽快将农业新技术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模式的改变。一是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增强该系统的公益性,让农业技术进入每家农户,重点扶持农业技术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二是切实强化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成立农业技术交流平台,方便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必需的。一是,用成人教育、短期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的专业水平;二是,技术人员进乡村,将农业技术传授给农民,组织各种技术普及、文化教育等相关活动,持续壮大农业技术队伍,做好技术普及工作及农民培训工作,让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延延.敬安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7(33):27-28.
[2]潘幸.試述农村城镇化如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194+196.
[3]李春生,王亚星.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05):159-165.
[4]矫健,唐冲,蒋梅,陈伟忠,康永兴,高云,穆钰.加快推进新疆巴州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130-135.
[5]王凤祥,张伟.农地流转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6):678-682.
[6]杨丹丹.对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1):160.
(作者单位:诸城市桃林镇财政社保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