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导航引导下完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术中导航引导下切除3例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3例颅咽管瘤全切,手术效果好.术后随访10-14个月,患者生活正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位于鞍上区、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牵拉脑组织,并能完全暴露视交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航引导下完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术中导航引导下切除3例位于鞍上区和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结果 3例颅咽管瘤全切,手术效果好.术后随访10-14个月,患者生活正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位于鞍上区、第三脑室内的颅咽管瘤,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牵拉脑组织,并能完全暴露视交叉后、下方区域,在直视下操作,有利于对下丘脑、垂体柄及其他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于选择性的颅咽管瘤病例,内镜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是切除肿瘤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入路.神经导航可以验证解剖标记点,引导手术方向,增加手术安全性。
其他文献
脑积水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引起自发性SAH的常见原因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等.由于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动脉交叉处,最易直接受到血流冲击,加上血管先天性发育不良,极易破裂出血.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1年7月手术和介入栓塞治疗210例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颅内动脉瘤,其中15例并发脑积
目的 探讨应用脑室镜清除脑室内血肿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入院12 h内在脑室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手术结束术区置管,术后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拔管后腰穿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术后24 h复查头颅CT,脑室内血肿清除80%以上者占12例;术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GOS评分,5分(优)4例,4分(良)8例,3分(中)3例,2分(差)2例,1分(死亡)1
目的 探讨Hunt-Hess Ⅰ~Ⅲ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手术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早期手术的Hunt-Hess Ⅰ~Ⅲ级动脉瘤性SAH患者分为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组(47例)和术后腰大池外引流组(54例),分析两组病例的疗效差异.结果 术前腰大池外引流组无置管导致的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病例,其术中动脉瘤破裂、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8.5%、12.8%、1
患者 男,33岁.因“右耳耳鸣1年,右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半年”入院.查体:右侧鼻唇沟、额纹变浅,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头颅MRI检查见右岩骨内以右内听道为中心有一长T2信号不规则囊肿样病灶,T1 Flair、T2 Flair像呈混杂密度信号,边缘光整,周围有膨胀性骨质破坏,大小约2.5 cm×2 cm×2 cm,肿瘤增强不明显(图1);DWI像上右岩骨内可见一弥散受限的病灶。
目的 分析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259例内镜下经鼻腔-蝶窦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期间各类并发症总计31例,其中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术区血肿2例,脑脊液鼻漏6例,垂体功能低下8例,尿崩4例,电解质紊乱4例,鼻衄3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脑膜炎1例,因颅内血肿死亡1例,因颅内血肿行二次手术清除1例,脑脊液鼻漏
患者 男,34岁.4年前被刀刺伤头部,当时未能发现颅内异物,近来时感头痛、头昏,口腔流血,口臭,吞咽困难,遂到我院行头颅CT示:颈部、颅底区金属异物存留(长约10 cm,宽约1.8 cm,厚约0.2 cm),异物尖进入左侧颞叶,左侧颞叶有水肿软化灶.遂收住神经外科.病史中一直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头颅CT(三维重建)示:颈部、
例1 男,42岁.因“间断头痛头晕伴反应迟钝4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反应迟钝,左侧提睾反射较右侧弱,双巴氏征阴性.MRI示:右颞后岩上大小约6.9 cm ×5.8 cm×5.1 cm肿物,T1WI等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边界清楚;增强见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光整,与右颞骨岩尖基底部及小脑幕连接区脑膜关系密切(图1a)。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外侧裂血肿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外侧裂血肿(血肿量超过20ml)者31例,探寻手术中血肿未完全清除的原因,从解剖及手术技巧探讨手术不足之处.结果 原因包括术前切口设计骨窗偏小,清除血肿时颞叶前部皮层切口过短,及动脉瘤夹闭成功后对外侧裂血肿清除重视不足;另外对于动脉瘤及重要分支附近某些“早期机化”质地较
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拟于2012年9月21日-9月24日在北京举办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学习班,将由于炎冰教授、张建国教授等担任主讲,采用授课与自由讨论结合、理论课和手术录像现场讲解答疑相结合的新颖而实用的方式,系统介绍目前功能神经外科领域涉及到的主要病种的诊疗新进展。参加学习班同时授予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具体内容如下: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未成熟畸胎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40例颅内未成熟畸胎瘤患者,随访36例.对其临床症状、体征、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等进行分析判断,明确未成熟畸胎瘤诊断后,根据肿瘤体积及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 36例均开颅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26例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分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