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在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天然免疫因子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18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40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AR模型1组(B组)、AR模型2组(C组)、AR模型3组(D组),每组10只。A组不加卵清蛋白,B、C、D组用卵清蛋白及氢氧化铝基础致敏后,用5%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分别滴鼻10、20、30 d,1次/d,激发完成记录大鼠鼻部症状并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组化观察NLRP3、半胱氨酸天冬酶1(Caspase–1)在各组大鼠鼻黏膜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sIgE)、IL–18、IL–1β在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量及IL–1β、IL–18在各组大鼠鼻腔冲洗液中的含量。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行为学评分、OVA–sIgE浓度在AR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R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LRP3在B、C、D组鼻黏膜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8.80±10.75、71.80±16.98、100.32±13.91,高于对照组的17.4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399,P<0.05);Caspase–1在B、C、D组鼻黏膜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33±4.71、50.87±11.18、73.10±14.77,高于对照组的11.48±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727,P<0.05);IL–1β在B、C、D组外周血中的含量分别为(56.46±10.13)、(82.37±11.93)、(112.01±22.91)pg/ml,高于对照组的(38.26±4.6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981,P<0.05);IL–18在B、C、D组外周血中的含量分别为(177.92±23.63)、(194.33±20.78)、(234.06±31.70)pg/ml,高于对照组的(89.71±5.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95,P<0.05)。且AR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LRP3表达量与行为学评分、OVA–sIgE浓度、EOS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3、0.873、0.868,P值均<0.01)。

结论

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可能与AR的炎性反应程度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顽固性吞咽障碍和误吸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6月24例接受手术的顽固性吞咽障碍和误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式、并发症、治疗效果和失败病例原因等。结果24例患者共接受26例次手术,其中环咽肌切除术17例次(单纯环咽肌切除术15例次,联合甲状软骨成形术2例次),瘢痕切除6例次(单纯瘢痕切除1例次,联合游离皮瓣修复4例次,联合扩张管植入1例次),喉气管离
目的调查河南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经多导睡眠图(PSG)及临床诊断确诊的OSAHS患者1 327例,经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筛选分为不伴抑郁OSAHS患者和伴抑郁OSAHS患者。采用SPSS 17.0软件
期刊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广西壮族人群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20日入院的广西壮族鼻咽癌患者,同时直接抽样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8月1日常规体检的广西壮族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利用单碱基延伸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150例广西壮族鼻咽癌患者和150名壮族对照者的骨桥蛋白基因rs1126772和rs9138位点单核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气道内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 12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时异物所在气管支气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收集阳性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 125例标本有218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19.38%。革兰阴性菌126株(57.79%),其中流感嗜血杆菌76株(34.86%),大肠埃希菌10株(4.59%),阴沟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杆菌各7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