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天然免疫因子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18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AR模型1组(B组)、AR模型2组(C组)、AR模型3组(D组),每组10只。A组不加卵清蛋白,B、C、D组用卵清蛋白及氢氧化铝基础致敏后,用5%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分别滴鼻10、20、30 d,1次/d,激发完成记录大鼠鼻部症状并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组化观察NLRP3、半胱氨酸天冬酶1(Caspase–1)在各组大鼠鼻黏膜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sIgE)、IL–18、IL–1β在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的相对表达量及IL–1β、IL–18在各组大鼠鼻腔冲洗液中的含量。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行为学评分、OVA–sIgE浓度在AR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R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LRP3在B、C、D组鼻黏膜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8.80±10.75、71.80±16.98、100.32±13.91,高于对照组的17.47±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399,P<0.05);Caspase–1在B、C、D组鼻黏膜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33±4.71、50.87±11.18、73.10±14.77,高于对照组的11.48±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727,P<0.05);IL–1β在B、C、D组外周血中的含量分别为(56.46±10.13)、(82.37±11.93)、(112.01±22.91)pg/ml,高于对照组的(38.26±4.6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981,P<0.05);IL–18在B、C、D组外周血中的含量分别为(177.92±23.63)、(194.33±20.78)、(234.06±31.70)pg/ml,高于对照组的(89.71±5.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95,P<0.05)。且AR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LRP3表达量与行为学评分、OVA–sIgE浓度、EOS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3、0.873、0.868,P值均<0.01)。
结论NLRP3炎性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IL–18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可能与AR的炎性反应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