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需要好声音

来源 :中外会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舞台的红色转椅再度旋转起来,观众们又能在好声音中享受消夏听觉冲浪。在好声音中,突破极限之后是听觉盛宴,而我们的展会如果声音“无极限”,那么听众们遭遇的将是“灾难”。笔者日前在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上就感受到这样一场汹涌的声浪冲击,展会现场各种视频、音乐、T台秀、吆喝声、询问、洽谈等声音不停刺激着人们的耳膜,甚至很多人在经过其中一个秀场时都不得不双手堵耳,快步“逃离”。
  那么,在展会现场哪些才是好声音?哪些才是展会需要的声音呢?
  要声动也要和谐
  当前,有些展会受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吆喝式营销习惯的影响,现场可谓是“锣鼓喧天”,导致商务交流只能靠“交头接耳大声吼”,一天下来参展人员嗓子超负荷,观众也是不堪重负。对此,有展商与笔者分享了一件在某车展现场由喧哗的噪声引发的尴尬:因为邻近展台所播放音乐分贝过高及频繁,影响了展商与客户正常交谈,导致最终没能成交。商谈最后甚至演变成争吵,合作不成反倒成纠纷。这样的事让人哭笑不得,但也反映出我们的展会对声音还需要加强控制,展会需要和谐之音。
  在北京秋季礼品展上,一家水饰品的展商负责人苏先生告诉笔者,展商要在现场更具吸引力,声音的传递是能将观众聚拢的方式之一。而在现场相对封闭环境中,观众到达每一个展位的几率是相等的,一家吆喝自然可以提高观众的到达率,而对市场份额的争抢常常让展会现场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而这样一来,观众到达率再度均等。如果持续将高音“飙”上去,不仅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反而会影响现场沟通,甚至会让观众敬而远之。但是对某些企业而言,这些背景音乐又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渲染展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主办或相关部门对于声音方面做出规定,井然有序的现场宣传声对于展商和观众而言都是好声音。
  现场无声胜有声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这是一般情况下对噪声的界定。其实对展会声音方面的控制,欧美及港台地区已经先于内地。
  笔者采访了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国际展览部的吕先生,他负责过多届台湾地区的汽配展、汽车改装展。他告诉笔者,他们所举办的展会一般在首届就会对展会声音做出限制,比如他们今年将这个标准定在85分贝。此外,为确保展会现场的高品质洽谈,主办方会有严格把控,展会现场会有专业服务人员对现场声音做测评。这确保了一个有序的现场环境,而这也是高品质展会的基础。
  今年5月的上海厨卫展,主办方明确提出展会禁噪声,展会标明禁止大功率音响进场,现场放音量不能大于60分贝。9月份内地也将出现力推“无声展会”理念的展会一第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品牌展。负责人李小姐向笔者阐述,“无声展览”的概念是低分贝无噪音的展览会。他们参加过的海外展会,整个展览现场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却又不是绝对安静,而是其他的杂音不会影响到商务洽谈的声音,这种安静文明的绿色展览模式给客商以高端的感觉。内地的展会与欧美及港台相比,在这方面则显得相对混乱。今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无声展会”,是一次尝试,主办方希望由此开启“无声”时代的先河,通过这种“无声”模式让现场更有序。为此,本次展会制定了一份《无声展览倡议书》,向参展的企业提出呼吁,倡导“无声”展览。展馆内禁止劲爆T台活动、所有音响设备声音不得超过75分贝、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制造高于75分贝噪音。推行“无声展会”并非是要求展会鸦雀无声,只是主办方希望展会能更加有序环保绿色。展会现场的洽谈声,当然还是主办方希望听到的好声音。
  市场监管还需发声
  对于B2B形式的展会,展会好声音确实就是安静的现场有序的洽谈。而B2C形式以及更倾向于展示型的展会,展会的好声音就是现场人气的呼声。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主办方负责人莫先生表示,“无声展会”的概念适用于B2B的静态展示,观众对展品的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他们来到现场并不需要接受太多的宣传,进入展会现场就是为了进行专业的洽谈。而动漫展等一类注重现场气氛的B2C型展会,观众是需要通过参观去印证自己对展示品、展商的印象。那么视觉、听觉以及各种不同多媒体感知的手段就是重要的推广方式。比如,现场会举行许多面向爱好者的B2C活动提高人气,比如ACG一类的活动。但正是这样的“喧嚣”的展会,才更需要对声音加以控制,展会可以将分贝限制调高,绝不能放任不管。
  对于展会的“无声”有序,内地的展会主办以及相关部门还需要“发声”,细化的规定有待建立,有序健康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文明展会、提高整体水平,是所有会展人都想听到的好声音。得到理想的参展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观众展商共赢才是展会的福音。
其他文献
8月19日,第14届全国会展业职业经理人(西宁)高级培训班在西宁市成功举办。  青海会展业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以“青洽会”为首的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各类会展已经成为招商引资、扩大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且会展经济也正在成为推动青海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形式。本届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是西宁会展业协会为积极提高西宁地区的人才专业化而举办的,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青海省会展业的发展,助力青海省乃至
期刊
作品点评  点评老师:袁泉  关格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展台围绕索尼爱立信标志和蛋壳相结合为设计元素作为创意点,不难看出作者对设计展位很用心。创意思路清晰,理念明了。以流动性的造型和适当的色彩搭配感受出索尼爱立信的新颖之处。作者把标志和蛋壳用展位合理地贯穿到一起,它的形状和颜色能够产生动感,显得整个展位有创意性,也体现出企业的新生感。  作者对企业的了解也是很透彻的,展位功能分区合理。在细节的
期刊
从月初的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中阿博览会,到月末的欧亚经济论坛、亚太旅游交易会等等。重量级的展会竞相登场,因此九月份可谓好戏连台,忙煞看花人。  在这展会繁忙的时节,也有着值得琢磨的现象,来自西部地区的展会占了大多数,且展会多突出国际化的概念。不言而喻,会展业正在经历着一场“西进运动”,展会成为了招商引资和区域经贸洽谈的重要平台,加强着西部地区与国家各相关部门、相关省区的合作交流的
期刊
全球会展业高峰对话——ICCA全球年会会前会于10月3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高峰对话由国家会议中心主办,并获得了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及北京市旅游发展委的大力支持。本次峰会定位于高规格、高品质行业领袖平台,吸引了五十余位行业资深专家与会,共同探讨全球会展行业发展新动向以及中国会展业兴起对全球行业发展的影响。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会展业直接产
期刊
摘要:随着会展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往“展馆资源型”发展模式亟待向“集约服务型”模式转变。展览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会展场馆软实力的核心体现,是我国会展场馆迈向现代化“服务性展馆”的必备条件,也是我国会展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就整合改进会展场馆服务工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会展 转型 服务 展馆  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会展行业近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期刊
摘要: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展览会的布展阶段,进入展厅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感觉到呼吸困难,眼睛流泪,甚至会出现皮肤斑疹,特别是展览开展以后,难闻刺鼻的气味持续不能散去,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布展使用的材料不环保。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例举了展会中装饰材料的危害:一是不合格的复合板材的危害;二是不合格的黏胶、涂料、油漆的污染;三是失去照明功能的日光灯、节能灯的污染。  关键词:展览 材料 环保  我们都
期刊
摘要:展示艺术要完美的体现内容,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的特色,但是同时也是一种实用主义,其核心就是突出“空间”,为“人”服务。展示活动需要传达的信息必须通过空间展现在公众面前,空间为人的感知活动提供了场所。没有空间,人将无法获得信息也无法交流。人在展示空间中基本一直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  关键词:展示 空间 艺术  2013年9月13日,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
期刊
8月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會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包括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會秘书长臧春林,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严振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蔡国枫,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亚非,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刘亚文,沉香保育委员會副主任邓翀,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觽堂陈冠洋,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常务馆长黄毅,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于建军等。 
期刊
去年,为“稳外贸”,国务院于9月份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又称“稳外贸八条”)。其中,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方面,支持企业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鼓励地方、行业、企业到新兴市场参展办展,开展贸易促进活动。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边境省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近年以来,商务部直接主办的主要大型博览会都向中西部倾
期刊
8月30至9月1日,2013德纳重庆国际广告四新展览会(以下简称德纳重庆广告展)于重庆南坪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展会由德纳展览集团全程策划组织,集德纳十余年办展经验大成,将细节服务极致体现,为参展企业和观众呈现一场诚意十足的展览会。  本次广告展可谓是西部广告行业盛会,展出总面积约20000平米,参观人次超过12000名,专业观众及采购商主要来自重庆市區,还有一些二三线的西部城市分别来自四川、云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