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893932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师应该树立“以教師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个人能力自主调节学习的进度。教学的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因而对教师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学技术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即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信息技术的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与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身,以网状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一种推动“主体”教育的思想。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源泉等偏颇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及管理者怎样“讲”好课,学生通过接收教师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应该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教与学的关系转化为信息交换的关系。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法、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不仅停留在对教师提问的简单应答上,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比如,选择学习内容、进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场所等。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为这种教学思想的实现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界面生动、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知识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学习环境的提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的总称,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体。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传递信息的媒体单一和传递方法单调,教师不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能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某些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教学内容。由于其交互性不强,学生只能被动接收或有限地控制信息资源,使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生主动性不强。而多媒体课件通过模拟仿真的动画效果,使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显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课件突破了信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优越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知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教学是一个讲授、讨论、归纳、分析、观察、实验、练习等综合动作的过程。用大屏幕投影代替粉笔加黑板,用图文、声像代替口说加手画,用课件中的模拟图像完成演示、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环节,通过网络布置和提交作业,利用电子邮件解答问题等,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
  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组织、指导、咨询作用。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实现集体学习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个人能力自主调节学习进度。这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有裨益。对教师而言,其主要身份已经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所以教师课前必须花大量精力,收集广泛的信息,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并指出学习的途径。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和咨询者,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途径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时运用网上信息,在课堂上打破教室的界限,从广阔的互联网上实时地收集、整理信息,极大地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新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的更新,是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脑技术,具备丰富的网络知识,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还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通晓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教学模式的变化,使教师从一个单纯教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的组织者、引路人转变。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富有创造性,善于教学设计,具备综合教育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限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哪些形成智力技能,哪些形成操作技能,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掌握教材的内部联系,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驾轻就熟地把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是广阔的,教师应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充分重视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