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兵工厂的回忆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党政权时代的兵工部门,派系斗争颇为激烈,而上海兵工厂则是这种斗争趋势的开端。张群(时任上海兵工厂厂长)自称实行人才主义,委任前同济大学校长阮尚介当工务处长,又用留德学生当炮厂和枪厂主任。阮推荐了大批同济大学毕业生在厂里各部门当工程技术人员,留德派占据了主要地位。阮跃跃欲试,曾有继张群当上海兵工厂厂长的呼声。另一派则系日本留学生。因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设有造兵、火药两科,中国学生可以入校学习。上海兵工厂里,有先在日本学过造兵、后又在美国学炼钢的李待琛和在日本学火药的林大中,他们比只学机械、化工的德国系学生,就显得是内行了。
  两派明争暗斗,互相诋排,有如水火。张群虽然重视留日系,又用了留英、留美、留法的工程技术人员,但仍然竭力培养留德系,他后来又自兼同济大学的校长,想利用留德系作为他在国民党政权兵工部门的骨干,造成张群控制的兵工系统。
  另一方面,在整个国民党政权时期,兵工厂的工人,因反对压迫而围攻厂长和殴击职员的事不断发生,上海兵工厂更是司空见惯。上海兵工厂从开办到国民党接班的初期,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厂里工人相互间的关系,大都是家族亲友和师徒,甚至有祖孙三代在同一厂里工作的,因此非常团结。
  当时正准备北伐,枪弹的需要量很大,总部要求产量增加一倍。枪弹厂是工人数目最多的一个厂。阮尚介企图乘此机会在工人中制造一种新的势力,以便要挟其他的几个厂。他介绍同济毕业的龚某充枪弹厂主任,首先宣布招添工人六百名,开昼夜两班,产品由枪弹三百万发加到六百万发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表面是为了增产,而骨子里是要招进新工人来淘汰旧工人。但工人们的感觉是十分灵敏的,已经猜透了阮的诡计,纷纷反对,势将酿成罢工风潮。
  由于形势日趋严峻,迫使厂里的技师工头等会商解决办法。大家一致承认支持北伐,但新招工人,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才能正式工作。在训练期间,不特不能增产,反而要影响原来的产量。估计战争时间不会太久,将来又要裁减工人,势必产生纠纷。我们研究的结果,提出开两工半(即每人每天工作十七小时)增产的方案,只添临时工人数十名,对某些机力薄弱部分加开夜班,其余各部分均作一班。在行政压力和加工钱的诱惑下,工人勉强同意了。
  我们将这个意见同龚主任商量,他坚决反对,职工们推我向阮尚介报告,他也断然拒绝了。厂内日常事务由副厂长孙葆镕处理。阮尚介骄傲自大,藐视孙不懂科学技术,不尊重孙的职权,孙含恨已久,无可如何。我将枪弹厂情形向他报告,他极力支持。这个消息传出,阮大起恐慌,一改其傲慢态度,亲自向孙恳求维持他的威信。当我将枪弹厂技师和领工等具名的书面计划提出时,孙已受了阮的运动,改变态度,推翻前议拒不批阅。适张群在办公室里,我便直接向他陈述,经过激烈争辩,张才同意了。阮尚介经此挫折,他所介绍的龚某只好辞职,孙葆镕乘机派他的外甥林某充任枪弹厂主任。厂里的职工昼夜工作,不辞艰苦,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不到三个月,北伐军事结束,兵工厂奉命恢复单工,没有发生招收工人和遣散工人的困难,同时也满足了张群应付军事上的要求,而阮尚介的企图则遭到了失败。从这时起,阮尚介虽然不再被张群信任了,但他所引用的留德派工程技术人员,在以后的兵工各部门中仍然成为重要的技术骨干。
  链接
  同治四年(1866年)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在上海创建江南制造局。上海兵工厂原系该局的一部分,约在光绪三十一年,始将造船与造兵两部分开,分别由海军和陆军管辖。海军所辖即江南造船厂,陆军所辖即后来所称的上海兵工厂。
  上海兵工厂的设备,在十九世纪后期,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它的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是解放前全中国公私工厂里仅有的一套。江南制造局首先打开了精尖技术大门,这是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史所不能否认的。江南制造局培养了不少的技术工人,他们后来成为兵工方面最富工作经验的技师。
  清代末叶,我国已无国防可言。辛亥革命之后,上海兵工厂长期在地方军阀割据者手中,时开时停;国民党统治时代,视之若敝履;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奄奄一息,有走向关门的趋势。上海战事结束后,上海兵工厂停办,大部分容易迁移的机器被迁到杭州闸口六和塔,设库保管。一小部分被拨归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其余不便迁移的大型机器则留存原地。这些搁置不用的机器和设备在日寇二次侵占上海时,全被掠夺,高昌庙总厂的钢架厂房也被日寇拆毁,夷为平地,上海兵工厂遂成为历史上的名词,从此无踪迹可寻了。
其他文献
编者按:明清至民国时期,政府的管理能力远不如现在,但假冒伪劣产品、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却很少发生,这要得益于当时工商社团组织在中观经济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期容介讲堂中经济史专家陈争平带我们回顾近代商会的历史,从中观经济管理的视角考察当时的工商社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经济管理除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以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管理 。笔者认为,中国改革深化要坚持“小政府,大社会”
期刊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领下,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格局,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公司治理、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内在生产力,就务必做好政工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两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单独实施任何一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基于此,企业管理人员应推动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彼此融合,确保两者的作用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从企业政工与人力资
期刊
全球的“21世纪伟大变革”已成事实。但是这个事实有诸多不同的维度和侧面,所以在这个貌似没有关联的多样性中,清楚地看到这个大的统一的整体,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针对伟大变革和它的网络化以及动态转变的多样性,有效解决方案包括普遍适用的、企业政策上的基本原则的决策。企业政策是多方面增强领导智慧,并将其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细微部分的最重要的工具。  企业政策是关联、聚合、联盟、协调的总控制者。主控制是针对
期刊
12月20日,“201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发布会暨民工生态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本次报告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元教授对《2013中国人本发展报告——民工生态》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包括主题调查报告、建筑民工生态、专题研究探索、典型个案访谈四个方面。李教授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超过2.5亿、接近3亿规模的进城务工者社会群体,是支撑“中
期刊
大数据时代,医疗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据了解,上海市卫生信息系统,每天产生1000万条数据、已建立起3000万电子健康档案,每天调阅10000次、信息总量已达20亿条。  不断膨胀的大数据使整个医疗行业面临全新挑战:围绕着病人的诊疗服务,医院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随着这些信息数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将分散的庞大数据通过治理和分析获得有效洞察,并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医院进一步实现管理转型、迈向现代化,已成
期刊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垄断,而不是提价。只有打破目前的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才可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铁路工程质量与运营服务,降低运营成本。  “春运票好买了、票价降了”,这样的市场化改革才能够让国人满意,也才能称得上成功。否则,一方面稳固自己的垄断地位,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以“改革”的名义频频涨价,让大多数国人坐不起火车,铁路改革就是失败了。  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更好地促进
期刊
典型企业的数据存储量每两年就翻一番,但更多的数据真的能够促使我们智慧地工作吗? “这些数据可能成为一个负担,一项不明智的成本。”珍妮 · 罗斯(Jeanne Ross)说。作为麻省理工大学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总监和首席科学家,罗斯认为:“要考虑你公司里每个可以采取行动的人,大机遇会发生在运营层面。”高管们的挑战是改变企业文化,以使数据产生的价值值得这种成本和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三种文化。  首先是英雄
期刊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攥着一大笔钱,紧盯着经济走势,并预测它将如何影响公司的命运。但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许多CFO对自己预测下一年股市走势的能力过于自信。这种妄自尊大似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常常使公司背负更多的债务,获得更低的投资回报。  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做出准确的预测以及向股东解释股价波动是CFO的行政职责,因此,CFO应当时刻掌握着经济和
期刊
目前,学界侧重于从微观层面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大多认为政治关联有着积极的影响。企业通过政治关联确实可以带来大量的补贴、优惠政策以及垄断资源等利益,但从宏观上看,这会给整体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从长远来看,这会给企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却很少被讨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在技术创新层面与国际领先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期刊
定义家族企业时,我们考虑三个要素:首先是由血缘、婚姻、领养等关系构成的家族拥有企业占支配地位的股权,第二是家族成员积极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第三是已经完成或者即将进行的代际之间的传承。福布斯在《2013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中调研了711家民营上市的家族企业,二代完成接班的仅为66家;可以说,严格意义上的家族企业在中国还很少,大部分只能称作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大陆企业家更愿意被称作民营企业家,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