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潮渐退,有教育工作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些学弱生未得到真正的发展,而是学优生表演的舞台。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在于技巧的运用,怎样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而不是游离课堂之外,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仍然比传统课堂在处理这一问题方面更有优势和技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游离”学生;地理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游离”学生现象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的智慧,比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离”学生的数量,提高课堂效率[2]。然而笔者长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发现,该模式也不能避免存在游离学生的问题,甚至操作不当,会出现优生独霸课堂,课堂中多了更多的“看戏者”。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一)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控
课堂上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大多退至一旁或在各小组蜻蜓点水般地游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了学生“游离”的机会。首先,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自主学习时可能手足无措,难以参与合作学习;其次,缺乏监控,学习习惯弱的学生找机会轻松片刻,热闹的讨论实际是各组少数人的独角戏。
(二)小组合作学习重其“形”轻其“实”
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题目缺乏探究性。低效的合作造成了“游离”学生的出现,除了常见的“看戏者”,甚至学优的也加入。
(三)未平衡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抢答,往往是优秀学生抢答,组内学弱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此以往,“游离”学生形成惯性,自主学习时不主动思考,合作时不主动参与,展示时能躲就躲,甚至优秀学生越积极,组内“游离”学生越多。
(四)学生间的合作存在行为操作上的不和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培养倾听、表达、分享和正确反驳的能力。但现今学生自我认知度高,在小组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既影响学生情谊,也直接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效果。此外,学弱生由于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知识探讨中,往往还未理解,而学优生基础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弱生,匆匆结束合作,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
二、解决“游离”学生问题的实施建议
(一)自主学习阶段的严格要求和及时评价
“游离”学生往往不主动思考,自学效率低,自主学习时会求教組内同学或直接抄答案。有的教师在课堂展示时倾向这一部分学生,或在巡视时提醒他们,成效不大。在自主学习时,笔者就设计要求和过程评价来予以改善。措施如下:学习时间3分钟 / 安静、迅速、高效。评价方式:1.安静,不交流,若交流扣分。2.教师在该环节快结束时,进行简单抽查,对未完成的同学和该类同学多的组给予扣分。3.组内自主学习结束,则起立交流,教师对小组进行简单抽查,如每位学生确实完成自主学习,则加分(未起立的小组仍保持安静自学)。该方式有效督促了学生整体自主学习,也使各组成员为小组荣誉加强对部分学生的督促,减少了一些“游离”学生。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笔者发现有时即使教师不巡视检查,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地自学,不再发呆或坐等。
(二)合作探究阶段的控制方法和管理
在合作探究阶段,若教师没有干涉,在交流时会是学优生表现,学弱生在听,长此以往,组内则没有其他的声音,甚至演化成报答案,形成了该阶段的“看戏者”。在这一阶段,要有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交流的大舞台。设置让学弱生先展示,学优生倾听,让能力弱的学生进行组内展示,并引导其他学生在纠正和补充前,先倾听。给予部分学生展示的机会和尊重,也让学优生通过纠正补充和讲解得到提升,学生都各展所长。另外教师要加强巡视检查,未按要求的组会有相应的引导甚至扣分。
(三)课堂展示阶段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1.指定编号抢答。简单问题教师多给中等生和学弱生展示的机会,指定编号抢答,各组成员也会寄望于抢答编号学生的表现,自然会增强他们的主动意识,不仅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也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生生互评和补充。多给中等生和学弱生展示机会,而教师可将纠错、补充和点评的机会给予其他学生,来取代教师点评和补充。之前,当展示的学生出错时,其他学生会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此处可以在展示结束后学生再次抢机会进行点评或纠错。实践之后,在展示时,倾听的学生安静了,即使同组学生出错,学生也不会着急指正,而是在展示的学生。答后,努力抢机会在改错环节将分挣回来。于是,回答的学生和倾听的学生都在增多,课堂氛围也很好,学生还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3.一人抢回答机会,教师点其组内任何一人。部分学生不主动、不抢机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仍存在敷衍了事。笔者设置组员抢机会,教师点组内任一人回答,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在前两个环节认真投入。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些组员让组长不抢或不积极抢。于是笔者增加条令,要求每位组长必须抢机会,教师可点站得最快的组长,也可点站最慢的组长,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快的组回答正确加分,回答很好加两分,回答的学生有个人加分,答错不扣分;慢的组回答最多加一分,答错扣分,也要个人扣分。于是每个组长积极抢答,没有组员再敢要求组长不抢答了。刚开始比较严厉,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学生对每个问题都会认真思考,并会在合作时积极求教,“游离”的学生减少了。有时在组长准备抢答时,组内学生紧盯组长,当组长抢到机会,不再有组员怨恨组长太积极,而是夸组长,然后希望自己回答。
4.展示内容的分层次和评价的分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是造成课堂“游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设置分层问题。除了问题分层,还可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提示,要求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回答方式。此外评价方式也需分层,某些难题学弱生回答正确可获得额外加分。
5.开放性题目为鼓励多人参与,评选参与人数最多的小组。同上第二点所述,不比回答的问题数,比回答的人数,这样使得小组内增大了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数。有些组为了小组荣誉,组长、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鼓励一些内向、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积极参与。
(四)课堂总结和课堂检测的注意点
在解决学生“游离”的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引是很重要的。课堂总结中除了对知识进行总结,还有对学生表现的总结。教师点评时除了表扬积极的学生,还要突出表扬、鼓励内向的学生或者学弱生。课堂检测时除了设计分层题,让学弱生也能得分,还要兼顾表现状况欠佳的小组,如课堂检测时,笔者先给予得分较低的组回答或抢答的机会,让他们增强自信。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应对小组合作的地理课堂中“游离”学生的方法。要让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体现魅力,为学生所喜爱,让学生有所获,让学生不游离,高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让在课堂上容易游离的学生们能在课堂的舞台上积极展现,争取“大合唱”。
参考文献
[1]张彩转,郑俊红.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2]沈茂德.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游离”学生;地理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游离”学生现象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1]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的智慧,比传统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离”学生的数量,提高课堂效率[2]。然而笔者长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发现,该模式也不能避免存在游离学生的问题,甚至操作不当,会出现优生独霸课堂,课堂中多了更多的“看戏者”。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一)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控
课堂上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大多退至一旁或在各小组蜻蜓点水般地游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了学生“游离”的机会。首先,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自主学习时可能手足无措,难以参与合作学习;其次,缺乏监控,学习习惯弱的学生找机会轻松片刻,热闹的讨论实际是各组少数人的独角戏。
(二)小组合作学习重其“形”轻其“实”
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题目缺乏探究性。低效的合作造成了“游离”学生的出现,除了常见的“看戏者”,甚至学优的也加入。
(三)未平衡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抢答,往往是优秀学生抢答,组内学弱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少之又少。长此以往,“游离”学生形成惯性,自主学习时不主动思考,合作时不主动参与,展示时能躲就躲,甚至优秀学生越积极,组内“游离”学生越多。
(四)学生间的合作存在行为操作上的不和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培养倾听、表达、分享和正确反驳的能力。但现今学生自我认知度高,在小组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既影响学生情谊,也直接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效果。此外,学弱生由于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知识探讨中,往往还未理解,而学优生基础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弱生,匆匆结束合作,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
二、解决“游离”学生问题的实施建议
(一)自主学习阶段的严格要求和及时评价
“游离”学生往往不主动思考,自学效率低,自主学习时会求教組内同学或直接抄答案。有的教师在课堂展示时倾向这一部分学生,或在巡视时提醒他们,成效不大。在自主学习时,笔者就设计要求和过程评价来予以改善。措施如下:学习时间3分钟 / 安静、迅速、高效。评价方式:1.安静,不交流,若交流扣分。2.教师在该环节快结束时,进行简单抽查,对未完成的同学和该类同学多的组给予扣分。3.组内自主学习结束,则起立交流,教师对小组进行简单抽查,如每位学生确实完成自主学习,则加分(未起立的小组仍保持安静自学)。该方式有效督促了学生整体自主学习,也使各组成员为小组荣誉加强对部分学生的督促,减少了一些“游离”学生。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笔者发现有时即使教师不巡视检查,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地自学,不再发呆或坐等。
(二)合作探究阶段的控制方法和管理
在合作探究阶段,若教师没有干涉,在交流时会是学优生表现,学弱生在听,长此以往,组内则没有其他的声音,甚至演化成报答案,形成了该阶段的“看戏者”。在这一阶段,要有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真正走入课堂交流的大舞台。设置让学弱生先展示,学优生倾听,让能力弱的学生进行组内展示,并引导其他学生在纠正和补充前,先倾听。给予部分学生展示的机会和尊重,也让学优生通过纠正补充和讲解得到提升,学生都各展所长。另外教师要加强巡视检查,未按要求的组会有相应的引导甚至扣分。
(三)课堂展示阶段处理方式的多样化
1.指定编号抢答。简单问题教师多给中等生和学弱生展示的机会,指定编号抢答,各组成员也会寄望于抢答编号学生的表现,自然会增强他们的主动意识,不仅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也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生生互评和补充。多给中等生和学弱生展示机会,而教师可将纠错、补充和点评的机会给予其他学生,来取代教师点评和补充。之前,当展示的学生出错时,其他学生会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此处可以在展示结束后学生再次抢机会进行点评或纠错。实践之后,在展示时,倾听的学生安静了,即使同组学生出错,学生也不会着急指正,而是在展示的学生。答后,努力抢机会在改错环节将分挣回来。于是,回答的学生和倾听的学生都在增多,课堂氛围也很好,学生还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3.一人抢回答机会,教师点其组内任何一人。部分学生不主动、不抢机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仍存在敷衍了事。笔者设置组员抢机会,教师点组内任一人回答,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在前两个环节认真投入。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些组员让组长不抢或不积极抢。于是笔者增加条令,要求每位组长必须抢机会,教师可点站得最快的组长,也可点站最慢的组长,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快的组回答正确加分,回答很好加两分,回答的学生有个人加分,答错不扣分;慢的组回答最多加一分,答错扣分,也要个人扣分。于是每个组长积极抢答,没有组员再敢要求组长不抢答了。刚开始比较严厉,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学生对每个问题都会认真思考,并会在合作时积极求教,“游离”的学生减少了。有时在组长准备抢答时,组内学生紧盯组长,当组长抢到机会,不再有组员怨恨组长太积极,而是夸组长,然后希望自己回答。
4.展示内容的分层次和评价的分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是造成课堂“游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设置分层问题。除了问题分层,还可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提示,要求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回答方式。此外评价方式也需分层,某些难题学弱生回答正确可获得额外加分。
5.开放性题目为鼓励多人参与,评选参与人数最多的小组。同上第二点所述,不比回答的问题数,比回答的人数,这样使得小组内增大了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数。有些组为了小组荣誉,组长、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鼓励一些内向、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积极参与。
(四)课堂总结和课堂检测的注意点
在解决学生“游离”的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引是很重要的。课堂总结中除了对知识进行总结,还有对学生表现的总结。教师点评时除了表扬积极的学生,还要突出表扬、鼓励内向的学生或者学弱生。课堂检测时除了设计分层题,让学弱生也能得分,还要兼顾表现状况欠佳的小组,如课堂检测时,笔者先给予得分较低的组回答或抢答的机会,让他们增强自信。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应对小组合作的地理课堂中“游离”学生的方法。要让地理课堂充满生命力,体现魅力,为学生所喜爱,让学生有所获,让学生不游离,高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让在课堂上容易游离的学生们能在课堂的舞台上积极展现,争取“大合唱”。
参考文献
[1]张彩转,郑俊红.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和策略.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2]沈茂德.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