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初心,凝合力,清新教育昂首跨入新时代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第一内涵。
  一直以来,清远市清新区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响亮的区域名片和最首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通过扩容提质、合作办学等多条路径推动教育内涵发展,2012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县,2015年被评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6年时间实现教育发展的三大跨越。幼儿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并举的多层次办学体系在清新正日趋成熟。
  大视野:宁愿发展慢一点教育也要抓上来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党委、政府办好教育决心的大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力度的强弱,是区域教育能否实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关键。清新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坚持做到理念先导、规划引领、强化职能,举全区之力,履行教育优先发展职责、想方设法拓宽筹资渠道,确保教育资金落实到位,引领清新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现代化发展、快速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1. 重投入
  教育优先发展,资金保障至关重要。清新的财政收入并不宽裕,以2017年为例,全区实现地方国民生产总值274.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面对经济转型期的各项社会公共资源建设,保障教育资金投入考验着清新区委、区政府的执政智慧与教育情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清新的发展最终要靠教育来保障,靠人才来支撑。抓教育就是抓未来,宁愿其他发展慢一点,教育也要抓上来。”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清新区区长张仁建的话语既铿锵有力,显示着清新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之强;又温情脉脉,饱含着清新对教育事业的浓浓爱意。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清新很快形成了党委牵头、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抓、职能部门协作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教育创先工作格局,出现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教育创先社会环境。
  清新在2012年创建教育强县的基础上,又高标准投入8亿多元,用于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的教育投入机制,举全区之力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利用国家支持政策措施,尽最大可能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省市创强奖补、创强补短板等资金,做大教育投入的增量,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2. 補短板
  近年来,清新区深入实施“全面南融大广州”发展战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与此同时,中心城区和中心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短板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学位需要之间的矛盾凸显。为有效补足短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让辖区内的人民群众能够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获得更多的改革红利和幸福感,清新直面现实,迎难而上,通过扩容提质,加速新建扩建一批学校,既很好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也推动了区域教育发展的提档升级。
  投入1.764亿元,新建清新区第四中学,增加初中学位3600个;投入1.24亿元,扩建回澜中学,增加初中学位1500个;投入1.08亿元,新建清新区第五小学,增加小学学位2700个;投入9500万元,新建清新区第六小学,增加小学学位2160个;投入1.107亿元,扩建周田小学,增加小学学位2430个;投入504万元,扩建太和镇中心小学,增加小学学位540个;投入4320万元,扩建太和镇陈广纪念小学,新增小学学位1620个;投入600万元,扩建禾云镇中心小学,增加小学学位540个;投入480万元,扩建太平镇集华小学,增加小学学位540个。
  通过新建扩建一批学校,清新区教育创先工作启动以来,共计新增初中学位5100个、小学学位10530个,进一步优化了中心城区和中心镇教育资源配置,切实解决了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学位不足问题。
  3. 善借力
  新时期,新机遇。当2014年提出“广清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目标,“广清一体化”发展为清新教育向珠三角看齐创造了新条件。在我省深入实施珠三角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强化珠三角地区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广清高速、广清城轨等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为清新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加强与广州教育的沟通对接、学习交流,可以让清新更好地学习借鉴广州以及珠三角地区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为借力“广清一体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清新区先后引进广州市执信教育投资集团和凤霞中学合作;南海执信集团和育苗小学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和区五小、区四中合作;江苏苏派教育研究中心和区六小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打造教育高地,提升办学品位。
  其中,清新区初中阶段采取区直骨干教师示范课与“一帮一”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普通高中以清新区一中为龙头,与广州市第六中学(珠江中学)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成立“六中模式班”、设立学生到广州市六中插班就读机制等举措,引进优质办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辐射带动全区普通高中。
  新举措:多措并举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教育现代化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要求区域必须加快自身的教育革新与现代化改造。为此,清新加快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教育教学发展质量,实施教师专业提升工程,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1. 优治理
  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启动依法治教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完善“一校一章程”和各种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学校,使学校管理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要求。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建立健全章程落实的监测评估和应对机制,让章程成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成为服务学校自主发展的重点规则。   继续实施校园文化净化工程,开展文明学校创建活动。整治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营造良好氛围。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网络道德教育,发挥体、卫、艺的作用,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情趣。
  2. 强师资
  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清新区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品质最根本的体现,师资队伍建设首重师德。清新区通过建立健全教育、考核、奖惩、监督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在全区教育系统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他们制定了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全力促进师德水平的提升,努力打造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并且定期进行全区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确保全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推进强师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通过一定的抓手,才能以点带面,逐项推进,层层落实。为此,清新每年在区级财政拿出600多万元作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在全区开展常态化教师专业培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仅2017年,他们就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达10984人次。并且积极利用广清教育帮扶机制,组织教师深入广州名校课堂听课学习,进行跟岗培训。此外,还组织多种类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面向不同教师群体的专业提升活动,比如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而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为提升全区教师教学常规落实能力而连续四轮举办的全区小学教师粉笔字比赛。
  大力推进以研促教。有教必研,无研不教。教育首先是一门科学,这就决定了以科研的态度、理念、方式方法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成长路径。清新区制定了《清远市清新区教育科研管理办法(修订)》,对全区的教育科研工作给予了制度的规范与保障。以区教研室为龙头,积极开展以研促教:一方面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全区5个市级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系统推进,区内各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重点和突破口,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着力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继而探索课改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促使教师养成学习和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实行“县管校聘”新机制,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采取招聘、交流、支教、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盘活教育资源。在总编制超编212人的情况下,2017年招聘新教师151人,2018年继续招聘中小学教师182名,解决教师编制结构性失衡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执行与公务员同等比例的住房改革补贴、效能考核奖发放标准,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同时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贴人均1000元的政策。
  3. 抓教改
  一切的教育理念最终都必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学是根本,质量是生命。近年来,清新区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达到“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的总体目标。
  一是举办好区课改论坛,让课堂改革更多聚焦主要问题,凝聚集体智慧,增强课改的实效性。二是在何黄玉湘中学、清新一小等课改实验学校培育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基地,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课改,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构建特色品牌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大力倡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让教育科研之风助推课堂教学改革向前迈进。立足校本教研,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做到以课题带动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促进质量提高。
  显特色:学校追求内涵发展亮点纷呈
  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清新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因地制宜,全力引导区内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打造办学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收获精彩不断。
  1. 清新一中:以体育高考为突破,打造学生出口新路径
  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是一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高考是该校的一大亮点。历年来,该校体育高考的成绩在清远市名列前茅,成功打造为一个闪亮的品牌,成功成熟的培养模式成为省内多所学校的学习借鉴对象。多年来为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体育考生考上北京體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重点院校近百人,上海体院、武汉体院、广州体院等普通院校近千人;为教育、银行、电讯等系统造就了一大批的有用之才。
  清新一中具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体育师资雄厚。一是将体育高考作为学校发展突破的重要切入点。成立以学校校长为组长的体育高考工作小组,体育考生的学习和训练,环环相扣,步步到位;体育经费的大量投入,为体育考生创设了优良的训练条件;学校按相关政策对品学兼优的体育特长生减免学费,该类考生更容易获取助学金等。二是强化管理及训练模式的打造。学校有二十多年的体育高考经验,通过不懈的摸索和借鉴,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体育生管理及训练模式,文化辅导方面对体育生具有针对性重点对待,力求体育考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塑造体育考生强健的体魄。三是打造强大的教练团队作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校共有28名体育教师,为体育高考队配备了13名教练,教练队伍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都日趋合理,再加上经验丰富,爱岗敬业,构成了一个团结务实而富有活力的教练团队,为体育高考优秀成绩的取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清新三中:以文化建设为统领,促进办学理念新优化
  学校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内在需要。   清新三中开办以来,一直秉承“求真求善、悦己悦人”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总结提炼出在“悦纳教育”引领下包含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一训三风的办学理念体系。所谓“悦纳教育”就是“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环境”的教育,基于人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这三对最基本的哲学关系问题。“悦纳教育”所追求的是引导学生在快乐、灵动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智慧,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彰显着生命的力量。
  清新三中在“悦纳教育”主题文化的引领下,以培养“快乐灵动和谐包容的新时代英才”为育人目标,走“以德立校,人文养校”之路,着力打造“五悦一星”的学校文化,即“悦和管理、悦善德育、悦融课堂、悦真教学、悦美校园、悦纳之星”,形成了“分部管理,以级为主”的管理格局;坚持“七化”管理,即学校管理精细化,课堂教学规范化,德育教育序列化,校园活动多样化,学生评价多元化,宿舍管理准军事化,后勤管理社会化;在教育教学方面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主题教育活动月为主线,拓展性课程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3. 清新五小:以研训结合为重点,推动师资建设新发展
  清新五小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清新区政府、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创办的公立小学。学校自开办以来,以研训结合为重点,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方)教学资源,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一是走出去,跟岗学习。为进一步转变学校教师课程教学理念,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帮助教师解决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附小参加一对一跟班实践学习。二是请进来,名师引领。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校特邀请了教育资源云平台的专家讲师到学校对全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推进了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希沃白板”这个网络载体,促进了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学校邀请了华中师大附小的特级教师郭曼、骨干教师蔡佳到校督学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讲一次课、说一节课、听一节课、评一次课,并予以备课、辅导、作业批改的指导。三是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每学期积极开展备课、说课、上课、教学设计等多项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经过比赛的磨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4. 清新六小:以校本课程为抓手,追求课程建设新高度
  清新区第六小学又称清新区苏派教育实验小学,是清新区政府为了提高清新区教育质量,与江苏苏派教育集团合作办学的结晶。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是建设学校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基础性德育课程,各学科德育渗透课程,德育活动课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每个年级要确定不同的德育主题,并将德育主题细化成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分阶段,突出重心,抓养成教育。二是建设学校的社团活动课程。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校园课程。学校先后开设了体育兴趣小组,组建了四个管弦乐队。三是建设学生的阅读课程。为积极推进学校阅读工程建设,构建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提高素质,最终实现让每一位六小学子都能成为“优秀而又幸福的人”,学校特别制定了《清新区第六小学阅读工程实施方案》。四是形成学科特色课程。以整本书阅读与经典诵读为基础,形成语文特色教學;数学建立以“数学思维”为特征的数学特色教学;英语建立以“口语会话”为特征的英语特色教学。
  记者观察:着力内涵与品质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路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状态与环境条件下实现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既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人们对优质教育的不懈追求,也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教育的重要方向。
  清新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国家教育发展总目标指导下,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构成、文化传统等特点,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办学目标、办学模式、教育规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改革。并且,最为关键的是,清新区自始至终都把重点放在教育内涵与品质的提升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作为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内核,突出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全面规划、努力探索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的新路径、新方法。
  聚初心,凝合力,昂首跨入新时代的清新教育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喜悦与感动。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