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在研究在校大学生消极行为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不良行为”、“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等三个术语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角度出发,揭示了当前大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1不良行为;越轨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在研究在校大学生消极行为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不良行为”、“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等三个术语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角度出发,揭示了当前大学生消极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1不良行为;越轨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少年疑犯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法律应给予他们以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别关怀。就我国而言,虽然法律对少年疑犯的诉讼权利作了规定,但与有关国际文件的规定相比,我国立法还有不足之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侦查阶段为视点,在对我国少年疑犯的权利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照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指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不尽完善的地方,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现行法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权利体系;法
[摘要]尽管《儿童权利公约》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接受的公约,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签署并批准了该公约。但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仍然被广泛地忽视或者被侵犯。体罚儿童侵害了儿童的人身完整权,损害了儿童的尊严,但却破j艮多国家和大众广泛地认同。从国际人权法寻找禁止体罚的依据,明确体罚的含义,从法律的角度井结合心理学和遗传科学探求禁止体罚儿童的原因,可以深刻地理解禁止体罚的必要性,帮助改变民众包括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自1987年始,我省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在借鉴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办理少年犯罪案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刑事审判庭内组建专门的少年犯罪案件合议庭(简称少年法庭),坚持“寓教于审”的原则,采取了适合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审判方式,使所办理的少年犯罪案件的被告人都能认罪服判,上诉和申诉的极少,重新犯罪率不足1%。198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法庭工作会议,我省常州市中级法院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摘要]《国际诱拐儿童民事方面的公约》在确保安全返送儿童、抑制跨国儿童诱拐等方面具有—卜分重要的作用。加拿大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其在实施公约的国内立法、实施公约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加拿大属于联邦制国家,除了国际性的诱拐案件之外,还要处理大量的各省或区之间的诱拐案件,因此,这方面的司法实践非常丰富。中国虽尚未加入公约,但实际中已经面临着处理跨国和跨法域儿童诱拐案件的一些问
[摘要]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自觉抵制媒
[摘要]过早的恋爱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早恋的爱虽然是透明的、纯洁的,却又是令人伤心的,青少年还是要等到事业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表明这种爱情。 [关键词]青少年;性心理;早恋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杜区是家庭所在地,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社区的凝聚力却在下降,杜区自身的犯罪防卫能力不断削弱。本文就社区犯罪预防提出邻里守望、财产标刻、安全知识宣传, 电话援助、非刑事处罚等六项技术方法。 [关键词]社区;犯罪预防;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本文运用早期媒介社会学研究成果之一,即媒介效果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媒介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认为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有时并不是简单直接的。从更深的层次看,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媒介的道德谴责上,而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放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上,从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自觉抵制媒
[编者按]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4年S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用户以青年人为主,年龄25岁以下占54.1%,18岁以下占17.3%。目前,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
[摘要]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因趣利导,培养希望,激励追求,任何学生都能教育好。学生的自我完善,心灵得到净化,我们的校园也就得到了真正的净化。 [关键词]问题生;教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