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培东老师以“浅”字概其课堂之特点。细品其课堂案例,可知其名“浅”实“巧”,独具匠心,能始终紧扣文本语言教学,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彰显文本意识,使课堂呈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篇文章或深或浅,学生的思维则随之或模糊或浅显,要突破思维浅滩,需要老师精心设置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推动学生思维,带领学生从文本的表层走向深层。
肖老师十分擅长设置主问题,所以他的课堂总是主题鲜明,层次清晰。
在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他设置的主问题是:“与其说柳宗元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 西山?”通过填词,让学生聚焦文本,从“游”字引出对文本的深层思考和解读,由此有了一连串让我们惊叹的“赞、醉、恋、归……”。这些字眼再现了作者心中那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而肖老师又巧妙地追问“柳宗元能归西山吗?”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对中国文人多艰人生的体味中。一个主问题,将“文言、文章、文化”有机融合,实属巧妙。
好的主问题要能体现文体特征,深入文本核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个充满智慧的主问题总是来自老师对文本的反复品读。
在教《假如我有九条命》时,他没有简单地抓住学生的疑问“为什么会有九条命”之类的问题去展开教学,而是抓住在解读过程中发现的“一条命,用来教书”与原文表述不同这一点展开教学。在与文本其他八条命的语言表述对比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一条命,用于教书’这句话?”巧借教书这条命,牵动对另外八条命的解析,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和形式美。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语言,字斟句酌,读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意。
在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肖老师说:“文章很短,我却读得很长很长。我读每个字,每个标点。我想读出每个字,读出每个标点。文字读完了,我读文章的插图,读着读着,我找到了通往课堂幽深处的曲径。”所以,他带学生品读句子,问:“哪个字你觉得奇特?”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将目光落在那个不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都”字上,并引导他们将文中的“都”字连缀起来,从而顿悟花后所隐藏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在《孔乙己》中他则引领学生发现“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中的“一定”“又”“!”等细微处,并细细品析这些不起眼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品读中体悟人们对孔乙己的故意嘲讽,读出孔乙己的贫穷、落魄、不幸。
在寻常文字中发现其隐藏的不凡之处,是肖老师课堂的神奇所在。他总是一遍遍告诉学生:“读书,要学会从隐性的、不明显表意的词上去读。”一个字、一个标点往往都是他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当他引导学生找出那个关键字,分析一个标点为什么要这样使用时,教学难点往往也随之迎刃而解。
在教授《春酒》时,肖老师拒绝使用琦君的其他文章去解读,他说:“散文,要经由文字读出属于这一篇的感情来。”在他的课堂中,学生在一次次顿悟后会明白,除了要关注文章情节,也应去推敲文字,在语言的推敲中触摸文本的内核。
钱梦龙先生说:“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肖老师不仅爱读,更善读。在内涵关键处、思考困境处、情感深蕴处、为人忽视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地耐心指导,反复朗读。在他的课堂上,朗读不是点缀,读要认真读,读出蕴含在文字中的情,读出语调、轻重、快慢,读出文体的特征,读出语言的特点,读出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教《孔乙己》时,会反复品读一个“哦”后的感叹号,“许是死了”后的句号,告诉学生“读书就要潜入文字中,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让学生在反复对比朗读中读出人们的猎奇心理,讀出人们对孔乙己生死的冷漠。
教学《我的早年生活》一文,当学生品味丘吉尔的语言特点陷入困境时,他会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再读一读,读完还不能体会时,他仍然耐心地要求再读,最终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幽默。他告诉学生:“你的读法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就是怎样的。”
音至则心至。语文课应是书声琅琅的,语文老师应重视朗读对生成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要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就应善用朗读,在反复吟诵中,走进文本,深化体验。
肖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却又仿若信手拈来,虽“浅”却“清”而“巧”,映照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模样。让我们如肖老师一般,回归文本,将心沉浸到文本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巧设计,细品味,借助朗读走向文本深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语文教师。
一、大处落笔,巧设主问题
一篇文章或深或浅,学生的思维则随之或模糊或浅显,要突破思维浅滩,需要老师精心设置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来推动学生思维,带领学生从文本的表层走向深层。
肖老师十分擅长设置主问题,所以他的课堂总是主题鲜明,层次清晰。
在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他设置的主问题是:“与其说柳宗元游西山,不如说柳宗元 西山?”通过填词,让学生聚焦文本,从“游”字引出对文本的深层思考和解读,由此有了一连串让我们惊叹的“赞、醉、恋、归……”。这些字眼再现了作者心中那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而肖老师又巧妙地追问“柳宗元能归西山吗?”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对中国文人多艰人生的体味中。一个主问题,将“文言、文章、文化”有机融合,实属巧妙。
好的主问题要能体现文体特征,深入文本核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个充满智慧的主问题总是来自老师对文本的反复品读。
在教《假如我有九条命》时,他没有简单地抓住学生的疑问“为什么会有九条命”之类的问题去展开教学,而是抓住在解读过程中发现的“一条命,用来教书”与原文表述不同这一点展开教学。在与文本其他八条命的语言表述对比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一条命,用于教书’这句话?”巧借教书这条命,牵动对另外八条命的解析,同时更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和形式美。
二、微处细品,巧解平凡处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知语言,字斟句酌,读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深意。
在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肖老师说:“文章很短,我却读得很长很长。我读每个字,每个标点。我想读出每个字,读出每个标点。文字读完了,我读文章的插图,读着读着,我找到了通往课堂幽深处的曲径。”所以,他带学生品读句子,问:“哪个字你觉得奇特?”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将目光落在那个不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都”字上,并引导他们将文中的“都”字连缀起来,从而顿悟花后所隐藏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在《孔乙己》中他则引领学生发现“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中的“一定”“又”“!”等细微处,并细细品析这些不起眼的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品读中体悟人们对孔乙己的故意嘲讽,读出孔乙己的贫穷、落魄、不幸。
在寻常文字中发现其隐藏的不凡之处,是肖老师课堂的神奇所在。他总是一遍遍告诉学生:“读书,要学会从隐性的、不明显表意的词上去读。”一个字、一个标点往往都是他课堂的重要突破口,当他引导学生找出那个关键字,分析一个标点为什么要这样使用时,教学难点往往也随之迎刃而解。
在教授《春酒》时,肖老师拒绝使用琦君的其他文章去解读,他说:“散文,要经由文字读出属于这一篇的感情来。”在他的课堂中,学生在一次次顿悟后会明白,除了要关注文章情节,也应去推敲文字,在语言的推敲中触摸文本的内核。
三、方吟又诵,巧走通幽径
钱梦龙先生说:“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肖老师不仅爱读,更善读。在内涵关键处、思考困境处、情感深蕴处、为人忽视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地耐心指导,反复朗读。在他的课堂上,朗读不是点缀,读要认真读,读出蕴含在文字中的情,读出语调、轻重、快慢,读出文体的特征,读出语言的特点,读出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教《孔乙己》时,会反复品读一个“哦”后的感叹号,“许是死了”后的句号,告诉学生“读书就要潜入文字中,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让学生在反复对比朗读中读出人们的猎奇心理,讀出人们对孔乙己生死的冷漠。
教学《我的早年生活》一文,当学生品味丘吉尔的语言特点陷入困境时,他会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再读一读,读完还不能体会时,他仍然耐心地要求再读,最终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幽默。他告诉学生:“你的读法是怎样的,你的感受就是怎样的。”
音至则心至。语文课应是书声琅琅的,语文老师应重视朗读对生成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要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就应善用朗读,在反复吟诵中,走进文本,深化体验。
肖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却又仿若信手拈来,虽“浅”却“清”而“巧”,映照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模样。让我们如肖老师一般,回归文本,将心沉浸到文本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巧设计,细品味,借助朗读走向文本深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