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舌下前庭入路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8例舌下前庭入路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例,女95例,年龄18~57岁。根据开展时间段的不同分成2个阶段,阶段A(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患者81例,阶段B(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患者17例。分析总结2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以及
【机 构】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361004,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361004,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361004,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 361004,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舌下前庭入路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8例舌下前庭入路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例,女95例,年龄18~57岁。根据开展时间段的不同分成2个阶段,阶段A(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患者81例,阶段B(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患者17例。分析总结2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阶段A患者年龄(34.2±9.4)岁,肿瘤直径为(2.33±0.80)cm,术后病理示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5例;良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2.70±47.22)min,其中65例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6例行峡部切除术,5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恶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5.4±31.40)min,术式均为单侧腺叶切除术+单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术后6例出现颈部感染,均经抗感染、引流等处理后好转;出现1例暂时性声带麻痹,术后2个月恢复;出现2例CO2气体栓塞,术中中转开放手术。阶段B患者年龄(35.1±8.5)岁,肿瘤直径为(1.32±0.67)cm,术后病理示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15例;良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3.5±34.64)min,均行单侧腺叶切除术;恶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3.73±14.26)min,术式均为单侧腺叶切除术+单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未出现术后颈部感染、暂时性声带麻痹、CO2气体栓塞。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颌部皮肤麻木感,为5 mm操作孔相对应的位置,均于术后1~2周恢复正常。2个阶段均未出现术后二次出血、永久性声带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阶段A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6(57~105)个月,阶段B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3~12)个月;随访期间内患者吞咽、咀嚼、口腔感觉功能及颈部活动无明显异常,且无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舌下前庭入路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该术式不会引起患者术后长时间的下颌部皮肤麻木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内踝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宁波市第九医院共收治5例男性踝部外伤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45岁,右侧3例,左侧2例。病因:交通伤2例、压砸伤3例。其中4例合并骨折,1例合并钢板和骨外露,2例合并局部感染,1例皮肤撕脱伤。术前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3.0 cm~4.0 cm×6.0 cm。清创后设计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
肋软骨是临床常用的填充、支持材料,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肋软骨采集术后胸廓畸形时有发生。为了有效降低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充分地探索。通过文献复习,作者对肋软骨取出术后胸廓畸形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即在合理选择手术部位、软骨切取量的基础上,术中通过保护骨-软骨连接处和一定长度的肋软骨、封闭软骨膜、回植软骨碎屑等方式来进行预防。此外,术后还应限制胸廓的活动度和呼吸幅度,如外固定和限制体育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背阔肌肌皮瓣供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背阔肌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术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肘部及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共收治6例肘关节周围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66岁,平均31岁。均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予以修复。术前应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对桡侧副动脉后支的穿支血管进行定位,根据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选定的穿
探讨眉下联合下睑缘切口矫正上睑区及中面部软组织松垂的临床应用效果。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医学美容科收治眼睑及中面部软组织松垂患者76例。均采取眉下切口及下睑缘切口进行手术,评估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总体满意率为96.05%(73/76)。提示眼睑美容切口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可以作为眼睑及面中部老化手术的切口选择之一。
目的比较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与小切口修剪术治疗腋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腋臭患者,共71例(142侧)。38例(76侧)采用皮下内镜辅助切割吸引器切除腋下顶泌汗腺(内镜组),男14例,女24例,年龄18~45岁,平均24岁,病程1~15年,2级6例、3级32例;33例(66侧)采用小切口修剪术进行治疗(修剪组),男9例,女24
1991年,Hyakusoku首次报道螺旋桨皮瓣技术,历经30年发展,穿支螺旋桨皮瓣技术已经成为修复重建外科最基本的缺损修复方法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穿支螺旋桨皮瓣的发展历史,并对穿支螺旋桨皮瓣的概念、命名方法和分类的现状进行了回顾。通过临床病例,详细介绍了穿支螺旋桨皮瓣手术过程和技术细节。按照头颈部、躯干、四肢等不同解剖学部位,对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穿支螺旋桨皮瓣的优缺点
该文介绍了ASPS国际学者申请的过程、回国后的体会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对青年医师的培养经验。
A型肉毒毒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次在医学美容中使用,常用来治疗面颈部皱纹,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A型肉毒毒素对其他疾病也有干预作用。该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A型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其在整形外科非常规美容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阻断支配汗腺的神经从而治疗腋臭、抑制胸大肌的活动以增加自体脂肪隆胸术的脂肪移植存活率、改善手部慢性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血流速度、提高皮瓣存活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而改变伤
Rosai-Dorfman病(RDD)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主要以颈部双侧淋巴结多发无痛性肿大为特征性表现。本文报道1例双侧鼻窦等全身多处受累RDD患者,PET-CT示全身多处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代谢增高,局麻下手术切除右臀部皮下肿物,经病理确诊,术后未予特殊治疗。随访2年,病情未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