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优”富士苹果栽培是采用优良的砧木、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综合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栽培体系,是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们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攻关创建的成熟栽培体系。该技术通过选用山丁子做基砧、SH40矮化砧做中间砧、天富1号为优良品种,结合采用先进栽培管理技术能使果园病虫害轻、果品质量好、果个大、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早果、丰产性强、经济效益高。在生产中表现出技术简便、省工、省力的特点而备受广大果农的青睐。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具有能生产较优质苹果的气候,有近百年果品生产历史。该县地处东经117°12′~118°15′,北纬40°12′~40°42′,海拔最低点150米,多在400~600米,年平均降水量728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为6.5~10.3℃,全年≥10℃的有效积温2 957~3 964℃,年日照时数为2 841小时,无霜期为139~175天。兴隆县独特的小气候特征,非常适宜“三优富士苹果”的生长。此项技术从根本上将传统的技术型改变为简化技术型。在生产中表现技术简便、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收益明显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建园,2年见花、3年见果、5年后稳产在2 500千克以上。2009年我县车道峪村率先引进此技术建立“三优”苹果示范基地200亩,2010年在兴隆县大杖子乡高杖子村引进此项技术60亩,做为市农广校“三优”苹果精品示范园,到目前我县已发展500亩,对“三优”苹果栽培管理总结出一套可行技术经验,现将“三优”苹果建园技术介绍如下。
1 栽植密度及配置授粉树
行距4米,株距1.5米,每亩栽植111株,“三优”苹果配置的首选授粉树是王林,应按5∶1配置(即5行主栽品种配1行授粉树)比例栽植。
2 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2.1 确定定植点
株距用一条长绳子,按每隔1.5米处作上标记,然后两个人把绳子拉直,再在每个标记上撒白石灰粉,这个点就是定植点,行距为4米。
2.2 挖定植坑
以定植点为中心,挖长、宽各80厘米,深为60厘米的定植坑。挖土时,表土和底土要分开放置。
2.3 定植穴回填土
在定植穴内回填表土,结合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5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合,把混合后的土壤在定植穴内做成锅底状(放苗木时有利于根系舒展开)。
3 定植
3.1 苗木处理
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修剪整理,在起苗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根系损伤,要用剪子把受伤的根系剪平滑。在定植点附近挖两个坑,分别用塑料布铺在坑底部。其中一个坑放入清水,在栽植的头一天将苗木放入坑内浸泡24小时,让苗木充分吸足水分;另一个坑放入黄土泥浆,加生根粉,将吸足水分的苗木放入泥浆中沾一下(这样处理的苗木成活率高)。
3.2 栽苗
将沾入泥浆的苗木放入定植穴内,要用“三埋、两踩、一轻提”的方法进行栽苗,即第1次填土少许,在已填好的土上绕树苗一周,用均匀力踩实,然后用手握住苗木中心干轻轻提起、抖动,以保证根系畅通;第2次填土后,再绕树踩实;第3次填土时深度以中间砧与基砧的接口处在地表下5~10厘米为宜,当年秋季再培土至与地面相平。
3.3 灌定植水
栽后立即浇足水分。
4 栽后管理
4.1 套袋保湿
栽后定干,套上塑料筒,两端扎紧,一是防止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二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到苗木发芽后,先把塑料筒上端扎的扣解开,等到树叶完全展开再把整个塑料筒去掉。
4.2 抺芽
及时除去基砧、中间砧的萌芽。每隔10天左右检查1次,这种果园作业需要进行多次才能完成。
4.3 中耕除草
要及时对果园进行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竞争,又有利于土壤保墒,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4.4 施肥
①追肥:新栽植的幼树追肥一般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追速效性氮肥(尿素)1次,每株用量100~200克。以利萌芽和新梢快速生長;7月上旬追1次肥,每株施磷钾复合肥0.3~0.4千克。每1次施肥都要结合浇水。②秋施基肥:每株施入5千克腐熟的农家肥,在9月中旬施入最好,因为这个时间根系生长处于生长高峰期,断根伤口易于愈合,发新根能力强,这时土壤温度适宜,湿度大,施入的肥料分解的快,根系的吸收功能活跃,能增加树体贮藏营养物质,以利于来年春季发挥肥效,促进春梢生长。
4.5 浇水
栽后根据土壤墒情决定灌水,在雨季来临之前,一般为半个月浇1次水。在7—8月是雨季,要注意给果园排涝。
4.6 修剪
树形为纺锤形。①定干:一般定干高度在70~100厘米,授粉树王林在80~150厘米。如果苗木不够定干高度时可发枝后进行2次定干。②刻芽:在中心干距地面50厘米处开始螺旋均衡分布刻芽,每2~3个芽刻一个芽。③夏季修剪:从5月下旬开始陆续对20~30厘米的半木质化新梢进行拉枝、支撑等措施开张各分枝的角度至100°~120°,而到了7—8月份是新梢生长量最大、生长速度也最快,这时要进行大量的拉枝、支撑等措施以控制新梢生长。
4.7 灌封冻水
落叶至土壤封冻之前灌水,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4.8 防止苗木冻害
对枝干进行涂白。生石灰10千克、硫磺粉1千克、食盐0.2千克、植物油0.2千克、水40千克。先将生石灰用温水化开,将硫磺粉、食盐、植物油放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具有能生产较优质苹果的气候,有近百年果品生产历史。该县地处东经117°12′~118°15′,北纬40°12′~40°42′,海拔最低点150米,多在400~600米,年平均降水量728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为6.5~10.3℃,全年≥10℃的有效积温2 957~3 964℃,年日照时数为2 841小时,无霜期为139~175天。兴隆县独特的小气候特征,非常适宜“三优富士苹果”的生长。此项技术从根本上将传统的技术型改变为简化技术型。在生产中表现技术简便、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收益明显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建园,2年见花、3年见果、5年后稳产在2 500千克以上。2009年我县车道峪村率先引进此技术建立“三优”苹果示范基地200亩,2010年在兴隆县大杖子乡高杖子村引进此项技术60亩,做为市农广校“三优”苹果精品示范园,到目前我县已发展500亩,对“三优”苹果栽培管理总结出一套可行技术经验,现将“三优”苹果建园技术介绍如下。
1 栽植密度及配置授粉树
行距4米,株距1.5米,每亩栽植111株,“三优”苹果配置的首选授粉树是王林,应按5∶1配置(即5行主栽品种配1行授粉树)比例栽植。
2 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2.1 确定定植点
株距用一条长绳子,按每隔1.5米处作上标记,然后两个人把绳子拉直,再在每个标记上撒白石灰粉,这个点就是定植点,行距为4米。
2.2 挖定植坑
以定植点为中心,挖长、宽各80厘米,深为60厘米的定植坑。挖土时,表土和底土要分开放置。
2.3 定植穴回填土
在定植穴内回填表土,结合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5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合,把混合后的土壤在定植穴内做成锅底状(放苗木时有利于根系舒展开)。
3 定植
3.1 苗木处理
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修剪整理,在起苗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根系损伤,要用剪子把受伤的根系剪平滑。在定植点附近挖两个坑,分别用塑料布铺在坑底部。其中一个坑放入清水,在栽植的头一天将苗木放入坑内浸泡24小时,让苗木充分吸足水分;另一个坑放入黄土泥浆,加生根粉,将吸足水分的苗木放入泥浆中沾一下(这样处理的苗木成活率高)。
3.2 栽苗
将沾入泥浆的苗木放入定植穴内,要用“三埋、两踩、一轻提”的方法进行栽苗,即第1次填土少许,在已填好的土上绕树苗一周,用均匀力踩实,然后用手握住苗木中心干轻轻提起、抖动,以保证根系畅通;第2次填土后,再绕树踩实;第3次填土时深度以中间砧与基砧的接口处在地表下5~10厘米为宜,当年秋季再培土至与地面相平。
3.3 灌定植水
栽后立即浇足水分。
4 栽后管理
4.1 套袋保湿
栽后定干,套上塑料筒,两端扎紧,一是防止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二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到苗木发芽后,先把塑料筒上端扎的扣解开,等到树叶完全展开再把整个塑料筒去掉。
4.2 抺芽
及时除去基砧、中间砧的萌芽。每隔10天左右检查1次,这种果园作业需要进行多次才能完成。
4.3 中耕除草
要及时对果园进行中耕除草,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竞争,又有利于土壤保墒,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4.4 施肥
①追肥:新栽植的幼树追肥一般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追速效性氮肥(尿素)1次,每株用量100~200克。以利萌芽和新梢快速生長;7月上旬追1次肥,每株施磷钾复合肥0.3~0.4千克。每1次施肥都要结合浇水。②秋施基肥:每株施入5千克腐熟的农家肥,在9月中旬施入最好,因为这个时间根系生长处于生长高峰期,断根伤口易于愈合,发新根能力强,这时土壤温度适宜,湿度大,施入的肥料分解的快,根系的吸收功能活跃,能增加树体贮藏营养物质,以利于来年春季发挥肥效,促进春梢生长。
4.5 浇水
栽后根据土壤墒情决定灌水,在雨季来临之前,一般为半个月浇1次水。在7—8月是雨季,要注意给果园排涝。
4.6 修剪
树形为纺锤形。①定干:一般定干高度在70~100厘米,授粉树王林在80~150厘米。如果苗木不够定干高度时可发枝后进行2次定干。②刻芽:在中心干距地面50厘米处开始螺旋均衡分布刻芽,每2~3个芽刻一个芽。③夏季修剪:从5月下旬开始陆续对20~30厘米的半木质化新梢进行拉枝、支撑等措施开张各分枝的角度至100°~120°,而到了7—8月份是新梢生长量最大、生长速度也最快,这时要进行大量的拉枝、支撑等措施以控制新梢生长。
4.7 灌封冻水
落叶至土壤封冻之前灌水,以利苗木安全越冬。
4.8 防止苗木冻害
对枝干进行涂白。生石灰10千克、硫磺粉1千克、食盐0.2千克、植物油0.2千克、水40千克。先将生石灰用温水化开,将硫磺粉、食盐、植物油放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