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现代化之比较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则是在坎坷与挫折中不断前进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各个阶级开展了一系列的自救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境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迈上了加速发展的轨道。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现代化;改革开放;比较
  一、中国近现代现代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840-1949)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其现代化首先是从军事方面开始的,这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是分不开的,封建腐朽的清政府吃了西方军事的大亏,所以迫切的想要提高自身的军事实力。随后,洋务派发现军事的发展要有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于是开始创办近代的民用工业,将现代化引向了经济领域。但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注定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其改革是以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最后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维新派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只有从社会制度方面着手,才有可能真正走上现代化之路,但这场变革仍失败了。但是,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几乎同时进行的日本明治维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日本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这一正一反两个史实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深思。
  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制,而他提出的《建国大纲》充分勾画了中华民国现代化发展的大致目标和途径,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第一个完整的纲领性文件,但这个宏伟蓝图并没有进行实践就失败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决定了战争成为发展的主线索。
  从以上对历史的梳理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是在与列强的对抗中,认识到国力不足无法抗拒外辱,故而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民国政府以英美为师,企图以官商结合的官僚资本来实现工业化,最终失败了。无论是不动摇根基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还是妄图照搬别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资产阶级改革都是行不通的。
  (二)从新中国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实现了将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另一方面,工业化的初步建立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1964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三届人大会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会上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已全面恢复且有所增长,经济开始好转,今后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强国。
  当时的提法只是“现代”,还没有提到“现代化”。从字面上看,“现代”表示时兴的、先进的意思。另外,当时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也比较简单,仅仅包含四个方面,没有涉及社会发展的更多领域。到1974年,四届人大召开时,提法仍然是“四化”。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来主动提出的,尽管当时对现代化的理解和提法相较于现在有相当大的差异,但这依旧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使稍有起色的国民经济建设全面受挫。而同一时期,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
  (三)从改革开放至今(1978-今)
  中国真正开始追求完整意义的现代化,是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央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初心是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想让我国尽快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后来,这一政策逐渐地成为党的基本路线之一。改革开放本身不是现代化,但其结果是现代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要求全党的同志重新学习,为发展现代化奠定基础。在党的十五大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表明中国的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思路已经基本形成。2001年11月,中国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加入了WTO,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已经不再是远离世界贸易组织的“孤独的大国”,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紧接着,全球都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美国经济的低谷與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恰好形成鲜明对比,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被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将“以人为本”的核心与经济的协调性持续性结合起来,为中国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思想融入新的内涵。这一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愿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建设、经济发展新常态等思想,都是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新成果。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攻坚阶段,中国目前约有7000万的贫困人口,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贫困人口绝对脱贫成为必要,“精准扶贫”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良策。经济新常态理念是为了改变经济高速增长的畸形增长方式,以达到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的目的。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即将发生诸多重大改变,更有利于我国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发展。
  二、现代化三个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社会某个层面的现代化,而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社会的现代化应是物质、政治与思想行为等综合发展的产物,企图以发展社会的某一方面就实现社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建国前不同阶级的现代化改革之路还是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都没有做到发展全面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它们相互促进、统筹联动,是全面协调发展现代化的表现。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都兼顾发展的现代化才是人们真正所需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才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二)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地推进
  关于这一点,建国初期的“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准确的历史定位。基于此,他实事求是地设计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蓝图,将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高低与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长短紧密结合起来,设计了分阶段、有步骤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而后的中央領导人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与目标,更加稳健有序地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坚持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规律,必须立足于自身实践,努力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决不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戊戌变法想照搬英国君主立宪的方式来挽救国家危亡,资产阶级想照搬美国模式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都失败了。建国初期借鉴苏联模式虽然极快的建立了中国的相关体系,但其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开始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如果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放弃了社会主义。但事实是,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的成分,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也应该有市场的成分。值得一提的是,近代的现代化始于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资本主义,不能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就否定其发展过程的可取之处,应充分借鉴它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正确路径。
  由此可见,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宋煜萍、高伟江.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N].苏州大学学报,2008-11-06.
  [2]孙书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集山水之精萃,融大自然之秀丽,透诗画之妙境,抒人物之情志,其内涵之精深,应该说是世界一绝。中国古典诗歌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在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情画意;意境追求;等美学特征中,无一不与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园林;中国诗词  以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通过林泉丘壑、模拟自然风光发展出的自然
期刊
摘 要:汉代鸟虫篆铜印是源于战国古玺,兴盛于汉,鸟虫篆铜印制作方法以铸造和凿刻。鸟虫篆铜印纹饰丰富多彩,主要有鸟形,龙形,虫形,鱼形等动物纹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汉代鸟虫篆印章的出现,是印章艺术形式美的深化,也创造了中国鸟虫篆印章的顶峰,为后世学习鸟虫篆印章的楷模。  关键词:汉代;鸟虫篆;铜印;纹饰  前言:汉代鸟虫篆铜印源于春秋战国的鸟虫篆,早期鸟虫篆多现于兵器,偶现于器皿和石器。汉代鸟虫篆铜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室内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和探讨了室内空间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批评了室内空间设计不如人意的具体方面,总结了室内空间设计现在的发展情况以及现阶段的优势,最后指明了室内空间设计往后发展道路的改正方向。  关键词:室内设计;合理性;个性  前言  随着中国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对于室内空间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前一成不变的装修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
期刊
摘 要:《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其功效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甘草主要含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心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抗过敏、抗溃疡等功效。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对甘草的中药药理学作一综述。  关键词:甘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  甘草的应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脾胃病的治疗上具有很
期刊
摘 要:现代化企业需要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分析了西餐烹饪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法,期望西餐烹饪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  关键词:西餐;烹饪;职业素养;培养  西餐行业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发展程度日益成熟,并迅速成为一个新兴餐饮产业,在餐饮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中国西餐厅已经有3万多家,且中国的西餐市场具有很
期刊
摘 要:尽管汉语和维吾尔语没有亲属关系,但是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状中结构,这说明,他们之间既有差异,但也存在共性。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这两种语言构成状中结构时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上的不同之处。本文意在使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更好地分清楚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避免各种偏误的产生,从而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状中结构;对比;  引言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
期刊
摘 要:中国油画民族化一直是理论界和画家探讨的话题。在各种比赛与展览中,我们发现一些画家是在学习、借鉴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与水墨精神来进行油画的创新。所创作的作品既有中国水墨的神韵,又不失油画色彩与厚重,又与西方意义的抽象表现绘画不同。这种兼顾中西的艺术特色,有必要让我们对它所具有的民族性价值进行研究。  关键词:写意油画;民族性;价值;时代精神;思考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近些年,随着中国油画
期刊
摘 要:肌理是油画创作中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反映艺术家创作理念,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之一,透过肌理可以反映出艺术家对油画语言的敏锐程度及对形式美的把握能力。当代油画中不同形态的肌理构成是油画材料性能与技法特点的直观显现,也是艺术家抒情表意的重要手段,在画面中运用恰当的肌理构成有利于凸显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及内在精神,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意义。  关键词:当代油画;肌理;艺术形式  一、画面肌理的单纯与平
期刊
摘 要:城市雕塑是城市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地记录城市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城市雕塑的内涵及文化含义,通过分析城市雕塑的发展、特点及与城市文化的關系,认识城市雕塑作为一门特定的空间艺术所具有的人文艺术价值,并从中得到启示。旨在更好地发挥城市雕塑的艺术价值,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服务于人。  关键词:城市雕塑;内涵;文化含义  一、雕塑与城市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引领了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互联网+”时代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职能的变化,并提出如何利用时代特征进行工作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互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实践的成果,是互联网与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