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爸:
你可能不相信,很多想对你说的话,一直在我心里默默酝酿,从幼年一直到现在。也许我们都是那种不善于表达的人,以至于那些最柔软的时光总在记忆中浮现。但那些最柔软的话,却很难说出口。
小时候,我还不及你的腰高,每次跟着你出门,总拽着你的裤腿说路不好走,就为了等待你把我托起放在肩上的那一刻。
骑在你宽厚的肩上,我唱起刚刚学会的《春天在哪里》,双腿打着节奏,一下一下砸在你的胸口。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唱给爸爸的歌声里。
你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在别的孩子听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时候,你给我讲那一个个大英雄的故事:德川家康的隐忍不发、成吉思汗的临危不惧、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毛主席的豪情万丈……谁说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的声音为我勾勒出的一个个场景,明明就是立体的嘛。
后来阅读了相关历史书,我对你的敬佩瞬间飙升,你是怎么把这么冗长复杂的历史变成一个个新奇生动的儿童故事的?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属于我们的故事世界就被你越来越繁忙的工作和我一沓一沓令人厌烦的作业侵入、包围,最后占据……
后来,我的个头慢慢到了你的胸口,但感觉离你的心越来越远。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个月和你见面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你和同事相处一天的时间多。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工作上有一点瑕疵,都要推翻重来。你是真的热爱你的工作。可每当你离充满“纸香气”的办公桌近了一步,就意味着你离温馨的家又远了一步。
早上我出门上学,你还在为昨晚的熬夜补觉;晚上吃饭时,你一身疲惫地回到这个“中转站”,匆匆扒拉几口饭后,就立马被办公室的那股无形却又强大的引力吸了过去。等你再一次回到家时,已是夜深人静,我只能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你轻轻转动钥匙进门脱鞋的声音。有时,遇上重大任务或时间紧急的话,你可能就咬着单位食堂的白面馒头,缩在办公室凑合一晚。
你的工作、你对工作的热情、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态度,生生地隔开了我们。冷,慢慢地浸入了我的心里。
而我们的距离不止于此。你是靠学习成绩改变命运的山里孩子,生活一向平淡,为数不多的喜好中,读书就占据了一多半的业余时间。而我,虽学习平平,但兴趣广泛,认为除读书外还有更有趣的世界。我们之间,观念的距离就好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隔越远,从一丝裂痕,到一道鸿沟。
若是几年前的我,我的笔到这儿就放下了,怀揣着不满草草结尾。但如今,我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在马上要离开家去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时,在对未来的期待与惶恐中,我又在回忆里重拾一些散落的细节。它们温暖、细微,无所不在。但不知是什么时候,我把它们归为生活日常,对它们熟视无睹。
很多个夜晚,每当门口的关门声和脱鞋声响起,伴随而来的必是我的房门被轻轻推开,先探进来一个头,向来威严的眼神落在我身上后,立刻柔软起来。接着,你走进来,摸摸我的头,只说了一个“仔”字,就走了出去。而当初埋头于作业的我,并没有发现那厚重的镜片后,是满满的温柔。
有时,我要拖到很晚才磨磨蹭蹭地去洗头,洗完就想立刻睡觉。你拿起吹风机,用那双宽厚的手掌撩起我湿漉漉的头发。暖暖的风吹过来,后脑勺的凉湿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渗入头皮、充斥全身的暖意。多少个夜晚,我就这么枕着这头“暖意”进入梦乡。
越长大,我似乎越学会了退缩。我不争强好胜,希望一切和平处理,有时候甚至愿意为此做出妥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直到有一天,你对我说的那句话惊醒了我:“女儿,我不想让你讨人喜欢,我只想让你受人尊重。”我常年筑起的壁垒,一瞬间分崩离析。是啊,曾经那个个性鲜明、渴望独立思考的少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畏畏缩缩、一味地考虑别人的想法了?总觉得你对我的关注太少,对我太不了解,可这么一句话就把连我自己都没发现的现状瞬间点破,把我深埋在内心的问题看透。
你不是不爱,而是不善于表达。你默默地给予我深沉的爱,你的爱从来不曾缺席。我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胡赛尼的《群山回唱》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我只是简单地接受,觉得理所当然。我不曾为此感谢过她,就像我不曾感谢过洒在我身上的阳光。”
如今,或許是感受到了我离开家的时间逼近,你在家待的时间逐渐增多,加班的次数逐渐减少。我明显感觉你在努力向我靠近,努力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填补遗失的空缺。
那天其实我只是开个玩笑,脑子一热冒出一句:“老爸,你爱我吗?”原本以为你会瞥我一眼,像往常一样说:“咋问这种问题?”我正打算如往常一样地说“就瞎问问”,却听见了你的回答。
“非常非常爱你啊,女儿,爸爸最爱的就是你了!”
对一向不屑于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你来说,这句话简直是奇迹般的存在,但对着即将迈入成人世界的我,你说了出来!
感动席卷全身,包含着愧疚、感激、喜悦。原来,语言是如此俗气,又是如此强大。有你的深爱,未来的道路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谢谢你,爸爸!
你深爱、同时也深爱你的 女儿
你可能不相信,很多想对你说的话,一直在我心里默默酝酿,从幼年一直到现在。也许我们都是那种不善于表达的人,以至于那些最柔软的时光总在记忆中浮现。但那些最柔软的话,却很难说出口。
小时候,我还不及你的腰高,每次跟着你出门,总拽着你的裤腿说路不好走,就为了等待你把我托起放在肩上的那一刻。
骑在你宽厚的肩上,我唱起刚刚学会的《春天在哪里》,双腿打着节奏,一下一下砸在你的胸口。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唱给爸爸的歌声里。
你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在别的孩子听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时候,你给我讲那一个个大英雄的故事:德川家康的隐忍不发、成吉思汗的临危不惧、汉武大帝的雄才伟略、毛主席的豪情万丈……谁说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的声音为我勾勒出的一个个场景,明明就是立体的嘛。
后来阅读了相关历史书,我对你的敬佩瞬间飙升,你是怎么把这么冗长复杂的历史变成一个个新奇生动的儿童故事的?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属于我们的故事世界就被你越来越繁忙的工作和我一沓一沓令人厌烦的作业侵入、包围,最后占据……
后来,我的个头慢慢到了你的胸口,但感觉离你的心越来越远。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个月和你见面的时间可能还没有你和同事相处一天的时间多。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工作上有一点瑕疵,都要推翻重来。你是真的热爱你的工作。可每当你离充满“纸香气”的办公桌近了一步,就意味着你离温馨的家又远了一步。
早上我出门上学,你还在为昨晚的熬夜补觉;晚上吃饭时,你一身疲惫地回到这个“中转站”,匆匆扒拉几口饭后,就立马被办公室的那股无形却又强大的引力吸了过去。等你再一次回到家时,已是夜深人静,我只能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你轻轻转动钥匙进门脱鞋的声音。有时,遇上重大任务或时间紧急的话,你可能就咬着单位食堂的白面馒头,缩在办公室凑合一晚。
你的工作、你对工作的热情、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态度,生生地隔开了我们。冷,慢慢地浸入了我的心里。
而我们的距离不止于此。你是靠学习成绩改变命运的山里孩子,生活一向平淡,为数不多的喜好中,读书就占据了一多半的业余时间。而我,虽学习平平,但兴趣广泛,认为除读书外还有更有趣的世界。我们之间,观念的距离就好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隔越远,从一丝裂痕,到一道鸿沟。
若是几年前的我,我的笔到这儿就放下了,怀揣着不满草草结尾。但如今,我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在马上要离开家去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时,在对未来的期待与惶恐中,我又在回忆里重拾一些散落的细节。它们温暖、细微,无所不在。但不知是什么时候,我把它们归为生活日常,对它们熟视无睹。
很多个夜晚,每当门口的关门声和脱鞋声响起,伴随而来的必是我的房门被轻轻推开,先探进来一个头,向来威严的眼神落在我身上后,立刻柔软起来。接着,你走进来,摸摸我的头,只说了一个“仔”字,就走了出去。而当初埋头于作业的我,并没有发现那厚重的镜片后,是满满的温柔。
有时,我要拖到很晚才磨磨蹭蹭地去洗头,洗完就想立刻睡觉。你拿起吹风机,用那双宽厚的手掌撩起我湿漉漉的头发。暖暖的风吹过来,后脑勺的凉湿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渗入头皮、充斥全身的暖意。多少个夜晚,我就这么枕着这头“暖意”进入梦乡。
越长大,我似乎越学会了退缩。我不争强好胜,希望一切和平处理,有时候甚至愿意为此做出妥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直到有一天,你对我说的那句话惊醒了我:“女儿,我不想让你讨人喜欢,我只想让你受人尊重。”我常年筑起的壁垒,一瞬间分崩离析。是啊,曾经那个个性鲜明、渴望独立思考的少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畏畏缩缩、一味地考虑别人的想法了?总觉得你对我的关注太少,对我太不了解,可这么一句话就把连我自己都没发现的现状瞬间点破,把我深埋在内心的问题看透。
你不是不爱,而是不善于表达。你默默地给予我深沉的爱,你的爱从来不曾缺席。我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胡赛尼的《群山回唱》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我只是简单地接受,觉得理所当然。我不曾为此感谢过她,就像我不曾感谢过洒在我身上的阳光。”
如今,或許是感受到了我离开家的时间逼近,你在家待的时间逐渐增多,加班的次数逐渐减少。我明显感觉你在努力向我靠近,努力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填补遗失的空缺。
那天其实我只是开个玩笑,脑子一热冒出一句:“老爸,你爱我吗?”原本以为你会瞥我一眼,像往常一样说:“咋问这种问题?”我正打算如往常一样地说“就瞎问问”,却听见了你的回答。
“非常非常爱你啊,女儿,爸爸最爱的就是你了!”
对一向不屑于也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你来说,这句话简直是奇迹般的存在,但对着即将迈入成人世界的我,你说了出来!
感动席卷全身,包含着愧疚、感激、喜悦。原来,语言是如此俗气,又是如此强大。有你的深爱,未来的道路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谢谢你,爸爸!
你深爱、同时也深爱你的 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