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到第三十多个年头,伴随其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价值,同时对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建议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今后改革的路径和发展途径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力求不断促进实践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意义;现状;对策
一、引言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社会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关键点之一。在实践的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加强对问题现状的探讨。
二、社会保障制度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迅速着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建,主要着眼于社会救济事业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发展和变化,以扶贫救济、社会保险为主要突破口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扩展和深化。在贫困人口的救济方面,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范围、大规模的农村扶贫运动,198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扶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1994年《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和2000—2010年十年扶贫纲要,使得我国保持了一以贯之农村扶贫政策。城市扶贫工作从1997年开始,全面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的扶贫体制。在社会保险方面,从1986年开始在国有企业试点进行合同制和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摸索建设,2010年正式出台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并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适用于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保险制度。在弱势群体保障方面,我国于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于同一年制订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90年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随后又相继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构建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互助制度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制度为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一,着眼于制度创新,逐渐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导的保障新模式。尤其是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努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管理进一步集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建立,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及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性、保证社会人民的团结性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另外,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法案的实施,还可以为社会各项生活和基本需求提供给基本的补贴,以全面促进社会安定性的增强,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避免社会出现动荡情况。总的来讲,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制定是一种社会型的经济制度,其是现代化社会向前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必然产物,是公共选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作的全面深入进行,相关改革工作也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可谓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就更加明显。逐步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当前国家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以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体制的核心环节,所以,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在多个层面均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呈现出了逐步完善的势头,当前经过了上十年的发展时间,其已经逐步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根本性经济制度之一,而通过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也可以从中发现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执行的根本需求,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关键点。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且全面的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方可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进步,进而为深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大,在今后,还应当重点的对相关管理政策之中的缺陷部位加以分析,以促进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2010年年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合计比上年末增加8600万人以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亿人以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亿人以上。2010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7亿元,增长了16.8%。基金支出合计14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6亿元,增长了20.5%。根据上述的资料统计和数据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多个项目之中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随着我国今后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进行,还应当重点的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进,以全面的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以改革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前进。所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可谓是刻不容缓。
六、建议及对策
要想实现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还应当从当前问题的本质着手,探索出改革的基本对策。首先,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政策和法案的建设,健全相关保障体系,此外,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营管理,加强社会性的监督,理顺管理体制,逐步的提升保障书会准,全面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民可以享受到制度所带来的优越性。
1.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应该加快《社会保障法》等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统帅,以《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优抚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中坚力量,应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可以将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之中。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尝试将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第三,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再将农村的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故今后还需要加强对上述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重视,全面的、综合性的扩大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以明确的工作态度,促进工作的不断健全和提升。
3.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营和监督管理
在当前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环境和体制之下,加强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也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所以,应当在实践工作之中重点的实现对相关项目的完善。首先应当细致的探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的具体改革途径,使得工作可以得到全面升值和完善。此外,还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践工作的健全,实现运营方式的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还应当全面的实现对社会保障结构的调整,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制度和措施,使得其执行当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进而为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政策制度奠定坚实基础。而从目前阶段国外的情况加以分析,还应当重点的促进社会保障基金政策制度以及运营方式的健全。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体质和管理政策的建设
我国在目前阶段已经逐步的结合国家现状建立起了相对应的社会保障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从顶层的设计角度加以分析,已经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健全完善。但是,从实际的角度加以分析,相关保障制度的建立依然处于一个较为分散的状态之下,分头管理的情况依然是时有发生,故在今后还需重点的对上述现象进行解决和改进。而在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层面,还应当充分结合人民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实际状况,按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切实需求,逐步的完善起科学化的、多层次的、多体系结构的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以全面的满足人民生活及工作的需求。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中,长期以来都缺少必要的统一性的、标准化的、全国性的、通用的政策制度,所以今后要想切实的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水准。还应当设置有针对性的机构,以确保监督工作可以稳步的执行,保证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以确保政策的制定可以得到全面实施。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保障制度大至影响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小到事关百姓的饥寒冷暖、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相关工作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健全的工作思路和明晰的工作思想,为相关工作的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且明确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明确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重重阻碍,以健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思想,不断的促进新时期国家建设工作的增强,并且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社会稳定性的增强、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制度的全面完善等奠定坚实基础。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以及工作之中的重难点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改革途径进行细致的研究,旨在全面促进实践工作的增强,为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向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周方遒.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举措[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谢国帅.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究[J].知识经济,2010,(20)
[4]吕学静.现代社会保障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
[5]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作者简介:
吕华菊,女,湖北随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意义;现状;对策
一、引言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社会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关键点之一。在实践的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加强对问题现状的探讨。
二、社会保障制度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迅速着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建,主要着眼于社会救济事业和医疗保障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发展和变化,以扶贫救济、社会保险为主要突破口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扩展和深化。在贫困人口的救济方面,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范围、大规模的农村扶贫运动,198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扶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1994年《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和2000—2010年十年扶贫纲要,使得我国保持了一以贯之农村扶贫政策。城市扶贫工作从1997年开始,全面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的扶贫体制。在社会保险方面,从1986年开始在国有企业试点进行合同制和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摸索建设,2010年正式出台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并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适用于广大农村和农民的保险制度。在弱势群体保障方面,我国于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于同一年制订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90年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随后又相继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构建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互助制度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制度为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第一,着眼于制度创新,逐渐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导的保障新模式。尤其是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努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管理进一步集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建立,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及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性、保证社会人民的团结性均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另外,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法案的实施,还可以为社会各项生活和基本需求提供给基本的补贴,以全面促进社会安定性的增强,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避免社会出现动荡情况。总的来讲,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及制定是一种社会型的经济制度,其是现代化社会向前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必然产物,是公共选择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作的全面深入进行,相关改革工作也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可谓处于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在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就更加明显。逐步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当前国家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以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体制的核心环节,所以,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在多个层面均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呈现出了逐步完善的势头,当前经过了上十年的发展时间,其已经逐步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根本性经济制度之一,而通过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也可以从中发现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执行的根本需求,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关键点。保证社会保障制度且全面的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方可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进步,进而为深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保障制度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大,在今后,还应当重点的对相关管理政策之中的缺陷部位加以分析,以促进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2010年年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合计比上年末增加8600万人以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亿人以上,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亿人以上。2010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7亿元,增长了16.8%。基金支出合计14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6亿元,增长了20.5%。根据上述的资料统计和数据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多个项目之中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随着我国今后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进行,还应当重点的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进,以全面的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以改革来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前进。所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可谓是刻不容缓。
六、建议及对策
要想实现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还应当从当前问题的本质着手,探索出改革的基本对策。首先,应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政策和法案的建设,健全相关保障体系,此外,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营管理,加强社会性的监督,理顺管理体制,逐步的提升保障书会准,全面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民可以享受到制度所带来的优越性。
1.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应该加快《社会保障法》等基本法律的立法进程,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统帅,以《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优抚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中坚力量,应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可以将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之中。其次,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尝试将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第三,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再将农村的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之内。故今后还需要加强对上述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重视,全面的、综合性的扩大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以明确的工作态度,促进工作的不断健全和提升。
3.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营和监督管理
在当前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环境和体制之下,加强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监督和管理,也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所以,应当在实践工作之中重点的实现对相关项目的完善。首先应当细致的探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的具体改革途径,使得工作可以得到全面升值和完善。此外,还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实践工作的健全,实现运营方式的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还应当全面的实现对社会保障结构的调整,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制度和措施,使得其执行当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进而为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政策制度奠定坚实基础。而从目前阶段国外的情况加以分析,还应当重点的促进社会保障基金政策制度以及运营方式的健全。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体质和管理政策的建设
我国在目前阶段已经逐步的结合国家现状建立起了相对应的社会保障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从顶层的设计角度加以分析,已经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健全完善。但是,从实际的角度加以分析,相关保障制度的建立依然处于一个较为分散的状态之下,分头管理的情况依然是时有发生,故在今后还需重点的对上述现象进行解决和改进。而在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层面,还应当充分结合人民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实际状况,按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的切实需求,逐步的完善起科学化的、多层次的、多体系结构的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以全面的满足人民生活及工作的需求。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中,长期以来都缺少必要的统一性的、标准化的、全国性的、通用的政策制度,所以今后要想切实的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水准。还应当设置有针对性的机构,以确保监督工作可以稳步的执行,保证监督的力度和效果,以确保政策的制定可以得到全面实施。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保障制度大至影响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小到事关百姓的饥寒冷暖、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相关工作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健全的工作思路和明晰的工作思想,为相关工作的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且明确今后改革的基本方向,明确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重重阻碍,以健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思想,不断的促进新时期国家建设工作的增强,并且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社会稳定性的增强、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制度的全面完善等奠定坚实基础。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以及工作之中的重难点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改革途径进行细致的研究,旨在全面促进实践工作的增强,为更好的推动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向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周方遒.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举措[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谢国帅.关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探究[J].知识经济,2010,(20)
[4]吕学静.现代社会保障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
[5]林毓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作者简介:
吕华菊,女,湖北随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