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精神,提出了西藏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其框架结构,总结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及运行方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建筑学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49-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1]。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高校应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对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特殊地理位置及藏文化氛围的西藏大学建筑学专业而言,我们在依托优秀的藏式建筑文化和地方企业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大学特色办学的精神,初步构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构建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应用型建筑人才,传承和发扬优秀的藏民族建筑文化。
2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国内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藏式建筑知识整合,在突出传统建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的同时,拓宽藏式建筑知识。一方面设置了《藏式建筑设计与保护》《西藏民族建筑文化》《西藏小城镇规划》《设计实习》《建筑认识实习》等五门核心的藏式建筑知识介绍与实践应用课程;另一方面则依托传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整合藏式建筑知识,优化课时,设置了以传统教学内容穿插藏式建筑知识的基础课程,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在讲解传统知识的同时,结合介绍西藏寺庙、宫殿等建筑知识,在总学时18学时的教学课程中,通过优化整个教学大纲,藏式建筑知识占2学时。在整个西藏大学2007版的建筑学培养方案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实践环节三方面均结合课程实际以穿插或核心方式讲解藏式建筑知识,课时数共320学时,并有9周的实践环节,占整个培养计划学时的9%。
3 以工程训练为背景,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从2005年至今,我院与拉萨市设计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香港欧德赛建筑设计公司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组织学生以生产顶岗实习和业余兼职两种方式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训练。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与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先后完成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拉萨、林芝、日喀则花车设计,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室内设计,托林寺、萨迦寺、布达拉宫雪城保护维修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工程。学生通过实践工程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就业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个过程中,探索了适应西藏大学的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平台。
3.1 管理方式
校内实行学院、系两级管理方式、校外实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方式。由西藏大学工学院宏观指导协调,建筑系、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三个系具体实施的管理方式;由工学院和企业双方选派负责的代表成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运行的相关问题管理,同时,协调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校、企关系进一步深化、融洽。
3.2 具体运行方式
3.2.1 双方签订协议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校企双方在实践教育基地方面的责、权、利,并且以协议书的方式予以明确,以此作为双方共建长期、稳定、高效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
3.2.2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三方面:一为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短期(一般不超过一周)的实践教学,如认识实习、工地实习、填图实习、测量实习等。二为组织学生进行较长期(一般为一个月以上)的实践工程顶岗实践实习,主要为参与实践工程设计。三为聘请设计院工程师到我校任教及进行学术讲座等。
在此期间,在学生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后,按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实训教学任务书进行实习。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要有详细的实习日记,实训结束时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给出评语。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是顶岗培训,在各实训项目中均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技能训练,担任“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以达到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双方互聘管理者,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3.3 考核管理方式
实行企业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双重考核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平衡点。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既要考虑在企业实践所实现的企业效率,也要考虑其本身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3.4 财务管理
一是对学生工资的管理。对于企业支付给学生的报酬,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二是对于参与其中的双方教师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具体校企合作运行方式见图1。
4 组建实践教学团队,细化落实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4.1 以跨学科教师组建高水平、年轻化的实践教学团队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示范中心以及工程实训平台,组建了涵盖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三个学科的跨学科系列实践教学团队,以实践项目设计为主要手段锻炼队伍,通过实践项目训练,优化教师理论基础,同时教师将实践教学成果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涵。
4.2 以综合评价保持师资队伍的动态平衡
实践教学团队实行课程组组组长负责制,负责安排各教师担任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师之间常沟通联系,每学期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由学院评价和学生评教两种教学效果评价,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和对口援建等帮教办法和淘汰制,实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动态平衡。
4.3 以实践教学“多投入”和科研“上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团队教师通过承担实践工程项目、教改项目、参编书籍、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等课程建设措施,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把最新研究成果带进实践环节中。近几年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在研自治区教改项目和学校教改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5 实践成果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建筑学专业各年级的10个班级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先后完成了以西藏自治区国庆60周年拉萨、林芝、日喀则彩车设计,拉萨警务站设计,西藏大学新校门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实践项目。
6 结语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贯彻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构建了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传承和发扬了优秀的藏民族建筑文化;与拉萨市设计院、香港欧德赛建筑设计公司等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平台;依托此平台,组建了跨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三学科的实践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师生与企业共同完成大量的建筑设计实践项目;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为我校其他专业的特色办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1] 于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0(3):90.
[2] 李凤霞.土木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研究及探索[J].成人教育,2011(12):80.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建筑学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49-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1]。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高校应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2]。对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特殊地理位置及藏文化氛围的西藏大学建筑学专业而言,我们在依托优秀的藏式建筑文化和地方企业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大学特色办学的精神,初步构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构建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应用型建筑人才,传承和发扬优秀的藏民族建筑文化。
2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国内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藏式建筑知识整合,在突出传统建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部分的同时,拓宽藏式建筑知识。一方面设置了《藏式建筑设计与保护》《西藏民族建筑文化》《西藏小城镇规划》《设计实习》《建筑认识实习》等五门核心的藏式建筑知识介绍与实践应用课程;另一方面则依托传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整合藏式建筑知识,优化课时,设置了以传统教学内容穿插藏式建筑知识的基础课程,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在讲解传统知识的同时,结合介绍西藏寺庙、宫殿等建筑知识,在总学时18学时的教学课程中,通过优化整个教学大纲,藏式建筑知识占2学时。在整个西藏大学2007版的建筑学培养方案中,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实践环节三方面均结合课程实际以穿插或核心方式讲解藏式建筑知识,课时数共320学时,并有9周的实践环节,占整个培养计划学时的9%。
3 以工程训练为背景,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从2005年至今,我院与拉萨市设计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香港欧德赛建筑设计公司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组织学生以生产顶岗实习和业余兼职两种方式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训练。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与企业指导教师一起先后完成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拉萨、林芝、日喀则花车设计,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室内设计,托林寺、萨迦寺、布达拉宫雪城保护维修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工程。学生通过实践工程训练,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就业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个过程中,探索了适应西藏大学的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平台。
3.1 管理方式
校内实行学院、系两级管理方式、校外实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方式。由西藏大学工学院宏观指导协调,建筑系、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三个系具体实施的管理方式;由工学院和企业双方选派负责的代表成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运行的相关问题管理,同时,协调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校、企关系进一步深化、融洽。
3.2 具体运行方式
3.2.1 双方签订协议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校企双方在实践教育基地方面的责、权、利,并且以协议书的方式予以明确,以此作为双方共建长期、稳定、高效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
3.2.2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三方面:一为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短期(一般不超过一周)的实践教学,如认识实习、工地实习、填图实习、测量实习等。二为组织学生进行较长期(一般为一个月以上)的实践工程顶岗实践实习,主要为参与实践工程设计。三为聘请设计院工程师到我校任教及进行学术讲座等。
在此期间,在学生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后,按所制定的培训计划和实训教学任务书进行实习。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要有详细的实习日记,实训结束时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给出评语。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是顶岗培训,在各实训项目中均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技能训练,担任“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以达到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双方互聘管理者,做好信息管理工作。
3.3 考核管理方式
实行企业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双重考核管理模式: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平衡点。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既要考虑在企业实践所实现的企业效率,也要考虑其本身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3.4 财务管理
一是对学生工资的管理。对于企业支付给学生的报酬,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二是对于参与其中的双方教师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具体校企合作运行方式见图1。
4 组建实践教学团队,细化落实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4.1 以跨学科教师组建高水平、年轻化的实践教学团队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示范中心以及工程实训平台,组建了涵盖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三个学科的跨学科系列实践教学团队,以实践项目设计为主要手段锻炼队伍,通过实践项目训练,优化教师理论基础,同时教师将实践教学成果带进课堂,丰富教学内涵。
4.2 以综合评价保持师资队伍的动态平衡
实践教学团队实行课程组组组长负责制,负责安排各教师担任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师之间常沟通联系,每学期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由学院评价和学生评教两种教学效果评价,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和对口援建等帮教办法和淘汰制,实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动态平衡。
4.3 以实践教学“多投入”和科研“上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团队教师通过承担实践工程项目、教改项目、参编书籍、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等课程建设措施,提高了教学水平;通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把最新研究成果带进实践环节中。近几年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在研自治区教改项目和学校教改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5 实践成果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建筑学专业各年级的10个班级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先后完成了以西藏自治区国庆60周年拉萨、林芝、日喀则彩车设计,拉萨警务站设计,西藏大学新校门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实践项目。
6 结语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贯彻西藏大学特色办学和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构建了具有藏式建筑特色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传承和发扬了优秀的藏民族建筑文化;与拉萨市设计院、香港欧德赛建筑设计公司等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平台;依托此平台,组建了跨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三学科的实践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师生与企业共同完成大量的建筑设计实践项目;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建立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为我校其他专业的特色办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1] 于雷.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制造业自动化,2010(3):90.
[2] 李凤霞.土木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研究及探索[J].成人教育,201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