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泻黄散;口腔溃疡;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58-01
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泻黄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55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 a。反复发作,经西医或其它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均为口腔粘膜单个或多个2 cm~4 cm的溃疡。
2 治疗方法
采用泻黄散加味治疗,组成:防风15 g,石膏30 g,栀子4 g,藿香15 g,黄连6 g,黄柏10 g,甘草10 g,随症加减:腹胀便秘里热甚者加大黄10 g,厚朴10 g,竹叶10 g,紫花地丁10 g,兼有咽喉疼痛者加射干10 g;兼有风火牙疼痛者合清胃散加味;如上热下寒者加干姜10 g,肉桂10 g,炒黄柏;外感风寒甚者加麻黄10 g,羌活15 g;如口疮反复发作,加白术15 g,肉桂10 g,白芷15 g,花粉15 g治疗;溃疡面久不愈合,上方加黄芪30 g,当归15 g,白芷15 g,花粉15 g治疗。用法:每剂煎3次,每日服3次,每日1剂,6 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口腔愈合,局部无不适感,半年以上未发作;显效:口腔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无效:口腔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55例中治愈47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4 讨论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其华在唇,所以脾气不虚,则邪不外感,口疮多由脾胃郁火,心脾积热引起。方中防风、藿香疏风解表,化湿理气,发散郁火,藿香醒脾化湿。石膏、黄柏清胃火,解肌表之郁热邪毒,化湿疏通气机。石膏清胃火及上焦游火,解肌肉之郁火,黄连清解心脾之火,黄柏化湿降虚火,肉桂引火下行。如反复发作者上方加白术健脾益气,肉桂温经通脉,即温分肉,肥腠理,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白芷、花粉以祛除风热毒邪、脓毒。诸药合用以散郁火,行气血,经脉无壅滞则无疡之害。如疮疡而久不收口者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花粉配白芷以托毒生肌以愈合伤口。
(收稿日期:2011-01-15)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58-01
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泻黄散加味治疗口腔溃疡55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 a。反复发作,经西医或其它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表现均为口腔粘膜单个或多个2 cm~4 cm的溃疡。
2 治疗方法
采用泻黄散加味治疗,组成:防风15 g,石膏30 g,栀子4 g,藿香15 g,黄连6 g,黄柏10 g,甘草10 g,随症加减:腹胀便秘里热甚者加大黄10 g,厚朴10 g,竹叶10 g,紫花地丁10 g,兼有咽喉疼痛者加射干10 g;兼有风火牙疼痛者合清胃散加味;如上热下寒者加干姜10 g,肉桂10 g,炒黄柏;外感风寒甚者加麻黄10 g,羌活15 g;如口疮反复发作,加白术15 g,肉桂10 g,白芷15 g,花粉15 g治疗;溃疡面久不愈合,上方加黄芪30 g,当归15 g,白芷15 g,花粉15 g治疗。用法:每剂煎3次,每日服3次,每日1剂,6 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口腔愈合,局部无不适感,半年以上未发作;显效:口腔虽然时有复发,但数量减少,程度减轻;无效:口腔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55例中治愈47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4 讨论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其华在唇,所以脾气不虚,则邪不外感,口疮多由脾胃郁火,心脾积热引起。方中防风、藿香疏风解表,化湿理气,发散郁火,藿香醒脾化湿。石膏、黄柏清胃火,解肌表之郁热邪毒,化湿疏通气机。石膏清胃火及上焦游火,解肌肉之郁火,黄连清解心脾之火,黄柏化湿降虚火,肉桂引火下行。如反复发作者上方加白术健脾益气,肉桂温经通脉,即温分肉,肥腠理,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白芷、花粉以祛除风热毒邪、脓毒。诸药合用以散郁火,行气血,经脉无壅滞则无疡之害。如疮疡而久不收口者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花粉配白芷以托毒生肌以愈合伤口。
(收稿日期:20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