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情感扭曲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如是,一切努力和奋斗,哪怕是声嘶力竭的拼命,都将是徒劳的。剩下的惟有痛苦与呐喊……竭的拼命,都将是徒劳的。剩下的惟有痛苦与呐喊……
“舒玲与蒋文经法院判决离婚了!”
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在三年前的4月间,飞遍了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的各个角落。紧接着,打电话的、上门的、路上遇到舒玲的,都给她送来种种宽心的安慰话语。一时间,她在几乎绝望的阴霾里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她终于摆脱了与蒋文保持婚姻关系时的那种天天躲赌债、时时担心儿子被赌徒绑架的惊恐生活。回首往事,她有倒不尽的辛酸苦辣,有说不完的伤心苦楚。在家庭情感悲剧的漩涡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
浓情蜜意的丈夫迷上了灯红酒绿
1966年,舒玲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她刚满10个月,便被父母送到岳阳乡下的外婆家抚养。舒玲在那里一直长到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回家时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妹妹。一家五口,三姐妹两个读小学,一个在幼儿园。日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倒也和谐幸福,一家人相敬相爱。她作为长女,除上学外,还要担负带好两个妹妹的责任。舒玲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品德,常常受到父母及邻居的称赞。
1983年她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虽然达到了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别人送礼搞名堂,抢去了她的录取名额。气愤中她把搞名堂的人痛骂了一顿后,伤心地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她没有气馁,进而考进湖南省建材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她进厂化验室当了一名化验员。1987年她又带职参加成人自学高考,考取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会计系。利用业余时间她发奋自学三年,于1990年取得了大专文凭,随后于1993年6月调入厂设计研究所工作。
丈夫蒋文原是本省郴州乡下青年。17岁那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于1986年顶父亲之职进厂当了工人。刚进厂时,他勤劳朴实,手脚勤快,加上身高1.76米,人长得帅,很讨人喜欢。1987年舒玲和他相识后,他对她是那样的浓情蜜意,苦苦追求,几乎每日献上一朵玫瑰,用他那种种小聪明讨她欢喜。那时,舒玲思想非常纯洁。论文化,她是大专生,他是初中生;论地位,自己是化验员,蒋是操作工;论家庭,她家庭幸福和谐,而蒋几乎是个孤儿。他们在同事的眼里是那么不般配。但是,对他的一种怜悯之情不时在舒玲的心头升起。舒玲从小乐于助人,性格柔弱,多愁善感,善良的她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和蒋文搞起了自由恋爱。
父母得知后,极力反对。凭他们朴实的感觉,他们总感到小蒋这青年缺乏家庭教养,虽然人长得不错,可品德修养不行,而且没什么文化,虚荣心比较强。因而父母亲多次劝说女儿,要慎重考虑终身大事。有句话说得好:恋爱中的女人往往很傻。那时,舒玲正处在热恋高峰期,激情冲动,对父母的规劝,她根本听不进去。1989年,小舒与蒋文不顾父母的反对,正式办了结婚登记。
1991年,也就是结婚后的第三年,他们有了儿子。而此时,蒋文见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了,很多人都赚了钱,发了家,致了富。于是,他也萌发了要到外面去挣大钱的念头。经朋友介绍,他先是学开车,然后借钱买了一辆旧货车跑运输。由于他不懂经营,缺乏客户和货源,破旧车子又经常坏,跑得少,修得多,两年下来,亏了老本,只好把旧车卖掉。1993年,蒋文不甘贫困,又到株洲市的服装市场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做服装生意的时候,他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生意人,一年四季在外面跑生意,经常不回家,慢慢地他就跟着别人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特别是1996年他由停薪留职转为正式退职与工厂里彻底脱钩后,更是混迹于社会三教九流中。灯红酒绿之中经常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舒玲下岗了。
打工女苦赚钱屡屡投资“老板”丈夫
蒋文当时改做服装生意,长期不在家,生意又亏得一塌糊涂,好几个月也拿不出钱来养家。面对这种清贫窘迫的生活,舒玲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艰难生活,度日如年。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困境中,她心一横,决定到广东去打工。
一天,她把儿子以每年4000元的抚育费托付给一个好友的妈妈,然后带着一点换洗衣服踏上了去广东佛山打工的路途。
也许是当时她比较走运,到佛山后经人介绍,她很快找到了在佛山金冠酒店做客房部楼层管理员的工作。刚开始时,老板管理很严,每天工作时间抓得特别紧,上班只能提前,下班必须过点交接班后才能离开岗位,绝对不能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这对于她这个过去几年连续在家息工带孩子、无规律生活惯了的女人来说,实在搞得精神十分紧张。她怕被炒鱿鱼,为此,吃不香、睡不好,身体日渐瘦了下来,但她坚持不迟到早退,工作干得很出色。不到半年,她被提升为客房管理部部长。月工资也由400多元升到800多元。当时,工作虽然很累,但收入比在工厂里高出一倍多。每当她领回一大把工资时,感到的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打工的日子里,她精明能干,办事很有魄力,大事小事助人为乐,心地特别好,从而打动了上司,感动了同事姐妹们,受到大家的普遍敬重与关爱。
作为身在异乡的一个年轻女子,而且人长得漂亮又能干,工作又出色,于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总想打她的主意。一次,有个腰缠万贯的房地产老板,前呼后拥地来到酒店,叫要最好的房间。舒玲把他介绍到总统套房里,谁知这人竟对她动手动脚……幸亏她在大家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侮辱与侵害。在舒玲的内心深处,尽管打工的日子很累很累,但与别人相比,她欣慰的是,靠自己的劳动挣了钱,人格没有受到伤害,身体瘦了,精神却很愉快。
这期间,蒋文常打电话来,报告她惊人的好消息:他在芦淞服装市场,包下了几间大门面,准备向银行贷款,把生意做大,将要成为百万富翁了。一日,蒋文又打来电话,谈话中吞吞吐吐。舒玲明白,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不好意思开口。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君有困难,她当两肋插刀。她追问他有什么困难?丈夫说:“我在银行贷的款,已经到期,要我一次还清,不然就要用门面、房产作抵押。现在,还差2万元钱,你看怎么办啊?”舒玲安慰丈夫说:“不要急,我来想办法。这样吧,我打工积蓄了1万多元,再向姐妹们借一点,把款还了。”丈夫破涕为笑,感激万分地说:“还是老婆疼我!”于是,舒玲二话没说,就把2万多元寄给了蒋文,并叮嘱他去看看儿子。
房被卖、儿遭劫,嫖赌丈夫露出真面目
1998年冬天,带着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带着对丈夫生意事业的美好憧憬,带着对父母的拳拳眷念,带着对故乡的缕缕深情,舒玲从广东佛山回到了株洲。
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夹着雨雪从站台上飘飘而来,冷得叫人直打哆嗦,舒玲在出站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只眼睛像雷达扫描似地在寻找丈夫那熟悉的面孔。然而,她望穿双眼,等到接站的和下车的人都走光了,却仍不见丈夫的影子。
她预感到有什么不祥之兆。因为前几天她给蒋文打电话要他来接站时,丈夫回答得吞吞吐吐,情绪极不对劲。她当时只想到是不是丈夫又遇到了什么难题或受了什么委屈,心里不愉快?等她回来后心情一定会好的。此时,当自己真正回到家乡的车站时,却不见丈夫的人影。她赶紧跑到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年迈的父亲接到女儿的电话时半天不吭声。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这位年届七旬的老工程师噙着泪水伤心地告诉女儿:“舒玲,你自己赶快回我这里来吧,蒋文不是东西,他把你的房子都卖了还赌债了,现在根本找不到人……。”
“什么?他把房子卖了?人也跑了?那我儿子呢?”舒玲几乎是发疯地吼道。
“儿子在你妹妹家躲了几十天,现在我这儿,你快回来吧。”
“天啊!……”舒玲长叹一声,摔下电话就往汽车站跑。
带着万分悲愤的心情,她双脚踏进父母的家门,两腿一软,摔在地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儿子一连串揪心地呼唤着,跑到妈妈身边。一双瘦小的手,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头,一边哭,一边使劲地往妈妈脸上、额头上亲个不停。
“我的孩子,我苦命的孩子,你怎么就碰上这么个可恨可耻的坏爸爸呀……”舒玲泣不成声地坐在地上,搂着心爱的孩子,顿时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后来,在父母和两个妹妹及邻居好言好语的再三劝慰下,舒玲强忍心中的悲愤暂时安定下来。那一晚,她守护在孩子身边,吃不下饭,半坐半睡熬到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她匆匆赶到厂生活区,看到自己花3万多元钱买下的房子,已被别人重新封锁,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什么的,全没有了,就连最起码的换洗衣服也没有了。她一时气昏了头,只感到两眼发黑,仿佛被一群魔鬼似的赌徒团团围住。她当时真想一头撞在墙壁上,了结这倒霉的人生。幸亏两个妹妹随后追赶过来,左右各一个,强行扶着痛不欲生的她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在亲人们的关爱下,大伙凑点钱给她买了一张单人床和几件换洗衣服及简单的生活用品,又找厂领导好说歹说,临时在单身宿舍四人合住的房子里给她安了个床,暂且栖身。因为她的父母家里仅有60平方米房子,住着父母及两个妹妹,实在挤不下了。
躺在单身宿舍的小床上,舒玲思绪万千,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她想起了与蒋文相识、相爱、结婚到生儿养家、各奔前程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实在是撕心裂肺,叫人难以接受,泪水潸然而下。
原来,舒玲去广东打工后,蒋文一头扎入生意人中经常吃喝玩乐。一失足而不能自拔,他逐渐发展到打牌赌博,玩女人,没钱了就打电话向妻子要,并欺骗妻子说是做生意亏了本,借了人家的钱要还债,求妻子帮他一把,当时,舒玲信以为真,每次一给就是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
1998年11月,蒋文还亲自跑到佛山,欺骗妻子说,他准备把旧房卖掉,再在市里开发区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商品房,这样一卖一买,以旧换新,还差几万元钱,请求妻子予以支持。当时,舒玲正好有几年打工省下来的3万多元钱,就全部交给了丈夫。谁知蒋文拿这几万元钱回湖南还赌债还差一长节,在赌徒的逼迫之下,四处借高利贷还赌债。高利贷还不起,他只好把彩电、冰箱等家具全卖掉,最后连住房也卖掉了。卖了一点钱,又去赌,一心只想赢回老本,谁知越赌越输。那些赌徒最后公然要把他的儿子绑架起来,叫蒋文拿钱来赎儿子。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骗舒玲说是向银行贷了款,要还贷款了,又从舒玲那里骗走一笔钱……
就这样,当舒玲从佛山回家过年时,家中已落得个“人去房无、儿子四处躲藏”的悲惨结局。
这一幕幕,太叫人伤心了。悲痛、愤怒、苦闷、彷徨,像支支利箭无时无刻不在穿透着她那颗善良的心。
艰难中下岗女再创业有泪不轻弹
为了儿子的人身安全,为了赌徒们不再来纠缠,她坚决提出与蒋文离婚。蒋文一口咬定就是“不同意”。后来她反复与他讲到儿子的安全问题时,他总算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同意离婚以保护儿子。但他还无耻地提出“要舒玲支付1万元给他付赌债”,否则就不同意离婚。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父母,舒玲不知找了多少个亲朋好友,苦苦相求,总算七拼八凑,借到了1万元钱,这个无耻之徒才走上了法庭。
1999年4月,舒玲公然走上法庭,与蒋文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他们离婚。但无耻的蒋文,见舒玲还有可敲诈的油水,再次要求舒玲替他付1万元赌资,才准离婚。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就在舒玲与蒋文离婚的当年12月,她母亲又患了卵巢癌。先后到厂职工医院、市里大医院、省肿瘤专科医院等地医治几个月,花去6万多元医疗费,厂里却因处于停产半停产境地,根本无法报销这6万多元的医疗费。一叠厚厚的医疗发票压在抽屉里,都是亲戚朋友、老同事、老乡亲、老相识们几十、几百、几千、上万元的“怜悯借款”。
为了照顾母亲,舒玲挤居在父母家里,把未婚的小妹打发到广东东莞打工。她成天守护着父母与儿子,靠政府发的192元下岗基本生活保障金和父母的退休工资维持着清苦的生活。母亲常卧在床,天天要做化疗、打针、吃药,儿子要上学读书。面对昂贵的医药费和学杂费,舒玲感到十分茫然。本来法院判决离婚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离婚后儿子归女方抚养,但男方每月最少要付给女方儿子抚养费200元。可蒋文自从被判离婚后,拿了舒玲1万元钱,便跑得无影无踪。
按政策,下岗职工进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每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最长时间只能领三年,三年还就不了业,就要走向失业大军,吃民政部门每月120元的生活救济。
三年很快就到期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舒玲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厂再就业办公室,希望能尽快给她重新安排一份工作,然后再重建一个家庭。因为她上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患癌症的母亲,下要抚养自己刚满7岁已上学的儿子,还要还清自己亲手借的1万多元的债务。
万般无奈之中,她向社会呼唤,人间爱心何时能抚平她那揪心刮骨的伤痕,因为这伤痕实在太深、太深……
2001年9月,舒玲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这场婚姻悲剧的阴影,重新站了起来。因为她在广东佛山学过酒店管理,这位坚强的下岗打工女,用从朋友那借来的2万多元钱,开了一个小小的饮食店。她想从小饮食店,做成酒店,甚至做到大酒店,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祝福她,舒玲,一路顺风,从此幸福。
编辑/杨涛军
“舒玲与蒋文经法院判决离婚了!”
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在三年前的4月间,飞遍了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的各个角落。紧接着,打电话的、上门的、路上遇到舒玲的,都给她送来种种宽心的安慰话语。一时间,她在几乎绝望的阴霾里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她终于摆脱了与蒋文保持婚姻关系时的那种天天躲赌债、时时担心儿子被赌徒绑架的惊恐生活。回首往事,她有倒不尽的辛酸苦辣,有说不完的伤心苦楚。在家庭情感悲剧的漩涡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
浓情蜜意的丈夫迷上了灯红酒绿
1966年,舒玲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她刚满10个月,便被父母送到岳阳乡下的外婆家抚养。舒玲在那里一直长到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回家时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妹妹。一家五口,三姐妹两个读小学,一个在幼儿园。日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倒也和谐幸福,一家人相敬相爱。她作为长女,除上学外,还要担负带好两个妹妹的责任。舒玲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品德,常常受到父母及邻居的称赞。
1983年她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虽然达到了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别人送礼搞名堂,抢去了她的录取名额。气愤中她把搞名堂的人痛骂了一顿后,伤心地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她没有气馁,进而考进湖南省建材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她进厂化验室当了一名化验员。1987年她又带职参加成人自学高考,考取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会计系。利用业余时间她发奋自学三年,于1990年取得了大专文凭,随后于1993年6月调入厂设计研究所工作。
丈夫蒋文原是本省郴州乡下青年。17岁那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于1986年顶父亲之职进厂当了工人。刚进厂时,他勤劳朴实,手脚勤快,加上身高1.76米,人长得帅,很讨人喜欢。1987年舒玲和他相识后,他对她是那样的浓情蜜意,苦苦追求,几乎每日献上一朵玫瑰,用他那种种小聪明讨她欢喜。那时,舒玲思想非常纯洁。论文化,她是大专生,他是初中生;论地位,自己是化验员,蒋是操作工;论家庭,她家庭幸福和谐,而蒋几乎是个孤儿。他们在同事的眼里是那么不般配。但是,对他的一种怜悯之情不时在舒玲的心头升起。舒玲从小乐于助人,性格柔弱,多愁善感,善良的她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和蒋文搞起了自由恋爱。
父母得知后,极力反对。凭他们朴实的感觉,他们总感到小蒋这青年缺乏家庭教养,虽然人长得不错,可品德修养不行,而且没什么文化,虚荣心比较强。因而父母亲多次劝说女儿,要慎重考虑终身大事。有句话说得好:恋爱中的女人往往很傻。那时,舒玲正处在热恋高峰期,激情冲动,对父母的规劝,她根本听不进去。1989年,小舒与蒋文不顾父母的反对,正式办了结婚登记。
1991年,也就是结婚后的第三年,他们有了儿子。而此时,蒋文见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了,很多人都赚了钱,发了家,致了富。于是,他也萌发了要到外面去挣大钱的念头。经朋友介绍,他先是学开车,然后借钱买了一辆旧货车跑运输。由于他不懂经营,缺乏客户和货源,破旧车子又经常坏,跑得少,修得多,两年下来,亏了老本,只好把旧车卖掉。1993年,蒋文不甘贫困,又到株洲市的服装市场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做服装生意的时候,他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生意人,一年四季在外面跑生意,经常不回家,慢慢地他就跟着别人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特别是1996年他由停薪留职转为正式退职与工厂里彻底脱钩后,更是混迹于社会三教九流中。灯红酒绿之中经常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舒玲下岗了。
打工女苦赚钱屡屡投资“老板”丈夫
蒋文当时改做服装生意,长期不在家,生意又亏得一塌糊涂,好几个月也拿不出钱来养家。面对这种清贫窘迫的生活,舒玲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艰难生活,度日如年。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困境中,她心一横,决定到广东去打工。
一天,她把儿子以每年4000元的抚育费托付给一个好友的妈妈,然后带着一点换洗衣服踏上了去广东佛山打工的路途。
也许是当时她比较走运,到佛山后经人介绍,她很快找到了在佛山金冠酒店做客房部楼层管理员的工作。刚开始时,老板管理很严,每天工作时间抓得特别紧,上班只能提前,下班必须过点交接班后才能离开岗位,绝对不能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这对于她这个过去几年连续在家息工带孩子、无规律生活惯了的女人来说,实在搞得精神十分紧张。她怕被炒鱿鱼,为此,吃不香、睡不好,身体日渐瘦了下来,但她坚持不迟到早退,工作干得很出色。不到半年,她被提升为客房管理部部长。月工资也由400多元升到800多元。当时,工作虽然很累,但收入比在工厂里高出一倍多。每当她领回一大把工资时,感到的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打工的日子里,她精明能干,办事很有魄力,大事小事助人为乐,心地特别好,从而打动了上司,感动了同事姐妹们,受到大家的普遍敬重与关爱。
作为身在异乡的一个年轻女子,而且人长得漂亮又能干,工作又出色,于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总想打她的主意。一次,有个腰缠万贯的房地产老板,前呼后拥地来到酒店,叫要最好的房间。舒玲把他介绍到总统套房里,谁知这人竟对她动手动脚……幸亏她在大家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侮辱与侵害。在舒玲的内心深处,尽管打工的日子很累很累,但与别人相比,她欣慰的是,靠自己的劳动挣了钱,人格没有受到伤害,身体瘦了,精神却很愉快。
这期间,蒋文常打电话来,报告她惊人的好消息:他在芦淞服装市场,包下了几间大门面,准备向银行贷款,把生意做大,将要成为百万富翁了。一日,蒋文又打来电话,谈话中吞吞吐吐。舒玲明白,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不好意思开口。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君有困难,她当两肋插刀。她追问他有什么困难?丈夫说:“我在银行贷的款,已经到期,要我一次还清,不然就要用门面、房产作抵押。现在,还差2万元钱,你看怎么办啊?”舒玲安慰丈夫说:“不要急,我来想办法。这样吧,我打工积蓄了1万多元,再向姐妹们借一点,把款还了。”丈夫破涕为笑,感激万分地说:“还是老婆疼我!”于是,舒玲二话没说,就把2万多元寄给了蒋文,并叮嘱他去看看儿子。
房被卖、儿遭劫,嫖赌丈夫露出真面目
1998年冬天,带着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带着对丈夫生意事业的美好憧憬,带着对父母的拳拳眷念,带着对故乡的缕缕深情,舒玲从广东佛山回到了株洲。
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夹着雨雪从站台上飘飘而来,冷得叫人直打哆嗦,舒玲在出站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只眼睛像雷达扫描似地在寻找丈夫那熟悉的面孔。然而,她望穿双眼,等到接站的和下车的人都走光了,却仍不见丈夫的影子。
她预感到有什么不祥之兆。因为前几天她给蒋文打电话要他来接站时,丈夫回答得吞吞吐吐,情绪极不对劲。她当时只想到是不是丈夫又遇到了什么难题或受了什么委屈,心里不愉快?等她回来后心情一定会好的。此时,当自己真正回到家乡的车站时,却不见丈夫的人影。她赶紧跑到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年迈的父亲接到女儿的电话时半天不吭声。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这位年届七旬的老工程师噙着泪水伤心地告诉女儿:“舒玲,你自己赶快回我这里来吧,蒋文不是东西,他把你的房子都卖了还赌债了,现在根本找不到人……。”
“什么?他把房子卖了?人也跑了?那我儿子呢?”舒玲几乎是发疯地吼道。
“儿子在你妹妹家躲了几十天,现在我这儿,你快回来吧。”
“天啊!……”舒玲长叹一声,摔下电话就往汽车站跑。
带着万分悲愤的心情,她双脚踏进父母的家门,两腿一软,摔在地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儿子一连串揪心地呼唤着,跑到妈妈身边。一双瘦小的手,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头,一边哭,一边使劲地往妈妈脸上、额头上亲个不停。
“我的孩子,我苦命的孩子,你怎么就碰上这么个可恨可耻的坏爸爸呀……”舒玲泣不成声地坐在地上,搂着心爱的孩子,顿时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后来,在父母和两个妹妹及邻居好言好语的再三劝慰下,舒玲强忍心中的悲愤暂时安定下来。那一晚,她守护在孩子身边,吃不下饭,半坐半睡熬到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她匆匆赶到厂生活区,看到自己花3万多元钱买下的房子,已被别人重新封锁,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什么的,全没有了,就连最起码的换洗衣服也没有了。她一时气昏了头,只感到两眼发黑,仿佛被一群魔鬼似的赌徒团团围住。她当时真想一头撞在墙壁上,了结这倒霉的人生。幸亏两个妹妹随后追赶过来,左右各一个,强行扶着痛不欲生的她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在亲人们的关爱下,大伙凑点钱给她买了一张单人床和几件换洗衣服及简单的生活用品,又找厂领导好说歹说,临时在单身宿舍四人合住的房子里给她安了个床,暂且栖身。因为她的父母家里仅有60平方米房子,住着父母及两个妹妹,实在挤不下了。
躺在单身宿舍的小床上,舒玲思绪万千,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她想起了与蒋文相识、相爱、结婚到生儿养家、各奔前程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实在是撕心裂肺,叫人难以接受,泪水潸然而下。
原来,舒玲去广东打工后,蒋文一头扎入生意人中经常吃喝玩乐。一失足而不能自拔,他逐渐发展到打牌赌博,玩女人,没钱了就打电话向妻子要,并欺骗妻子说是做生意亏了本,借了人家的钱要还债,求妻子帮他一把,当时,舒玲信以为真,每次一给就是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
1998年11月,蒋文还亲自跑到佛山,欺骗妻子说,他准备把旧房卖掉,再在市里开发区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商品房,这样一卖一买,以旧换新,还差几万元钱,请求妻子予以支持。当时,舒玲正好有几年打工省下来的3万多元钱,就全部交给了丈夫。谁知蒋文拿这几万元钱回湖南还赌债还差一长节,在赌徒的逼迫之下,四处借高利贷还赌债。高利贷还不起,他只好把彩电、冰箱等家具全卖掉,最后连住房也卖掉了。卖了一点钱,又去赌,一心只想赢回老本,谁知越赌越输。那些赌徒最后公然要把他的儿子绑架起来,叫蒋文拿钱来赎儿子。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骗舒玲说是向银行贷了款,要还贷款了,又从舒玲那里骗走一笔钱……
就这样,当舒玲从佛山回家过年时,家中已落得个“人去房无、儿子四处躲藏”的悲惨结局。
这一幕幕,太叫人伤心了。悲痛、愤怒、苦闷、彷徨,像支支利箭无时无刻不在穿透着她那颗善良的心。
艰难中下岗女再创业有泪不轻弹
为了儿子的人身安全,为了赌徒们不再来纠缠,她坚决提出与蒋文离婚。蒋文一口咬定就是“不同意”。后来她反复与他讲到儿子的安全问题时,他总算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同意离婚以保护儿子。但他还无耻地提出“要舒玲支付1万元给他付赌债”,否则就不同意离婚。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父母,舒玲不知找了多少个亲朋好友,苦苦相求,总算七拼八凑,借到了1万元钱,这个无耻之徒才走上了法庭。
1999年4月,舒玲公然走上法庭,与蒋文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他们离婚。但无耻的蒋文,见舒玲还有可敲诈的油水,再次要求舒玲替他付1万元赌资,才准离婚。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就在舒玲与蒋文离婚的当年12月,她母亲又患了卵巢癌。先后到厂职工医院、市里大医院、省肿瘤专科医院等地医治几个月,花去6万多元医疗费,厂里却因处于停产半停产境地,根本无法报销这6万多元的医疗费。一叠厚厚的医疗发票压在抽屉里,都是亲戚朋友、老同事、老乡亲、老相识们几十、几百、几千、上万元的“怜悯借款”。
为了照顾母亲,舒玲挤居在父母家里,把未婚的小妹打发到广东东莞打工。她成天守护着父母与儿子,靠政府发的192元下岗基本生活保障金和父母的退休工资维持着清苦的生活。母亲常卧在床,天天要做化疗、打针、吃药,儿子要上学读书。面对昂贵的医药费和学杂费,舒玲感到十分茫然。本来法院判决离婚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离婚后儿子归女方抚养,但男方每月最少要付给女方儿子抚养费200元。可蒋文自从被判离婚后,拿了舒玲1万元钱,便跑得无影无踪。
按政策,下岗职工进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每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最长时间只能领三年,三年还就不了业,就要走向失业大军,吃民政部门每月120元的生活救济。
三年很快就到期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舒玲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厂再就业办公室,希望能尽快给她重新安排一份工作,然后再重建一个家庭。因为她上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患癌症的母亲,下要抚养自己刚满7岁已上学的儿子,还要还清自己亲手借的1万多元的债务。
万般无奈之中,她向社会呼唤,人间爱心何时能抚平她那揪心刮骨的伤痕,因为这伤痕实在太深、太深……
2001年9月,舒玲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这场婚姻悲剧的阴影,重新站了起来。因为她在广东佛山学过酒店管理,这位坚强的下岗打工女,用从朋友那借来的2万多元钱,开了一个小小的饮食店。她想从小饮食店,做成酒店,甚至做到大酒店,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祝福她,舒玲,一路顺风,从此幸福。
编辑/杨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