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丈夫,下岗女工怎堪你无休止的敲许欺骗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2451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情感扭曲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如是,一切努力和奋斗,哪怕是声嘶力竭的拼命,都将是徒劳的。剩下的惟有痛苦与呐喊……竭的拼命,都将是徒劳的。剩下的惟有痛苦与呐喊……
  “舒玲与蒋文经法院判决离婚了!”
  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一样,在三年前的4月间,飞遍了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的各个角落。紧接着,打电话的、上门的、路上遇到舒玲的,都给她送来种种宽心的安慰话语。一时间,她在几乎绝望的阴霾里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她终于摆脱了与蒋文保持婚姻关系时的那种天天躲赌债、时时担心儿子被赌徒绑架的惊恐生活。回首往事,她有倒不尽的辛酸苦辣,有说不完的伤心苦楚。在家庭情感悲剧的漩涡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寒而栗”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
  
  浓情蜜意的丈夫迷上了灯红酒绿
  1966年,舒玲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某建材厂。她刚满10个月,便被父母送到岳阳乡下的外婆家抚养。舒玲在那里一直长到9岁,上小学三年级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回家时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妹妹。一家五口,三姐妹两个读小学,一个在幼儿园。日子虽然过得紧紧巴巴的,倒也和谐幸福,一家人相敬相爱。她作为长女,除上学外,还要担负带好两个妹妹的责任。舒玲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的品德,常常受到父母及邻居的称赞。
  1983年她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虽然达到了最低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别人送礼搞名堂,抢去了她的录取名额。气愤中她把搞名堂的人痛骂了一顿后,伤心地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她没有气馁,进而考进湖南省建材技工学校学习。毕业后,她进厂化验室当了一名化验员。1987年她又带职参加成人自学高考,考取株洲市职工大学工业会计系。利用业余时间她发奋自学三年,于1990年取得了大专文凭,随后于1993年6月调入厂设计研究所工作。
  丈夫蒋文原是本省郴州乡下青年。17岁那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于1986年顶父亲之职进厂当了工人。刚进厂时,他勤劳朴实,手脚勤快,加上身高1.76米,人长得帅,很讨人喜欢。1987年舒玲和他相识后,他对她是那样的浓情蜜意,苦苦追求,几乎每日献上一朵玫瑰,用他那种种小聪明讨她欢喜。那时,舒玲思想非常纯洁。论文化,她是大专生,他是初中生;论地位,自己是化验员,蒋是操作工;论家庭,她家庭幸福和谐,而蒋几乎是个孤儿。他们在同事的眼里是那么不般配。但是,对他的一种怜悯之情不时在舒玲的心头升起。舒玲从小乐于助人,性格柔弱,多愁善感,善良的她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和蒋文搞起了自由恋爱。
  父母得知后,极力反对。凭他们朴实的感觉,他们总感到小蒋这青年缺乏家庭教养,虽然人长得不错,可品德修养不行,而且没什么文化,虚荣心比较强。因而父母亲多次劝说女儿,要慎重考虑终身大事。有句话说得好:恋爱中的女人往往很傻。那时,舒玲正处在热恋高峰期,激情冲动,对父母的规劝,她根本听不进去。1989年,小舒与蒋文不顾父母的反对,正式办了结婚登记。
  1991年,也就是结婚后的第三年,他们有了儿子。而此时,蒋文见外面的世界实在太精彩了,很多人都赚了钱,发了家,致了富。于是,他也萌发了要到外面去挣大钱的念头。经朋友介绍,他先是学开车,然后借钱买了一辆旧货车跑运输。由于他不懂经营,缺乏客户和货源,破旧车子又经常坏,跑得少,修得多,两年下来,亏了老本,只好把旧车卖掉。1993年,蒋文不甘贫困,又到株洲市的服装市场做起了服装生意。在做服装生意的时候,他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生意人,一年四季在外面跑生意,经常不回家,慢慢地他就跟着别人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特别是1996年他由停薪留职转为正式退职与工厂里彻底脱钩后,更是混迹于社会三教九流中。灯红酒绿之中经常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回家。
  就在这个时候,舒玲下岗了。
  
  打工女苦赚钱屡屡投资“老板”丈夫
  蒋文当时改做服装生意,长期不在家,生意又亏得一塌糊涂,好几个月也拿不出钱来养家。面对这种清贫窘迫的生活,舒玲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艰难生活,度日如年。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困境中,她心一横,决定到广东去打工。
  一天,她把儿子以每年4000元的抚育费托付给一个好友的妈妈,然后带着一点换洗衣服踏上了去广东佛山打工的路途。
  也许是当时她比较走运,到佛山后经人介绍,她很快找到了在佛山金冠酒店做客房部楼层管理员的工作。刚开始时,老板管理很严,每天工作时间抓得特别紧,上班只能提前,下班必须过点交接班后才能离开岗位,绝对不能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这对于她这个过去几年连续在家息工带孩子、无规律生活惯了的女人来说,实在搞得精神十分紧张。她怕被炒鱿鱼,为此,吃不香、睡不好,身体日渐瘦了下来,但她坚持不迟到早退,工作干得很出色。不到半年,她被提升为客房管理部部长。月工资也由400多元升到800多元。当时,工作虽然很累,但收入比在工厂里高出一倍多。每当她领回一大把工资时,感到的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打工的日子里,她精明能干,办事很有魄力,大事小事助人为乐,心地特别好,从而打动了上司,感动了同事姐妹们,受到大家的普遍敬重与关爱。
  作为身在异乡的一个年轻女子,而且人长得漂亮又能干,工作又出色,于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总想打她的主意。一次,有个腰缠万贯的房地产老板,前呼后拥地来到酒店,叫要最好的房间。舒玲把他介绍到总统套房里,谁知这人竟对她动手动脚……幸亏她在大家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侮辱与侵害。在舒玲的内心深处,尽管打工的日子很累很累,但与别人相比,她欣慰的是,靠自己的劳动挣了钱,人格没有受到伤害,身体瘦了,精神却很愉快。
  这期间,蒋文常打电话来,报告她惊人的好消息:他在芦淞服装市场,包下了几间大门面,准备向银行贷款,把生意做大,将要成为百万富翁了。一日,蒋文又打来电话,谈话中吞吞吐吐。舒玲明白,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不好意思开口。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君有困难,她当两肋插刀。她追问他有什么困难?丈夫说:“我在银行贷的款,已经到期,要我一次还清,不然就要用门面、房产作抵押。现在,还差2万元钱,你看怎么办啊?”舒玲安慰丈夫说:“不要急,我来想办法。这样吧,我打工积蓄了1万多元,再向姐妹们借一点,把款还了。”丈夫破涕为笑,感激万分地说:“还是老婆疼我!”于是,舒玲二话没说,就把2万多元寄给了蒋文,并叮嘱他去看看儿子。
  
  房被卖、儿遭劫,嫖赌丈夫露出真面目
  1998年冬天,带着对儿子的深切思念,带着对丈夫生意事业的美好憧憬,带着对父母的拳拳眷念,带着对故乡的缕缕深情,舒玲从广东佛山回到了株洲。
  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夹着雨雪从站台上飘飘而来,冷得叫人直打哆嗦,舒玲在出站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两只眼睛像雷达扫描似地在寻找丈夫那熟悉的面孔。然而,她望穿双眼,等到接站的和下车的人都走光了,却仍不见丈夫的影子。
  她预感到有什么不祥之兆。因为前几天她给蒋文打电话要他来接站时,丈夫回答得吞吞吐吐,情绪极不对劲。她当时只想到是不是丈夫又遇到了什么难题或受了什么委屈,心里不愉快?等她回来后心情一定会好的。此时,当自己真正回到家乡的车站时,却不见丈夫的人影。她赶紧跑到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年迈的父亲接到女儿的电话时半天不吭声。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这位年届七旬的老工程师噙着泪水伤心地告诉女儿:“舒玲,你自己赶快回我这里来吧,蒋文不是东西,他把你的房子都卖了还赌债了,现在根本找不到人……。”
  “什么?他把房子卖了?人也跑了?那我儿子呢?”舒玲几乎是发疯地吼道。
  “儿子在你妹妹家躲了几十天,现在我这儿,你快回来吧。”
  “天啊!……”舒玲长叹一声,摔下电话就往汽车站跑。
  带着万分悲愤的心情,她双脚踏进父母的家门,两腿一软,摔在地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儿子一连串揪心地呼唤着,跑到妈妈身边。一双瘦小的手,紧紧地抱着妈妈的头,一边哭,一边使劲地往妈妈脸上、额头上亲个不停。
  “我的孩子,我苦命的孩子,你怎么就碰上这么个可恨可耻的坏爸爸呀……”舒玲泣不成声地坐在地上,搂着心爱的孩子,顿时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后来,在父母和两个妹妹及邻居好言好语的再三劝慰下,舒玲强忍心中的悲愤暂时安定下来。那一晚,她守护在孩子身边,吃不下饭,半坐半睡熬到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她匆匆赶到厂生活区,看到自己花3万多元钱买下的房子,已被别人重新封锁,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什么的,全没有了,就连最起码的换洗衣服也没有了。她一时气昏了头,只感到两眼发黑,仿佛被一群魔鬼似的赌徒团团围住。她当时真想一头撞在墙壁上,了结这倒霉的人生。幸亏两个妹妹随后追赶过来,左右各一个,强行扶着痛不欲生的她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在亲人们的关爱下,大伙凑点钱给她买了一张单人床和几件换洗衣服及简单的生活用品,又找厂领导好说歹说,临时在单身宿舍四人合住的房子里给她安了个床,暂且栖身。因为她的父母家里仅有60平方米房子,住着父母及两个妹妹,实在挤不下了。
  躺在单身宿舍的小床上,舒玲思绪万千,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她想起了与蒋文相识、相爱、结婚到生儿养家、各奔前程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实在是撕心裂肺,叫人难以接受,泪水潸然而下。
  原来,舒玲去广东打工后,蒋文一头扎入生意人中经常吃喝玩乐。一失足而不能自拔,他逐渐发展到打牌赌博,玩女人,没钱了就打电话向妻子要,并欺骗妻子说是做生意亏了本,借了人家的钱要还债,求妻子帮他一把,当时,舒玲信以为真,每次一给就是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
  1998年11月,蒋文还亲自跑到佛山,欺骗妻子说,他准备把旧房卖掉,再在市里开发区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商品房,这样一卖一买,以旧换新,还差几万元钱,请求妻子予以支持。当时,舒玲正好有几年打工省下来的3万多元钱,就全部交给了丈夫。谁知蒋文拿这几万元钱回湖南还赌债还差一长节,在赌徒的逼迫之下,四处借高利贷还赌债。高利贷还不起,他只好把彩电、冰箱等家具全卖掉,最后连住房也卖掉了。卖了一点钱,又去赌,一心只想赢回老本,谁知越赌越输。那些赌徒最后公然要把他的儿子绑架起来,叫蒋文拿钱来赎儿子。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骗舒玲说是向银行贷了款,要还贷款了,又从舒玲那里骗走一笔钱……
  就这样,当舒玲从佛山回家过年时,家中已落得个“人去房无、儿子四处躲藏”的悲惨结局。
  这一幕幕,太叫人伤心了。悲痛、愤怒、苦闷、彷徨,像支支利箭无时无刻不在穿透着她那颗善良的心。
  
  艰难中下岗女再创业有泪不轻弹
  为了儿子的人身安全,为了赌徒们不再来纠缠,她坚决提出与蒋文离婚。蒋文一口咬定就是“不同意”。后来她反复与他讲到儿子的安全问题时,他总算良心还没有完全泯灭,同意离婚以保护儿子。但他还无耻地提出“要舒玲支付1万元给他付赌债”,否则就不同意离婚。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的父母,舒玲不知找了多少个亲朋好友,苦苦相求,总算七拼八凑,借到了1万元钱,这个无耻之徒才走上了法庭。
  1999年4月,舒玲公然走上法庭,与蒋文对簿公堂。法院判决他们离婚。但无耻的蒋文,见舒玲还有可敲诈的油水,再次要求舒玲替他付1万元赌资,才准离婚。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就在舒玲与蒋文离婚的当年12月,她母亲又患了卵巢癌。先后到厂职工医院、市里大医院、省肿瘤专科医院等地医治几个月,花去6万多元医疗费,厂里却因处于停产半停产境地,根本无法报销这6万多元的医疗费。一叠厚厚的医疗发票压在抽屉里,都是亲戚朋友、老同事、老乡亲、老相识们几十、几百、几千、上万元的“怜悯借款”。
  为了照顾母亲,舒玲挤居在父母家里,把未婚的小妹打发到广东东莞打工。她成天守护着父母与儿子,靠政府发的192元下岗基本生活保障金和父母的退休工资维持着清苦的生活。母亲常卧在床,天天要做化疗、打针、吃药,儿子要上学读书。面对昂贵的医药费和学杂费,舒玲感到十分茫然。本来法院判决离婚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离婚后儿子归女方抚养,但男方每月最少要付给女方儿子抚养费200元。可蒋文自从被判离婚后,拿了舒玲1万元钱,便跑得无影无踪。
  按政策,下岗职工进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每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最长时间只能领三年,三年还就不了业,就要走向失业大军,吃民政部门每月120元的生活救济。
  三年很快就到期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舒玲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厂再就业办公室,希望能尽快给她重新安排一份工作,然后再重建一个家庭。因为她上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和患癌症的母亲,下要抚养自己刚满7岁已上学的儿子,还要还清自己亲手借的1万多元的债务。
  万般无奈之中,她向社会呼唤,人间爱心何时能抚平她那揪心刮骨的伤痕,因为这伤痕实在太深、太深……
  2001年9月,舒玲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这场婚姻悲剧的阴影,重新站了起来。因为她在广东佛山学过酒店管理,这位坚强的下岗打工女,用从朋友那借来的2万多元钱,开了一个小小的饮食店。她想从小饮食店,做成酒店,甚至做到大酒店,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祝福她,舒玲,一路顺风,从此幸福。
  编辑/杨涛军
其他文献
不知受谁的蛊惑,也不知从何时起,一向大大咧咧的妻突然迷上了“保健之道”,从此,家里开始热闹起来。  开始,她把原有买零食的钱如数花在买保健书刊上,家里每个角落里都是有关保健方面的书籍。一有空闲,她便书不释手,苦苦研读,当然我是高兴的,她迷上了读书,也免得在我耳边唠唠叨叨,落个耳根清静。  可是,我高兴得太早了。她读书的目的并非为消遣,而是要学以致用指导我们日常生活。首先,她拿我开刀了。我平生没别的
期刊
“手里有了钱,就想过一种很有面子的生活。跟那些大款大腕们接触多了,发现有些人居然将吸毒当成了一件挺有面子的事,自己竟然也跟着吸起来,好像不吸就没有面子似的。等吸上了瘾,每天都很有派头地大把大把地花钱,也就真的以为自己很有面子。因为毒品很贵,一般人吸不起,别人十天半月才能挣到的活命钱,自已轻轻地几口就吸掉了,于是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觉得自已享受到了一种少有的体面与等级。”这番话出自武汉市一位毁
期刊
尊 严    虎大王在大王府里呆得腻味了,心里便有了钓鱼的想法。它令大王府的管家黑熊去做好钓鱼的准备。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虎大王要求黑熊找动物界最有名气的工匠,打造动物界最贵重的鱼钩,供自己使用。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虎大王的鱼钩打造成功了。这只鱼钩是用金子铸成的,在鱼钩一端还镶嵌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黑熊把鱼钩迭到虎大王面前,让虎大王观看,虎大王看了金光闪闪的鱼钩,高兴地说:“太好了
期刊
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达到“寻租”权力的目的,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择手段地设置“色情陷阱”,千方百计地套牢国家公职人员。“色情陷阱”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正猖狂地进行着各种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此类案件在全国各地正频频发生。  2001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四川省资中劲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平等17名代表联名提出一份议案,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该议案称,近年来某些社会丑恶现象有抬头之势,一些不法之
期刊
全国上下正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而在安徽农村,却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旧道德”杀人事件——    盼儿归来望“瞎”双眼  这一悲剧发生在2001年7月15日。“孝子”名叫老根,48岁,是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老实农民。采访老根已不可能,因为他在老母去世的一个多月后,也痛苦地告别了人世。2001年10月27日,当记者赶到皖北某县河边村时,老根家大门紧锁。据村民们介绍,老根的妻子和小女儿听说又有人来采访他们
期刊
为了实现梦想,他赌了整整十年的青春,十年青春挥洒出的汗水换来了知识,而知识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外出打工我报考大学  1966年冬天,我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柴沟镇大王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上有3个哥哥,下有一弟一妹,人多地少,父母在泥土里捞生活,稠一顿稀一顿地熬着日子。父亲去世后,我没有考大学而是回家务农了。  1989年过罢春节,我随一支建筑队来到青岛打工。初来乍到又没有技术,我只能做搬砖的
期刊
他是一个渺若尘埃却又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如乞丐般一无所有,却又学富五车,为了求学,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二十年来他不仅舍弃了工作和爱情,先后住过墓穴、棺材,如丧家之犬般被别人赶来撵去。   “古有唐玄奘西天取经,今有失学童辗转求学”。这是已经40多岁的张跃川写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  张跃川是一位已在四川大学校园内生活、学习了16年的另类学子,他没有学籍,没有户口,没有旁听资格,曾从垃圾
期刊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医院烧伤科主任赵文德从报纸上看到杞县一幼儿被开水大面积烫伤,借债无门的父亲准备卖器官为儿子治病的报道后,免费为这个幼儿治病。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那个父亲竟把他当作人质绑架、并勒索6万元钱。2001年11月1日,涉案人员被批捕。近日,赵文德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继续免费为其儿子治病.在全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此案令人深思。    免费治病恩比天高  2000年5月7日,家住河南省
期刊
一天,朋友来找我,她说前些时候,单位公布上岗的名单上没有她,她面临着下岗。这件事她跟刚在舞场里认识的一个男人讲了,这男人听后说他认识主管她们单位的某局的局长,可通过局长跟她单位的领导打个招呼,保证让她不下岗。那个男人又说,要办妥这件事,得放点血,也就是2000元钱。朋友听他说得这样肯定,就满口答应,第二天交钱时那男人特别对她嘱咐了一句:“千万不能跟第二个人讲。”  自那天晚上交钱后,这男人就像蒸发
期刊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们来到滑梯上玩,在滑梯的旁边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凉亭和许多石桌石凳,玩了一会儿,几个孩子来到凉亭里休息,这时候明臣小朋友忽然对我说:“老师,这个很像黄鹤楼”,因为在学古诗《黄鹤楼》的时候,我给孩子们看了很多关于黄鹤楼的图片,听到这里我饶有兴趣的问:“哪里像?”他指着上面说:“你看,那里,屋檐是翘起来的,还有柱子,还有彩色的画。”我赞许地点点头“你说得很对,这些都是传统建筑的一些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