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研究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国内的林业在快速的发展,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也受到了林业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执行林改后,怎样提升生态公益林管理效果就变成了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分析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效果,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关键词: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森林资源在自然生态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好森林资源,这可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还能够对我们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增加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国内林业改革在不断深化,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这就会让森林资源存在浪费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依据国内林业改革的政策,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生态供应的管理,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益林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矛盾
  政府部门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对生态公益林以及商品林加强管理,强调生态公益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维护作用,在此基础上,只能合理的对其商业价值进行挖掘,以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公益林顾名思义注重的是公益性,只有投入,没有经济产出,且各方面的投资都较大,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提供保障,所以,公益林环境与经济发展间就有显著的矛盾,要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区划结构不合理
  就我国的国土总面积而言,公益生态林在面积上的占比并没有很大,特别是公益林中真正的有林面积更少,这就限制了自然生态的长远发展,所以,需要促进公益生态林发展,扩充其面积。除此之外,部分区划错误的把适合商品林发展的林地划为公益林,损害了林农的正常利益;而适合区划为公益林的林地划为商品林,损害了当地的公益环境利益;甚至没有进行区划,造成管理林区管理混乱。同时,林区的形式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很多公益生态林中普遍都是单层纯林,混合型的林区数量并不多,且林区中的树种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这些就会影响到林区的实用效益,让其综合功能受到消极的影响。
  3.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国内的公益生态林建设以及发展还不够成熟,还在起步发展阶段,这就使得有关的机构和制度发展存在不足,特别是一些乡镇级的公益林管理工作,只靠部门中的几个人员来负责工作,其他成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中。公益林管理工作包含很多内容,因此,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员配置,就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外,现阶段在公益林建设中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注重建设,但是对管理则缺乏重视,在建造林区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在建设完之后,对于林区管理不够重视,使得效益收益受到消极的影响,甚至是在有一些林区中,存在林农乱砍伐林木的问题,或是随意的占用林地,这就影响了林区的收获,让投入和收获无法实现正比。
  4.缺乏灵活的动态管理方法
  现在的公益林一经鉴定,就纳入到管理范围内,方式一成不变,需要新纳入公益林管理范围的林地无法纳入,给实际管理工作及群众需求带去不利影响。
  二、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1.结合实际情况,对补偿机制进行完善
  第一,需要对公益生态林效益平衡机制进行优化和健全。现阶段国内公益林投资中,很多都是运用到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中,然而实际公益林补偿的收入却不是很理想,这就使得林农进行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特别是在林改日益深化的情况下,林农可以获得的补偿很少,长期如此,就会让他们对公益林建设、管护缺乏热情,甚至是产生抵触的情绪,不能有效的参与到公益林维护工作中,这对公益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效益平衡机制进行优化和健全。第二,要合理的对补偿机制进行拓展,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要想提升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就要结合具体地方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补偿机制进行完善,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林区更加要提升重視度,对补偿制度进行科学的调整,进而全面发挥出补偿资金的作用。
  2.注重思想,增加认识
  森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除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之外,还关系到生态效益,所以,要想真正的让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要提升重视度,加强关注生态公益林,把建设以及发展公益生态林放到重要位置,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还需要把这项工作加入到平日工作中,提升思想认识,注重公益林的作用。另外,政府部门需要注重提供技术指导以及政策咨询服务,让技术和政策能够有效的被应用到公益生态林的建设以及发展中,林业管理部门就要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3.健全公益林管理相关制度
  要想让公益林管护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就需要制定严格、有效的工作制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且定期考核,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林业部门需要定期的深入基层,加强对林业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规定加强监管,落实好责任制,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清楚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公益林收入支出制度进行优化和健全,保证林农的经济利益,这样他们才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公益林维护工作中。
  4.构建多元化公益林管理模式
  对于公益林的管理以及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任务较为艰巨,所以,在管护的方式上面就不能统一而论,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论是可联户承包经营还是家庭责任承包经营方式,林业有关部门都需要严格的执行有关的制度,做好相关的跟进等工作。针对景区类的自然生态公益林,就需要结合所在地的发展,探索出相适应的经营模式。要提升林农对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的工作积极性,就要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多种经营策略,如,林草、林药等,给林农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需要让林区的经营者以及所有者进行合作,让林农也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公益生态林工作中,包括设计和管理,进而让他们可以从中获益。   5.做好公益林相关法律宣传工作
  森林行业较为特殊,其涉及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所以,政府的有关部门就需要全面的提升有关人员的思想水平,把公益生态林的管护工作列入经济发展重点内容,把其建设工作和领导的考核机制进行联系。要提升对公益林有关法律的宣传效果,就需要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国家需要提供技术指导以及政策支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公益林能够走进林农的心中,他们只有具备法律理念,才能严格的依据规定开展护林工作。在护林工作实践中会产生一些林权地界纠纷问题,林农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利用好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对于产生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就要严格的进行惩罚,要严格的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工作人员要可以用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让公益生態林管理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
  6.施行公益林动态管理制度,灵活管理公益林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情况,灵活管理公益林,施行动态管理制度,落实好宽进严出标准,调整公益林管理范围,使其符合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7.完善林业法规,促进公益林建设发展
  国家的法律规定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和管理方向,国家林业法规应该根据各个阶段、各个时代的发展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完善的、合理的商品林采伐管理法规可促进公益林的管理和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短期内可以看见效果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工作任务比较艰巨,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以及福利,所以,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发展,让公益生态林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运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23):133-134.
  [2]纪明.林改后辽宁省公益林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8(02):65-66.
  [3]袁玲亚.水乳交融话读写,文情墨意两相携——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06):37-38.
  [4]马云.林改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形势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164-165.
  作者简介:张荣江(1974-10-)男,汉族,籍贯: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林业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营林造林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科技水平低、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应从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经营开发;营林造林;可持续发展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深入人心,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营林造林工作作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林业的发展提高了重视度,提倡退耕还林政策,能够确保自然生态的稳定平衡,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在林业工程的建设中,苗木的存活率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无论是对苗木种类的选择,还是日常的管理与维护,都会对苗木生长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需要结合实际的气候环境、土壤、水文等情况综合分析,针对苗木的生长习性,采应合理的苗木培育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林
摘 要:近几年,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促使森林面积不断扩大,再加上林业保护政策的实施与落实,促使我国森林防火工作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备受关注,如何进行有效森林火灾预防成为现阶段林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以期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森林防火预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预防工作;森林资源  基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林业事业在其
摘 要:近些年来,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也严重的破坏了国内的森林资源,造成国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森林康養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国内绿色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养护国内森林资源,提升国内环境质量。在森林康养活动中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是这一产业能否顺利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森林康养服务的效果息息相关。本文详细阐述了森林资源主要类别和功
摘 要:森林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人们创造经济价值,更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森林资源来说,是可持續发展的,能够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提供益处,但是想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做到加强对森林的培育以及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目的。所以,要提高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观念,积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要保障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
摘 要:林业属于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可保持生态平衡。本文简述林业经营环节有害生物的危害,分别从树种选择、混交营林、隔离带设置、封山育林等方面阐述营林技术应用,并提出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营林技术;有害生物;控制效果;林业  在林业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生物,如杂草、病虫害等威胁树木的健康,对林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前,使用营林技术可对林业经营环节产生的有害生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有害生物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