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卡介苗(BCG)膀胱灌注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1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男121例(75.2%),女40例(24.8%)。中位年龄65岁(60~71)岁,其中<50岁17例(10.6%),50~59岁23例(14.3%),60~69岁72例(44.7%),≥70岁49例(30.4%)。初发患者112例(69.6%),复发患者49例(30.4%)。肿瘤单发56例(34.8%),多发105例(65.2%)。肿瘤直径≤3 cm 106例(65.8%),>3 cm 55例(34.2%)。43例(26.7%)伴原位癌。10例(6.2%)为尿路上皮癌伴变异类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7版TNM分期:Ta期25例(15.5%),T1期129例(80.1%),Tis期7例(4.3%)。低级别癌8例(5%),高级别癌153例(95%)。69例(42.9%)既往有灌注化疗史。161例均于TURBT术后采用BCG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其中未行二次电切术直接灌注者43例,二次电切术后灌注者118例。灌注方案为BCG 12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l,灌注后保留2 h后排出体外。疗程为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2周1次,共3次,然后每月1次共10次,总疗程持续1年。灌注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每6~12个月复查1次腹、盆腔CT及胸部X线片。记录患者灌注后不良反应及随访数据,采用1年无复发生存率评估BCG灌注治疗的近期疗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膀胱癌患者BCG灌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161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7~2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26.1%(42/161),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9.0%。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G灌注失败与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6)、灌注化疗史(P=0.031)和灌注前二次电切史(P=0.007)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病史是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0)。116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65/161),其中1级不良反应占53.8%(35/65),2级不良反应占40.0%(26/65),3级不良反应占6.2%(4/65)。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6例(3.7%)减量,1例(0.6%)停药。
结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行BCG膀胱灌注治疗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膀胱癌复发病史是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