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种结构调控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

来源 :乡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是松林培育所面临的一种危害巨大、破坏力强、影响广泛的病虫害,其发病次数较多、时间长,对于松林的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目前松材线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难点进行总结,并从松林树种结构调整的角度提出松材线虫防治策略,以提高松林种植效率和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对乡村影响的逐渐加大,现行的乡村治理模式不再能完全契合乡村的发展现状,信息不对称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一大问题。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对村级财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姜堰、高港三区资源要素利用及引进要素基本情况的调研,阐述海陵、姜堰、高港三区吸引要素下乡的优势,分析制约要素下乡的土地瓶颈、配套基础设
在我国各类生产活动对气象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气象自动站的运行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气象监测的精确度,我国应用了大量的探测设备,这些设备在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了推动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利用1960―2006年共47年广西88个气象测站逐日降雨量资料,分析了广西汛期暴雨站次、日数等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可能的成因,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南海夏季风建立期与广西汛期暴雨日数、洪涝站次、受灾面积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期与广西汛期暴雨总日数等降水特征相关显著,当南海夏季风建立偏早(晚)时,广西汛期暴雨日数偏多(少),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减少),并且这种相关关系在近22年来有增强
以1993、2000和2006年3个时期的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比分类法获得衡阳盆地土地覆盖信息,并基于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林地分布最广,1993―2006年林地和农田呈显著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年均增加32.77km2,反映了研究区城镇化速度较快;②生态服务价值组成中,林地所占比重最大,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