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肥料对巨菌草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施用不同肥料条件下,巨菌草对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野外实际修复效果。【方法】以矿区周边Cd污染农田土壤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对照(CK)、氯化铵(NH4Cl)、氯化钾(KCl)、尿素[CO(NH2)2]等4个处理,肥料用量为0.6 kg·m-2,分析不同处理下巨菌草对土壤Cd吸收富集的影响。【结果】NH4Cl和KCl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巨菌草叶片Cd含量(P<0.05),而CO(NH2)2处理对巨菌草Cd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巨菌草生长150 d时,NH4Cl、CO(NH2)2和KCl处理均显著提高巨菌草地上部的生物量(P<0.05);对照处理下,巨菌草地上部Cd提取量为6.52 mg·株-1,NH4Cl、CO(NH2)2和KCl处理使地上部Cd提取量分别增加了70.19%、43.58%和59.05%,NH4Cl处理显著提高巨菌草对Cd的迁移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NH4Cl、CO(NH2)2和KCl处理均提高了巨菌草对Cd提取速率,缩短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年限。以150 d作为收获周期(一年收获2茬),NH4Cl处理使土壤Cd含量降低至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pH≤5.5,Cd≤0.3 mg·kg-1)所需的理论修复时间最短,为9.07年。此外,巨菌草在90~150 d期间对Cd的平均提取速率是1~90 d生长期间的1.13~2.58倍。【结论】建议以150 d作为收获周期(一年收获2茬),NH4Cl可作为巨菌草提取土壤Cd的强化剂。
其他文献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科技领域的进步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天工开物》作为一部中国17世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蕴含了古人在生产实践中化学知识的总结,有机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观念。本文将《天工开物》中的化学科技知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取,结合思想政治导向,在化学类通识课程“化学与人类文明”中进行整合与导入,对科技与文化的传承,尤其在学生心中确立“
伴随AI的高速发展与应用,文化创新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加快对AI文化创新边界与文化科技伦理的反思刻不容缓。在科技伦理隐患维度,AI介入文化领域带来自我关怀的式微、人际关爱的熵增、社会伦理的范式转移;在国际参照维度,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聚焦政府、企业、公共向度,关注“透明、负责、安全、公平、隐私”等伦理标准。有鉴于此,我国应基于文化创新边界厘定与主体性创新基准,构建由“遵循透明开放、廓清文化数据,责任可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
科技伦理治理属于实践伦理学范畴,其在不断解决科技活动产生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中发展。伦理治理具有共性要求和专业性标准,与健康相关的医学科技活动,包括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使医学科技伦理治理面临共性和独有的挑战。科技监管和伦理治理应考虑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专业特殊性,并充分发挥现有伦理审查体系的作用。因新一代测序、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伦理治理的关注、侧重和标准有所改变,应采取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实践生存论出发得出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统一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基础,明确了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科技价值目标。马克思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奠定了科技异化与调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当代科技与人文的实质性融合寓于科技利益攸关方多元参与的科技评估与审查中;实质性融合的表征,在于利益攸关方多元参与形成的科技伦理共识。实现实质性融合的实践进路,一是构建科技与人文之间有机互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应该重视我国的教育工作。教育一直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中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而且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我国各项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完善,同时达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因此针对中小学的教育工作,教师不能将教育重点仅放在知识方面,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引导,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小学青年教师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