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月刊》(以下简称《文》):张老师,您的雕塑艺术是否可以分为两大风格:一是以《春风》为代表的风蚀系列;二是以“维纳斯”为导线的景泰蓝系列。两者的艺术理念有什么差别或贯通之处?
张德峰: 从毕业创作《春风》开始,其手法后来被我陆续运用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其形体语言与内涵始终表达着我对自然、文化和生命的理解。时间通过风沙在物体上留下消解并改变原型的痕迹,这是我从云冈石窟和罗马废墟的残垣断壁中发现的,看到自然无声无息地展现它消解改变一切的力量,并使自然、生命与文化融为一体,令我由内而外地感动!这促使我继续创作出了《孕》系列和《和平老人》等作品。
我想要表现的是生命在瞬间绽放出的恒定之美。这种美被我认定为“实在”,我希望自己能在作品中捕捉到自然在我短暂生命中留下的真实。眼前那些青春丰满的肉体,艳丽迷人的花朵,永恒沉默的岩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实在”!物质世界对我来讲只是虚幻的情景,而我认识的“实在”不仅是物体本身也是人文的成果,特别是雕塑艺术——它是人的精神产物,是吧!这样说来你就理解我的“风蚀系列”和景泰蓝作品相同的内在性了,它们所呈现的都是我认为的“实在”。我是把人文成果看成第二自然,所以景泰蓝作品“维纳斯系列”和后来的“导弹系列”“好山好水好地方系列”都在展现文化自然在我心中的意象,这和我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记忆都有关系,可以说是早在我儿时就埋于心田的种子。我很早就撰写过一篇题为《观察自然是形成雕塑语言重要途径》的论文,观点就是强调艺术家要观察自然,它们在向我们述说着什么!看懂它心中就生出意象,由此创作出实在的成果。唐代画家张躁主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能走出一条鲜明特色的艺术之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您前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举动屡次轰动艺术界,您是如何达到的?
张德峰:我和大家一样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的意义,我只是更加清醒面对自己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蒋铁骊教授对我讲过《春风》雕塑对他们的影响,他说89年在美院看到过我的《春风》雕塑,并偷拍照片,回到系教室关上门窗,叫上几位要好的同行欣赏,并说现在已经出现这样的作品了!那时《春风》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让他们震惊。这令我大惑不解!也是我听到的有关我的作品最玄乎的传说。我觉得可能是自己太大胆地将女性之美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时代展现出来的缘故吧!为此我站在自身之外,审视我的作品。我发现我有一种敢于正视人性的勇气,并将感动自己的事物直接地表现出来。我刚才谈过,观察自然对艺术家来说很重要,因为自然是由物质的多样性组成的,我们只要认真寻找事物的内在与外在的相同性,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比如那些坚硬的石头,各有它们不同的外在质感,但观赏之余,我们会发现它们各自内在的性格和结构,有的滚圆,就给人温暖的感觉,像圆润的鹅卵石就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些看上去古怪多洞的石头,如太湖石,就显得空灵神秘,久观能令人产生探查其内部空间的欲念,这就是为什么皇宫和文人雅士家的花园里都放太湖石的缘故,它有促人思考的神力。还有很多石形也带给人各种互不相同的审美享受。所以赏石在东方是一种文化,这无疑是中国人喜欢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结果,不是都说“天人合一”嘛!
我与云冈石窟中那些被风化的石佛像有特殊的因缘关系。那是1985年去山西体验生活,在大同我进入云冈石窟中,发现那些从石壁中雕刻出来的曾经着色的佛像,已经被长年累月的风吹刮成凸凹起伏的墙壁,头部呈现出骷髅般的形象,与石壁融为一体,神秘得很!我被它们震住了!同时我发现一种美,一种消亡中的凄美,这种凄美展示着自然的力量,言说着历史的沧桑,并不停演幻着时间与光的魔力。记得当时一种哲学的思维使我沉浸在这些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洞窟中,明察到生命和物质是同样瞬间存在的命运,也感到只有人类的文明才能创造和保护文化的实在性。从那个时候起,我的艺术观就从观察自然中慢慢地形成了,我把看到的现实都当成自然来认识,不论观察对象是什么,只要能在我心中产生意象,我就把它视为自然对我的启示,当然还是有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之分的。这是我在风蚀系列早期创作中内涵的思想。之后我到德国去留学,对当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现代西方美术史的线性进程中,找到一个有兴趣并可以提出问题的艺术现象,即1917年发生在欧洲的达达主义艺术流派,我开始怀疑杜尚的“现成品”所指向的艺术未来,在我看来,他的小便池“泉”除了他所宣称的反美学和反传统意义外,实际是对第二自然“人为之物”无感觉的观察与思考,已经不在美学范围内思考艺术与美的关系问题了,可却被西方美术史表述为重要的艺术运动,为此我百思不得其解,在痛苦的思考中我发现一个线索,即它和东方 “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的宏观思想相一致。这恰恰是我所追求的艺术实践之路。为此,我把观察自然的视角放大到人文领域,包括对文化形态的媒介化思考。一般来说,人们把景泰蓝看成一种工艺,而我却发现它是一种文化形态,是艺术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可以作为传统与当代文化延续的媒介。这就促成了我对传统艺术形态的观念改变,能使传统工艺美术摆脱陈旧的审美定式,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上下连接历史和推动传统艺术发展的作用,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2013年,我的一组景泰蓝作品在南通展览时,地方电视台在转播展览新闻中指出;张德峰的作品颠覆了景泰蓝传统的艺术形态。事实上也确实冲击了传统艺术工作者的陈旧思想,促其观念更新,激活了艺术市场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不好意思!这是自我的评价。
让古老的东方艺术继续展现传统文化精髓和扮演现代文明进步的角色,是东方文化应该实现的自身演变历程,而非总是参照西方的艺术发展路径。
《文》:您认为观察自然是形成雕塑语言的重要途径,结合您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两件作品谈一下您的切身感受好吗?
张德峰:这个问题是涉及雕塑专业的,也是我曾经秉持的艺术实践方法,必须从雕塑的形体语言谈起。在上个问题的答复中我已经做出说明,不过我还是可以就观察自然得到启示创作出《春风》和《和平老人》等作品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你所称谓的风蚀系列作品的创作方法,就是我对岩石风化的观察所得到的。大家知道“自然”包括人类自身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其规律是可以把握的,在雕塑艺术中形体语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论什么雕塑作品,都是通过形体的空间构成、材料的质感,传达给观众视觉和心灵的享受,而雕塑的本体语言是离不开线和体以及形色的空间组合,其中艺术家调动点、线、面、体、色的相互关系,是以他对生命的体验和认知为依据的,由此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向观众述说着他注入的情感内涵,这内涵就是作者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优秀的雕塑作品能反映出时代在个人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的同一性就具有文化价值。而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方法,传达出个体对时代生活的感受,这需要雕塑家自己去寻找和发现一种媒介去表现。那么,寻找和发现媒介,是雕塑家形成艺术风格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和个人的生活态度与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人就热衷在从前的作品或艺术流派中找寻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其学术价值在于对这一体系的贡献性,我那时认为从自然中寻找的媒介更加具有创新性,也比较能呈现自己的心性,所以我觉得观察自然很重要。 《春风》中的三位少女形象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发现的青春女性在自然生活中的时尚形象,她们曼妙前行的身姿和衣纹迎风共舞的韵律,在我的视觉中形成凝固的形态,这正与风蚀的岩石肌理形成相同的律感,风的动感与衣纹的统一以及少女们在开放空间中四射的青春活力,被我准确地通过雕塑艺术形式,表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 ,我觉得这确实是观察自然的结果。
《和平老人》也是如此准确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它仿佛一位东方智者深藏在弥漫的水流云中,奉劝着人们:做人要收敛,处世去浮躁,并规劝大家不要破坏自然,以和平为重。这时你一定会发现,呈九十度的墙角与平行串联的线体不仅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还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空间,人物形体很薄,如正在脱落的墙面,但却从他微张的嘴里仿佛发出宇宙中回响低沉的声音,这样的处理方法真的和观察自然的感受是相统一的。
《文》:当前中国雕塑发展是传统艺术理念占主流还是受西方艺术观影响更多一些,作为美院教授的您主张的是怎样一种创作和教学观念?
张德峰: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文化涉及面很大,其实学界一直在讨论中。今年9月19号在北大还举办了为期四天的有关反思新文化运动100年在中国的影响系列研讨会,我也受邀参加了。有很多论文从文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谈到这个问题。既然你从雕塑方面问我这个美院的教授,那就从我观察的两个角度简要地谈谈吧!我以为:一、中国雕塑在艺术性上的表现与西方是有所不同的,双方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西方艺术从哲学和文化精神上展开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直到目前追求哲学的视觉化力度,即观念艺术。逼着你面对作品去思考艺术哲学。而中国艺术以静观客体到表述心境之像为目的,实现自我对现实的超越,并追求精神境界的实在性,所以艺术家在生活中讲究吃穿住行的文化品味,但在创造力上缺乏西方艺术家追求自由的精神力量。中国这三十多年来的雕塑艺术发展,一直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艺术创作方法,多数雕塑家的文化情怀缠绕在西方现当代艺术中,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可能和我们现当代哲学受西方主导有关,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雕塑艺术在形成创作动机时如果不是从本民族文化中产生,那肯定就表达不准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前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加紧张,提倡艺术国际化的论调也是喧嚣尘上,确实已经在文化领域有所体现,但也不过是在形式和材料应用方面显得比较多样,在内容方面中国当代雕塑基本上还是保持两条路线,即主流与非主流。主流方面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包含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在学院教学体系中多以前苏联和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为首选,不反对借鉴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经验。非主流方面就比较复杂了。但就我对85新潮美术以来国内雕塑家生产的作品来看,大多是以西方现代艺术为范本,而且也开始逐渐形成中国当代艺术混合东西方文化的精神面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使我们能够感到中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开始大大地迈出了文化融合的步伐。北外就成立了“全球史系”,这是学界视野的开放,也是中国文化人的理想。我是公共艺术工作室的教师,公共艺术基础教学理念在我的教学中是用整体观察方法来体现的,通过三分法来完成,即:对观察对象采取一看、二读、三改变的方法。“看”属于静态的观察范围,就是让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方法。“读”是属于深入静态之中的观察范围,是让学生观察对象时注意形体结构的空间关系与特征。比如,模特胖瘦长短的特点,这些是形成雕塑重量感最重要的因素,因为重量感与“体”的形态和颜色有关,更与传达情感有关,在雕塑的形体语言中非常的重要,它是作品传达给观众的第一视觉印象。比如;是弯曲还是挺拔,健康还是病态,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面貌等等。要了解对象的精神世界,必须与他交流,这样对象形态所具有的成因就被解读出来了(俗称神态)。“改变”是属于动态观察的范围。所谓改变就是要求学生将印象中的模特表现出来而非模仿对象,如何表现,取决于学生对模特在运动中的感受,这种感受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观察主体和被观察体都在运动中,这就迫使学生放弃对模特具体形象的追求,寻找一种可能的方法去表现对他的印象,就好像让一个人用语言说出对一个存在物的印象是一样的,比如“这个人像一张轻飘飘的纸,老是在我眼前飘来扭去。那个人像一堵厚重的墙似要在一碰之下倒塌。而另一个人像一堆松散的木柴堆在角落里等等,就是把它们给你的这种感受直接做出来。总之,我在教学中使用动静两态的观察方法,是让学生关注自己内心对模特整体的形神印象,用一种主观的方式直接地将它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内在的创造力,使其准确而又独特地将自己欲将改变现实的动机强烈地呈现给观众。我的教学观念和主张:观察自然,感受现实,发现问题和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并要在艺术媒介和文化介质中建立有机的联系。
《文》:寄语中国雕塑,您想说点什么?
张德峰:目前实现“中国梦”的提法内含对民族精神觉醒的强烈呼声,从民族文化传统出发,进行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已经形成一种趋势,似乎要脱离前一段时间主张艺术国际化的轨道,由此我们可以越加清晰地做出判断,中国雕塑在东方文化精神的振兴中会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艺术现状产生平分秋色的景观;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可能是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文化的部分都在各自寻求生存繁衍的出路,所以东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将会出现分分合合的景观,也考验着每一位雕塑家的信念和文化态度与持久力。我认为:在创作时不要因外界的影响随意改变你的方向,否则你就丢失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做自己的艺术和保持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独特性是一样的重要。希望我的学生各自能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增加一抹独特艳丽的色彩,展现中国文化精神中的融合之力,努力促成以东方精神建立起来的当代雕塑景观。
张德峰: 从毕业创作《春风》开始,其手法后来被我陆续运用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其形体语言与内涵始终表达着我对自然、文化和生命的理解。时间通过风沙在物体上留下消解并改变原型的痕迹,这是我从云冈石窟和罗马废墟的残垣断壁中发现的,看到自然无声无息地展现它消解改变一切的力量,并使自然、生命与文化融为一体,令我由内而外地感动!这促使我继续创作出了《孕》系列和《和平老人》等作品。
我想要表现的是生命在瞬间绽放出的恒定之美。这种美被我认定为“实在”,我希望自己能在作品中捕捉到自然在我短暂生命中留下的真实。眼前那些青春丰满的肉体,艳丽迷人的花朵,永恒沉默的岩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实在”!物质世界对我来讲只是虚幻的情景,而我认识的“实在”不仅是物体本身也是人文的成果,特别是雕塑艺术——它是人的精神产物,是吧!这样说来你就理解我的“风蚀系列”和景泰蓝作品相同的内在性了,它们所呈现的都是我认为的“实在”。我是把人文成果看成第二自然,所以景泰蓝作品“维纳斯系列”和后来的“导弹系列”“好山好水好地方系列”都在展现文化自然在我心中的意象,这和我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记忆都有关系,可以说是早在我儿时就埋于心田的种子。我很早就撰写过一篇题为《观察自然是形成雕塑语言重要途径》的论文,观点就是强调艺术家要观察自然,它们在向我们述说着什么!看懂它心中就生出意象,由此创作出实在的成果。唐代画家张躁主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文》:能走出一条鲜明特色的艺术之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您前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举动屡次轰动艺术界,您是如何达到的?
张德峰:我和大家一样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的意义,我只是更加清醒面对自己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蒋铁骊教授对我讲过《春风》雕塑对他们的影响,他说89年在美院看到过我的《春风》雕塑,并偷拍照片,回到系教室关上门窗,叫上几位要好的同行欣赏,并说现在已经出现这样的作品了!那时《春风》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让他们震惊。这令我大惑不解!也是我听到的有关我的作品最玄乎的传说。我觉得可能是自己太大胆地将女性之美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时代展现出来的缘故吧!为此我站在自身之外,审视我的作品。我发现我有一种敢于正视人性的勇气,并将感动自己的事物直接地表现出来。我刚才谈过,观察自然对艺术家来说很重要,因为自然是由物质的多样性组成的,我们只要认真寻找事物的内在与外在的相同性,就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比如那些坚硬的石头,各有它们不同的外在质感,但观赏之余,我们会发现它们各自内在的性格和结构,有的滚圆,就给人温暖的感觉,像圆润的鹅卵石就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些看上去古怪多洞的石头,如太湖石,就显得空灵神秘,久观能令人产生探查其内部空间的欲念,这就是为什么皇宫和文人雅士家的花园里都放太湖石的缘故,它有促人思考的神力。还有很多石形也带给人各种互不相同的审美享受。所以赏石在东方是一种文化,这无疑是中国人喜欢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结果,不是都说“天人合一”嘛!
我与云冈石窟中那些被风化的石佛像有特殊的因缘关系。那是1985年去山西体验生活,在大同我进入云冈石窟中,发现那些从石壁中雕刻出来的曾经着色的佛像,已经被长年累月的风吹刮成凸凹起伏的墙壁,头部呈现出骷髅般的形象,与石壁融为一体,神秘得很!我被它们震住了!同时我发现一种美,一种消亡中的凄美,这种凄美展示着自然的力量,言说着历史的沧桑,并不停演幻着时间与光的魔力。记得当时一种哲学的思维使我沉浸在这些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洞窟中,明察到生命和物质是同样瞬间存在的命运,也感到只有人类的文明才能创造和保护文化的实在性。从那个时候起,我的艺术观就从观察自然中慢慢地形成了,我把看到的现实都当成自然来认识,不论观察对象是什么,只要能在我心中产生意象,我就把它视为自然对我的启示,当然还是有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之分的。这是我在风蚀系列早期创作中内涵的思想。之后我到德国去留学,对当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现代西方美术史的线性进程中,找到一个有兴趣并可以提出问题的艺术现象,即1917年发生在欧洲的达达主义艺术流派,我开始怀疑杜尚的“现成品”所指向的艺术未来,在我看来,他的小便池“泉”除了他所宣称的反美学和反传统意义外,实际是对第二自然“人为之物”无感觉的观察与思考,已经不在美学范围内思考艺术与美的关系问题了,可却被西方美术史表述为重要的艺术运动,为此我百思不得其解,在痛苦的思考中我发现一个线索,即它和东方 “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的宏观思想相一致。这恰恰是我所追求的艺术实践之路。为此,我把观察自然的视角放大到人文领域,包括对文化形态的媒介化思考。一般来说,人们把景泰蓝看成一种工艺,而我却发现它是一种文化形态,是艺术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可以作为传统与当代文化延续的媒介。这就促成了我对传统艺术形态的观念改变,能使传统工艺美术摆脱陈旧的审美定式,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上下连接历史和推动传统艺术发展的作用,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2013年,我的一组景泰蓝作品在南通展览时,地方电视台在转播展览新闻中指出;张德峰的作品颠覆了景泰蓝传统的艺术形态。事实上也确实冲击了传统艺术工作者的陈旧思想,促其观念更新,激活了艺术市场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不好意思!这是自我的评价。
让古老的东方艺术继续展现传统文化精髓和扮演现代文明进步的角色,是东方文化应该实现的自身演变历程,而非总是参照西方的艺术发展路径。
《文》:您认为观察自然是形成雕塑语言的重要途径,结合您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两件作品谈一下您的切身感受好吗?
张德峰:这个问题是涉及雕塑专业的,也是我曾经秉持的艺术实践方法,必须从雕塑的形体语言谈起。在上个问题的答复中我已经做出说明,不过我还是可以就观察自然得到启示创作出《春风》和《和平老人》等作品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你所称谓的风蚀系列作品的创作方法,就是我对岩石风化的观察所得到的。大家知道“自然”包括人类自身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其规律是可以把握的,在雕塑艺术中形体语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论什么雕塑作品,都是通过形体的空间构成、材料的质感,传达给观众视觉和心灵的享受,而雕塑的本体语言是离不开线和体以及形色的空间组合,其中艺术家调动点、线、面、体、色的相互关系,是以他对生命的体验和认知为依据的,由此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向观众述说着他注入的情感内涵,这内涵就是作者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优秀的雕塑作品能反映出时代在个人和民族文化之间形成的同一性就具有文化价值。而如何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方法,传达出个体对时代生活的感受,这需要雕塑家自己去寻找和发现一种媒介去表现。那么,寻找和发现媒介,是雕塑家形成艺术风格最为重要的一步,这和个人的生活态度与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人就热衷在从前的作品或艺术流派中找寻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其学术价值在于对这一体系的贡献性,我那时认为从自然中寻找的媒介更加具有创新性,也比较能呈现自己的心性,所以我觉得观察自然很重要。 《春风》中的三位少女形象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发现的青春女性在自然生活中的时尚形象,她们曼妙前行的身姿和衣纹迎风共舞的韵律,在我的视觉中形成凝固的形态,这正与风蚀的岩石肌理形成相同的律感,风的动感与衣纹的统一以及少女们在开放空间中四射的青春活力,被我准确地通过雕塑艺术形式,表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 ,我觉得这确实是观察自然的结果。
《和平老人》也是如此准确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它仿佛一位东方智者深藏在弥漫的水流云中,奉劝着人们:做人要收敛,处世去浮躁,并规劝大家不要破坏自然,以和平为重。这时你一定会发现,呈九十度的墙角与平行串联的线体不仅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还形成一个向外扩张的空间,人物形体很薄,如正在脱落的墙面,但却从他微张的嘴里仿佛发出宇宙中回响低沉的声音,这样的处理方法真的和观察自然的感受是相统一的。
《文》:当前中国雕塑发展是传统艺术理念占主流还是受西方艺术观影响更多一些,作为美院教授的您主张的是怎样一种创作和教学观念?
张德峰: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文化涉及面很大,其实学界一直在讨论中。今年9月19号在北大还举办了为期四天的有关反思新文化运动100年在中国的影响系列研讨会,我也受邀参加了。有很多论文从文化发展的不同角度谈到这个问题。既然你从雕塑方面问我这个美院的教授,那就从我观察的两个角度简要地谈谈吧!我以为:一、中国雕塑在艺术性上的表现与西方是有所不同的,双方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西方艺术从哲学和文化精神上展开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直到目前追求哲学的视觉化力度,即观念艺术。逼着你面对作品去思考艺术哲学。而中国艺术以静观客体到表述心境之像为目的,实现自我对现实的超越,并追求精神境界的实在性,所以艺术家在生活中讲究吃穿住行的文化品味,但在创造力上缺乏西方艺术家追求自由的精神力量。中国这三十多年来的雕塑艺术发展,一直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的艺术创作方法,多数雕塑家的文化情怀缠绕在西方现当代艺术中,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可能和我们现当代哲学受西方主导有关,我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雕塑艺术在形成创作动机时如果不是从本民族文化中产生,那肯定就表达不准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前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加紧张,提倡艺术国际化的论调也是喧嚣尘上,确实已经在文化领域有所体现,但也不过是在形式和材料应用方面显得比较多样,在内容方面中国当代雕塑基本上还是保持两条路线,即主流与非主流。主流方面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包含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延续。在学院教学体系中多以前苏联和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为首选,不反对借鉴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经验。非主流方面就比较复杂了。但就我对85新潮美术以来国内雕塑家生产的作品来看,大多是以西方现代艺术为范本,而且也开始逐渐形成中国当代艺术混合东西方文化的精神面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使我们能够感到中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开始大大地迈出了文化融合的步伐。北外就成立了“全球史系”,这是学界视野的开放,也是中国文化人的理想。我是公共艺术工作室的教师,公共艺术基础教学理念在我的教学中是用整体观察方法来体现的,通过三分法来完成,即:对观察对象采取一看、二读、三改变的方法。“看”属于静态的观察范围,就是让学生学会整体的观察方法。“读”是属于深入静态之中的观察范围,是让学生观察对象时注意形体结构的空间关系与特征。比如,模特胖瘦长短的特点,这些是形成雕塑重量感最重要的因素,因为重量感与“体”的形态和颜色有关,更与传达情感有关,在雕塑的形体语言中非常的重要,它是作品传达给观众的第一视觉印象。比如;是弯曲还是挺拔,健康还是病态,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精神面貌等等。要了解对象的精神世界,必须与他交流,这样对象形态所具有的成因就被解读出来了(俗称神态)。“改变”是属于动态观察的范围。所谓改变就是要求学生将印象中的模特表现出来而非模仿对象,如何表现,取决于学生对模特在运动中的感受,这种感受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可能相同的,因为观察主体和被观察体都在运动中,这就迫使学生放弃对模特具体形象的追求,寻找一种可能的方法去表现对他的印象,就好像让一个人用语言说出对一个存在物的印象是一样的,比如“这个人像一张轻飘飘的纸,老是在我眼前飘来扭去。那个人像一堵厚重的墙似要在一碰之下倒塌。而另一个人像一堆松散的木柴堆在角落里等等,就是把它们给你的这种感受直接做出来。总之,我在教学中使用动静两态的观察方法,是让学生关注自己内心对模特整体的形神印象,用一种主观的方式直接地将它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内在的创造力,使其准确而又独特地将自己欲将改变现实的动机强烈地呈现给观众。我的教学观念和主张:观察自然,感受现实,发现问题和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并要在艺术媒介和文化介质中建立有机的联系。
《文》:寄语中国雕塑,您想说点什么?
张德峰:目前实现“中国梦”的提法内含对民族精神觉醒的强烈呼声,从民族文化传统出发,进行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作,已经形成一种趋势,似乎要脱离前一段时间主张艺术国际化的轨道,由此我们可以越加清晰地做出判断,中国雕塑在东方文化精神的振兴中会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艺术现状产生平分秋色的景观;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可能是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文化的部分都在各自寻求生存繁衍的出路,所以东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将会出现分分合合的景观,也考验着每一位雕塑家的信念和文化态度与持久力。我认为:在创作时不要因外界的影响随意改变你的方向,否则你就丢失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做自己的艺术和保持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独特性是一样的重要。希望我的学生各自能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增加一抹独特艳丽的色彩,展现中国文化精神中的融合之力,努力促成以东方精神建立起来的当代雕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