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爹六个娃,七个姓氏是一家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哈尔滨,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全国“最美家庭”:7个家庭成员,7个不同姓氏。这个大家庭的父亲,用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养育了6个从外面“捡”来的孤儿,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一辈子未曾娶妻生子。
  他,就是曾被评为“哈尔滨十大杰出老人”、“2014感动哈尔滨人物”的彭云松老人。

15年里收养6个孤儿,艰苦岁月里的好爸爸


  早年间,年轻的彭云松“闯关东”从山东平邑来到黑龙江哈尔滨谋生。1954年冬天,时年33岁的彭云松在铁道线附近发现了衣着单薄、已快饿昏的8岁孤儿闫景成,慌忙从兜里掏出一个馒头递给这个可怜的孩子。看着闫景成狼吞虎咽地吃完馒头,彭云松哽咽着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就这样,闫景成成了彭云松的大儿子。
  此后15年间里,彭云松又陆续领回了5个孤儿。1966年,他收养了11岁的张秀清和5岁的栾景通;1967年,收养了11岁的郭廷忠和9岁的高玉滨;1969年,他又从山东老家带回了孤儿刘玉忠。
  那时,彭云松在哈尔滨化工机械厂做临时工,领导看他腿脚不好,又艰难地拉扯着6个孩子,便让他到化工厅的供销社打更。彭云松没有住房,全家7口人挤在化工机械厂收发室后面的一间小土屋里,那是工人们用来换工作服的地方。怕孩子们吵闹让职工们心烦,彭云松不仅赔笑脸说好话,还焊了一个大铁桶,无偿地为工人们烧开水、热饭菜。


彭云松老人的全家福(前排左为老人的大孙女闫丽影,右为老人的女儿张秀清。后排是老人的4 个儿子,从左至右为:郭廷忠、高玉滨、刘玉忠、栾景通)

  想办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成了彭云松每天的头等大事。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6元,养6个孩子哪里够啊!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他买来5只奶山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挤奶,再拖着一条病腿拿到早市上去卖,换取一家人微薄的饭钱。
  好心的邻居见彭云松无论春夏秋冬都只穿一身蓝布衣服,便给他送来一些旧衣服,可他却把衣服改小了给孩子们穿。邻居见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给他送来饺子,他却全部分给孩子们吃,自己舍不得尝一个。
  家里再穷,彭云松也不许孩子们出去捡破烂、干杂活挣钱。用他的话说,“沾了錢,就会为了钱而想法子,甚至变坏”。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在家,他省吃俭用攒钱买了一台大收音机给孩子们听。
  眼见彭云松为了6个捡来的孩子日日辛苦操劳,很多亲人和同事都劝他把孩子们送到孤儿院去,娶个媳妇,生个自己的亲骨肉,可他却说:“孩子们已经够可怜了,我再把他们送到孤儿院去,他们不就又没家了吗?结婚的事再说吧,我得先把孩子们养大。”其实,他不是没想过娶妻,但他怕孩子们受“后妈”的气。
  彭云松不善表达,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爸爸从没说过什么“暖心窝”的话,爸爸对他们的爱体现在行动上。老三张秀清回忆,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可爸爸舍得花好几块钱给她这个唯一的女儿买新裙子。“我的学费,他从来没落过。爸爸总跟我说:‘你是女娃,没文化更让人瞧不起。”老四高玉滨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就是看见爸爸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因为父亲总会在那件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他最爱的零食。他还记得,爸爸半夜会爬起来给他们掖好被角,再把他们轻轻搂进怀里。老二郭廷忠经常和老三、老四为了争一个烤土豆闹成一团,最后“离家出走”,彭云松只得一次又一次跑出去找他,经常急得满身是汗。找到郭廷忠后,他好几次都把准备好的树枝子举起来要打,却又从来没落下过一次。郭廷忠12岁进家门,总是融不进这个大家庭,直到16岁他还没有叫过彭云松一声“爸”。那年,郭廷忠去当兵,临走前,彭云松突然从怀里掏出15元钱塞给他,笑眯眯地对他说:“珍惜机会,锻炼成长。”15元钱,那是他们一大家子人半个多月的生活费。接过带着体温的钱,郭廷忠哭了。那天,他第一次对彭云松喊了一声“爸”。
  孩子们长大懂事后,几次三番地表示要随彭云松姓,可他就是不肯,他说:“我是在帮你们的父母照顾你们,怎么能随便让你们改姓呢?”

优良家风浸染下的相亲相爱大家庭


  彭云松只上过3年私塾,也没能把孩子们培养成大学生,但6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个个都很出色。老大闫景成在自行车厂工作,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老二郭廷忠在部队里入了党、提了干;老三张秀清下乡回到哈尔滨后,成为龙江电炉厂的技术工人;老四高玉滨初中毕业后在化工机械厂上班,连续5年当上劳模,还分到了房子;老五栾景通19岁当兵,在部队里表现突出,很快入了党,成了家里第一个党员;小儿子刘玉忠是油漆工里的行家里手。
  彭云松忠厚善良的品质深深影响着子女,孩子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全都成了知恩图报、服务社会的好人。1999年,老五栾景通创建了全国首家雷锋车队,免费为社会残疾群体、孤寡老人、贫困市民、考生等提供救助和爱心服务,并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此外,栾景通每年拿出自己经商盈利的一部分,关爱孤寡特困群体,迄今他已投入几百万元,帮助130多位孤寡特困老人,成为哈尔滨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孝亲敬老模范。老大闫景成的女儿闫丽影,也继承了这个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虽然她每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但她连续多年资助一个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学。
  儿女们事业有成,也相继有了自己的家庭,操劳一生的彭云松心里踏实了,可此时他的头发白了,腰也弯了。儿女们争着要爸爸到自己家里安享晚年,但彭云松不想麻烦孩子们,就在79岁那年,他决定回山东平邑老家养老。走之前,他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处理财产,将自己的两套房子分别给了老三张秀清和老五栾景通,理由是:老三结婚后一直没有房子,老五想做点生意,没钱租房子。其余的几万元存款,平分给另外4个子女。


彭云松老人与五儿子栾景通聊天


热爱生活的彭云松老人给自己养的花卉浇水(视频截图)

  彭云松回到山东老家后,盖了一处草房,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在老家的十几年里,善良的彭云松一如既往地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把儿女们给他汇去的钱和他自己的退休金,都送给了缺吃少穿的貧困乡亲。当他得知村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里生活十分困苦时,当即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100元交给馒头店的老板,嘱咐他每天给那位老人送去2斤馒头。
  2013年,92岁的彭云松在儿女们的一再劝说和恳求下,终于答应回哈尔滨。老五栾景通去山东接老父亲,没想到却遭到乡亲们的“阻拦”。几十位乡亲哭天抹泪地端着小板凳,跑到彭云松的小泥屋门前“静坐”。“不能让老爷子走,舍不得!”临走前,彭云松把原本留着买棺材的1万元钱全都分给了乡亲们。
  回到哈尔滨后,彭云松还是不肯去儿女家住,怕给孩子们添麻烦。他先是“躲”到阿城租了个小房,后来实在不忍心儿女们三番五次来回跑,才勉强同意住进哈尔滨的一家养老院。这家居家养老院里,只有3张床位,是老五栾景通特地租下来孝敬老爸的。彭云松坚持自己料理生活,不让任何人照顾他。儿女们排了个时间表,轮流过来看望老爸。在外地工作、上学的孙子孙女们跟爷爷也很亲,经常给爷爷打电话,走到天南海北都念着爷爷。
  彭云松的儿女们平时来往密切,6个家庭经常聚会,感情比血缘家庭还亲。老大闫景成十多年前患病去世,但他的妻子儿女依然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彭云松从山东回哈尔滨当天,大家又欢聚一堂。在饭桌上,大家回忆往事,回想艰苦岁月中温暖的父爱,都心怀感恩。张秀清说:“那时候太苦了,要是没有爸,咱们谁能有今天呢……”兄妹5人眼含热泪,动情地说:“下辈子投胎,咱还是彭家的人……”
  彭云松人老心不老。2017年10月,96岁的彭云松老人向道里区尚志街道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还买来新版党章,一条一条地学习。2018年11月,彭云松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2月20日,彭云松进行了入党宣誓,随后戴上了崭新的党徽,老人激动地说:“我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如今,已经99岁高龄的彭云松除了听力有些减弱外,身体还很硬朗,思维十分活跃。他平时喜欢下象棋,一般人都下不过他。老人还学会了发微信,没事就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新闻。栾景通的公司和老爸住的养老院相距不远,他每天过来陪老爸吃午饭,爷俩还经常喝点酒。栾景通常对人说:“我爸长寿,这是他好事做得多,积了德。”
  


  彭云松老人的全家福(前排左为老人的大孙女闫丽影,右为老人的
  女儿张秀清。后排是老人的4个儿子,从左至右为:郭廷忠、高玉滨、刘玉忠、栾景通)
  


  彭云松老人与五儿子栾景通聊天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治理下,不良“校园贷”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不法机构铤而走险,仍有一些学生上当受骗。近日,教育部提醒学生和家长警惕多种形式的校园贷诈骗,同时开通不良校园贷举报通道,向广大师生、家长征集不良校园贷线索。认清“套路贷”,莫要入陷阱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近三年网贷平台类执行案件的相关数据。据悉,网贷平台类案件占比逐年攀升,网贷案被执行人的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之间,多用
期刊
马旭和颜学庸在老年大学学习  马旭,中国首位女空降兵,创下中国巾帼空降第一兵、跳伞次数最多和跳伞年龄最大的女兵等三项纪录。她在一次跳伞时身受重伤,专家认为如果要继续当空降兵就不宜怀孕了。与她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丈夫颜学庸,毫不犹豫地做了结扎手术!此后,马旭和颜学庸携手跳伞科研事业,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晚年,又把节衣缩食积攒下的1000万元捐给家乡,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和第七届全国助人为乐道
期刊
1938年,刘文辉全家照耀眼将星  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出生于四川大邑,在6个兄弟中排行老六。刘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县(今四川省雅安市辖),后迁居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世代务农。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平步青云枭雄辈出:3个军长、8个师长、1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刘文辉和刘湘叔侄是刘氏
期刊
【案例】2016年3月,熊某向银行申请办理了一张额度为1万元的信用卡,并激活使用。曾某与熊某系朋友关系,因资金周转需要,向熊某借款。熊某手头并无现金,遂将该信用卡交于曾某使用,后曾某持卡進行透支消费、提取现金,起初尚能正常返还信用卡欠款,后曾某渐渐入不敷出,无法正常返还信用卡欠款。银行流水显示,截止2019年6月,尚拖欠借款本金9100元、利息2500.15元,逾期还款违约金355.13元。  为
期刊
清代北京,每隔三年的三月,全国各地的举子和国子监的监生都要汇集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殿试要定出当年的状元,这是古代读书人一生最为荣耀的时刻,而状元产生的过程充满神秘和不确定性,因此围绕着状元,衍生出许多趣闻。马虎主考官闹笑话  据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会试,主考官是颇有名气的潘祖荫,他得知江南著名才子张謇参加考试,特命同考官认真阅卷,不要把张謇这样的才子遗落了。到发榜时候,张謇却偏偏落第。
期刊
志兰: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  乔迁同志那批过路的人,在几天前已安全通过敌之封锁线了,很快可以到达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  ……  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不
期刊
江苏丹阳南朝石刻  近日,一群大学生在未向当地文物部门申请的情况下,非法拓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齐梁时期帝王陵墓石刻群。该行为被游客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后,引发广泛关注。为什么非法拓印会对石刻文物造成损坏?石刻文物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石刻技艺的发展说起……  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作品,大体上经历了先秦时代的萌发、两汉时代的粗犷、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发展、唐宋时代的成熟以及元明清时代的高度成
期刊
2019年2月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凉风裹挟着潮湿的空气,吹在人们的脸上,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敲开连云区城中阁小区董安德的家,屋内却暖意融融。身材健壮、脸庞黝黑的董安德,正在厨房给岳母做饭,而一旁的岳母杨绣凤则坐在客厅内看着女婿忙碌的身影,脸上挂着安逸的笑容。  现年60岁的董安德,退休于连云区建安公司。1981年,当时还在建安公司上班的董安德经人介绍与陶文萍结为伉俪。婚后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陶文萍是
期刊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  不过,有趣的是,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之后便是芒种,为何没有“大满”呢?“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一般来说,在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
期刊
劳动合同关乎着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按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继续原来的劳动关系必须续签劳动合同。现实中,仍有一些用人单位在续签合同方面搞“套路”,通过续签合同时再设试用期等方式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要谨防这些“圈套”。续订合同时岗位变化,也不能再次约定试用期  小黄会计本科毕业后入职蓝天公司做内勤,所签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2个月,转正后月工资5200元。2年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小
期刊